第96章 番外晴雯

字數:4233   加入書籤

A+A-




    晴為黛影

    (一)、

    “我今兒這事,他就在裏屋聽著,卻半個字都沒說。他還未痊愈,正是太太最心疼的時候,但凡他說個不字,太太便不會就這樣攆我走,素日裏的情分都是虛的!”

    晴雯同彩雲說著,心中卻是一片冰涼。

    素日裏的情分,全喂了狗!

    (二)、

    晴雯原是賴嬤嬤孝敬給賈母的。

    什麽因常常進榮府便得了老太太喜歡,不過說的好聽。

    賴家人仗著自己在榮府裏頭“勞苦功高”了,便不願再做那些服侍主子的事兒。賴嬤嬤當年在賈母跟前得臉,不僅求了將自個兒的孫子放了出去,也求得了自家的榮耀!

    賴家都能在榮府後頭起花園了,自個兒窩在家裏也是呼奴使婢的,誰還樂意去做那奴才樣兒?

    (三)、

    隻是賴家人長久不在賈母跟前轉悠了,才忽然發現自家仍是少不了賈母的照拂。

    偏又舍不得自家的孩子,便在一眾小丫鬟裏頭,挑了個長得最齊整的,見天兒的帶去給賈母請安。

    奇就奇在這個小丫鬟,恍惚間還有些榮府敏姑奶奶的樣兒!

    賈母果然見了喜歡,賴嬤嬤又等了三五日,便開口將這小丫頭孝敬了。

    (四)、

    可惜賴家打錯了算盤,這小丫頭是個實心眼子。

    既跟了賈母,便一心一意的服侍賈母,不曾為賴家多說上一句好話。

    賈母最喜歡這樣的丫頭,用著放心。

    如襲人,也如這個小丫頭。

    賈母將她放在了寶貝孫子身邊,親口賜了名,從了寶玉身邊大丫鬟綺霰的名兒,叫做晴雯。

    (五)、

    如今這一切都是過去了。

    王夫人見不得兒子身邊有個晴雯,有個眉眼間有幾分像林黛玉的晴雯。

    趁著寶玉挨打賈母折騰襲人之時,便借故將她攆了出去。

    (六)

    撕扇子?

    晴雯想想便覺得好笑。

    也不看看你那個寶貝兒子什麽德性!

    若不是她與襲人,時常一個□□臉一個唱白臉,一個扮賢良一個扮驕縱,如何能哄得了他?

    彼時晴雯已經身在忠孝公府了。

    (七)

    那年晴雯剛出了榮國府,便直接去了林府。

    進了大門二話不說便簽了新的賣身契。

    家中是回不得的。

    堂兄堂嫂都不是好相與的,回去了不說這些年攢下的私房能不能保住,誰知道會不會被賣到什麽見不得人的地方去!

    至於簽身契……林家少爺姑娘好心收留自己,總不能將來哪天叫自家那些人來給他們找麻煩啊!

    簽下身契,便是賣與主家了,親身父母都管不得!

    (八)、

    雖說寶鉉借著林家保下了晴雯,卻也提醒了林赫玉一句,昔日晴雯在賈寶玉身邊是如同副小姐一般的。

    林赫玉倒隻是看重晴雯的女紅本事罷了。

    黛玉雖說定給了薛家,但總歸是技多不壓身的。

    女紅上格外好些,將來同各家夫人小姐往來時,也能格外得些敬重。

    (九)、

    晴雯在林家,倒也歇了那些個心思。

    瞧見了襲人是什麽個境況,誰還盼著當姨娘?

    再者,聽這林家少爺身邊的大丫鬟說,林家大少爺雖是個喜好美色的,卻早早兒的和幾個通房丫鬟都說了,林家往後沒有庶出的子女。

    這話倒是替林家大少爺擋下不少企圖一飛衝天的丫鬟。

    而仍做了通房的那幾個,或是實在仰慕自家少爺,或是因種種原因不得不做此選擇。也有那麽一二人,心中仍存了些旁的念頭。

    但晴雯冷眼瞧著,這林家大少爺不是個好糊弄的。

    且看來日。

    (十)、

    晴雯安安分分的在林家做了幾年的針線上人,將一手女紅活計全都交給了黛玉。

    黛玉出嫁時,特地點了她,帶著一道去了忠孝公府。

    到了忠孝公府不過三個月,黛玉便診出有了身孕。

    按例要放一批下人出去,或多或少,算作是為未出生的孩子祈福。

    晴雯原以為自己將在忠孝公府過此一生,此事定是與自己無關的。

    誰知卻有小丫鬟來找:“晴雯姐姐,太太喚你過去。”

    (十一)、

    黛玉給晴雯指了條路。

    說是純敏長公主手下得用的一個掌櫃,已是除了籍的,如今管著幾個繡品鋪子。

    原也是見過幾回晴雯的繡工的,如今辦好了一件差事,便大著膽子想要求娶。

    晴雯聽說過這人。

    因晴雯繡工了得,繡品的花樣兒也新鮮,寶鉉便時常讓人將她的繡品拿去給外邊鋪子裏的繡娘看看,叫她們學著繡一些新花樣。

    這牽絲閣的魏掌櫃,也曾見過幾次,與他說過幾回繡法……

    恍惚間,便點了頭。

    (十二)、

    兩個月後,晴雯從忠孝公府出嫁。

    忠孝公世子夫人給的恩典,從側門抬出去,身後跟著十二抬的嫁妝。

    晴雯坐在轎子裏頭,手上捧著寓意平安的寶瓶和蘋果,懷中揣著的是當年入林府時簽的身契,和昨日黛玉交給她的脫籍文書。

    雖無紅袖添香夜讀書之時,更無炳炳烺烺的芙蓉女兒誄。

    但夫妻二人相扶相持,一起打理幾間繡鋪,時而一塊兒說說新的繡品,看兒孫繞膝,也是美事。

    (十三)、

    何必去求什麽公子多情?(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