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番外襲人

字數:4367   加入書籤

A+A-




    襲非釵副

    (一)、

    一碗藥到病除,再無反複。

    換作今日的襲人,定然會說一句:“我信了你的邪!”

    可當年的襲人信了。

    果真是藥到病除,再無反複!

    (二)、

    襲人不是個會委屈了自個兒的人。

    就如同晴雯因是“奴才的奴才”而在榮國府裏頭矮人一頭一般,如襲人這種“外頭買來的”,也是被那些個家生子看不起的。

    而襲人卻能從中脫穎而出,一躍而上成為了賈母身邊的大丫鬟!

    更不必說往後那些日子。

    (三)、

    她想成為寶玉院子裏的頭一人,她便做到了。

    她想成為寶玉的屋裏人,她更是做到了。

    而如今,她想要賈寶玉死!

    (四)、

    想他賈寶玉死的人可真不少!

    先有玉釧為姐報仇,後又凝梅為主慘死。

    再後來,連著他明媒正娶的妻子都要弄死他!

    (五)、

    襲人與幾個丫鬟互相幫襯著,遮掩著。

    直到湘雲出了手,便拿賈寶玉的一條命,換來眾人脫籍出府的機會。

    湘雲也樂得少養這麽些人,還陪送了些銀子。

    玉釧還有個老子娘,便跟著家去了。

    芳官無依無靠的,竟是跟著她幹娘走了。

    秋紋這幾年與湘雲有了些主仆情分,倒是留了下來。

    (六)、

    最後隻剩了麝月和襲人,相攜出了賈府。

    襲人剛一踏出賈府大門,便失了大半兒的生氣。

    麝月見她不好,要想將她送去花架,卻叫襲人製止了。

    畢竟手裏頭不幹淨,何必再回去打擾老母親和兄嫂?

    再說了,她這身子也不能再嫁人了。

    若是回了花家,母親和兄長必是要為自己張羅親事的……到時這事兒可就瞞不住了!

    (七)、

    麝月無法,隻得拿著手頭上湘雲給的銀子,賃了個小院子暫且住下。

    又拿著剩餘的錢財,為襲人請醫問藥。

    大夫看過後,多說這位姑娘早年傷了身子,如今又心存死誌。

    除非她想開了,否則藥石難醫。

    (八)、

    麝月正著急時,家中忽的來了位客人。

    玉釧當年在外頭得了的那份相生相克的菜譜,便是順承郡王府上的一個管事給的。

    後來那管事還給了不少好東西,一來二去的,倒也算是半個熟人了。

    順承郡王熙良是個極愛記仇的。

    這麽些年也沒忘記要折騰賈寶玉。

    這次聽聞賈寶玉去了,他還開了壇子酒!

    轉頭還不忘吩咐管事,去好好賞一下賈家的丫鬟。

    (九)、

    玉釧如今回了家,家中正為她相看人家呢。

    見到那個管事,便說自己不必再賞,隻求管事能幫著看顧些襲人、麝月二人。

    正好那管事來之前被純敏長公主叫去提點了幾句,聞得玉釧此話,二話不說便應了下來。

    (十)、

    襲人心存死誌,那也隻看她自個兒想不想活,旁人是使不上半分力的。

    對於麝月,寶鉉倒有些安排。

    如今京中的養生堂,有的是失了親人的孩子。

    麝月或是去抱養一個,或是去養生堂做工,都是可以的。

    寶鉉倒是想著出些銀錢,索性建一個慈幼院,交給麝月打理。

    慈為老者,幼為孩童,都是弱勢之人。

    (十一)、

    麝月隔了兩日,便應下了慈幼院的事兒。

    她原本在賈府,雖是大丫鬟,但因寶玉不喜那些婆子,麝月裏裏外外都要照顧到。

    管個慈幼院,應當可以……再不濟,不還有襲人可以問一問!

    若是襲人見到孤老、孤幼的,生出些憐憫之心來……興許就能有求生之意了……

    (十二)、

    麝月在慈幼院終老。

    與養生堂不同,慈幼院孩子大小或是讀書,或是學一門手藝。

    等長大了,也各有出路了。

    大多數在慈幼院長大孩子都是知恩圖報的,有他們照顧著,麝月可以說是安度餘生了。

    (十三)、

    湘雲去世時,秋紋已是滿頭霜發。

    賈茜原想留她在賈府養老,秋紋婉拒了。

    她沒幾年好活了,還想著出賈府看看呢。

    秋紋投奔了麝月,每日裏帶著幾個七八歲的孩子,教導他們開蒙。

    也算是安享天倫了。

    (十四)、

    玉釧嫁了個莊子上的管事。

    三年抱倆,倒是最得意的那個。

    最失意的是芳官。

    她幹媽貪財,趁著芳官一場病搜刮走了她的傍身銀子,還想著將芳官賣出去。

    芳官一個氣不過,竟是吐血而亡。

    (十五)、

    自搬去了慈幼院,襲人的身子雖不見好,但也不是原先每況愈下那樣叫人心驚了。

    慈幼院建在京郊,周圍全是農莊。

    襲人雖仍是一副厭世的樣兒,但每日裏頭支起窗子,瞧著一群孩子在田間嬉笑打鬧,這日子竟也熬過去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