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
字數:4476 加入書籤
太後複又坐了,伸手揉了揉太陽穴:“也算不得早,也就前日才聽聞的。她使人遞了條子給哀家,說有關乎帝位傳承的要事相商,引了哀家前去。”
太後說著,就把她聽說的版本又給民安帝說了一遍,總結道:“哀家倒是想不到啊,這蘇冷梅好大的本事,竟然連你都驚動了。哀家原本以為,就是後宮裏的‘小打小鬧’,頂天了就是爭寵活命的把戲,誰承想裏麵竟有這麽多的是非。”
民安帝聞言苦笑:“母後也不必太高看了她,兒臣能知曉此事,卻不是蘇冷梅的功勞,全靠皇後糊塗,對她鼎力相助。”
太後嗤笑:“這世上哪裏就有這麽巧的事,前一天哀家剛知道了,第二天皇後就急哄哄地吹耳邊風,她早幹嘛去了,蘇冷梅失蹤也非一日兩日了。若哀家猜的不錯,蘇冷梅是見哀家沒動靜著急了,她是惟恐哀家動了殺心,便將主意打到了皇後的身上,她不過是借皇後的嘴引著你去相救而已。這蘇冷梅也真是異想天開,她給你講的那些比之與哀家所說更甚,都夠誅她九族了,竟還想著以此活命。罷了,這些都不提了,反正人已經去了,這些個胡言亂語就不必當真了。”
民安帝應了是,踟躕片刻又道:“隻是兒臣這心裏著實不踏實,想著明天再去一趟護國寺。”
“你想去就去吧,隻是這宮裏……你該知道,宮中人多事雜,皇後閉宮養病,原先無事倒還好些,這來了個攪事精,什麽魑魅魍魎都竄來了,哀家的意思呢,最好是扯著這根線,將與蘇冷梅有過聯係的人清理一番。哀家瞅著,劉貴妃是個聰明的,膝下隻有一個和親的公主,野心不大,卻正好能壓製後宮之人,不若就將此事交給她?哎,也不妥,劉氏雖好,可她算得上是琉璃的近親,若將後宮交給她,皇後多想倒沒什麽,就怕太子也想多了。”
“母後多慮了,太子那邊還有一攤子事沒解決呢。兒臣倒覺得,您這提議很不錯,一來解決了後宮之亂,二來也給太子一些壓力,聯絡舉子之事怕是有定論了,他遲遲不來相報,指不定是想包庇哪一個。”
“你也不必對太子太過苛刻,一些事總要他自己想明白。至於這後宮之事,你若覺得可行就這麽定了。這些時日,讓劉氏多往慈寧宮走動走動,就以侍疾的名義,讓她的位分再升一升也是使得,若是擔憂外戚做大,便隻給她個封號,也好在皇後生病期間名正言順執掌鳳印。”
“還是給個封號吧,皇貴妃之位繼續懸著就好。至於由頭,倒不必借用慈寧宮,也不必說什麽侍疾,母後身子骨好好的又喜清靜不愛熱鬧,實不必為了這些委屈自己。兒臣多往劉氏那走兩天,也就罷了,再說了,劉氏之父劉賢雖隻處內閣之末的文華殿,但比之其餘五位閣老,多了二等信宜伯的爵位,其姐是忠義候的當家主母,就算不給劉氏封號,也勉強能壓得住後宮之人了。”
“如此甚好,隻是此番作為可會養大劉府的野心?”
“母後放心,劉府後輩盡皆安分守己,也不像是有大才的,倒是不必顧忌這些。倒是計家……雖說計國舅不成材,唯一的嫡女也上不得台麵,可江南計家卻是世家,怕是不簡單。而且,根據蘇冷梅所說,他們怕是與人勾結,在謀劃著什麽,不得不防。”
“這些前朝之事,你心裏有數就好。隻要這後宮方寸之地安好,哀家巴不得清靜清靜。老了,身子骨是一日不比一日了,也不知道能不能看到小六大婚。若是蘇冷梅果真通靈,哀家就有兩年多的活頭了,你和孩子們都孝順,哀家這些年沒遭丁點的罪,這日子還真是有點舍不得。”
“母後說的哪裏話,適才您還說蘇冷梅的話當不得真,這會子就往自己身上扯了。”
太後擺擺手:“行了行了,不說了。不過人老了精神頭就是不行了,你前頭也忙,早些去吧。你也老大不小了,朝政雖重要,也要多多保重身體才是。太子那邊,也是你親自培養起來的接班人,實不必太過苛刻,兒孫自有兒孫福。”
民安帝眼眶微酸,他一個六十歲的老人了,在自個娘親心裏,永遠隻是個孩子。他站起身,辭行道:“是,兒臣省的。那您早些榻上歇息了,兒臣改日再來看您。”
“去吧去吧。”
當天,民安帝果然留宿廣善宮,也不做什麽事,就是用過晚膳聊聊天罷了。可這對後宮嬪妃來說,就是天大的恩典了。民安帝年紀大了,精力不濟又朝政繁忙,早已不踏足後宮之地,除了初一十五陪皇後用個膳外,旁的時間都是睡在養心殿,如此久了,後宮嬪妃也都歇了爭寵的心思。可這慣例一旦被打破,有些不安分之人便又蠢蠢欲動了,仿佛民安帝留宿廣善宮給了眾人一個爭寵的信號一般。
善宮一時間炙手可熱,很是熱鬧了起來,次日前來的嬪妃,有拈酸吃醋、語帶譏諷的,也有嘴上恭賀、暗裏撬牆角的,畢竟劉貴妃年紀也不小了,宮中嬪妃不多,但比她嬌豔的也不少。
好在這種情況並沒有持續多久,還不等眾嬪妃退下,皇上的旨意就傳了下來,先是給了劉貴妃德的稱號,緊接著就以皇後鳳體欠安為由,將鳳印暫交德貴妃執掌,打理後宮,這下子,再沒人敢嚼舌根了,個個找好借口耷拉著腦袋往自己宮裏走去。
民安帝子嗣單薄,後宮也算不得充盈。在劉貴妃之前,有封號的貴妃也就二皇子的生母明貴妃一人,隻是明貴妃野心太大,執掌鳳印期間害死了三皇子及其生母,雖說未被褫奪封號,但最終卻是死在冷宮之中的,是宮中的禁忌。
時隔這麽多年,皇上又給了劉氏封號,還將鳳印交給她,這信號一出,眾人還有什麽不明白的,隻怕是皇後娘娘又不安於己,做了什麽蠢事,讓皇上震怒了。一想明白這些,後宮嬪妃又安分了,得了,劉貴妃隻是運氣好、身份高被皇上選中了而已,哪裏就真的是伺候得當的賞賜啊,留宿不過是個名頭罷了,民安帝已經年過六十,哪裏還能奢望誕下皇子。
後宮嬪妃是明白了、安分了,皇後卻是怒急了!本來嘛,她身體棒棒的,卻被皇上要求閉宮養病;養了這麽長時間不讓好也就算了,現在連鳳印都以她生病為由取走了,怎麽還能忍?如此一而再再而三的打臉,可是前所未有的事情。皇後思量再三,實在忍不下這口氣,她緊握鳳印不肯交出去,不顧‘病體’,潑婦一樣就鬧到了養心殿。
皇上也幹脆,連她的麵都沒有見,令李公公一句話就將她打發了。
“皇後娘娘容稟,萬歲爺令奴才給您傳句話——您身邊的人欺君弑君,本是株連九族的大罪,但皇上顧及太子儲君之位,不曾大肆調查此事,此番,已經是給您留足了麵子。若您再鬧下去,就不僅僅是拿走鳳印了。萬歲爺還說了,一國之母,有德者居之,還望皇後娘娘好自為之。”
皇後聞聽此言,第一反應就是不信,正待破口大罵,就被計嬤嬤拉住了。計嬤嬤越俎代庖,忙不迭地吩咐道:“擺架回玉坤宮!”說完就跟押解著皇後一樣,硬拉著皇後回了玉坤宮。
皇後被迫回宮,一腔怒氣想都沒想就盡都發泄在了計嬤嬤身上,剛進玉坤宮就甩了計嬤嬤一巴掌:“什麽時候輪到你個奴才替本宮做主了!”
計嬤嬤離了養心殿還不曾舒口氣就被打的一個趔趄,她撲通跪下,將服侍的宮女都遣了出去,才開口勸解道:“皇後娘娘息怒,可要保重鳳體啊。”
“息怒!息怒!我如何咽的下這口氣!若果真是本宮做下的,本宮就認了,要殺要剮本宮都接著。可是,這簡直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自從皇上讓本宮稱病閉宮,本宮何曾往外伸過手?本宮隻盼著皇上看在本宮安分的份上,早早讓本宮痊愈。可是,本宮安分守己等來的是什麽?今天拿走本宮的鳳印,明天是不是就要廢後了!”
“皇後娘娘禁言。”
“本宮在自己的宮裏禁什麽言。那狗奴才的意思,不就是皇上看在太子的麵子上才放過本宮。本宮怕什麽?皇上膝下三子,除了傳位本宮子嗣還能傳給誰,就算太子不得聖心了,本宮還有六皇子呢!難不成要傳位給駱子浩那個文不成武不就的廢物嗎?若果真傳位於他,隻怕駱家的祖宗都要從地裏爬出來了!”
計嬤嬤張了張嘴,卻隻是失望的搖了搖頭,不再勸說。
是,皇後膝下兩子,二皇子駱子浩是罪妃之後沒有競爭力,可有誰規定,太子的生母必須是活著的?皇後已經給了太子和六皇子嫡出的身份,對皇家來說,這就夠了,兩位皇子誰繼承皇位都是名正言順!若皇後果真糊塗,又不能廢後,那就悄悄處死了,再追加個諡號更能讓太子尊貴!
可笑皇後一直以來以太子和六皇子為依仗,胡作非為,若她作到了皇上忍無可忍的地步,那皇後的存在就是太子和六皇子的攔路石,皇家無親情,悄悄處死了更利索。可是到了那一步,玉坤宮這幫子奴才秧子也沒什麽好下場,隻有陪葬一條路可走罷了。
計嬤嬤心裏暗歎,到底還是開口提點道:“皇後娘娘,您對皇上的忠心老奴不敢懷疑,咱們宮裏的人都是您調、教的,也做不出欺君弑君的大逆不道之事。可是,您忘了蘇小姐嗎?她也算是您身邊的人,都半月有餘了,她還是不見蹤影,隻怕萬歲爺說的就是她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