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太平醫館

字數:3391   加入書籤

A+A-




    nbsp;   金秋風景如畫,十月天高雲淡,暑熱漸漸褪去,趕著怡人的涼風,瓦窯村迎來一件大事,程野的醫館終於正式掛牌了。

    一大早,許多村戶就放下手頭的勞作,跑來齋室與程醫師道喜,村裏人樸實,來時都帶一把粟米,進門時隨手放在門口架著的一個木桶裏,不為別的,就是祈願一年裏平平安安,順順利利。

    幾個帶著七彩麵具的村民自發的在齋室門前跳起儺戲,他們打扮成趨吉避凶的神物,隨著木棍敲擊的節點,載歌載舞,好不熱鬧。

    齋室的院子不大,所以大多數村戶都站在外麵,逢人便是拱手道賀,臉上洋溢著歡快的笑容。

    此時程野正站在院中,指揮著爬在木梯上的張角,將醫館的匾額掛在齋室的簷上,馬鈞在下麵扶著梯子,冬梅與阿姊在一旁掩嘴輕笑,也不知在笑些什麽。

    程野為了烘托氣氛,製造神秘感,特意扯了一塊紅布,像是新娘子的蓋頭一樣蓋在匾額上麵,幾位上了年歲的老人也站在院裏瞧著熱鬧,雖然許多人並沒有見過程野行醫,但是程醫師妙手回春的本事已然在村裏傳開了。

    盡管幾乎所有人都無法理解程野是如何治病的,甚至對他的行醫方式將信將疑,不過但凡被他救治過的病患無不感恩戴德,這其中有兩件事傳的神乎其神,其一便是冬梅的夫君田娃子,當時陶員吏無能為力,劉婆子以為狐妖作祟,卻也無疾而終,唯有程醫師出手,也不知使了什麽手段,竟降住了這怪病,如今田娃子已經恢複如初,當真奇哉。

    另一事便是裏正的腿腳,盡管知情人不多,不過程醫師幫裏正鋸了一條腿的事還是傳的沸沸揚揚,這件事對大夥的震撼不比之前天雷地火喝退山匪的事輕多少,許多人起初還不相信,隻是私下裏與作為護工的冬梅一詢問,便不由自主的瞪大眼睛,驚得下巴半天合不攏。

    冬梅是程野安排給裏正家的護工,隔三才五就要過去幫忙,所以對裏正的症狀最是了解,她親眼瞧著奄奄一息的裏正一日日變好,到後來已經麵色紅潤。

    不光村裏人想不明白,目睹一切的冬梅也想不明白,一個鋸了一條腿的人是如何活下來的,在他們的觀念中,傷寒引起的身體潰爛幾天就能要了一個人的命,緣何少了一條腿的裏正能好端端活著。

    這種事怕是也隻有程醫師能做到吧。

    不管怎麽說,程醫師在村裏開了一間醫館,這預示著他打算在村裏常住下來,對於村民來說,這是難得的好事。

    為了行醫方便,程野將齋室進行了改建,移除了裏麵多餘的裝飾,人為將齋室隔斷成兩部分,前麵是外齋,是一般坐堂問診的地方,後麵是內齋,主要是手術室。

    除此之外,程野還打算日後在齋室後方再蓋一排屋子,是為住院部,也就是病患暫時休養的病床。

    午時剛過,在眾人的歡呼聲中,程野樂嗬嗬的站在匾額下麵,旁邊立著張角、馬鈞、阿姊、冬梅、甚至葛青也出現在其中。

    如今的葛青已經大抵戒掉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了壽春膏的毒性,麵目便不似從前一般白皙,此時恭敬的態度更加給人好感,再換了一身行頭,倒像是個拜入山門的小藥童。

    不過說起來,孤苦無依的葛青確實拜在程野門下,與阿姊一行一同學習護理知識,如果順利,日後便是程野門下第一位男護工,不過此時還僅僅是一個學徒,需要努力的地方還有很多。

    隨著一聲清澈的呼喊聲,周圍立時安靜下來,在眾人的注視下,程野大大方方的拉下貼著木梁的一根紅繩,掛在牌匾上的紅布也應聲落下,大夥舉頭望去。

    太平醫館。

    識字的幾個村民念了出來,周圍的村戶也跟在念叨,一時間全村人都知道了這個名字。

    程野記得一日在與張角進行學術討論的時候,對方曾大談自己的理念,其言曰:治得天心意,使此九氣合和,九人共心,故能致上皇太平也。所謂九人,即其無形委氣之神人,職在理元氣;大神人職在理天;真人職在理地;仙人職在理四時;大道人職在理五行;聖人職在理陰陽;賢人職在理文書,皆授語;凡民職在理草木五穀;奴婢職在理財貨……

    程野便取“太平”二字做了醫館的名。

    醫館的匾額是馬鈞一刀一刀刻出來的,材質是普通的柳木,漆了色,瞧著倒也十分精致。

    程野大手一揮,樂嗬嗬道:“小生感謝各位鄰裏叔伯的蒞臨,今日太平醫館開業,小生一定秉持謙虛的態度,不敢忘本……”

    程野一番慷慨激昂的開場白深得民心,不時引來幾聲叫好,離得近的幾個老者更是不由得捋著自己的胡須,連連點頭。

    半晌,程野繼續說道:“今日還有一事要說,那便是即日起,冬梅嫂子將正式在醫館做活,成為一名護工,月錢一百,月穀一斛。”

    話音剛落,周圍的村戶立時響起一片呼聲,大家雖然對“護工”這個詞還很陌生,但也大抵知道是幹什麽的,在他們看來,護工就是做著奴婢與藥童的活,卻不想竟有這麽高的收入。

    許多人羨慕的瞧著冬梅,巴不得自己兒女也跟在程醫師身邊做個護工。

    兩個時辰後,齋室恢複正常,村民們也都散去了。

    這時程野才讓張角幾人將兩塊兒石碑立在院子外麵,一左一右,瞧著十分氣派。

    左邊石碑較大,上麵的字也有半個拳頭大小,字數不多,隻有五六行的樣子。

    一、尋釁滋事者,不治。

    二、諱疾忌醫者,不治。

    三、薄情寡義者,不治。

    四、強人所難者,不治。

    五、不守規矩者,不治。

    右邊石碑卻是小了很多,不過上麵的字卻是密密麻麻,開篇是“規矩”二字,之後便是“不得聒噪喧嘩,不得私闖內齋,不得後來先到……”林林總總,竟有數十條之多。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