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二章、第一批物資
字數:3556 加入書籤
nbsp; 程野從尚未完成的硝田區走出來,臉上掛著滿意的笑容,雖然進度有些慢,不過這個冬日就能完工了,想想明年開年後便能生產源源不斷的硝土,很多事情終於能夠提上日程。
馬鈞跟在程野身旁,兩人正在商議著什麽,程野雖然是這個工程的總發起人,馬鈞卻是項目的真正實施者,對於項目的細節最是清楚。
“其他的還好,就是人手不足,現在正是農忙的時候,抽不出那麽多人,工期可能要延後不少。”
這件事程野已經想過了,暫時沒有解決的辦法,隻能等村民們閑下來時過來幫忙,不過這終究不是長久之計,以後的工程會越來越多,所需人工也會越來越多,就像眼前這個製硝工廠,日後的刮硝、護理等日常工作都離不開人,單單一個瓦窯村可提供不了這麽多人口,看來要另想辦法了。
雇人是最合理的方式,每年那麽多流民,程野倒是不擔心人口來源,唯一讓他頭痛的還是經濟來源,眼下他並沒有那麽多金錢去雇傭這些流民,便是隻提供吃住,也是不少支出。
如今太平醫館都是薄利多銷,一月下來剩不了多少錢,若是趕上村民困難,他還要倒貼出去不少,如何開源成了最大的問題。
任何企業在創業初期皆是如此,花錢的地方多,用人的地方多,卻遲遲不見成效,對於程野這樣的企業新手,更是如此。
“隻能先這樣了,等入冬後村民們閑來來,工程進度應該就能趕上了,沒辦法,咱們現在還是人手不足啊,手上的資金也有限,隻能勒緊褲腰帶了,想來巴格達的商隊也該回來了,到時候帶回第一桶金,應該能解決燃眉之急。”
程野心底正在策劃一個新計劃,若是能成,將極大地改善瓦窯村工業園的資金問題,不過能成與否,還是得等巴格達的商隊帶回的消息。
“記得提醒那些工匠,這裏禁止一切明火,平日裏最好找兩個人在周圍轉轉,在周圍搭起柵欄,以防有人誤進這裏。”
程野倒不是怕有人盜走工業園的技術,沒有硝化細菌的專業知識,便是讓人直接進來看,大抵也瞧不明白這裏是做什麽的。程野更多的是擔心大夥的安全,尤其是日後正常生產後,硝土與木屋都是易燃物質,一個不小心就能讓整個工業園化為廢墟,所以硝酸鉀的製作生產廠更是被設在了遠離這裏的山林之中。
後山的陶窯重新啟動,程野讓工匠們燒了許多紅磚,他打算日後在整個工業園區建起圍牆,派專人執勤,以保證工業園的安全。
“這方麵我已經提醒過那些匠人了,阿角也在村裏做過宣傳,讓村民們盡量不要靠近河對岸,這方麵老師可以放心,閑下來時,民兵隊也會過來巡防。”
看來一切早有安排,程野也就放心了,想了想他又道:“找時間在屋子附近種些綠竹,多種些。”
馬鈞與程野相視而笑,日後這裏定然是臭味熏天的,而且並沒有解決的辦法,唯一能做的就是用植被控製住這裏的異味,盡量別讓味道擴散到其他園區。
從製硝工廠走出來,緊挨著的就是化糞廠,幾個正在開挖的化糞池已經基本完工,黏土與紅磚緊緊的貼在池子底部與兩側,等到正是投入使用後,村裏公廁的糞便便會運往此處,作為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製硝廠的原料。
不光如此,程野還打算在這裏建一個養殖場,豬、雞、鴿子,這些動物的糞便都是製硝的寶貴原料。尤其是禽類動物的糞便,含有非常豐富的氮元素,無論是作為肥料還是工業製硝,都是不可多得的。
除此之外,程野決定來年培養一批掏糞工,一年四季不停地奔波,將周圍郡縣的人畜糞便都運回這裏。
別看這些化糞池又深又大,等到製硝廠真正運作起來,這些人畜糞便遠不夠那些硝化細菌食用的。
而且化糞廠不光要供給製硝廠,隔壁的堆肥廠也在加緊趕工。畢竟在沒有工業化肥的年代,農作物的生長全靠堆肥,所以糞便其實算是稀缺物質。
程野已經在馬鈞的田地裏開了一小片試驗田,正在想辦法研究雜交作物與轉基因作物,作為係統的使用者,在這方麵的優勢不言而喻,如果成了,他將徹底改變這個時代的人口限製。
糧食是任何年代都要考慮的重要問題,一個家庭也好,一個國家也好,糧食永遠是大事件。程野若想擴大自己的企業規模,人口是個大問題,而解決人口問題的關鍵就是糧食,有了糧,人們自然願意跟著效力,這樣許多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種子的質量是內因,一時半會解決不了,土地的肥力是外因,堆肥就是最好的辦法。
再肥沃的土地,種上幾年,自然肥力也會流失,這也是為何許多田地需要養地的原因,正是這樣的情況的出現,農戶們總結了一些耕地的經驗,比如將割斷的秸稈埋在田地裏。
堆肥便是源源不斷的農戶們寶貴經驗的總結。
程野建立堆肥廠就是要有效的保證糞肥的正確使用,減少不必要的損失,加大生產,讓農戶更加職業化。
瓦窯村的農業,不出幾年,將遠遠領先世界各地,未來將成為與工業園區並駕齊驅的重要產業。
這些堆肥除了供應瓦窯村,若是有剩餘,便賣給其他郡縣,相信那些土財主們見到這東西的效力,一定會出大價錢。
堆肥的方式有很多種,程野並不是專業人員,所以暫時確定先用最簡單有效的這種。
堆肥池子並不用很深,周圍壘砌圍牆,用黏土封好,但地麵一定要保持與土壤接觸,一側開一個出肥口,設門。
堆肥時先在地麵鋪一層作物秸稈,然後撒人畜糞便,再蓋一層草木灰,接著又是秸稈,如此往複循環,一層一層堆上去,大約半丈高即可,最後再蓋一層土封頂,以防水分蒸發。
整個過程中保持肥料疏鬆透氣,最好在堆得過程中插幾根粗木棍,堆完後拔出,方便透氣。
此時臨冬,正是堆肥的大好時候,等到來年開春播種的時候,這些糞肥也將派上大用處。
程野與馬鈞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項,並叮囑他一定要保證這些堆肥的質量,馬鈞一一記下。
便是此時,一個村民跑了過來,急匆匆找到程野,“程醫師,張角先生讓我喊你一聲,說是巴格達的車隊回來了,讓你過去一趟。”
程野聞言,眼前一亮,來的真是時候啊。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