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修)
字數:5041 加入書籤
雁山書院坐落在風景秀麗的雁蕩山腳下,傳承百年,是大周赫赫有名的私家書院。
院首周德清乃當世大儒,常奉詔入宮給今上進講經史,慕他之名而來的學子不計其數。
周夫子治學嚴謹,每屆隻收二十名弟子。除嚴格的入門測試外,每年還要考核淘汰劣者,三年後通過更為嚴格的結業考試,方能順利出師,到最後能脫穎而出者僅有當初的半數。
不過他雖弟子數量不顯,但個個都是人中俊傑。朝中大員鎮國公、平陽侯,皆為今上肱骨。鎮國公世子、平陽侯世子,也是年輕一輩的佼佼者。
但若要問周夫子對哪一屆學生印象最深,他一定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你,永安九年秋屆。
為啥?還能為啥,執教幾十年、桃李滿天下,沒想到被混在一群小犢子中的女娃娃給騙了,這個女娃娃還是他引以為豪的優秀學生。
……秋高氣爽,涼風習習,通往杭州的官道上,一輛不起眼的青帷馬車緩緩走著。趕車漢子一身勁裝,眉眼平平,但駕車平穩,手腕蒼勁有力。
這是十二歲的林菀青頭一回單獨出遠門。她堅決不要母親陪送,沈氏卻是無論如何放心不下愛女,鍥而不舍地遊說她打消念頭。林菀青也不說話,隻拿幽怨的眼神看向母親,沈氏招架不住又將主意打到長子林景雲身上,要他向國子監告假護送妹妹南下。
最後還是祖母給解的圍,她讓自己親衛統領林平護送孫女,又讓林菀青提前扮作男兒,兩個貼身丫鬟扮作書童。沈氏這才不情不願地放行。
這位喚作林菀青的小姐,乃鎮國公府掌珠。
祖母林李氏,是先皇建武帝胞妹無憂公主。她的性情異於一般女子,隻因她不愛紅妝愛武裝。建武元年倭寇入侵,無憂公主女扮男裝投到長樂侯世子林長風麾下,帶領人馬奇襲敵方糧草庫,致使敵軍陣腳大亂,為林長風大捷立下汗馬功勞。
此後得勝還朝先帝賜婚,林長風方知朝夕相伴兩載的斥候是女兒身。二人婚後琴瑟和鳴,成為大周一段佳話。
建武二十年,倭寇卷土重來。林長風再披戰袍,一直打到倭寇老巢東瀛,坑殺三十萬倭人,令倭人膽戰心寒,乖乖臣服。大周在東瀛設彭球都督府,由周帝心腹坐鎮,駐紮十萬玄甲軍精銳,建書院辦漢學,以儒家正統教化倭人。
建武二十三年,林長風舊傷複發於任上仙去,先帝哀慟追封其為“威猛忠義飛將軍”,加封鎮國公爵位,世襲罔替。
林長風和無憂公主育有二子,長子林守誠生一對雙生子,次子林守拙生二子一女。
林家幾代陽盛陰衰,對林菀青這個獨女,一家人說是“含在嘴裏怕化了,捧在手裏怕摔了”也不為過。
是以,本應在家裏撲蝶繡花的嬌嬌女鬧著外出求學,在親娘沈氏看來,簡直匪夷所思。倒是無憂公主高興壞了,對林菀青十分支持,覺得孫女比當年的她有過之無不及。
……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小姐,”林平出聲相喚,“雁山書院到了。”
“平叔,您怎麽又忘了?要喚公子。”白衣書童一本正經地糾正。
林平笑著撓頭,“瞧我這記性,該打!還是白露姑娘聰明。”
“平叔~”白露噘著嘴不高興。
林平老臉一紅,“又錯了,阿白兄弟莫怪。”
“咯咯咯……”紅衣書童笑得打跌,林菀青輕咳一聲,朱顏連忙止住笑,扶林菀青下了馬車。林平局促地站在馬車旁,見小姐麵色如常,才又裂開大嘴笑了。
一個身著白緙絲褙子,淡紅綜裙的老婦人立在山門前,像是在等人。林菀青走上前去,老婦人眼睛一亮,邊笑邊打量,“像,真像!”
林菀青一聽便心中有了底。周夫子與她祖父是至交好友,其妻黎氏與祖母也多有走動,林菀青酷肖祖母,能認出她的必是黎氏無疑。
林菀青連忙上前行禮,“黎夫人萬福。”
小小少女穿一件白色萬字穿梅團花繭綢直裰,頭頂簡單綰了根白玉簪子,昳麗的麵容上一雙水汪汪的杏眼,鼻梁高挺,櫻桃小嘴微微翹起,右邊嘴角淺淺的酒窩若隱若現。
黎夫人一把將她扶起,“好孩子,不必多禮。我們兩家是至交,就算沒有你祖母囑托,我也會好好照顧你,你小時候還喚我黎祖母呢。”
林菀青從善如流喚了聲“黎祖母”,惹得老人家眉開眼笑,更添歡喜。她的兒女俱在京城,從小帶在身邊的孫女去年又嫁了,長夜漫漫,免不了膝下寂寞。林菀青乖巧懂事、落落大方,簡直不要太滿意。
“來,黎祖母帶你看看屋子。”她領著林菀青繞過學舍,朝後麵院子走去。邊走邊跟林菀青咬耳朵,“周夫子隻道你是林府同宗,並不清楚你的真實身份,更不知曉你是女兒身。咱們先不告訴他,等以後再嚇他一跳。”
林菀青莞爾,配合地應了聲“好”,隨黎夫人進了院子。
這是一座坐北朝南的江南小院,粉壁黛瓦馬頭牆。院內搭著花架,爬山虎的葉子鬱鬱蔥蔥纏繞其上,花架下有一方石桌,幾個石凳圍了一圈。正房三間,一明兩暗。後院辟出一畦畦菜地,院牆根有隙流入清水,底下有甕接著,方便灌溉。
林菀青感覺挺新鮮,黎夫人卻說菜地是周夫子利用閑暇辟的,蔬菜也是他親手所種。林菀青吃驚不小,她還以為大儒都是不問俗事、目下無塵的人,哪料這般接地氣。
小姑娘巴掌大的臉蛋上,一雙烏溜溜的大眼睛俏皮地眨著,惹得黎夫人愛憐不已, “夫子常說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為人師表更要身體力行。他不光自己種菜,還帶學生們到東吳遊學,到齊魯拜謁孔聖哩。”
林菀青對周夫子更加神往。
黎夫人又將她帶到東廂房,屋裏靠窗放著一張梨花木案,百鳥歸巢青花纏枝花瓶裏插著滿滿的一捧白菊。案上齊整地擺著一摞書籍,一方硯台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兩個筆筒。西牆上掛著洛神圖,其上題詩雲“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東邊擺著紫檀月洞式門罩架子床,粉色的紗帳,帳上掛著流雲百蝠紋香囊。
這是黎夫人孫女出嫁前的閨房,清雅素淨很對林菀青胃口,“周姐姐品性高雅,可惜無緣得見呀。”
林菀青扼腕的樣子取悅了黎夫人,“她呀,就是隻皮猴兒,等你日後見了就知道。……來,你先歇會兒解解乏,晚上黎祖母親自下廚,給你接風。”
林菀青恭聲應了,將黎夫人送出門去。兩個丫鬟手腳麻利地歸置箱籠囊篋,白露負責整理衣衫、書籍,朱顏替林菀青淨了麵、散了發,扶她到架子床上休息。
晚間,林菀青終於見到周夫子真容。他年六十餘,須發皆白,身長七尺五寸,須長一寸,鬆形鶴骨。
林菀青向他行頓首禮,周夫子笑眯眯的,一點兒架子都沒有。先是問她讀了什麽書,又問她國公府近況,他記憶力驚人,林府孫字輩的兒郎個個叫得出名字:“聽聞守拙賢侄的女公子機敏聰慧,人稱神童,不知可有其事……”
林菀青汗顏,那是她五歲時家裏人的笑談。那年她無意間解開外祖母送的九連環,樂得她逢人便誇家裏出了個小神童。
她的頭搖得像撥浪鼓,“依晚輩看,擔得起神童二字的非平陽侯世子莫屬。”
周夫子頷首,杜衡是他的得意門生。三歲開蒙,五歲出口成章,七歲參加童試。九歲那年雙手執筆,左右各作出一首五言詩,且兩邊字跡分毫不差。如今才十七歲就在六部觀政,前途不可限量。
正說著話,黎夫人來請二人用膳。一碟醋泡花生,一碟小醬瓜,一盤小白菜,一盤炒秋葵,一盤蒜蓉茄子,還有酒釀清蒸鴨子,蝦丸雞皮湯,醃的胭脂鵝脯,碧粳飯,滿滿一桌子。
林菀青正是長身體的時候,一口氣用了兩碗米飯,待放下碗筷發現飯桌上的氣氛有些微妙。
無憂公主鼓勵孩子們多吃,說吃得多長得高,還能少生病,她向來對祖母的話深信不疑,卻忘了在外麵要收斂一些。
黎夫人對林菀青的捧場很受用,“能吃是福,我就喜歡能吃的孩子。真搞不明白為什麽現在的小姑娘喜歡弱柳拂風的樣子,就不怕一陣大風給吹走了嗎?身子好才有奔頭,沒個好身體貌若天仙也是白瞎。”
林菀青鬆了一口氣。
周夫子嘴角抽了抽,晚上和黎夫人說起林菀青,“小娃娃天資聰穎,進退有度,的確是棵好苗子。就是臉蛋太招人了,將來還不知是福是禍。”
黎夫人一聽就不高興,“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美醜豈是自己能決定的。再說她背靠鎮國公府,誰敢欺負她?老爺不能因為人家長得漂亮就生了輕慢之心,失了公允。”
周夫子被老妻說得哭笑不得,他有這麽膚淺?
第二日上午考試,下午放榜,林菀青果然不負黎夫人所望,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到周夫子門下。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