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章

字數:5924   加入書籤

A+A-


    “林青,等等……”抄手遊廊上出現兩個身影,林菀青蛾眉輕蹙,停下腳步無奈地看向來人。

    馬文博快速走到她跟前,期期艾艾地問:“上次跟你說的事……?”

    他說的是請林菀青到家裏過冬至的事。林菀青不太想去,推托道,“我還有事……”

    “去吧,去吧,”馬文博急急打斷她的話,“冬至那日是我生辰,母親在家中早已準備妥當,要好的同窗都會來,就差你了。”

    話說到這個份上,再推辭就有些說不過去,林菀青隻好點點頭。

    回到東廂房,她讓朱顏包了一方白玉雕靈芝寶硯,打算冬至那日送給馬文博。朱顏不情不願,小姐也是冬至生辰,沒人替她操辦不說,還得給別人送禮。

    林菀青不以為意,出門在外哪有那麽多講究。

    ……杭州知府衙門坐落在清河坊,穿過河坊街兩旁林立的商鋪、鱗次櫛比的酒樓茶肆,轉過一條幽靜的巷子就到了,是個鬧中取靜的絕佳之處。

    府衙東西廣約十五丈,南北進深三十丈,占地二十畝。大門後是儀門,儀門過後便是十丈的甬道,連著大堂。大堂麵闊三間,隻在接旨與重要慶典時才用。甬道兩側,各有數間廂房,是書吏辦公的地方。大堂後是二堂,是主官接見屬官幕僚排班已及升衙斷案的地方。二堂兩側,東廂五間是議事廳,西廂五間是啟事廳,收藏著官署的各種案卷。二堂後是花牆,花牆後是三堂。三堂後另有垂花門到後院上房,後宅除了官邸與上房外,還有數個小院。

    知府夫人朱氏在東花廳跟馬文博等人說話:“……你爹今天有客人來,說是工部官員,才十七歲,這麽年輕有為!”

    馬文博一聽有些坐不住了,他跟朱氏笑,“娘,幹坐著怪沒勁的,要不我帶大家去花園轉轉?”

    花園與議事廳一牆之隔,這個時辰父親應該說完正事帶著客人在逛花園吧。

    朱氏一向疼愛幼子,衝他揮揮手,“去吧,離用膳還早著呢。去年你親手種的綠梅今早開花了,好像專門等著你回來似的。”

    馬文博聽了更加高興,帶著幾個同窗朝花園走去,“宋代陳著稱讚綠萼梅是百花魁中魁,說她花如白玉枝如鐵……”

    綠梅鐵枝倒是稀奇,眾人哪裏按捺得住,催促馬文博趕緊帶路。

    馬經緯和手下屬官陪著年輕的杜主事在廡廊下賞梅,遠遠看見一行人,他朝為首的招手,“文博,過來。”

    馬文博笑著朝父親走來,正中一人年約十七八,穿件烏金暗花雲錦夾棉長袍,金線繡蟒紋大氅,頭上戴著赤金綴玉六翅寶冠,身長七尺八寸,龍章鳳姿,眉目如畫。

    “這位是平陽侯世子,年方十七,如今在工部任主事。”

    馬文博咋舌,十七歲就是正六品的工部主事,怕是不到三十就能入閣了吧。

    “鳳清,這是犬子文博,算是你的同門,在雁山書院跟著周夫子讀書。”

    馬文博又驚了一下,據他所知,平陽侯世子姓杜,單名一個衡字。鳳清應該是他的表字,可他不是沒及冠嗎?

    馬經緯替杜衡解釋,“這是皇上賜的字,取自李義山“雛鳳清於老鳳聲”。”

    在場諸人哪個不是人精,聽這麽一說還有什麽不明白的,就說嘛杜衡再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怎麽身份金貴、驚才絕豔,也犯不上堂堂四品地方大員這麽巴結呀。

    馬文博覺得這是結交杜衡的大好機會,“世子,今日是晚生生辰,不嫌棄的話請到東花廳吃杯薄酒。……來了幾個書院的同窗,正好向您請教學問。”

    杜衡不置可否,馬文博忽然將身後的林菀青推出來,“林青也是京城來的,他是鎮國公府宗親,世子認識嗎?”

    杜衡狹長的鳳眸眯了眯,一字一頓,“林公子,久違了。”

    林菀青拿不準他有沒有認出自己,隻得含糊道:“世子萬福。”

    杜衡“嗯”了一聲算是回答。

    這是她第二次見杜衡。第一次是六歲那年,當時她說了一些渾話,他應該不記得了吧。

    朱氏派人來請膳,呼啦啦一大幫人簇擁著杜衡朝東花廳走去。杜衡走了幾步頓住,回頭望了望,不聲不響地放緩腳步。

    林菀青鬆了口氣,她人小步慢,要是迷路就麻煩了。

    江浙冬至時興吃湯圓,因為有杜衡在,朱氏將湯圓換成了餃子。林菀青竊喜,她不喜甜食,跟著杜衡還能沾光。

    丫鬟給馬文博端來長壽麵,綠油油的青菜上臥著梭子蟹、活皮蝦、花蛤和熏魚,湯上漂著蔥段,滿滿一大碗看得人垂涎欲滴。

    馬經緯請杜衡動筷,他卻問道:“能否請貴廚再下一碗長壽麵?”

    馬經緯哪有不應的,連忙吩咐朱氏張羅並試探道:“杜主事也是冬至出生的嗎?”

    林菀青詫異地看了杜衡一眼,民間有諺,冬至娃娃聞餃香,不是貪吃便是性急,杜衡看著可不像這兩種人。

    杜衡言簡意賅,“不是我。”

    食材是現成的,高湯也一直用文火吊著,眨眼功夫就下好一碗長壽麵。用白玉九龍金福字瓷碗盛著,由朱氏親自奉到杜衡跟前,杜衡又使一個小丫鬟將麵捧給林菀青,說道:“趁熱吃!”

    舉座皆驚。

    王一鳴率先嚷起來,“林青,你也是今日生辰?!”

    馬文博也反應過來,“你怎麽不早說?不成,回頭我得給你補一份禮。”

    林菀青自己也驚住了,杜衡怎麽知道她的生辰?

    馬經緯朝朱氏使個眼色,朱氏會意,差人取來一個五子福壽紋樣金絲線香囊,裏麵裝著三個“狀元及第”的金錁子,親手送與林菀青。

    林菀青按下心中疑慮,起身謝禮。

    舟山海鮮麵果然名不虛傳,麵勁、湯濃、海味鮮。林菀青在花園吃了一肚子冷風,一碗麵下肚後渾身暖洋洋,臉上紅撲撲,闔體通暢。

    杜衡朝馬經緯舉杯,馬經緯大喜,將杯中酒一飲而盡,又招呼屬官向杜衡敬酒。

    ……

    林菀青的住處被移到寅賓館,與杜衡門對著門,不用說肯定又是沾了他的光。室內裝飾得美輪美奐,她卻在糾結該不該找杜衡問清楚。

    他到底有沒有認出她?他是怎麽知道她的生辰?權衡半天,她終於推開漆金菱花槅扇,卻見杜衡孤零零地站在院子中央。

    杜衡看到她愣了一下,溫聲道:“喝多了,出來清醒清醒。”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林菀青一滯,他晚上的確喝了不少……

    “可曾命人煮醒酒湯?”

    “不礙事,吹吹風就好了。”

    林菀青擰眉,“天這麽冷,還是趕緊回屋吧,別凍病了。”

    杜衡抬頭睃了一眼,笑道:“好!”

    林菀青沒料到他這麽好說話,沉默片刻,終是沒有問出心中疑惑。她朝杜衡拱拱手,轉身往回走。

    “等等,”杜衡在身後溫潤出聲,“別擔心,明天一早我就走了。”

    林菀青沒有回頭,道了聲:“珍重!”

    杜衡唇邊漾起笑花,一別經年,小姑娘長大了,知道防備人了。

    上次見林菀青是在他十一歲那年,當時他和母親進宮拜見皇後姨母,正巧趕上無憂公主帶林菀青入宮。大人們聚在一起聊天,打發他陪林菀青玩。那時的她,像個會說話的瓷娃娃,頭上紮著花苞苞,笑起來眼睛彎彎,嘴角還有個小酒窩。

    她應該不記得當時對自己說的話了吧。

    “衡哥哥,你長得真好看,比我爹爹還俊!”

    杜衡記得自己臉紅了,林守拙在京城號稱玉麵潘安,他年紀雖小也是有所耳聞的。

    “我爹爹書房裏有個話本子叫《烈酒美人》,哥哥們經常偷著看,他們不知道我早就看過了。……那裏麵說喝烈酒,戀美人,我現在終於知道是什麽意思了,咯咯咯……”

    清脆的笑聲如銅鈴,灑遍鳳棲宮每一個角落。

    林菀青跑過來拉杜衡的手,“衡哥哥,我喜歡看美人,咱們以後在一處住著好不好?”

    小小女童仰著頭,明亮亮的大眼睛極認真地盯著他,他竟然乖乖點了點頭。

    後來太子下學,見到林菀青就霸著不放。他給她講故事,還把她抱在膝上喂飯,寵愛異常。

    出宮路上母親感歎,“鎮國公府怕是要出貴人了!”

    他緊緊抿著唇,一言不發。

    ……

    杜衡第二日一大早要啟程去淮安,他在垂花門跟馬經緯告辭,“……新河效果顯著,黃運分離已成大勢所趨,尚書張大人屢屢被皇上宣召詢問泇河開鑿事宜,大運河疏浚指日可待……”

    馬經緯笑,“張大人遠見卓識,聽聞他還提出湖漕分離,不愧是爛柯高手,走一見三。”

    大運河自隋唐開鑿以來,於國計民生貢獻巨大,但到大周朝飽受黃河淤積影響,作用大大減小。工部尚書張與馳力排眾議,主持開鑿新河,效果立竿見影,漕船至南陽出口暢通無阻。

    下一步開鑿泇河,將運河與黃河分開,又在江淮之間開挖月河,使運河自成一體,不受湖患。這一樁樁事情若能辦成,必將惠及子孫後代。

    馬經緯將杜衡送至大門,其餘幾人回身往東花廳走。馬文博對杜衡崇拜得不得了,拉著林菀青打聽杜衡的事情。林菀青實話實說跟杜衡不熟,馬文博有些不滿,“杜世子連你的生辰都知道,你竟然還說跟他不親厚?”

    林菀青如啞巴吃黃連,她到現在統共就見過杜衡兩次,說話不超過三句,他是哪隻眼睛看到自己跟他親厚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