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初會李柔

字數:4801   加入書籤

A+A-


    姚光啟頓了一下:“最重要的是,這些戰場餘生的老兵,有定力,有膽魄,到了關鍵時刻,能頂得住靠得住,不會出賣王爺。還有就是,凡是被選中的老兵,不能透漏任何消息,對外一律宣稱是進入燕王府做事,同時將他們的家人統一遷至一個莊子上,每名老兵的家眷再給一百畝的免征田,派遣可靠得力的人手看護,以安其心。”

    張玉哼了一聲:“說起來好聽,還以安其心,說白了就是控製他們的家人嘛!”隨即歎了口氣:“你現在怎麽都是陰謀詭道!”

    姚光啟反駁道:“陰謀詭道?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哪個不是以陰謀詭道起家?沒有陰謀詭道,他們也成不了一代聖君明主,也不會有萬世景仰。詭道可用,關鍵看用在什麽地方,用在搜刮民脂民膏上,那就是陰謀,用在對付奸佞上,那就是百姓的福祉。你也別忘了,當年錦衣衛就是用陰謀詭道千方百計的抓你。”

    朱棣不在乎二人的鬥嘴,他更關心姚光啟的謀劃,這個謀劃正說到朱棣的心裏去了,而且很明顯,謀劃是切實可行的,因此朱棣下定決心,緩慢的站了起來:“就叫文安社如何?錦繡文章安天下,忠君謀國好文章,對就叫文安社。朝中風雲變幻,我遠在北平不能盡知,有了這個文安社,能及早知道那些對我的攻訐,咱們遠在北平也好有個防備。”

    說幹就幹,話題馬上就轉移到如何秘密著手籌備文安社,“你們看,這個事由誰牽頭最好?”朱棣首先提出了這個問題,如此重要的事,主事的負責人一定要又可靠又有能力,後世那位領導中國人民站起來的偉大領袖也曾說過:“當正確的政策方針製定之後,幹部是關鍵!”

    朱能和張玉同時看著姚光啟,姚光啟自然明白二人的意思,趕緊推辭:“負責此事之人,需要心思縝密心細如發,還要事無巨細的管起來。我雖擅長謀劃,卻不會管事,這樣重要的事,萬一出了紕漏,我個人榮辱身家是小,必定會牽連到王爺,壞了王爺的大事。況且我一向散漫,最喜歡自己獨來獨往,如果要管一群人,打理一堆瑣事,我必然無暇顧及其他了。”姚光啟沒有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曆來辦秘密差事的人,都難以善終,遠的不說,本朝的毛驤就是最好的例子,毛驤在清除胡惟庸一黨出力頗大,最後還不是做了替罪羊,朱棣是熊傑之主,更是心狠手辣之人,到了一定時候,他一定不會比他老爹心軟。

    朱棣雖沒猜透姚光啟的心思,但卻覺得姚光啟應該把精力集中起來謀劃更大的事,不應該為些許小事羈絆住,便放棄了姚光啟,不過他突然靈機一動:“我倒是想到了一個人,此人應該合適。”

    姚光啟已經猜到了朱棣默定的人選,但還是故意問道:“是誰?”

    朱棣神秘的一笑:“天機不可泄露,待我與他談談再說。”說罷朱棣伸了個懶腰:“大家也都乏了,回去好好睡一覺。”說著起身往院外走。走到院門口,朱棣突然說道:“正好,我這小院除了我讀書,

    一向隻有你們幾個進來,也一直沒起名字,今日起,這個小院就叫文安小築。”

    正說著,幾個人已經到了院門口,姚光啟看見溫知新正站在院外笑嘻嘻的看著自己,心知一定有事,便走過去打趣道:“這次去打仗,可沒給你帶東西,你笑也沒有。”

    溫知新一向跟姚光啟玩笑貫了的:“你就是帶了我也不敢要,你們去血水裏滾了一圈,帶回來的東西都帶著血腥,拿了也晦氣。我不是要東西的,你之前托我辦的事,我給你辦好了!”說到這裏,溫知新神秘的一笑:“那姑娘不錯,大家閨秀,端莊得體,模樣也一等一的漂亮,你小子眼光不錯。”

    姚光啟趕緊解釋:“我都沒見過那姑娘,李彧臨死前拜托我照顧她,我可沒別的意思。”

    溫知新狡黠的眨了下眼睛:“我知道,你有苦衷,不用解釋了。”

    朱棣也從院內走出,見二人神態怪異,便隨口問道:“你們又嘀咕什麽?”

    姚光啟剛要解釋,溫知新嘴快:“沒什麽,就是誇那姑娘漂亮。”

    朱棣突然來了興趣:“你不是有陳按察使的千金嗎?難道又是哪位姑娘?”

    溫知新笑著說道:“不是陳家小姐,他托我安置那布政使李彧的千金,我給安置好了,那姑娘確實漂亮。”

    朱棣一皺眉:“他的女兒?”

    姚光啟知道朱棣必然有疑慮,所以溫知新才用這個法子巧妙的告訴朱棣,既不得罪自己,又不犯朱棣的忌諱,確實是各方都能周全了,“那李彧臨死前拜托我照顧他的女兒,我答應了人家,不能食言。”

    朱棣笑著搖了搖頭:“看不出來,你命犯桃花呀。”一邊說,一邊搖頭向前走去。

    溫知新見朱棣不再追問,便對著姚光啟眨了眨眼睛,“去不去見見?我在城南給她安置了一處僻靜的宅院,八個人伺候,包括四個丫頭婆子,我老溫還算周全吧。”

    姚光啟本不想見,李彧雖然罪有應得,但其自盡畢竟跟自己有莫大的幹係,見了說什麽?李柔如若不了解真相,會不會跟自己拚命?但他突然改了主意,既然受人之托,就應該將其照顧好:“走吧,去看看。”

    當姚光啟見到李柔時,李柔正在練字,見溫知新帶了人來,隻抬頭掃了一眼,便又低頭寫字,一句招呼都不打。

    溫知新顯得有些尷尬,小聲對姚光啟說:“據說這姑娘脾氣有些怪,不太說話。”

    姚光啟倒不覺得什麽,李柔練字時氣定神閑端莊寧靜,專注凝神,筆走輕曼,實在是一幅難得美人畫卷,此情此景若參雜了聲音,反而會破壞了畫的境界。

    姚光啟就靜靜的看著李柔練字,過了許久,李柔放下手中的筆,輕輕拿起紙吹了吹,然後又小心翼翼的放下,這才又抬頭看了一眼姚光啟:“是你的人給我安排到這的?我是不是該感謝你?”

    姚光啟微笑著沒說話,他在打量李柔,這是一個看一眼便會被她吸引的女子,個子不算高,

    但身材挺拔,圓臉寬額,彎眉杏眼,鼻挺唇紅,雖不施粉黛,卻端莊清麗,讓人忍不住產生親近之感。

    “看完了嗎?”李柔冷冷的問了一句。

    姚光啟被拉回現實,他意識到自己失態了:“李小姐,令尊的事,我也很遺憾。”

    李柔打斷了姚光啟的話:“你不必跟我說這個,我早就知道會有這一天,也早就勸他收手,可他不聽,說什麽上了船下不來,說什麽一定給我攢個家底,最後錢沒了,命也沒了。不過他原本就有那個病,沒有這個事,他也活不了幾年了。”

    李柔的話說的很慢,聲音很輕,似乎像在訴說,也像自言自語,更像是找個人傾訴,說著說著已經淚灑衣襟,最後的一句話已經含糊不清了。姚光啟聽著李柔的話,不僅有感傷,又像是從痛苦中解讀人生。

    低頭擦了擦眼淚,李柔緩緩的抬起頭,不緊不慢的問了句:“我隻想知道,最後殺他的,是你們燕王府,還是耒憲宗,還是黃姐姐?”

    姚光啟平靜的回答了一句:“我隻能說,燕王沒殺他!”

    李柔冷冷的說:“也對,畢竟燕王之前並未攪進去,這次對燕王來說,最有利的是將他抓起來送京城報功。”說到這裏,李柔突然話鋒一轉:“你就是查案的人吧?”

    姚光啟點了點頭。

    李柔又問:“我們不是第一次見麵吧?”

    姚光啟又點頭。

    李柔不再問什麽,而是轉過身,輕輕說了句:“我明白了。”

    朱棣的報捷奏章很快就有了回複,但是跟聖旨一起到的,還有一位欽差黜陟使,風傳這位欽差不僅是來表彰朱棣和有功將士的,更是來查李彧一案的。

    朱棣的文安小築裏,這一次的會議增加了一個人:玲瓏。

    朱棣對著所有人說道:“欽差是戶部侍郎栗恕,此人在戶部多年,有個外號,鐵算盤,對賬一絲不苟,凡是經手的賬目從無差錯,所以深受陛下信任。此次來,傳聖旨嘉獎有功將士隻是一方麵,他的主要責任,恐怕還是差李彧的案子,看來朝中有人還是有疑慮,還是想借機搞點動靜出來。”

    姚光啟開解朱棣道:“王爺不必憂慮,栗恕此人來雖然是奉旨查案,但想來也不過是複合而已,他掌管戶部,對刑獄訴訟並不精通,北平按察使陳舒早已向刑部報了結案,案情卷宗我全仔細看過,沒有漏洞,刑部和大理寺的批文也已經下了,朝廷並無繼續追究的意思。想來他此來最大的目的,還是要核查北平的府庫裏到底有多少錢糧。”

    一旁的玲瓏突然說話了:“聽說張敬那邊叫囂著要彈劾王爺,王爺不可不防啊。”

    朱棣眼睛裏突然露出了一道寒光,隨即又收斂了:“這張敬出兵前不肯合作,回來了又屢屢作對,難道他是得了誰的授意?”

    姚光啟笑道:“既然這張敬這麽不識時務,不妨在他身上做點文章了。玲瓏,你的人手剛上來就要派上大用場了。”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