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舊夢第 4 章 清河論戰(2)
字數:4398 加入書籤
這時孫老師心裏一塊石頭落地。心裏暗叫:“說的好!李學文!”。並帶頭鼓起掌來。會場上頓時掌聲一片。掌聲停歇下來後。“啪啪”響起一個人的掌聲。眾人一看是宋先生。姓宋的還是陰陽怪氣:“沒想到李同學還是舌辯之士。可以得辯論獎了。不過國家大事憑的不是口舌之利。你那個先安內不可行的論調全是推測。事實是中日間已經簽了和平協定。這就為政府贏得了安定內部的時機。內患一除,政府自然要行富國強兵之策。國民豈能不擁護政府?所以同學們,我們必須體諒政府相忍為國的苦衷。若一但釁自我開,壞了國家大計,豈不是曆史的罪人?”。會場上一陣混亂,有讚同的,有反對的。最後安靜下來看著李學文。就連女同學們也是坐的端正,眼睛睜得溜圓。李學文心中一陣感動,這些青年學子處於曆史的迷霧當中。任何一絲光亮都要抓住,任何救亡圖存的道理都願意傾聽。
李學文定了定神說:“日本人從來就是為撕毀而簽協定的”。下麵一陣哄笑。李學文繼續道:“幾十年來,中日間簽的協定還少嗎?可我們中國既得不到外部和平,也沒有內部安定。反而國土一塊塊的喪失,國家利權被一條條的拿走。那個塘沽協定,宋先生認為帶來中日和平,其實是逼迫中國默認日本對東北的占領。一但日本對華北下手,這個協定也是要撕毀的”。會場上一陣交頭接耳。
李學文接著道:“民國以來的軍閥混戰,或由日本策動,或受日本影響。日本人向各路軍閥大肆販賣軍火,派譴軍事顧問,乃至赤膊上陣。對各屆中央政府,日本則是外交壓製,軍事威脅,逼迫其簽定一係列的賣國條約。1928年的濟南慘案就是日本阻撓國民政府統一中國的例證。最典型的就是東北軍。張氏父子以為靠日本人撐腰,退可稱霸東北,進可入主中原。卻不知他們的基業全在日本人的刺刀下麵。他們的軍隊裏、政府裏遍布日本特務和漢奸。一但日本人覺得時機成熟,殺其父,奪其土,輕取全東北。可笑張少帥以為又是什麽事件,再簽個什麽協定就可以過關。竟下了不抵抗的命令。東北軍將領居然收繳了北大營士兵的槍支,命令士兵挺著等死,大家成仁。真是把‘忍人所不能忍’做了極限”。下麵是一陣憤憤地議論之聲。
等會場稍稍安靜些後,李學文繼續道:“宋先生擔心釁自我開。當強盜要殺人的時候,還要借口嗎?如果需要,日本人隨時可以造一個。柳條湖事件就是日本自編自演的獨角戲。其實田中揍折已經暴露了日本征服中國,甚至稱霸世界的野心。我們必須放棄對日本的一切幻想。盡快結成包括各黨派各階層的在內的最廣泛地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這是我們民族救亡圖存的唯一出路”。話音一落,孫老師帶頭鼓掌,全場一片歡呼。
宋先生氣得臉色發白,但並沒有坐下。歡呼聲停下來後,他接著用陰狠地語調發難:“請問,李同學的統一戰線也包括g黨嗎?”,這個問題相當毒辣。若回答不包括,則李學文團結禦侮的觀點自然不成立,還要回到攘外必先安內上去。若回答包括,則將陷入對g黨的爭論。什麽階級鬥爭啊,武裝保衛蘇俄啊種種炮彈宋先生可是準備了一大堆。若在具體政策上替g黨辯護,都不用宋先生扣,自己就給自己戴了頂紅帽子。會場一下子安靜了。孫老師蹙緊了眉頭暗想對策。
李學文卻神色如常地微微一笑,一笑兩酒坑,露出八顆白牙。這時恰好一縷陽光透過雲縫照在李學文身上。李學文沒戴帽子,頸下的兩個扣子解開。越發顯得瀟灑不羈。幾個美女如眾星捧月般地坐在周圍。襯托著李學文剛健地身材更似玉樹臨風。
“剛才宋先生說大明朝亡於沒有‘攘外必先安內’的國策”。李學文語氣平穩地開口道:“崇禎死後,大明仍有大半的國土。且據有江南富庶之地。滿清雖強,人口不過幾十萬,軍隊數萬而以。為何最後大明失敗呢?因為明朝內部各派都企圖‘攘外必先安內’。官軍和義軍之間,官軍和義軍內部不同派係之間,不肯放下曆史舊怨。都是不承認、不配合,甚至相互攻伐。最後被滿清各個擊破”。下麵一陣嘰嘰喳喳地交頭接耳。有人小聲笑道:“真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李學文繼續說道:“可笑弘光君臣,先是信了滿清替崇禎報仇的鬼話。以為多獻子女玉帛可換其退兵。又夢想劃江而治,偏安江南。就如後世宋先生者,總願意相信敵人會遵守條約停下侵略的腳步”。會場上一片哄笑。
李學文繼續道:“清代明畢竟是中國內部的改朝換代。而日本卻要我們亡國滅種。從9.18,12.8到長城抗戰,日本對中國有從蠶食變為鯨吞的趨勢。中華民族將麵臨空前的生存危機。現在不是爭論那個黨那個派誰是誰非的時候。各黨派各階級之間的矛盾必須讓位給民族的最高利益。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應該包含一切抗日團體。如果中g抗日,當然包括在內”。話音一落,孫老師帶頭鼓起掌來。下麵掌聲叫好聲不絕。
“哼!”,這是宋先生在冷哼。宋先生見會場安靜下來便道:“兵者,國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查也。李同學可知中日間的國力差距?”。李學文答道:“略知一二”。宋先生道:“那好,你可知日本鋼鐵年產量是多少?中國又有多少?”。李學文答道:“中國生鐵的年產量約30萬噸,日本是中國的30倍。中國鋼的年產量不到1萬噸,日本是中國的幾百倍”。下麵一片嘶嘶的抽氣聲。宋先生卻是堵得胸口難受。他本來以為李學文不知,自己吼出來好震懾當場。然後就可以濤濤不絕地發揮了。不想李學文卻輕描淡寫地說了出來。讓他準備吼的一口氣噴不出來憋在胸口,自然堵得難受。
宋先生隻好繼續發問:“你可知中日間的軍力對比?”。李學文答道:“差距巨大。日本海軍位列世界第三,主要作戰艦隻有一百多萬噸。中國隻有幾萬噸。日本有戰列艦航空母艦等巨艦,中國沒有。日本有世界領先的造船工業,中國基本沒有”。隨著李學文的述說,下麵不斷傳來低低地驚呼聲。李學文繼續波瀾不驚地說:“日本有作戰飛機2000餘架,數量是中國的10倍。日本有位於世界前列的航空工業,中國沒有。日本常備陸軍有幾十萬人,有完善的預備役動員體製,隨時可拉起二三百萬的精兵,極限情況下可以動員八九百萬人”。“嗡……”的一聲,本來人們已經驚得有些麻木了,此時不免又驚呼了出來。李學文繼續平靜的說:“中國有200萬軍隊,一半以上是聽調不聽宣的地方部隊。中國部份地方建立了後備役製度,很多地方還靠抓壯丁補充部隊。日本軍隊裝備精良,擁有飛機、坦克、大炮等重武器。中國軍隊以輕武器為主,且彈藥不足。最主要的,日本有完善的軍工體係。中國隻能生產一些輕武器,且數量不足”。李學文一路說來,人們由驚到木。隻是靜靜地等著下文。
宋先生暗暗心驚,有些情況他都不知道。這小子既然敢說出來,自然有他的後著。乃小心地問道:“請問李同學,中國又憑什麽和日本打呢”。這句話可代表大多數人的疑問。會場的氣氛顯得十分壓抑。李學文卻不忙著回答,而是向旁邊一伸手,黑芙蓉遞上酸梅湯。李學文接過來喝了一氣,把瓶子一伸,黑芙蓉忙接了過去。這邊君子蘭遞過毛巾,李學文擦了擦嘴。君子蘭又把毛巾接過了去。幾個女孩兒這時是又驚又喜又但心。驚喜的是李學文這麽曆害,但心的是怕鬥不過姓宋的。李學文擺夠了譜,掃視全場一眼高聲道:“隻要我們中國建立起全民抗日統一戰線。對日本打一場人民戰爭。則中國必勝,日本必敗。日本小而強,利於速決。中國大而弱,利於持久。而我們中國是有辦法把日本拖入持久戰的”。會場上一陣嗡嗡聲。
安靜下來後,李學文接著說道:“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且多山地、森林、湖泊等險要地形。戰爭初期,中國軍隊可采用運動防禦的方法節節抵抗。在有利的地域和日軍反複爭奪,不斷消耗其實力。但不做戰略決戰。而是用空間換取時間。隨著戰爭的延長和日占區的擴大,日本的困難將越來越大。因為日軍的補給線越拉越長,占領區需要的守備兵力越來越多。而廣大淪陷區的人民可組織起無數的遊擊軍,襲擊日軍的補給線和物資集散地。打擊分散的日軍和偽政權。隨著淪陷區人民抗擊的日軍越來越多,正麵戰場的日軍兵力越發不足。總有一天日軍攻不動了,成了強弩之末。這時戰略相持階段就到來了”。會場上長舒一口氣,亂了一陣又靜下來。
李學文接著道:“在戰略相持階段形成了兩個戰場,即正麵戰場和敵後戰場。在正麵戰場,日軍雖無力全麵進攻,但不排除戰役性質的進攻。中國軍隊可采用積極防禦的策略,若有戰機出現,應集中兵力打戰役級別的殲滅戰。在有利條件下局部反攻。在廣大的敵後戰場,遊擊軍可采取積小勝為大勝的戰法。如果平均一個縣一天消滅一個日軍,一千個縣一個月就消滅日軍一個甲等師團的兵力”。說到此處,下麵又是一陣議論紛紛。
李學文接著道:“遊擊軍可組織淪陷區的人民實行堅壁清野,不讓敵人在淪陷區得到人力物力的補充。同時徹底破壞敵人的交通線。讓敵人的戰爭物資運不上去,略奪的資源運不走。如果日軍重兵來攻,別處必然兵力空虛。遊擊軍可避實就虛,專打敵人的薄弱環節。如果敵人撒開兵力圍剿,則處處兵力單薄。遊擊軍可集中兵力各個擊破之。這叫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打的贏就打,打不贏就走”。這時有人鼓起掌來。眾人聽得如醉如癡。有些人甚至產生了回家鄉組織遊擊軍的念頭。對後來的遊擊戰產生了蝴蝶效應。
李學文接著說:“長期的戰爭將使中日雙方陷入極為困難的境地。而我們中國是可以堅持下去的。我們有著豐富地自然和人力資源可以用來交換戰爭物資。作為正義的一方,我們會得到大量的國際援助。中國廣大的農村還處在自然經濟狀態,基本的生活資料都可以自給自足。這是遊擊軍生存的經濟基礎。作為侵略軍,日本的消耗要大得多。而日本國土狹小資源不足的問題將暴露出來。為了維持幾百萬軍隊的消耗,日本必須進口大量的資源和戰爭物資。隨著連少年老人都動員參軍,日本國內的生產將越發不足。總有一天日本會窮得當掉褲子”。下麵一陣哄笑,會場的氣氛也輕鬆多了。(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