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舊夢第 153 章 再出損招(2)

字數:2789   加入書籤

A+A-


    文章一出,登時引起軒然大波。國人本有好奇心裏,自然爭相閱讀。文章內容真真假假,有些取自後世的開放檔案和回憶文章。時人如何辨別?當事人則不免心驚。南京政府中的右派和*分子趁機鼓噪,指責中g以抗日為號召,以*為手段,以發展壯大自己為目的。並企圖推翻西安事變中已經達成的協議。

    文化界中的漢奸*派更是搖旗呐喊,各種跟風揭秘和評論文章一擁而上。國g之間本來在中g是否保留蘇區,軍隊規模等要害問題上分岐極大。此時談判陷入了停滯。

    在中g高層,*等一批左傾激進同誌認為之所以泄密,是因為有敵特搗亂,要求開展新一輪的肅反。結果搞的大批幹部人心慌慌。黨中央和中革軍委的主要領導,不願重犯肅反擴大化的錯誤。此時在放手肅反和穩定軍心之間陷入了兩難。

    周副主席感到*工作的難度加大,因為國民黨中左派和民主人士有了更多的疑慮。各地方實力派對中g有了更多的防範。

    在南京,張學良被軍事法庭判刑十年後,有記者提問,蔣先生是否真的要關張漢卿一輩子。政府發言人答曰,小報的揣測不足為憑。為回擊坊間謠言,蔣先生宣布特赦張學良。隻是要閉門讀書思過。

    *暗中罵了無數聲“娘西匹”,指示二陳和戴笠等人加強特情工作,“cc係”和“藍衣社”兩大特務組織實力更加膨脹。

    在是否和中央軍開戰,是否武裝營救少帥的問題上,東北軍中的少壯派和元老派終於發生了火。王以哲、高福源被害。應德田、孫鳴九等激進軍官逃到蘇區避難。常傑等一批學兵隊和警衛營的人,雖然在火時中立,仍被看作是激進派的人,在東北軍中難以立足。也都投奔了蘇區。

    但不久之後,中g認為收留這批人證實了董孝賢的謠言,影響不好,便都禮送出境。此是後話。

    國內的中左派報紙開始集中火力批判董孝賢。有學者將“戲說講壇”斥責為“謠言講壇”。中g方麵指出,順天時報是日本人辦的報紙。“戲說講壇”是日本人的陰謀。董孝賢是日本人豢養的走狗。

    董孝賢沒有任何反駁。沉寂一段時間後推出了第二篇文章《貓鼠兩萬裏,中央軍趁機攝服雲貴川陝》。文章披露了紅軍長征,一路上和地方軍閥暗通款曲,而地方實力派隻要紅軍不在當地落腳,就讓路甚至贈送物資的秘辛。中央軍一路尾隨,名為剿匪,實為平定地方軍閥。故而福建事變時,各路軍閥都蠢蠢欲動。文章一出,天下又是大嘩。各路實力派都發表文章,都是摘清自己指責別人。

    見中國各派打起了羅圈架,吵的越來越凶。有一個外國人看不下去了,他就是坐在克裏姆林宮裏的斯大林。斯大林對德國法西斯的日益崛起感到擔憂。深恐陷入德國和日本的兩麵夾擊當中。

    斯大林先是采取安撫日本的政策。九一八事變時,中外輿論一邊倒的認為,蘇聯不可能放任日本在東北為所欲為。結果是蘇聯采取不幹涉立場,嚴禁援助中國的抗日力量。1932年4月,聯共(布)*嚴厲斥責蘇聯駐璦琿領事米哈伊洛夫,今後不得與馬占山有任何接觸。7月,斯大林指示:對前來求援的中國抗日將領,要把他們視為挑動蘇日戰爭的人,一率遣返中國。

    表麵上,蘇聯在報紙上發表同情中國的文章,並假意和南京政府進行恢複外交關係的談判。真實目的是刺激日本向蘇聯靠攏。《真理報》則以社論的形式,向日本當局喊話,建議雙方簽訂互不侵犯條約。

    但日本顯然更看中和法西斯德國的關係。斯大林轉而考慮用中國拖住日本。先是通過中國同誌發表《八.一宣言》,號召國內各派一至對外。而西安事變是個契機,斯大林對事變各方按自己的指揮棒轉十分滿意。並送回蔣經國向*示好。中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眼看就要形成。

    不想出來了董孝賢這個攪屎棍。把中國的政壇攪的一塌湖塗,這不符合蘇聯的利益。塔斯社發表文章,指責《戲說講壇》瞎編亂造。把道聽途說和空想臆造當成真實曆史混淆視聽,目的是破壞民族團結,為*的侵略服務。國內的主流媒體也開始對董孝賢進行文化圍剿。*借著和民主黨派對話的機會,代表中g號召各黨派放下曆史包袱,向前看。

    這時董孝賢又拋出了第三篇文章《誰是皇姑屯事件的真凶》。文章的矛頭直指蘇聯。主要觀點為蘇俄更有作案動機。因為奉係軍閥和蘇俄的矛盾遠大於和日本的矛盾。首先張作霖就是日本扶持起來的軍閥。日本人幫助張作霖訓練軍隊,提供武器裝備,開發地方,建立兵工廠等等。

    關鍵時日本還直接出兵幫助過張作霖。如1925年鎮壓郭鬆齡反叛的戰爭,1928年5月在濟南阻撓北伐軍的事件。而張作霖也投桃報李,使日本在東北獲得了特殊利益。

    反之,張作霖和蘇俄的關係一直緊張。在蘇俄看來,十月革命後,張作霖積極收容仇視新政權的沙俄貴族、將軍和高官,如高爾察克、謝苗諾夫等。支持這些人及其武裝從事“反蘇複國”活動。並製造多起事端,殺害投身於共產主義運動的中蘇誌士,如李大釗等人。他又甘作日本的傀儡,使東北成為反蘇*的基地。

    這樣,白俄、日本,奉係軍閥,幾股勢力聯合構成了對蘇聯的直接威脅。1929年的中東路事件,就是這種矛盾的延伸。1929年10月,斯大林在給莫洛托夫的一封密信裏指示,應該武裝由中國人組成的一個旅,在東北發動起義,“廢黜張學良,建立革命政權”。

    時間回到1928年6月。日本借著東北軍在關內的失敗,向張作霖提出了更多的利益要求。斯大林此時除掉張作霖,既可拆散三股勢力的聯盟,又可嫁禍於日本人。而皇姑屯是*管轄的地方,蘇聯特工在此行刺,更是坐實了*作為。(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