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烽火第 181 章 離別傷情

字數:5016   加入書籤

A+A-


    這一日,宣傳隊來機關慰問演出。上級要求招待灶負責晚上加餐,李學文見老同誌們都不願錯過看節目,就主動提出加班。不過前半截演出還是可以看的。別人事先把麵條擀好晾著,白菜大蔥什麽的也都準備好,李學文到時下鍋煮就行了。

    演出在一個大場院進行,有現成的大戲台。拉上幕布,用蘆席圍上後台,汽燈點的雪亮。中間坐的是部隊的一個個方陣。戰士們坐在打好的背包上,背包帶裏插一雙布鞋,有步鞋的這一麵衝地放著。周圍的老鄉圍的人山人海。開演時,李學文擠在老鄉堆裏。

    報幕的是馮小琳,她俏麗的身影往大幕前一站,會場刷的一下靜了下來。馮小琳好像在上千人中一眼就看到了李學文。據說舞台演員可以用眼神照顧到每一個觀眾,讓每一個人都覺的演員特別看了自己一眼。有被青睞的感覺。李學文怎麽覺得小師妹隻看自己一個人。

    此情此景讓李學文想起了在輔仁大學兩個人第一次見麵時的情景。那時也是這樣的隔空對望,相互凝視。李學文隻顧愣神,根本不知道馮小琳說的是什麽。隻見她隱入幕後,大幕徐徐拉開,演出開始了。隻聽前麵坐在椅子上的一個首長不斷地對旁人說:“這個丫頭好!這個丫頭好!”

    第一個節目是大合唱,歌聲慷慨激昂,響遏行雲。有“自由神”、“五月的鮮花”、“鬆花江上”、“救亡進行曲”等早期抗戰歌曲。下一個節目是“小放牛”。隨著一陣清越婉轉的笛聲,大幕徐徐拉開。背景畫的是藍天白雲綠草地。一對男女演員載歌載舞的對唱。李學文一眼看到,站在角落裏吹笛子拌奏的正是肖玉喜。

    在後麵的節目中,肖玉喜可能演一個女角,所以化了妝。本來肖玉喜就極富女性美。此時臉上的腮紅,嘴上的胭脂抵消了汽燈的慘白。隻見他一雙細眉似遠山似輕煙隱入額角。一雙大眼睛含情靈動,盼顧生姿。瓊鼻下鮮紅的櫻桃小嘴吹著笛子。托著笛子的纖纖十指靈巧的活動。正所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待會兒上台不知道要怎樣的顛倒眾生。

    再下麵一個節目是歌舞,隨著悠揚的琴聲,一隊村姑打扮的女孩踩著舞步上台。馮小琳、董小寧、謝雅琴、童萌萌幾個都在隊裏。隻見她們時而排成一行,好像走在田間的小路上。時而散開歡呼雀躍,好像奔跑在綠草地上。又排隊踩著石頭過河,搖搖晃晃表演的惟妙惟肖。到了目的地,表演洗衣打鬧的場景。最後又排成一隊麵向觀眾邊舞邊唱:

    “延河水啊清又長,我為戰士洗衣忙。母親送兒上戰場,妻子送郎打東洋。軍民本是一家人,團結起來力量強”。

    歌聲親切柔美婉轉悠揚,那個首長又不斷地說:“這個丫頭好!這個丫頭好!”

    李學文覺得小師妹會說話的眼睛又拴住了自己。美輪美奐的舞台,喧囂叫好的觀眾,一切的一切都是虛幻。隻有小師妹默默含情又似嗔似怨的眼神,如詩如畫又似真似幻的身影,好像唾手可得,又好像遙不可及。

    馮小琳她們演完後,李學文回到招待灶。捅開火,燒上水,切好白菜大蔥。下鍋煮麵,往裏臥了十幾個雞蛋,差不多熟了放菜。然後放鹽拌蔥花,最後加了一大勺子豬油。把麵條盛到兩個大桶裏,蓋上蓋,用扁擔挑了。又提了一筐碗筷。奔了演出場的後台。也就是李學文,換別人至少兩個人才弄的動。

    此時演出已經到了尾聲,後台的人不少。李學文先給小師妹盛了一碗,碗底藏了兩個荷包蛋。演員們聞著香味都圍過來了,連叫“好香!”李學文忙著往碗裏盛麵。謝雅琴道:“二少爺,這麽香的麵條可有好詩?”

    李學文道:“有一首唐詩說的就是陽春麵”。童萌萌叫道:“二少爺又吹牛!”李學文笑道:“別急,聽我背出來看是也不是”。說罷吟道:“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童萌萌用筷子挑著兩個蔥花道:“怎麽唔這裏隻有柳葉兒?沒有黃鸝?”謝雅琴笑道:“黃鸝都飛到小師妹碗裏去了”。眾女兵不幹了,圍過來叫著:“我也要黃鸝!”“我也要黃鸝!”李學文急道:“都打碎了!,都打碎了!”

    “什麽碎了呀?”隨著問話進來一位首長。眾宣傳隊員趕緊紛紛見禮:“首長好!”“首長好!”的叫成一片。李學文盛了一碗麵遞上道:“報告首長,雞蛋碎了”。這首長道聲:“好香!”接過就吃,連說:“碎了好!碎了好!”眾人齊笑。

    首長隨意問了幾個人的姓名,連連誇讚演的好。馮小琳提議明天單給值班和站崗的人員演幾個小節目。首長連說“這個注意好!,這個注意好!”

    第二天,宣傳隊到招待灶院子裏搞了一個小型演出。觀眾也是圍的裏三層外三層。在李學文的宿舍裏,馮小琳正給李學文縫補衣服。外麵羅鼓喧天,屋裏卻是靜靜地。李學文的衣服又髒又破,平日裏除了燒火還要挑水挑煤挑灰。肩頭的棉花都綻出來了。

    馮小琳找了塊從舊軍裝上剪下的布,在李學文的肩頭打補釘。半晌,李學文打破沉默道:“誰能想的到,當年高門書香女,今日撚針縫破衣”。馮小琳道:“就會耍貧嘴,再不管你,就成叫花子兵了”。

    李學文歎口氣道:“你總這樣幫我,隻怕別人會有閑話”。馮小琳道:“我幫誰是我的自由,別人管不著”。說著低頭咬斷了李學文肩頭的棉線。一頭秀發弄得李學文臉上癢癢的。

    幾個月後,盧溝橋事變如期爆發。國g達成了協議,紅軍改編成八路軍。延安的幹部隨部隊紛紛奔赴前線。馮小琳等一批宣傳隊員也要隨著部隊開拔。分別那天,李學文到路口送行。小師妹送了一個筆記本給李學文,笑著說:“記著勤洗換衣服,不要偷懶”。李學文也笑著說:“謹記師妹的教誨”。

    兩個人再次互道珍重,馮小琳轉身去追部隊。其間幾次回頭揮手,李學文也不斷的揮手。直到馮小琳轉彎看不見。李學文心有所動,三兩步爬上旁邊的小土坡。又能看到小師妹了。

    隻見馮小琳低著頭踉踉蹌蹌的往前跑,不時的用袖口抹一把眼淚。李學文的胸口就像被一記悶錘打中,兩腿一軟,趕緊抱住旁邊的小樹才沒有坐在地上。隻覺的胸口壓的難受,一股酸楚頂在嗓子眼兒上。咽不下去,又吐不出來。

    心裏隻有一個念頭:“小師妹哭了,小師妹受委屈了。都是我的過,我的過”。又想起臨上火車前,馮小琳媽媽的托付。千般滋味湧上心頭,恨不得仰天長嘯。

    當天夜裏,一燈如豆。李學文翻開筆記本,隻見扉頁上寫著:“師兄,記下你的點點滴滴。將來重逢時,我要拾回我們分開的歲月”。“唉!”李學文哆嗦的手撫摸著帶著淡淡馨香的筆記本,心裏悲歎:“小師妹,我們有未來嗎?二五八團的規定,就像橫艮在我們之間的一座大山”。

    李學文翻來複去的睡不著,又起來打開筆記本。提筆要寫,又不想自己心中的秘密讓別人知道。就翻開了筆記本中間的一頁,用“仙女和石像”為題寫了一首詩:

    “你輕盈地走來,帶著微笑。

    就像和煦的春風推開我身前的窗欞。

    就像冬日的陽光溫暖了我冰冷地心田。

    你的明眸輕易地穿透了我的身軀。

    就這樣你望著我,我看著你,

    目光是那樣的熾熱,卻又那樣的飄乎。

    我隻是一尊石像,我的使命是守衛皇宮。

    縱有千言萬語,卻又無話可說。

    你和我是這樣的近,

    神秘的律動在空間傳導,微妙而新奇。

    卻又那樣的遠,

    就像天邊的明月,散發著清幽的光輝。

    在這空曠陰冷的大殿裏,你翩翩起舞。

    就像淒清寂寞的池塘裏,一株獨豔的紅菱。

    伴隨著如泉水般流淌的仙樂,

    你輕柔地跳躍,飛快地旋轉,周身散發著青春的氣息。

    柔順的長發拂過我僵硬的麵頰。

    潔白的絲巾拭去塵封千年的蛛網。

    舞風過處,明媚的春光驅走了沉沉暮氣。

    灰暗的牆麵爬滿長青的紫藤。

    光滑的地板開遍芬芳的鮮花。

    窗外,綻出新芽的柳枝隨風搖曳。

    耳邊是雛鳥歡快地啾啾聲。

    一曲舞罷,你提著裙角優雅地行禮。

    美好時光,在這一刻成為我生命的永恒。

    就像輕輕地來時,你又輕輕地走了。

    帶走了我的色彩和光明。

    我雖動彈不得,但心髒已經爆裂。

    我不知道,我能否還看到明天的陽光。

    但我仍然要祝福你,

    願你永遠像美麗的朝陽那樣溫暖大地,

    像濕潤地春風那般吹綠人間。

    因為,你使我堅硬的心髒,

    曾經那樣激烈地跳動。”(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