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烽火第 184 章 山村殲敵(3)

字數:3980   加入書籤

A+A-


    追上來的一班長見鍾大個還在往前衝,大喊一聲:“不要命啦!”猛地把鍾大個撲倒在地。同時一聲巨響。鬼子軍官被炸飛。一塊彈片擦過了鍾大個的肩頭。戰鬥終於結束了。整個過程不到十分鍾,卻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小鬼子的頑強真不是蓋的。

    戰士們開始打掃戰場,計消滅鬼子少尉軍官一名,軍曹一名,上等兵一名。繳獲三八式步槍兩枝,南部式手槍一枝,步槍手槍彈200餘發,刺刀兩把,戰刀一柄。其它皮帶彈盒水壺等軍用裝具若幹。

    李學文從鬼子的背包裏翻出了敵人的戰時應急口糧,是壓縮餅幹和奶糖。暗歎中日間差距的巨大。見圍了一群孩子看熱鬧,大多穿的破破爛爛。便把壓縮餅幹掰成小塊和奶糖分給孩子們。孩子們或拿著奶糖,或拿著一小塊壓縮餅幹,歡呼著往家跑。

    旁觀的老鄉見戰士們打掃完戰場,一擁而上爭搶著扒鬼子衣服。因為山裏窮,鬼子的軍裝都是好東西。洗一洗縫補一下,比自家的土布要結實。最後搶的一絲不剩,由幾個膽大的青壯把鬼子屍體抬到後溝拋下去喂狼。

    這三個小鬼子在日軍的檔案裏恐怕要記為失蹤。估計進不了靖國神社。按日軍的規矩,戰死了要有骨灰,戰場上來不及燒整屍就砍一隻手燒成灰。但在二戰中,日軍在中國戰場,在東南亞,在南洋都有大批的軍人失蹤。後世的日本,有大批戰沒者家屬到各國尋找親人遺骨。據說找不到遺骨就證明不了為國犧牲,就進不了靖國神社,遺屬就拿不到政府的撫恤金。

    此戰八路軍方麵,消耗*三枚。戰士們求戰欲望強烈,戰鬥中積極進取,意誌品質頑強,戰鬥技能嫻熟。但仍然付出了過半的戰士負輕傷的代價。原因是八路軍用打內戰的經驗對付日軍。剛開始企圖逼降對方,後來以優勢兵力白刃格鬥時,又對小鬼子的頑強估計不足。吃小虧後表現的不太冷靜,不是擇機用子彈解決問題,而是一味的往上堆積兵力。反而使包圍圈出現漏洞。最後在近距離引爆*,如果不是一班長及時撲救,恐怕損失更大。

    反觀日軍方麵,在一班12名戰士兩層鐵桶陣的包圍下,竟然差一點從絕境中破圍而出。說明日軍不僅僅是勇猛,還相當的聰明。這幾個日軍沒有手雷,如果先打手雷再往外衝,後果簡直不堪設想。不過日軍機械的執行白刃戰的條例,沒有開槍。雙方在*時代打了一場冷兵器戰鬥,有點兒半斤八兩。

    如果讓李學文打,也不在房頂開什麽洞。把石板掀開一條縫,直接把*塞進去。小鬼子要從門窗往外衝,開槍就是。

    不管怎麽說,戰鬥勝利了。一班集合,大家抗著武器,帶著繳獲,興奮的唱著歌往回走。隊伍後麵多了一個小尾巴,就是樹上藏的那個小孩。那孩子要求參軍,一班長知道營長缺個勤務兵,就說你爹娘同意就行。那小孩子回了趟家,說家裏同意了。其實小孩兒是背著家裏出走,一班長不察就收了。

    亂世中收娃娃兵相當普遍,就不說小紅軍小八路,就是晉綏軍也招收了大批小孩辦少年軍校。各軍到不是想讓小孩當炮灰,而是從小當幹部苗子培養,將來忠誠度高。中g所圖甚大,自然也會培養第n梯隊。

    在另一個時空,八路軍和晉綏軍為爭奪兵源,包括爭奪小兵,曾經發生過多次磨擦。甚至打對方的伏擊。也曾經談判劃分兵源。比如一批壯丁,中間劃一條線,這邊的歸我,那邊的歸你。完全不問本人意見。平津戰役後,當年的好友和老鄉碰到了一起。結果一邊是革命幹部,另一邊起義軍官。一些起義軍官心裏不平衡,認為自己當年是組織分配去的傅作義部,要求落實政策,承認自己是革命幹部。一時傳為笑談。

    再說這孩子家裏以為小兒子失了蹤,當娘的天天求神拜佛。直到抗戰勝利後的某一天,這孩子當了相當一級的幹部衣錦還鄉,全家狂喜感謝老天,此是後話。

    一班返回駐地後,自然要匯報戰鬥經過,總結經驗教訓,表彰參戰人員。李學文也在全連晚點名時,受口頭表揚一次。

    不久之後,又要打仗了。這次是八路軍的拿手好戲打伏擊。這時在山西的正麵戰場上,日軍的攻勢很猛。晉綏軍和中央軍的戰術就是消極防禦。幾十萬大軍拉成一條戰線。處處防禦,處處兵力火力不足。而日軍總是集中兵力在飛機大炮的配合下攻打要點。結果在局部戰場上總是日軍占優。日軍一但達成突破,就敢於大膽穿插。國軍各部害怕被包圍,往往全線後退。然後再結成新的戰線。

    日軍再尋找國軍戰線上的新弱點,再集中兵力達成新的突破。結果國軍處處防守,處處挨打。戰線一退再退。其實日軍這時補給線拉長,而且隻占了一些點和線。但是國軍既不敢出重兵威脅日軍的側後,用運動戰法伺機吃掉日軍一部。也沒有勇氣和決心死守一座大城市,打成如西班牙的馬德裏那樣的城市防禦戰。從而大量消耗日軍。

    因為國軍內部派係林立,中央軍、晉綏軍和其他雜牌軍都想著保存實力。和日軍拚一下是可以的,但不能把老本拚沒了。閻錫山自己就想保存實力,自然無法拉著其他派係去拚命。

    例如另一個時空的太原保衛戰,日軍攻擊部隊是三個師團加一個兵團。晉綏軍守了三天,沒有發生巷戰。十多年後g軍打太原,集結了42個師共25萬人,1300多門大炮。打了半年,發生了慘烈的巷戰,傷亡4萬5千多人。是整個解放戰爭中戰鬥最激烈、付出代價最大的城市攻堅戰。所以太原是有守城條件的,就看你拚不拚。

    現在國軍的戰線一再退後,造成了大量的真空區。因為這時的淪陷區,日軍還來不及消化。日軍實際占領的麵積在淪陷區不到百分之二十。在山區連一些縣城都沒占領。中g方麵緊*調部隊和幹部到日軍統治的空白區建立根據地。

    其中的晉察冀根據地是八路軍115師一部和其它幾支部隊在聶司令的統一指揮下,在山西東北部、河北西部、察哈爾一部的廣大地區建立的根據地。但是由於董途平的影響,日軍在*的建議下比原來更重視對八路軍作戰。日軍也感到晉察冀根據地對北平、石家莊、太原、張家口等要地和平漢、平綏、同蒲、正太路等主要交通線的嚴重脅威。

    比原曆史上早兩個月,日軍糾集第5、第14、第109師團和*察哈爾派遣兵團各一部加上偽軍共2萬餘人,分8路用分進合擊的戰術,企圖撤底搗毀根據地,消滅八路軍。

    八路軍各部主動放棄一些縣城,以遊擊隊襲擾、疲憊和消耗敵人。主力則插到敵軍側後尋求戰機。第三軍分區和第四軍分區的任務是對付從定縣、井陘、平定等地向曲陽、平山、盂縣進犯之日軍5000餘人。

    這一日,獨立營運動到了平定和盂縣之間的郊裏村附近,準備打鬼子的輜重隊。日軍占領了盂縣之後,以縣城為據點向四周掃蕩。平定之敵定期向盂縣運送補給,郊裏村就處在兩縣之間的公路邊上,這裏的地形到處是重山峻嶺,是個打伏擊的好地方。

    這一仗由四分區的周司令親自坐鎮指揮。獨立營主攻。另有一營和二營擺在獨立營的兩側,一來負責紮口袋,不使敵人漏網。二來準備阻擊來自南邊平定和北邊盂縣的敵人援兵。伏擊點距離盂縣和平定縣城差不多都是20多裏路,戰鬥時間不能拖的太長。

    另有部隊看住西邊壽陽和東邊井陘的敵人,這兩地距離較遠,且翻山越嶺不通公路。如果敵人出動,騷擾遲滯敵人的行動即可。此外還有一個三營作為戰役預備隊。

    開戰前夕,杜營長的小勤務兵通知李學文去一趟營部。在營部,杜營長宣布,調李學文到二連三班當戰士。並當場贈槍。杜營長不善言詞,隻是簡單的說:“發揮神槍手的作用,好好打!”李學文應聲:“是!”接槍一看,是一枝九成新的德國毛瑟步槍,而且是傳說中的98k。這款步槍1935年定型,是世界手動步槍的巔峰之作。而且其中質量最好批次是德國開戰前生產的。

    李學文掂量著槍,有一種可靠的感覺。因為德國人把每一個零件都做的很精密,零件之間嚴絲合縫,在大氣壓力下緊緊貼在一起。所以新槍是拉不動栓的。如果點上油,則拉起栓來感覺非常流暢。拉開栓後,空彈殼能彈出八九米遠。這款槍還考慮了維修性,零件換起來非常簡單。

    杜營長又取出了十排子彈,裝到一個子彈袋裏遞給李學文。又說了一句:“要用腦子打仗”。(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