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烽火第 185 章 初戰立功(1)
字數:3133 加入書籤
在一個連隊裏,班的番號是從1到9大排號的。例如一排是1到3班,二排是4到6班等等。同樣的,在一個團裏,連的番號是大排號的。獨立營自己單排。李學文到了二連三班。三班多數戰士入伍時間不長,班長叫張萬慶,身材中等,方麵大耳,像貌忠厚,不善言辭,參加過長征。
還有一份驚喜。因為邢誌強和謝愛國兩個死黨就在三班。邢誌強表現的格外誇張,嘎嘎笑著來個西式擁抱。聲稱又可以共同戰鬥了。謝愛國嘿嘿笑道:“二少爺鬼點子多,準能給小鬼子好看!”
二連新兵多,連長指導員對來了個李學文這樣的“老兵”十分歡迎。當天晚上到三班的駐地慰問,一院子的人熱氣騰騰的說的十分熱鬧。李學文介紹了小辛莊消滅三個日本兵的經過,大夥吸噓不以,對小鬼子的頑強有了認識。
李學文分析道:“日本人從小就受軍國主義教育,從心裏看不起中國人。一個個的十分傲氣。而且他們當官兒的有意縱容士兵燒殺搶掠。日本兵來中國都幹過壞事,身上都背著老百姓的血債。他們自己也認為,如果被俘,中國人一定報複他們。還不如戰死。戰死了還能成為國家烈士,家屬還能受到尊敬優待。”最後大夥都同意李學文的觀點,對小鬼子幹掉最保險,輕意別想著抓俘虜。
次日天還黑著,部隊起床早餐。天蒙蒙亮時上了陣地。從平定到盂縣的公路總的走向是從南到北。但在郊裏村這一帶公路拐了個彎,有近4裏的長度是從東到西。獨立營的伏擊陣地就在這四裏路上,鬼子隻要進來了,不管向前還是向回跑,都要拐彎。那時就會撞上紮口袋的部隊。
到時候拐過彎的部隊挨揍,沒拐過彎的部隊還幫不上忙。當然鬼子拐彎時還有利於我伏擊部隊發揚火力。這不難理解,如果是直道,鬼子會越跑越遠。如果是彎道,鬼子等於是繞著槍口跑,跑了半天,和槍口的距離沒有拉開。
獨立營的陣地在路南,部隊埋伏在山頂的棱線後麵。從棱線到山腳的公路,是200米長的漫坡。坡上的野草不足一尺高,藏不住人,有利於部隊衝鋒。當然也有利於日軍的火力阻擊和反衝鋒。路北距公路不遠是三四十米高的絕壁,日軍急切間不可能爬上去。我軍如果放部隊也不可能衝下來。
根據情報和前一段時間的觀察,日軍運送給養的輜重兵加保護的部隊,合計一個中隊的兵力。不到200人。
我獨立營一線主攻部隊三個連加機炮排近400人。二線的警衛輜重後勤新兵等單位還有200多人隨時可以增援上去。兩邊封口的部隊至少各拿一個連投入站鬥,必要時可以投入更多的部隊。
即我一線攻擊部隊差不多是日軍的5倍,後麵還有四分區控製的一個營的預備隊。但是我軍新兵多,重武器不足,彈藥不足。而且戰鬥的目的之一是奪取敵人的輜重,還不能狂轟亂炸。
平型關大捷,我軍在絕對優勢兵力,絕對有利地形下,打了6個小時,其間還有敵人的飛機助戰,造成我方較大傷亡。除了漏算老爺廟之外,主要還是我軍必須靠士兵衝鋒白刃拚殺來解決戰鬥。有的尖刀連隊,在衝鋒路上就傷亡過半。
李學文看了地形之後,感覺減少傷亡的關鍵是縮短衝鋒距離。聯想到後世朝鮮戰爭中,我軍事先潛伏在敵人的鼻子底下,發起總攻後踩著炮彈炸點往上衝的戰例。向連長提了兩點建議,第一將埋伏線前出100米。即在距溝底公路100米處挖溝潛伏。這樣既縮短了衝鋒距離,又提高了首次火力打擊的精度。當然也增加了暴露的風險。
第二讓輜重部隊和新兵帶足*埋伏在北側的絕壁上,戰鬥一但打響,敵人必然以輜重車輛為掩體,阻擊我衝鋒部隊。這時北側的部隊正好攻擊敵人後背,使敵人不敢利用車輛做掩護。
二連長認為李學文說的有理,命令全連前出100米設伏。又跑去找杜營長匯報去了。不久,全營前出100米,開始了熱火朝天的土工作業。另有一支100多人的隊伍繞道上了公路北側的絕壁。
兩個小時後,部隊完成了潛伏。如果從遠處看,山坡上鬱鬱蔥蔥,看不出有人的影子。戰士們藏在利用地形挖的溝裏,溝沿插上野草。頭上帶著野草編的草環。或躺或臥的閉目養神。
在後世的電視劇裏,常見我軍伏擊人員擠在一起做瞄準狀,導演大概認為如此造形很有範兒。不說一發榴彈就能打掉一堆人,就說瞄準其實是很累的。老那麽瞄著,敵人還沒來,眼睛先花了,還打什麽打?
李學文比大部隊還要前出20米潛伏,或利用小樹石頭,或挖坑為自己準備了幾處狙擊陣地。李學文自問槍法達不到狙擊手的水平,隻能拉近了打。另外自製的防彈背心和護臂護腿第一次穿在軍裝外麵,裏麵可是藏了大小刀子50把,白刃格鬥時有用。
一切準備好之後,靠在洞壁上眯著眼睛休息。差不多十點鍾了,太陽的威力越來越強。鼻子裏是草木和泥土的清香。李學文有點昏昏欲睡。這時傳來馬達的聲音,敵人露頭了。
開道的是三輛摩托車,鬼子轉過彎來後,大概認為這一路段比較險。把車停了下來,坐在車鬥裏的家夥站起來,端著歪把子輕機槍,對著南坡“嘎嘎嘎”的摟了十幾發。見沒什麽動靜,三輛摩托車又往前開,走到一半時又是一通火力偵查。
隨著“嗵嗵嗵”的摩托聲,三輛摩托拐上了西邊的彎道。在東邊的彎道上,日軍的主力出現了。前麵是幾十輛載重1.5噸的卡車,車速不高,因為後麵還跟著幾十輛騾馬拉的大車。最後又是幾輛卡車壓陣。
汽車和馬車上都裝滿貨物,每輛車上都有全副武裝的士兵押車。有的卡車頂上架有輕機槍。不過日軍總的戒備水平不高,在他們的認知裏,這裏已經是後方了。有的士兵坐在大車上啃雞腿,有的還吹口琴。到像是郊遊來了。大車上還坐著幾個女兵,不知是什麽兵種。李學文暗想,會不會是傳說中的女子挺身隊。兼任慰安婦和敢死隊的那種?
李學文搜尋著日軍中的迫擊炮手、機槍手、擲彈兵,這都是優先打擊的目標。日軍中戴眼鏡的不少,日本早就實行了全民義務教育。日軍的文化素質比這時的中國軍隊高的多。
不過連長、營長和四分區周司令和劉政委這會兒卻陷入糾結當中。敵人來了50輛卡車,60多輛大車加上押車的部隊。來的不是一個中隊,而是三個!敵人的兵力超過了獨立營主攻部隊三個連的兵力,這仗怎麽打!還打不打?(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