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烽火第 191 章 輕鬆破敵

字數:4048   加入書籤

A+A-


    這裏溝壑縱橫,沒有平地。所有的田地都是坡頂的一小塊。坡與坡之間都是深溝。坡頂和坡頂之間相距幾十米到百十米不等。有的坡之間有土梁相連。日軍占領的那個坡頂陣地三麵都是45度以上的陡坡,一麵是一道土梁緩緩下降。而四周的坡頂由我軍占領。可是占領四周坡頂的部隊隻能給進攻部隊提供火力支援,自己無法參與進攻。

    眾人一邊觀察地形,344旅的一個參謀同時介紹情況。我攻擊部隊發起過幾次強攻,或是攀爬陡坡,或是從土梁衝鋒,都是因為暴露在日軍的密集火力下損失慘重。日軍的輕機槍配置到班,還有一個重機槍中隊。日軍還擁有擲彈筒和迫擊炮。我軍在周邊坡頂陣地上布置的火力無法壓製住日軍火力。反而讓日軍幾十挺機槍打的抬不起頭來。

    日軍都配有工兵鏟,修築了大量的工事。而且一定挖了防炮洞。我軍沒有重炮,有也拉不上來。而迫擊炮很難對躲在防炮洞中的敵人造成大的殺傷。而且我軍*也不足。

    344旅已經打了半天,各種辦法都想了,就是啃不下這股敵人。火力壓製掩護衝鋒行不通。挖戰壕接敵也行不通,因為戰壕挖到敵人陣地邊上,正好被敵人居高臨下的打頭頂。有人提出挖地道,挖到山坡下再往上挖。最後塞足炸藥把山頭掀掉。先不說有沒有那麽多炸藥,就是時間也不允許。現在攻擊部隊已經暫停了衝鋒,雙方的坡頂部隊在冷槍冷炮中僵持。

    杜營長把望遠鏡遞給李學文道:“小李,看看地形”。八路軍沒有軍銜,軍服區別也不大。別人見杜營長把望遠鏡遞給李學文也不以為怪。以為李學文是個參謀人員。

    從望遠鏡中看去,見日軍的坡頂陣地,方圓不過一二百米。日軍縱橫交錯的挖了不少戰壕。李學文暗想,比起後世百團大戰中著名的關家堖戰鬥,日軍的陣地要簡單的多。因為關家堖上有窯洞,日軍不僅在坡頂修了工事,還把窯洞打通。形成了可以相互支援的立體防禦體係。

    而我進攻部隊隻知道關家堖地形險要,並不知道敵軍的工事體係,結果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戰後參觀日軍工事,我軍受益非淺。日軍隻是在戰壕裏挖了貓耳洞,就足以抵禦我軍迫擊炮的轟炸。

    如果用沒良心炮炸呢?在淮海戰場上,一發沒良心炮彈可以讓蔣軍士兵成連成排的被震死。死人沒有傷口,但七竅流血,臉上長滿了雀斑,當時稱之為雀斑臉。其實是皮下的出血點。

    如果*不夠,大包的黑色炸藥也夠小鬼子喝一壺的。沒良心炮射程近,大概一百到一百五十米,兩百米就頂頭了。不過也夠用了。精度差,也沒關係,反正是麵殺傷。十幾個大炸藥包甩到鬼子陣地上,小鬼子不死也得暈。最怕的是開炮前被鬼子發現陣地,要是夜裏布置陣地,淩晨發動總攻就好了。可時間又不允許。

    李學文沉吟著,又反複的觀察。心裏有了方案,隻是有幾分冒險。下來對杜營長一說,杜營長向首長匯報,各位首長認為這個險值得冒。馬上行動了起來。各部隊沒少打鬼子的伏擊,附近就藏有繳獲的物資,就有汽油筒。炸藥也是現成的。

    後世pla發明汽油筒飛雷炮,連製作帶試驗,耗時兩天。如今有李學文提出理念和大概的樣子,兩個小時就鼓搗成功了。幹的最積極的是344旅和四分區炮營的同誌。一但成功,炮兵又多了件利器。

    徐旅長拍板,要幹就給小鬼子一個狠的。一下造了20尊飛雷炮。又找迫擊炮的射手試了幾炮摸索射程,不過打出去的炸藥包是模擬的,不會炸。一切都準備好後,已經到了下午。小鬼子的一支援軍被擋在了清城鎮附近。徐旅長下令,總攻開始。

    敵人陣地周邊的山坡上,我軍的火力猛然加強。進攻部隊前出到溝底,擺出四麵強攻的架式。日軍大為緊張,拚命地壓製我軍火力。我飛雷炮部隊趁機上了陣地。此陣地位於我坡頂陣地後麵的一個坡頂,水平高度和我方陣地及日方陣地是一樣的。

    這時日軍正和四麵圍著他的我軍坡頂陣地對射,不會注意到我方某個坡頂陣地的後麵,有一個坡頂正在布置飛雷陣地。屆時,炸藥包將越過我方陣地落在日軍頭上。指揮部裏,各位首長舉著望遠鏡焦急的等待著。

    李學文此時在飛雷炮陣地上,炮營的同誌飛塊的挖坑,把飛雷炮45度對著日軍陣地放好,按事先計算好的*裝填。然後打了一發模擬彈,落在日軍陣地的邊緣。趕緊調整藥量,趁著日軍明白過來之前,一切都準備好。一聲令下,同時點著*。

    然後全體撤離飛雷發射陣地。因為*是*,炸藥包是威力巨大的*。如果發生意外,藥撚沒有點著*,那麽炸藥包就會原地爆炸。周圍的人全得報銷。雖說大家製作時十分的小心謹慎,保證萬無一失。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鞭炮也有點不著的時候。

    同樣的,攻擊部隊也按事先布置好的退後一段距離。畢竟飛雷炮的精度和可靠性都不那麽靠譜。要是有一發炸藥包拍到我攻擊部隊頭上,那可就,可就沒法說了。

    隨著一聲聲巨響,大家夥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兒。隻見一個個扁圓形的炸藥包在空中翻翻滾滾的,最後全砸在日軍陣地上。

    隨著一陣陣的火光閃爍,震耳欲聾的巨響傳來。緊接著日軍陣地上騰起了煙霧,對麵看不見人影。一分鍾後,我軍陣地響起了衝鋒號。突擊部隊呐喊著發起了衝鋒。主攻部隊順著土梁往上衝。助攻部隊從其它三麵往上爬。必須趁小鬼子暈頭轉向時衝上去,衝上去就是勝利。硝煙未散,戰士們已經衝進了日軍陣地。槍聲*的爆炸聲響成一片。

    指揮部裏,徐旅長以下一片歡騰。十分鍾後,戰鬥結束。原日軍陣地上,我方軍旗在搖晃,戰士們歡呼勝利。

    當天,四分區的主力部隊向清城鎮之敵發起了攻擊。殲敵300餘。隨著八路軍各部一連串的勝利,敵軍的主力部隊被截斷了交通補給線,不得不退出了晉察冀根據地。日軍的八路圍攻宣告失敗。

    獨立營也返回了根據地休整。各連開始了大練兵,杜營長令李學文教新兵練射擊。李學文找軍工部門做了幾個射擊檢查鏡。射擊檢查鏡的原理極簡單,把一小塊反射率高的玻璃片(一般用黃褐色),45度斜著固定在三麵開口的小黑盒子裏。練槍時,把射擊檢查鏡固定在標尺後麵。射手瞄準時,教練從旁邊的開口能看見瞄準的情況,從而作出指導。

    李學文成了最受新兵歡迎的人,每到練槍時,到處都是“三班副,幫我看看”的聲音。李學文也和老兵學了很多實戰招數。例如巷戰、從林戰、陣地戰等一切可能短兵相接的場合,搜索前進時,老兵都是平端槍。李學文想起後世的影視劇,當兵的做瞄準狀弓腰前進。其實是錯的。

    人在瞄準時視野極其狹窄,還要閉一隻眼。根本做不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因為人腦處理影像有個特點,就是注視某一點時,會忽略其它景物。所以專業的狙擊手要配觀察手。而且一旦出情況,瞄準狀態轉移槍口極慢。平端槍時,充分利用人的兩眼視野和脖頸的靈活轉動。

    一但有情況,都是平端槍開火。老兵都有一套概略瞄準法,有用刺刀瞄的,有用槍口瞄的。因為這時敵人往往很近,所以誤差很小,概略瞄準就足夠了。這時誰要再搞什麽三點一線,抵肩貼腮調呼吸,早死的不能再死了。

    一日訓練間隙,邢誌強躺在地上歎氣道:“還是打仗好啊!”謝愛國笑道:“沒想到你小子還挺積極”。邢誌強道:“打仗有肉吃。老百姓支前,好東西都拿出來了。那好幾寸見方的大肥肉片子,一咬一嘴油”。邢誌強閉眼吸氣道:“好香呀!”

    謝愛國咽口吐沫道:“你小子,說點兒什麽不好?把人的饞蟲都勾出來了”。邢誌強見李學文過來了,便叫:“二少爺!你可是個大財主。到了山西還沒請過客呢”。李學文道:“財什麽主?我又不事生產,身上的兩錢兒早花光了。現在可是百分之百的無產階級”。

    邢誌強歎口氣道:“哎!多日不見油水,嘴裏淡出鳥來了。二少爺,你點子多,可有辦法?”謝愛國道:“別胡來啊!二少爺,甭理他”。李學文道:“不就是饞了嗎,吃肉呀”。邢誌強道:“肉從何來?”李學文道:“這有何難?養豬呀”。謝愛國道:“養豬要糧,這糧食何來?”。

    李學文道:“我有一法,不用糧食也能養豬。到時候豬肉多的你不想吃”。邢誌強、謝愛國一齊跳起來道:“真的!”(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