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烽火第 241 章 組織審查

字數:4440   加入書籤

A+A-


    李學文來自後世,當然知道要過這一關。戰爭年代人命最不值錢,有個老八路回憶,他們的部隊有人掉隊半天就被槍斃。某個後來的開國將領因為“失聯”時間較長,差點被斃,幸虧見到了欣賞自己的領導才撿一條命。因為劉明禮事件,這次要不是立了大功,李學文都不敢回來。

    這一“審”情況還挺複雜,涉及”鐵血同誌會”這樣的群眾組織還好說,問題是還和軍統搞到了一起。偏偏審查小組裏還有原四分區宣傳科的王誌堅王幹事。此人因為郊裏村伏擊戰的評獎問題和李學文他們打過交道。他自認為吃過二連三班的癟,丟了麵子。

    特別是這個李學文,明明私分了戰利品,上級卻把他輕輕放過。還給他立功提級。這次借調到保衛處,沒想到山不轉水轉,這三個小子落到了自己手裏。到要好好的審審他們。

    邢誌強謝愛國兩個以為審查就是評功擺好,開始都是興致勃勃濤濤不絕地大談自己的冒險經曆。人家隻是聽著作記錄,過後讓本人在記錄本上簽字。換個人又問,兩個人自然煩了,讓人查記錄去。人家反說你態度不端正,不能正確對待組織的考察。沒辦法隻好又說一遍。

    說的多了細節肯定不同,人家把不同之處都找了出來反複辯難。還把三個人說的不同之處反複盤問。其實人的記憶有偏差,審查人員不是不知道。他們正是利用這一點打擊被審人員的自信心,說你不老實,對組織有隱瞞。目的是挖出真的值得隱瞞的內容。

    遇到水平低的審查人員,還會問一些不講理的問題,如你們策反偽軍幹嘛非要逛窯子。難道除了吃喝玩樂就沒有別的辦法策反嗎?你們在窯子裏還幹了什麽見不得人的事?

    李學文聽見隔壁邢誌強氣的嚷嚷:“你們要幹什麽?憑什麽審老子!老子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不說給老子立功受獎,還這麽對待老子!我不服!讓你們的領導來!”“你跟誰充老子!審查你就是領導的指示,你跳什麽跳!好好交待,你是怎麽作的日本人的俘虜!你都出賣了那些組織機密!”“我!我他媽被你們的頭劉明禮坑了!我出賣?我告訴日本人你他媽會放屁!”“你……”

    “噗哧!”李學文忍俊不禁的笑了起來。“笑什麽笑?嚴肅點!說你的問題。”王幹事厲聲道:“三個人中,就你最滑!別以為你說話滴水不漏,我就抓不住把柄!”“不用你抓!”李學文正色道:“找鐵血同誌會幫忙的人是我!和國民黨軍統合作的人也是我!作主把國民政府存在天津的財產讓軍統帶走的人還是我!有什麽就衝我來!”

    “好!那你就好好的交待!”“要我交待,有條件!”“你沒有資格談條件!”“我有!”這一吼聲震如雷。王幹事一哆嗦道:“什麽條件?你說!”“對我用刑!學日本人!把十八般刑法都用上!”“你!你什麽意思?”“我到要看看,對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這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你們到底分不分!”“你…你…”王幹事說不出話來了。

    別說用刑了,就是三個人的自由也沒有限製。畢竟是審查,不是拘留審查。雖說敵工部想搞清楚一些情況,但在沒有特別證據的情況下,三個人都是大功臣。審查人員拿個雞毛當令箭,鑽頭覓縫的挑毛病是可以的。真要像對待敵人那樣用刑,借個膽兒他也不敢。

    李學文正是抓住了這一點,擺明了車馬不和王幹事合作。要談可以,找個態度端正的人來。同時也是對某些領導左傾習慣的一種勸諫。

    吃飯時,邢誌強的氣還沒消,沒完沒了的磨嘰:“……我就煩他們的態度,憑什麽跟審犯人似的?”謝愛國笑道:“您還真別計較他們的態度。幹他們這一行的,跟他爸說話都這態度,習慣了。”

    審查人員一起氣哼哼的找分區劉政委匯報工作,表示這三個人太狂,審不下去了。特別是那個李學文,目中無人,態度惡劣。劉政委詳細詢問了經過,震驚了。“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這是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這話說的是何等的好啊!”劉政委對曆次左傾路線對黨的危害看在眼裏且感同身受,這句話就向一道閃電使眼前一亮。

    “必須區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不能用對待敵人的方法對待自己人。”劉政委在屋子裏轉著圈自言自語著。王幹事等幾個審查人員在旁邊傻眼了。

    當天晚上審查改成了座談,除了原來那幾個審查人員,周司令和劉政委親自出馬向李學文他們三個戰士道歉。又興致勃勃地聽三個人講了一個多月的戰鬥曆程。兩個首長是聽的連連拍著大腿叫好。聽到虎天王的傳奇,兩位首長“哈哈”大笑道:“英雄!英雄!”。講到玉蘭姑娘為起義勝利獻出生命時,兩位首長沉默了。“奇女子!奇女子!”周司令最後說:“她雖然組織上沒有參加我們的隊伍,但事實上是我們的好戰友。”

    有什麽疑問,兩位首長也開誠布公的問,李學文他們是有一說一。關於保定地區鐵血同誌會能否加入八路軍的問題,李學文不能隨便的指責一個軍分區的領導。隻是輕點了一下,說鐵血同誌會對某些人有看法。具體的組織上可以去了解。

    對那個神密電台,李學文他們是真不知道。對一個知道我方密碼,我方卻不知道對方底細的電台。任何組織都不能坐視不理。不久上級決定在高層和重要的電台啟用代號為“高密”的高級密碼。此是後話。

    最後劉政委做了總結,充分肯定了三個人的貢獻。也肯定了和軍統的合作符合黨的統一戰線政策,是完全正確的。至於讓出那筆財產,劉政委個人認為在當時的情況下是完全正確的。當然還是要向上級領導匯報,最後結論由上級作出。

    劉政委又特別指出,李學文的政審在機幹班時就留有尾巴。現在看來可能和劉明禮有關。組織上會搞清楚的。讓李學文放下包袱,輕裝前進。組織上是信任你的。至於謝愛國和邢誌強,當初在機幹班的運動裏也是打入另類的。組織上也會重新審查,重新作結論。

    第二天,劉政委代表晉察冀軍區宣布了對三個人的表彰決定。李學文記特等功一次。謝愛國邢誌強各記一等功一次。然後宣布,任命李學文為四分區獨立團三營9連副連長。任命謝愛國邢誌強分別為三營9連二排和三排的排長。

    這時的獨立營剛剛擴編為獨立團,原來的杜營長任團長。9連一聽就在全團排最後。李學文謝愛國邢誌強三個到了9連駐地,一個叫羅坪村的小山村報道。一看連裏的幹部都是熟人。

    連長就是原來的一班長石得祿,指導員是原來的三班長張大慶。一排長就是原來的一班戰士鍾偉,外號鍾大個。大家都在一個鍋裏掄過馬勺,在一起打過仗。副指導員也是個熟人,就是原分區政治處宣傳科的王誌堅王幹事。上級可能想讓王幹事下基層鍛煉鍛煉。

    張大慶任連黨支部書記,石得祿任副書記,王誌堅、鍾偉和司務長候靖任支委。李學文怎麽辦?也算連首長之一,今後連裏的會和黨的會分著開?效率低了些。經上級同意,除了純屬黨的會議,例如討論誰入黨的問題之外,其它有關作戰和部隊建設的問題,李學文列席黨支部會議。有發言權無表決權。

    又李學文謝愛國邢誌強三個人先加入g青團。王誌堅任團支部書記,李學文任團支委。分管學習宣傳。按說黨和團的基層組織的委員書記應該選舉產生,但軍隊就是指定。何況9連全是新兵。 △≧△≧

    9連轄三個排共9個步兵班,外加連部和炊事班共126個人。除了班副以上是老兵外,其餘全是剛放下鋤頭的農民。武器裝備更是慘不忍睹。有三分之一的人拿的是長矛大刀。剩下的三分之二人到是有槍,不過都是兄弟部隊淘汰下來的破爛。

    李學文他們本來給四分區運來了一千多條好槍,不過部隊大擴軍。分給獨立團的也就三百來條槍,其他部隊還眼紅,說上級偏向獨立團,給多了。

    除了裝備還有糧食問題。沒錢發軍餉一時半會兒問題不大,但當兵的總要吃飽飯吧。可現在部隊每天兩稀一幹,吃個半飽,怎麽搞訓練?而且我軍對上優勢裝備的敵人,主要靠近戰夜戰。要是營養跟不上,得了夜盲症,還怎麽打夜戰。

    副連長除了協助連長訓練作戰外,還要操心部隊的日常雜務。有人開玩笑說副連長是平時勞碌,戰時送命的官兒。李學文找到司務長,讓把兩稀一幹改成頓頓有幹。因為沒有油水,當兵的又都是青壯年,大夥還是隻能吃個半飽。

    特別是一排長鍾大個,比別人高一頭多,還膀大腰圓。李學文心想讓他吃飽了,肯定身大力不虧。將來弄門迫擊炮讓他抗著,翻山越嶺走小路,賭定比大牲口強多了。特別指示炊事班讓鍾大個吃飽。別人一頓給兩個窩頭,鍾大個能吃十個!吃完了告之肚子還有地兒,不好意思再吃了。

    鍾大個確實有勁兒,挖戰壕一個人頂一個班的土方量。幫老鄉蓋房子,別人兩三個人抗的原木,鍾大個一邊一個夾在肋下行走如風。這要是在冷兵器時代,鍾大個準能練成萬人敵。可惜生不逢時,現在連隊有的點養不起他了。

    司務長找到李學文,告之連裏的存糧要見底了,趕緊想轍。朝上級伸手要?門兒都沒有。到日偽那去搶?就部隊目前這裝備?這訓練水平?不是送死嗎?可是沒糧食,拿什麽訓練部隊?事情好像陷入了死循環,怎麽辦?(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