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烽火第 240 章 滿載而歸

字數:4270   加入書籤

A+A-


    婷表妹的年齡應該比李學文略小,過去也叫李學文“表兄”。現在三年不見,卻叫李學文“表弟”。因為婷表妹結婚了。男方是個身材略顯單薄,相貌清秀,性格文靜,對婷表妹百依百順的青年。這個時代的農村,十八九歲結婚絕不算早。何況又是亂世,女青年結婚更早。

    婷表妹也許因為羅敷有夫,故意在李學文麵前充大姐,李學文可叫不出“表姐”二字。還是叫“表妹”,兩人各叫各的,眾人也不以為怪。婷表妹現在是鎮民兵隊長。梳短發斜挎盒子槍腰係皮帶,美豔不可方物中透著颯爽英姿。希望婷表妹幸福吧,李學文在心裏暗暗祝福。在身上摸了半天,自己的私財也散的差不多了。手腕上還有一隻瑞士產的大梅花表,摘下來當作賀禮送給了婷表妹。

    婷表妹少了幾分少女的矜持羞澀,多了幾分成熟潑辣。一路上不時地和李學文打趣。郝美美見李學文隻顧得和三姐說話,不滿道:“表兄!我的禮物呢?”李學文奇道:“你也有婆家了?”“表兄盡瞎說!”美表妹使盡跺腳。“妹妹還掂記著小手槍呢。”婷表妹笑著解釋。

    李學文猛然想起,三年前是說過等她長大了,給她一把小手槍。沒想到哄小女孩子的話,小表妹還當真了。幸虧這次搞了不少好槍,從身上摸出了一隻槍牌兒擼子。郝美美一把搶過去,道聲:“謝謝表哥!小黑!給表哥作個揖。”小黑站了起來,兩個前掌晃著“汪汪”叫了兩聲,眾人大笑。

    一路說說笑笑的進了個大院,堂屋裏早預備了酒宴。專請李學文謝愛國邢誌強和起義部隊的主要幹部王福李允聲等。鐵血同誌會的核心人物邊祖蔭、胡家的大虎二虎三虎、郭家的大壯二壯、幾個表姐妹,還有幾個縣的負責人坐陪。大家濟濟一堂開懷暢飲慶祝勝利。席間彼此說起這幾年的鬥爭曆程,眾人不免吸噓感歎。

    飯後鐵血同誌會開會,邀請李學文參加。主要議題是鐵血同誌會的組織太分散,不利於應付鬼子大規模的掃蕩。目前搞了個聯合指揮部,要常態化。武裝力量也要整合一下,分主力部隊和地方部隊。

    李學文提了一下加入八路軍的問題,不想在坐的各位興趣不大。李學文詢問原因。郭大壯嚷嚷道:“如果八路都像表弟你這樣的,我們早就加入了。可你看那位孟司令,就是一個土匪舊軍閥。成天抽大煙玩女人,娶了三房姨太太。還縱容部下吸毒販毒。就他還想收編我們?看在他抗日的份兒上,我不收拾他就算客氣!”

    李學文奇道:“八路那有這樣的司令!肯定是個冒牌貨!”眾人紛紛道:“他還真不是冒牌貨。”大壯道:“人家是正宗的晉察冀軍區第六軍分區司令員。”見李學文嘴張的能塞下兩個雞蛋,邊先生道:“看來你是真不知道。這位司令姓孟名閣臣。原是東北軍萬福林部的一個連長。在易縣良崗和日軍血戰,打的剩下18個人。退到滿城當上了綠林。後打出‘七路軍’的旗號招兵買馬。他們到處散布童謠‘中華民國二十六春,來了司令孟閣臣,聯合地主盧尚仁,成立一支七路軍,招兵買馬打日本’。結果大批愛國青年加入了‘七路軍’,已經有了七千多人。後來主動加入八路,聶司令封了他個第六軍分區司令,給他派了政委,轄易縣、滿城、徐水三個縣”。

    原來如此。李學文疑道:“他的根據地和我們的接壤?”邊先生道:“沒錯。有些地方還犬牙交錯。他也派人和我們談過。我們的態度是合作抗日沒問題,但拒絕收編。”

    李學文道:“姓孟的如果不改,將來八路一定不會容他。但他必竟帶著八路的帽子,我們不要和他發生磨擦。不管他幹了什麽壞事,就是公開投日了,也要讓八路討伐他。我們自保即可,千萬不能出手,出手就說不清楚了。”眾人點頭稱是。大壯道:“但現在也不能被收編,三個縣都有我們的根據地。一收編就成了他的下級。”李學文也同意眼下隻能如此。

    第二天,大夥分頭開拔。王福李允聲幾個帶著主力押著部分物資去阜平見聶司令。李學文謝愛國邢誌強回山西四分區。向王福借了一個營,押了一百輛車的物資。其中有一匹馬拉的大車,也有一頭驢拉的小車。車輛都是鐵血同誌會幫著籌集。

    雖說按道理軍區應該給各個分區分東西,但李學文三個兵是四分區的人,近水樓台總要先得月嘛。因為要路過六分區的地盤,害怕孟閣臣部找麻煩。王福和阜平方麵一通電報往還。

    軍區指示六分區要沿途保護。還通知了四分區準備接應。通過六分區的地盤時,孟司令親自擺酒接待。看來這個孟司令是真心抗日,就是個人生活還是舊軍閥那一套。手下的幾個主要幹部都和日軍有血仇,也敢和日本人拚命。就是江湖氣重些。六分區還有一枝愛國學生組成的宣傳隊,和李學文他們帶的隊伍舉行了聯歡。王福事先準備了一批物資讓李學文送給六分區。雙方皆大歡喜。

    四分區的周司令和劉政委害怕煮熟的鴨子飛了,派了一個營接應。幾天後,李學文等安全到達盂縣。整個四分區自然是轟動了。

    當初劉明禮挑了三個士兵親自去北平搞物資,不久分區對敵工作部接到了北平地下黨轉發劉明禮的密電,說是三個士兵擅自脫隊,疑似叛變。敵工部馬上調查三個士兵的來曆,發現竟然都是機幹班淘汰的學員。所以心懷不滿而叛逃是完全有可能的。

    但他們現在所在部隊的營連首長認為這是三個好兵,在最近的戰鬥中都立了功。特別是李學文更是個人才。本來是要提排長的,現在出這樣的事真是沒有想到。但很快接到了一通神密的電報,告之李學文他們三個兵在天津租界的報紙上登出啟事,指責劉明禮是叛徒。

    這通密電不光在四分區,在整個軍區的敵工部都引起了一片驚慌。如果劉明禮是叛徒,那北平地下黨來的密電是怎麽回事?換句話說,整個平津地區的地下黨都不可靠了?還有這通神密電報的主人沒有通報自己的身份。就是說有人掌握了軍區的密碼,卻不知道這個人是誰。

    反過來詢問嗎?對方沒有留下呼號和聯絡時間。對方自然也不會像軍區的電台一樣24小時開機。也就是說,對方想和你說什麽隨時可以說。但不聽你說什麽。不管是何組織,遇到這種情況都睡不著覺。

    會不會是這三個兵在報紙上胡亂咬人?如果是這樣反而是最好的情況。因為這三個人不掌握地下組織的線索。抗戰暴發前,由於左傾路線的統治和國民黨反動派的破壞,中央認為中g在白區的力量幾乎百分之百遭到破壞。

    以後開始了重新布局,現在戰爭才爆發了幾個月,中g在平津地區的情報力量還很薄弱。劉明禮和那三個兵誰是誰非一時半會兒真不好查。而且,讓誰去查?北平的地下組織嗎?

    不久北平的一個地下電台發來了絕別電。報告地下組織遭到重大破壞,這是最後一封電報。電報沒發完,信號就停了。可以想象,那個發報員一定遭遇了不測。顯然劉明禮是叛徒。 》≠》≠,

    軍區敵工部隻好善後,和劉明禮相關的組織線索暫時都要掐斷。很快天津的地下黨發來密電,指出劉明禮領銜,帶著三個兵在報紙上公開投日。現在敵工部最重要的是甄別還有那些地下小組是可靠的。至於三個兵怎麽又和劉明禮搞到一起去了?是否投日了?眼下根本顧不上。

    敵工部自然不知道,劉明禮投日事件在國民黨的中統機關中也引起了震動。中統機關想知道,是劉明禮先投的日,還是北平的特務站先投的日。

    這時那個神密的電台又發來了密電,說是李學文三個為證清白,登報公開向日軍的海光寺兵營發起挑戰。敵工部一時傻眼,難道這三個兵打算以死證清白?敵工部開始通過各種渠道收集天津的情報。

    事情後續的發展讓人眼花繚亂目瞪口呆,但是天津的日軍遭到重創是肯定的。日軍在華北的攻勢都停了下來。難道真是這三個兵折騰出來的?打死也不信。天津事件後,沒了這三個人的消息。也許都犧牲了。

    不想保定發生了重大的起義事件,順便搞到了大批物資。竟然是這三個兵幹的。讓人難以置信,可事實又在那擺著。當然誰都不會知道,在另一個時空,敵工部會在幾個月後產生策反偽軍的想法,並派出人員在大半年後策反成功。而在本時空,由於天津事件造成敵人在保定的兵力極度空虛,保定地區又有鐵血同誌會的基礎,加上李學文三個兵敢想敢幹,在機緣巧合下竟然成就大功。其成果要比另一個時空大的多。

    其實天津事件日本人損失慘重,不得不從國內重新調撥大批物資和人員。山西前線的日軍雖然沒有撤軍,但也暫停了攻勢。現在太原還沒有失守。不過當事各方不知道另一個時空的曆史,隻會認為現在發生的一切是理所應當的。組織上也不可能知道,李學文他們影響了曆史進程。

    各種歡迎會表揚會過後,組織上自然想搞清楚情況。三個人“失聯”一個多月,組織上審查他們也算按程序辦事。敵工部保衛處等有關部門輪番的找三個人談話。而且是分別談,還在一定程度上限製行動自由,事實上形同軟禁。(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