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零一四章:一箭雙雕之毒計
字數:3424 加入書籤
國內城的夜晚,燈火通明,熱鬧無比。
在這裏隻要嚴守高句麗國家法令,即使你開設賭場、青樓甚至結黨聚幫都不會有人幹涉,因為在這國度裏崇尚的正是實力。因此,整個國家在這種鐵律下,隻有拳頭夠硬的人才能說話,才能生存。
於是三京之一、曆史久遠的國內城成為各大勢力的集中地。賭館、青樓、酒樓等各種娛樂場所遍布城中,讓國內城成為一個不眠之城。
國內城之中,有錢人過著醉生夢死、夜夜笙歌的生活,而窮人則縮瑟在冰冷的角落,曆數一天的收成。
城主府立於國內城正中,規模宏偉、富麗堂皇,全不亞於王公府第。
城主府議政堂,城主高惠貞正坐大椅之上,三人站於其前,顯是在商談秘密事情。
高惠貞長得一副好相貌,他即使坐著,也可看出其魁梧的身材隱隱透出一股上位者的氣勢。
“高嚴,你覺得本將的誘敵之計可還有不足之處?安定人心之事可準備妥當。”高惠貞對站立一旁的文人發問。
高嚴是是國內城的行政長官,相當於李唐的刺史,負責國內城的的一切政務,同時也是高句麗榮留王高建武的心腹之臣。
自古文武殊途,彼此爭鋒,屢見不鮮。在高句麗更是如此,功勳大將權勢過重,文臣或是眼紅或是真的擔心高句麗的未來,絕大多數都是推動削軍權政策的主力。
因此文武之間的關係,勢同水火。
高嚴是推行削軍權的先鋒,也是一個死忠的死腦筋,認為削軍政策理應從榮留王的心腹重將開始,從而做天下之表率。
抱有這種念頭的高嚴與高惠貞的關係可想而知,高嚴也算是不畏權貴,在國內城處處抓高慧真的小辮子。高惠貞礙於他是榮留王的心腹,自己又處於弱勢,一直忍受著他。
眼下這種大事,高惠貞並不想讓高嚴參與進來,可畢竟他是榮留王的傳話筒,也是國內城的主要官員,更為了改善關係,因此向其公開計策,並讓他負責一些無關痛癢之事,適當的給他一點甜頭。
“城主之計並無不足之處。”先是點評了高惠貞的安排,然後高嚴信心十足道:“大人押解俘虜進京的消息於明天必將傳遍國內城周圍,雖不說是人盡皆知,但隋朝餘孽肯定是早已收到信息,大人就坐等魚兒上鉤吧!至於民心方麵,官員已經做好安民準備,國內城五十萬百姓決不會因為大人的行動而產生恐慌!大人盡管放心便是!”
盡管文武不合,可在民族大義上,高嚴與高惠貞一樣,很讚成高惠貞斬草除根的計策,以求國內城長久之安寧。
高惠貞點了點頭,對立於右旁的兩人道:“後天就要施行斬草除根之計了,李傑、金強,你們可以意見?又或者有其他見解。”
李傑、金強乃是高惠貞統領全軍的“左右二手”,“左手”李傑,右手“金強”!
李傑身形高瘦,雙目內陷,給人以陰森可怖的感覺。金強則與其截然相反,身材高大,麵容沉穩,全身有若含蘊著雷霆般的力量。給人以一旦他出手,必是威不可擋的可怕感覺。
兩人恭敬地立於高惠貞右前方。
李傑陰森的嗓音傳來,道:“大人算無遺策,屬於並不補充之處。雖說在太白山中的隋朝餘孽多達數十支,但有影響力的也就是喬望北跟張天采這兩支而已,喬望北已經覆滅,其餘各支躲避且不及,又怎敢主動出擊我高句麗的王者之師?因此,大人要注意的僅是張天采一支以及喬望北這支的一些殘兵而已。如果這些人還有一點血性,就算明知是計也會往裏頭鑽,但他們生存尚且舉足維艱,又如何是我們王者之師的對手?所以,大人根本無須擔心其他。”李傑做出分析後,說出了自己的部署:“屬下已將兩萬人馬分置在險要之地潛伏,隻要對方膽敢露麵,我們就讓其有去無回。”
高惠貞笑道:“好,好,你們辦得不錯。這一次,必讓這些賊子有去無回。現在是一切都在本王掌握之中,哈哈哈……金強,你那裏怎樣?”高惠貞中閃過一絲詭異之芒,令人想到其中必有驚天陰謀。
金強宏聲道:“大人!‘俘虜’已經挑好,後天就可押解上京了!”
“還是大人高明!想出這等萬全之策。”李傑陰森森一笑:“如果隋朝餘孽接近囚車,被‘自己人’突然襲擊,定是不知所措的人頭落地。”
金強大笑道:“大人的計策環環相扣,隻要敵人出現,斷無活命之理,現在就怕敵人看到王師勢大,不敢露麵了。”
高惠貞道:“你倒是提醒了我!四千人押送一千‘俘虜’的確是太多了一些,那就改成兩千吧!”
“高!實在是高!若真如此行事,料想取那餘孽性命乃輕而易舉之事。”盡管不對頭,可一碼歸一碼,高嚴對於高惠貞的歹毒計劃還是翹起大拇指誇獎道。
這時,高惠貞又說道:“既然已經談妥,那高大人即刻回去準備!後天我等就將發動了!”
“在下這就回去命各級官員散布消息,後天親自出城安撫民心,一定不會誤了大人之事!”高嚴起身拱手行了一禮道:“在下且告辭了!”
高惠貞、李傑和金強將高嚴送出了門,然後又回到了房中。隻聽高惠貞道:“李將軍,我們的人那邊沒問題吧?”
李傑笑道:“沒問題,等大人那邊剿滅了隋朝餘寇,高嚴一出城,我們的人就動手,到時候往隋朝餘寇頭上一推,萬事皆休。就怕高嚴沒有出城。”
“雖說我很討厭高嚴,但是對他非常了解,是個說一是一說二是二的人。”高惠貞皮笑肉不笑的說道:“好了,你們辦事我放心,但別因大意影響大局。”
李傑、金強連連稱是,然後又商量了一下後日行動的細節,以及聯絡方式,這才熄燈離開。
過了一會兒,等一切都安靜了,潛伏了許久的喬北溟這才從屋頂上縱身而下,喬北溟慶幸不已,如果不是堅持已見前來一探,恐怕就不會得悉高惠貞的毒計了,這所謂的押解俘虜前往平壤不過是一個幌子,所謂的俘虜其實是由高句麗士兵喬裝,如果捷勝軍選擇強攻,即使攻破了防線,恐怕也會死於“自己人”的手中。捷勝軍毫無戒備之下,必將慘遭毒手,到時候是真的全軍覆沒了。
喬北溟停留了一會兒,確信外麵無人,這才攝手攝腳的沿原路離開了城主府,回到了蓬萊客棧。(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