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零一五章:歹毒計與我何幹
字數:3153 加入書籤
冬夜,天冷霜濃,一彎月牙在西南天邊靜靜地掛著。清冷的月光灑下大地,是那麽幽黯,銀河的繁星卻越發燦爛起來。
國內城的房頂上已經鋪著一層薄薄的銀霜,人走在街上呼出一口氣,就會冒出一團白霧。原本蓬萊客棧內枝葉茂密的梧桐樹也漸漸變得光禿禿了,在牆邊靜靜地垂著幹枯的枝條,樹影罩在蜿蜒的枯黃草叢的小路上……
蓬萊客棧密室內,孫仲君、莫離、夏凝裳及勝利入城的楚桓、李岩、石懷信、宗榮等人正在聆聽喬北溟講述夜探城主府的經曆,他們個個都聽得臉色大變,顯為高惠貞的毒計震驚不已。
待喬北溟講完之後,莫離立刻勃然大怒道:“這高惠貞好生歹毒,我們還真小瞧了他了。”
楚桓冷靜道:“能混到三京之一的國內城城主之位,高惠貞又豈是易與之輩。”
孫仲君一臉慶幸地說道:“幸好族長成功潛入城主府,從而得知了高惠貞的奸計,不然咱們都會死無葬身之地!”
一臉絡腮胡的宗榮這時粗聲粗氣地說道:“族長,現在既然知道了高惠貞那老賊的詭計,我們怎麽應付呢?”
喬北溟端起了茶碗,喝了一口茶,不緊不慢道:“那又跟我們有啥關係?這樣豈不是更好嗎?”
呃!
眾人皆呆!隻是一會兒功夫,大家都輕笑了起來。
的確,高惠貞的毒計跟捷勝軍沒有半毛錢關係。
這條毒計,是針對強攻半路打劫的捷勝軍,而不是現在全部勝利入城的捷勝軍。
“毒計雖毒,但用不上就一無是處了!至於高嚴死與不死,同樣跟我們沒有絲毫關係,嫁禍到我們頭上,隻會助長咱們的威風,不是嗎?”
喬北溟繼續道:“有用的消息其實還是高惠貞對兵力的調動方麵,國內城總計四萬作戰部隊,現在李傑調走兩萬,高惠貞與金強出行時又帶走三千人,城中可戰之士,僅餘一萬七千。這一萬七千分兵力分守各地,所以說,我們的敵人其實並不多。好了,大家也都累了,各自回去安置弟兄們,別到時候累得沒有砍人的力氣。”
眾人皆笑出聲,見喬北溟說話不緊不慢,神色輕鬆,似乎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便猜到他心中已有了對策,於是紛紛離開,急行了如是之久,他們的確很累,主將如此,下麵的將士就可想而知了。
***************************************
兩夜一日的時間一晃而過!
為了給予敵軍主動攻擊的膽量,高惠貞親自率領精兵兩千,押解一千二百餘名“俘虜”連夜出發,踏上回京請賞之路。
在親衛軍護送下,高惠貞躊躇滿誌,雖頂著狂風雪花,可心中卻無比愉悅。在枯燥的行軍之中,思緒飛揚的想:風水輪流轉,今年到我家。現在總算到我高惠貞發揮的時候了。嘿嘿,隻要剿滅了這支盤據在長白山多年的隋朝餘孽,就算成不了乙支文德這樣的“軍神”,但也足以載入史冊、榮耀一生了。有了這功績,大王想要卸下我的軍權也得掂量一二。”
高惠貞在高句麗的地位有些尷尬,他是王室貴族官至南部傉薩。所謂傉薩是高句麗的官職稱謂,相當於中原的都督,他坐到南部都督位子,也算是位高權重了。隻不過,他這位子的獲得與他沒有絲毫關係,更不是他真材實料獲得的冊封,這一切權勢都是來自於他的父親,昔年隋朝大舉入侵,他父親領兵與隋兵死戰,戰功赫赫,獲得南部傉薩的地位。其父死後,高惠真子承父業,他繼承了父親的政治遺產。
作為一個官二代,高惠真缺乏足夠的功績證明自己能夠擔當大任,多年的剿匪生涯,除了灰頭土臉也沒有什麽實質性的進展。
高句麗新王即位,削弱兵權的呼聲日益高漲,功勞不顯的高惠貞自是首當其衝,愁的他是夜夜失眠,不得已派遣斥候四處尋找隋朝餘孽的下落,也是他命好,這一關注打探不但發現了隋朝餘孽的行蹤,國內城還迎來了前來視察的號稱軍神的乙支文德。再與乙支文德達成了政治上的攻守同盟協議後,在對方從旁協助、傾心布局之下,他打了一場漂亮的殲滅戰,是役,斬殺敵人九千餘人,生擒一千兩百餘人。此戰過後,高惠真在高句麗的風頭一時無二,甚至有人將他稱為“乙支文德”第二,這本是對他的一種認可、更是一種榮耀,可他卻非常不滿意非常不高興這個“二”,憑什麽他是“二”了,乙支文德隻不過動動嘴皮子罷了,最後建功立業的還不是他高惠貞?
在萬眾吹捧之中,高惠貞漸漸迷失了自我,自信心一度膨脹了起來,認為自己需要再來一場酣暢淋漓的大戰來證明,他高惠貞有著與乙支文德比肩的軍事才華。於是,在幕僚團的謀劃下,他以“俘虜”為誘餌,製訂了眼前這個聚而殲之的計劃。
若能乘機將龜縮在太白山中的隋朝餘孽引誘下山,一舉殲滅,那就更妙了。到時候誰敢說他高惠貞沒功勞,誰敢削他的權?誰敢再說他是“乙支文德第二”?誰敢說他是仰仗先人餘蔭才有今天的地位?
“大人!”
大軍行走了六十餘裏左右,一騎迎風而來,大聲呼喊。
高惠真也看不清對方的麵目,問道:“發生何事?”
斥候高聲道:“平壤傳有流言:新羅與隋朝餘孽勾結,準備出兵營救相助,大王詢問是否派兵增援。”
高惠貞心頭大怒,冷冷一笑,心想:“定是怕我獨占不世奇功,特意搶功來了!”思索至此,立刻寒聲道:“回訊大王,我另有算計,不用派兵。”
打發走了那名斥候,又擔心新羅當真前來救援,他想了想,便招來心腹,再從國內城調出八千兵馬,分別增援設伏點。
立功心切高惠貞完全沒有意識到,經過層層分兵之後,國內城守軍已然不足一萬,分守各方之地,昔日重兵防守的重城,現在恍若一座不高防的城市,隻要輕輕一捅,就被捅開一個大窟窿。(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