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有求有得

字數:3833   加入書籤

A+A-




    nbsp;   劉寬回到薊城劉府已經是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春節前,之後這些日子劉寬特別繁忙。

    首要的是對公孫瓚的勢力進行了大清洗,其次加強了軍隊的組織和訓練。公孫瓚死後,一些公孫瓚的嫡係被徹底從政府和軍隊清除,而一些中間派,毫不猶豫地向劉虞父子表示忠誠。

    這時,劉沉、劉默已經五歲,劉實、劉樹也三歲了,劉寬整天被他們纏著。

    與娘早先請華鈞教他們武藝,華鈞就打發趙雲過來教導他們。現在華鈞忙著醫館的事情,雖然華佗已經過來幫忙,但薊城醫館已經是全國最大的醫學館了,學徒已過百人,在薊城也開了好幾家藥鋪。

    王冰則更是見不著人影了,最近說是去了長春,王冰根據劉寬之前給他描述的曲轅犁、水車的模樣,經過研究已經製作出來了,在薊縣推廣這些和土豆等作物有了一定成效後,就帶著一幫能手一路往遼西、遼東、長春、濱城而去。

    張曆偶爾也回來,有空就督促趙雲練習內力,也檢查劉沉、劉默的武藝。但大部分時間還是協助劉虞重臣尾敦堪輿地形,興修水利。

    劉寬除了見了華鈞幾麵,想給王冰、張曆拜年都沒有找到人,就整天往軍營裏麵跑。

    幽州隨著經濟實力的增長,部隊數量也進行了擴充。經過招募和整編黑山軍降卒後,現有十三萬大軍。公孫度、蹋頓率領兩萬在遼東、高句麗一帶;韓當、簡位居等人在長春、濱城一帶,劉寬又給他們增兵至兩萬。步度根、軻比能的騎兵也已經擴充,以鮮卑騎兵為主體,招募了將近兩萬烏桓、漢族勇士充入混編,步度根、軻比能各有騎兵一萬五千人,兩人已經是綜合戰力最強悍的將軍。

    其餘四萬步兵,劉寬領一萬,由趙雲代領,田豫、毋丘儉、鮮於輔各領一萬。另劉寬有近衛軍騎兵五千,由劉雷代領。禁衛軍乃從騎兵中挑選最勇猛的鮮卑、烏桓、漢族士兵組成,裝備了幽州有限的馬鞍和馬鐙,為劉寬親衛,號為“虎豹營”。虎豹營有陌刀隊一千人,強弩隊一千人,分別裝備了新式武器陌刀和強弩。

    陌刀興起於唐朝,是一種帶柄長刀,長七尺,重15斤,柄長四尺,是步兵對付騎兵的利器,劉寬因為陌刀產量有限,就裝備了虎豹營。陌刀和弩也是張曆根據劉寬的描述創製的。

    公孫度、韓當、步度根、軻比能、簡位居分別被表為建威將軍、振威將軍、奮威將軍、揚威將軍、廣威將軍,閻柔、鮮於輔、田豫、毋丘儉分別被表為建武將軍、振武將軍、奮武將軍、楊武將軍。鮮於銀、趙雲、木爾金、木爾銅為偏將軍、風雨雷電為裨將軍。幽州一時兵精將廣。

    本來劉寬準備改革軍製,但考慮時候未到,也就放棄了,但劉寬對大漢的軍製很不滿意,漢軍部隊分為若幹部,部由校尉和軍司馬率領,部下設曲,曲由軍候率領,五百人一曲,曲下有屯,屯設屯長,五十人一屯,屯下還有什伍。劉寬不想現在太過標新立異,被朝中非議,就忍耐著依舊實行著這拗口的軍製和軍職了。

    漢朝軍隊的訓練也很是簡單,主要是練習力氣、射箭、摔跤、對打,還有旗幟、金鼓號令、隊形等,戰鬥力比較低。劉寬沒有係統的軍事知識,很多想法還沒有成型,就強調了體能、單兵間的配合。全軍每日負重五公裏跑是免不了的。

    當劉寬在軍營忙活的時候,劉通也沒有閑著。先是嫌棄案幾不舒服就讓人製作了桌子,有了桌子又讓人製作了板凳和椅子。薊城的天氣寒冷,劉寬又教人砌起了炕,又從冶鐵坊弄來了煤炭,混合黃土製成了煤球,有了煤球,各種煤球灶台、煤球煙囪等相關物件也就應運而生了。

    劉虞夫婦和與娘也由著他折騰,見這些物件很是好用後,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就在自己和幕屬家都應用起來了。一時劉通被驚為天人。

    春節這日,劉府很是熱鬧,濟濟一堂。眾人在大堂敘話,突然劉府外,鑼鼓喧天。劉安來報,外麵來了幾十個農人、鄉老,大擔、小擔堵在了劉府門前。

    劉虞不知所以,就帶著眾人出了府門,劉寬認得當頭是張家堡的張老翁和張五,張五眼尖,看見劉寬跟著劉虞和劉虞站在來人的前麵,當即跪下,“拜見兩位侯爺。”其餘農人也紛紛跪倒,幾位鄉老也紛紛向劉虞、劉寬彎腰行禮,漢朝製度,三老見官不跪。

    劉虞趕緊叫大家起身。張老翁上前一步,說道:“稟報薊候,我等今日一是來賀歲報喜,二是來兌現賭約的。”

    劉寬早已看出端倪,上前扶住張老翁,笑著說道:“不知各位鄉親,去年收成如何啊?”

    張五躬身說道:“侯爺,我們服輸了,我種植的玉米畝產15石,地瓜畝產40餘石,土豆畝產60餘石,其餘各家情況類似,畝產量均遠遠超出了侯爺約賭的產量!我們今年開春後願意按照賭約全村種植,現在周邊沒有種植的村莊也都想種植呢。”

    張老翁向眾人招招手,讓大家都將擔子挑到了劉府門前,“薊候、老侯爺,這是鄉親們的心意,也是新年賀禮,請務必收下!”

    劉虞聽後,走向前去,掀開幾個擔子上覆蓋的紅布,看見裏麵都是滿滿的地瓜、玉米和土豆,將劉安叫來吩咐幾句,然後抱拳對眾人說:“這些糧食乃是大家辛苦耕耘所得,不可白送於我,我父子推廣作物,與民生養,乃是職責所在,不可邀功,今日春節,又遇豐產,真乃雙喜臨門,這些錢資大家拿去,若不然,某斷不敢收下這些喜慶之物啊。”說著,從劉安手上接過錢袋子,交給張老翁。

    這時農人身後幾個書生儒者紛紛點頭。

    張老翁推遲不了,也知道劉虞素有廉潔之名,就收下了。張五一直嗬嗬憨笑。劉寬見狀,對張五說道:“張五大哥,我當日在劉家堡時,就聽說你是種植能手,你可願意將自己的種植心得在我幽州推廣啊?”

    “俺樂意,俺願意!”張五嗬嗬答道。

    劉虞聽後知道劉寬意思,接著說道:“我幽州願能者務盡其用,張五你可願意到薊縣倉曹屬下任職,專事新作物推廣事宜?”張五好像沒有聽懂,呆立在那裏。張老翁趕緊推推他,“張五,侯爺這是要你做官呢!”張五聞言,又跪在地上,磕頭不止,“俺願意,俺願意。”

    劉寬扶起張五,對眾人說道:“鄉中種植能手,可以到張五處報道,我幽州準備組織一個部門,專門負責研究、教授新作物的種植技術。不但要在幽州推廣,有條件的情況下,我們應該向全國推廣,造福我大漢百姓!”眾人轟然叫好。

    張老翁見事情已了,也不敢打擾過久,就張羅著大夥離去了。

    劉虞看著眾人離去很是欣慰,幽州本來是大漢比較貧困的州,劉虞來後,又恢複了大漢往年的低稅收,但這兩年在劉寬的建議和主導下,鹽、鐵、煤產量日益增加,商業也逐漸繁榮,隨著墾荒、屯田和移民大量的融入,耕種的土地、人口急劇增加,現在新農作物產量有如此之高,幽州富足有望,劉虞望著離去的眾人的背影,不由地升起了豪情。

    劉寬看見眾人離去後,門前頓時空了出來,原來站在後麵的四個儒生映入眼簾。劉寬見四人相貌、氣度均是不凡,就準備走向四人見禮。

    卻見四人緩步走向前來,一字排開,甩袖抱拳,齊聲躬身說道:“潁川荀彧”、“潁川荀攸”、“山陽滿寵”、“陳留毛玠”。

    “拜見拜見劉使君,見過薊候!”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