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大豐收
字數:4643 加入書籤
nbsp; 劉寬等人一行往東而行,經過陳留城外,劉通突然過來,“老爸,怎麽不去陳留己吾城村?”
劉寬不解,疑惑地看著劉通。“己吾有古之惡來啊!”劉通有點生氣地喊道。劉寬恍然大悟,對啊,這次沒有看見典韋跟著曹操,難道,他還在老家?
劉寬趕緊問荀攸,荀攸也不知道己吾城村在哪裏,便找來人問清楚了己吾城村所在。劉寬派人進城通報了陳留太守張邈後,在城外安營紮寨。
劉寬帶著荀攸、毋丘儉、劉通、劉雷及五十騎兵來到了陳留三十裏外的己吾城村。打聽了典韋家住何處,尋了過去,典韋家中隻有幾間茅草屋,父親早逝,隻有一個將近五十的母親在家。
荀攸向典母介紹了劉寬,說乃是大漢皇親、幽州牧之子,前將軍、薊候劉寬來征辟典韋,典母很是感動,說道:“侯爺,我兒已經從軍,前些日子隨張太守討伐董卓去了,侯爺剛從洛陽歸來,不曾見過我兒?”
劉寬聽後很是懊悔,自己怎麽不知道典韋先前跟的是張邈,討董期間,曹操和張邈一直混在一起。憑著曹操惜才如命的性子,這個時候估計典韋已經被他挖牆腳了。劉寬很是失望,叫劉雷留下一百金給典母,就回營了。
荀攸雖然不知道典韋是何人,但知道劉寬珍惜人才,又見他神情萎靡,就對劉寬說道:“侯爺,陳留西南兩百裏就是潁川,上次文若曾經向侯爺舉薦過的郭嘉就在潁川,不知侯爺派出辟召的人有沒有找到郭嘉,其實潁川還有陳群、鍾繇等大才,不如再派人前去辟召。”
劉寬聽後大喜,將田豫、劉雷叫來,吩咐他們帶人帶著重禮前去潁川,特意叮囑田豫代表自己去延攬郭嘉、戲誌才、鍾繇、陳群、徐庶等人。
荀攸很是納悶,戲誌才自己倒是稍微聽說過,徐庶是誰?自己潁川本地人不知,劉寬怎麽這麽清楚?
劉寬見荀攸臉色有異,以為荀攸認為自己不親自去,太不重視了,就說道:“公達,非我不敬重潁川豪傑,我去青州有大事,確實是脫身不得,不得已啊。”
荀攸見劉寬說的慎重,便說道:“既然侯爺求賢若渴,攸請親往,為侯爺延攬眾才。”
劉寬聽後大喜,“固所願也,不敢勞爾!”
劉寬就派田豫、劉雷領著五百虎豹營護送荀攸去潁川。
第二天一大早,劉寬為荀攸等人送行後,拔營準備離去,突然有人來報,說一壯漢背著老母來投。劉寬等人趕緊迎接過去,遠遠看見,一隊士兵圍著一個黃臉大漢,大漢腰插雙戟,扶著昨日劉寬見過的典母。
劉寬見狀,知道黃臉大漢就是典韋!大老遠就喊道:“可是典韋兄前來?可是典韋兄前來?”
典母告訴典韋,這位就是前將軍劉侯爺,典韋當即雙膝跪地,“典韋前來效命,望侯爺收留!”
劉寬見狀哈哈大笑不止,將典韋扶起,欣賞不已,得意之情溢於言表。典韋本是粗人,見劉寬這麽看重自己,感恩涕零。
原來張邈討董之前招募軍士,典韋投軍參與了討董之戰,幾日前已經回到陳留,昨天夜裏告假回家看望老母,得知劉寬白天來找過自己,還留下了重金給自己母親。典韋早已經知道劉寬父子的勇武,很是欽佩,從軍後見張邈無勇無謀早想另投明主,見劉寬如此看重,特來征辟自己,當夜與母親商量好,一大早就收拾行李,背著母親來追劉寬了。
劉通聽說典韋來投,早已奔來,跳上典韋虎背,摟著典韋脖子高興不已。劉通對劉寬說道:“老爸,大雷有要務外出,護衛統領一職剛好空缺,典韋大叔可任統領一職吧。”
“合適,合適”,劉寬早有此意,當即任命典韋為自己的護衛統領。叫人服侍典母上了馬車,繼續向東行軍而去。劉寬、劉通、毋丘儉與典韋等人一路暢聊,歡喜不已。
路上劉通鬼鬼祟祟湊近劉寬,說道:“老爸,曹操的虎豹營的名字你搶了,典韋、荀攸等人的牆角也挖了,索性孫策那小子的牆角也挖一挖吧。”
劉寬知道劉通對三國情形遠比自己了解,“嗯,說來聽聽。”
劉寬答道:“陳留一直往東有個彭城,張子布同誌就在彭城啊。”劉通嘿嘿笑道。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劉寬一聽張昭在彭城,大喜,立即吩咐大軍直接奔彭城而去。
一路無話,劉寬一行來到彭城外,彭城就是後世的徐州市,一直是戰略重地。此時正是徐州的治所,這時的徐州刺史是陶謙。
劉寬安營紮寨後,讓趙雲堅守營寨,自己帶著劉通、毋丘儉、典韋喬裝進了彭城,打聽張昭的住處。張昭是彭城名士,倒也好打聽,劉寬一行來到張昭府中。張昭十七歲的大兒子張承接待了劉寬一行,劉寬才知道張昭此時正在徐州大牢!
原來陶謙在黃巾之亂中被任命為徐州刺史,到任後,剿滅徐州黃巾,恢複生產,頗有作為。最近因為徐州才子陳琳欣賞張昭,向陶謙推薦了他,陶謙就察舉張昭為茂才,卻被張昭拒絕了。陶謙大怒,認為張昭輕視於他,就將張昭監禁起來了。
劉寬趕緊回營備好禮物,投下名帖拜訪陶謙。劉寬來到陶謙府中,陶謙很是客氣接待了劉寬。原來陶謙是丹陽人,曾經在劉寬祖父劉舒任丹陽太守時,做過劉舒的從事。
陶謙敘起舊誼來,劉寬心想,有這層關係就好辦事情了。就開門見山告訴陶謙自己為張昭而來,希望陶謙成全。陶謙也是愛才之人,所以監禁張昭也是下下策,希望逼迫張昭出仕。
劉寬見陶謙猶豫,就說道:“小侄願意奉送草原良駒500匹,以資徐州,萬望侯爺成全!”陶謙因功被封為溧陽候,所以劉寬以侯爺相稱。
徐州比不得幽州,幽州因為鮮卑、烏桓等草原部落的歸服,戰馬無數,徐州卻是戰馬奇缺的。陶謙本也覺得難以拒絕劉寬,聽說劉寬以價值萬金的馬匹相換,當即就同意了。
張昭出獄後,得知是劉寬以五百匹馬的代價將自己救出,感動的熱淚盈眶,當即拜劉寬為主公。劉寬看著三十五歲上下的張昭,見他儒雅莊重,心中歡喜。就勸張昭將全家帶上跟自己往青州去了。
一日早晨,行至琅琊國,張昭對劉寬說道,“主公,前方琅琊國治所開陽,開陽騎都尉臧霸屯守於此,不聽陶恭祖號令,張昭願為主公得此勁旅。”
“可是臧宣高!”劉寬問道,劉寬知道臧霸也是名將,沒有想到現在是陶謙部下,卻獨自成軍,不聽陶謙調遣。
張昭說道:“正是,某與臧宣高乃是好友,我下獄後,他還遣人告知我要攻打彭城相救,我告知他,陶恭祖非是相害於我,監禁我乃是想用我,臧宣高才作罷。臧宣高頗有誌向,陶恭祖暗弱,非明主也,正彷徨無主,若得知君候相邀,必歡欣而來。”
張昭說罷,請劉寬在開陽城外安營,自己一人去了開陽城見臧霸。
半日後,張昭帶著一隊人馬來到劉寬大營,劉寬遠遠看見張昭騎馬領著幾位將領而來。
劉寬快步迎接上去,見為首的是一位黑壯稍矮的三十來歲的漢子,劉寬哈哈大笑,大聲喚道:“可是宣高兄前來?可是宣高兄前來?
”黑壯漢子飛身下馬,緊步來到劉寬麵前,單膝跪地拜見劉寬,“臧霸拜見侯爺!”
隨同的幾人也紛紛拜下,“孫觀拜見侯爺!”
“尹禮拜見侯爺!”
劉寬一一將眾人扶起,引入帳中。
劉寬將趙雲、毋丘儉、典韋等人也介紹給臧霸等人。劉寬見臧霸部將孫觀、尹禮均有將才,讚許不已。
見禮後臧霸說道:“某聞幽州北定鮮卑、烏桓、高句麗,內舉百業,屯田安民,好不興旺,真乃大丈夫所為也!得聞侯爺父子求賢令,早想投奔,怎奈山水阻隔,萬千兒郎不好安置。今侯爺親至,萬乞收容。”
劉寬見臧霸說得誠懇,便說道:“開陽與青州、兗州交界,又臨近豫州,狼虎環顧,非久安之地。陶恭祖年事已高,寬仁暗弱,值此亂世,自保成疑。宣高兄何必珍惜這雞肋之地,不如與我等同入幽州,同建功業!”
臧霸聽後當即拜倒,孫觀、尹禮紛紛跟隨拜倒。“臧霸拜見主公!”
張昭在一旁撫須點頭。劉寬扶起眾人,劉寬看著張昭、臧霸、孫觀、尹禮等人,心中嘿嘿不已,大豐收啊大豐收!大聲吩咐道:
“備宴暢飲!”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