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平安京大逃亡

字數:4360   加入書籤

A+A-




    安和二年七月初一夜。

    當天白天的朝議上,冷泉天皇已經正式下旨冊立三弟守平親王為皇太弟,擇日傳位。藤原兼家和源高明的對決,顯然是藤原兼家全勝。不過,藤原兼家顯然是不滿足於這種還不如他父親藤原師輔在世時、藤原北家全盛之狀的局麵的。他想要的,還有更多。

    於是,當天晚上,一群約摸上千人規模的黑衣大食國武士通過秘密渠道被送進了平安京,隨後在午夜時分打著源高明的旗號,開始假裝“清君側”這夥武士從京都三條一直殺到皇室禦所,與當夜輪值戍衛宮廷的右近衛大將源博雅舊部發生了激戰,守衛皇宮的日本武士顯然不是那些彪悍驍勇地阿拉伯人敵手,加上有少數內應策應,很快就被殺入了宮中。

    這群阿拉伯人趕到清涼殿,殺死了冷泉天皇,然後嘈雜著打出擁立為平親王的旗號,裹挾著為平親王繼續殺去其他宮殿。一路上殺死村上天皇、朱雀天皇二朝所遺宗室庶子貴戚不下七八人。直到衝到新出爐皇太弟、守平親王宮殿是,才被“趕來救駕”的藤原兼家率領左近衛兵馬及藤原北家私兵重重圍住,雙方發生了血戰。

    從三更天殺到五更天。上千名據說是反賊從海外雇傭來的阿拉伯馬穆魯克武士大半都被殺死。他們裹挾的“篡逆反賊”為平親王在亂軍中被刺成重傷,而後擒獲。朱雀、村上兩代天皇的子嗣被殺了個七七八八,居然隻剩一個被藤原兼家重重保護起來的皇太弟守平親王安好無恙。

    次日一早,源高明立刻被“已經查明真相”的藤原兼家率兵關押起來,同時旋即讓守平親王登基為帝,稱圓融天皇。一天之內,源高明就被以謀逆弑君之罪處斬;隨後這場被稱作“安和之亂”的宮廷政變也就馬上被貼好政治標簽、昭告天下:

    大納言源高明為圖謀冊立其女婿為平親王為皇太弟、在見事不濟的情況下,狗急跳牆鋌而走險,居然雇傭海外私兵發動兵變,又利用其執掌右近衛大將時職權暗設內應,居然弑殺了大行天皇冷泉。幸好在源高明謀殺大行天皇得手後、準備進一步殺害今上時,被內大臣藤原兼家當機立斷,領兵進宮救駕,這才狙殺謀反逆賊,保護了今上安危。

    至於被源高明利用的為平親王,事先是否知情、是否參與其事尚未查明,暫且監押在府。不過因為為平親王在昨夜宮變中,在亂軍廝殺時受了重傷,沒過兩天就死了,到死都沒有醒過來過,也就沒有留下什麽抗辯的遺言。

    源高明被殺之後,醍醐源氏的勢力被藤原兼家以雷霆席卷之勢瘋狂收割,近畿數國寄進於醍醐源氏的名主不是改換門庭就是因為太過死硬而被藤原兼家一派的兵力攻打滅亡。

    連同弑君之夜的損失,兩三天之內,朝廷兵馬在相互殺伐中死傷四五千眾,另外那一千人左右規模的馬穆魯克賊軍自然是據說全部滅了。近畿五國大名小名的私軍武裝也在一通該換山頭的混戰中死傷數千規模,被剿滅的名主留下的逃奴和農民不下十萬人規模,或試圖嘯聚山林,或向往在統治被摧毀的地區紮根成為不服朝廷管束的自耕農。甚至有一些主子被殺後解脫的農奴為了當自耕農,而從近畿的故鄉流亡逃往山陰、關東地方,以脫離朝廷的直轄控製範圍。整個畿內一片混亂,沒有個把月的拾掇怕是恢複不了穩定了。

    除了關東和山陰,近畿也不是沒有其他吸引這些戰亂中主子被殺流民的所在比如如今被吳越海商建港建城經營了將近五年、已經繁華不下於平安京的攝津國大阪城、界港;以及播磨國的神戶城、兵庫港。數日來,投奔到這兩座城池和港町的日本流民加起來也有不下萬人,可惜吳越人對於日本內亂似乎並沒有表現出第一時間的興趣,而是非常審慎地置身事外。流亡逃難而來的人身份也要嚴格甄別,有涉及謀反軍嫌疑的一律扣下遣返,不許入城,這一措施防止了畿內流亡人員大量湧入這兩座城市,也免除了不少內奸滲透的潛在危險。

    ……

    那夥被設局偷偷放進平安京,發動宮廷殺戮的馬穆魯克,當然是藤原兼家重金雇傭的。雇傭的來源,當然是一夥據說繞過了吳越王的海商航線、獨力探索發現日本商貿航線的大食國海商了。一年前,這些海商據說是在勢州、關東相模灣一帶近海出現過,隨後勘探到了良港後登岸。因為勢州、相模的地方名主中有藤原北家的人,才和這些大食人接上頭了這個過程中,藤原兼家自然是不會出麵露相的,何況誰能斷定源高明一脈沒有和黑衣大食人接觸過呢?

    不過,這個年代的日本人幾乎沒有和阿拉伯人接觸過,正如五百年後種子島“鐵炮傳來”時葡萄牙人被稱作“南蠻人”那般,這些阿拉伯人也被一並統稱為南蠻人。“安和之變”的“真相”就是源高明一黨為了自己小團體的政治*,重金買了一批南蠻武士,行弑君改立的謀反之舉,不容置疑。

    如果站在一個外國人的角度來看,後來的曆史學家普遍會認為:藤原兼家用一些外籍雇傭兵幹這種勾當實在是為他後來的穿幫敗亡埋下了敗筆。可是如果真有人到這個環境內設身處地的想一想,就會明白藤原兼家的苦衷了天皇可是一脈傳承,萬世一係,八一宇的存在,如果他想用日本人來進行這個弑君的局,哪怕是心腹到極點的人,有誰敢冒著祖宗子孫世世代代魂魄不得安寧的恐懼,去對神動手呢?

    要想弑君,殺死神,哪怕是一個已經變成白癡的神;隻有利用那些不把天皇當作神的人之手。至於剛好是那群機緣巧合被重金雇傭的南蠻人,隻能說是他們的時機和實力都恰好罷了。而且在交代任務的時候,藤原兼家絕對告訴那些南蠻人他最後會在弑君和挾持為平親王得手後率領“正義”的左近衛大將所部衛軍前來平叛,並且把所有作亂分子全部殺光的;甚至,這些南蠻人都不知道真正雇傭他們幹活的主子是誰。

    換一句話說,那些拿錢辦事兒的南蠻奴隸騎兵在動手前得到的消息僅僅是“衝進皇宮,在內應幫助下殺死冷泉天皇、挾持為平親王、最後再裹挾著為平親王幹掉守平親王”。這些南蠻人,是真正站在“幫助源高明弑君謀反”的姿態上幹這件活兒的。而代價是藤原兼家為這批大約千人的馬穆魯克每人提供高達200兩黃金的短期雇傭報酬。

    ……

    源博雅算是源高明一黨中命比較好的了。

    因為他畢竟娶了先帝村上天皇的長嫡女資子內親王為正妻。後來在村上天皇臨終之前,又一並納了資子的孿生妹妹輔子內親王在日本曆史上,公主也不是說一定要和中國古代那些公主一樣,隻能嫁給人做正妻的。比如三年前老死的藤原師輔娶過的那一堆女人當中,就有三個是前代天皇的公主。所以村上天皇在自己臨死的時候,為了扶持宗室的醍醐源氏對抗藤原北家,把第二個嫡女打包嫁給源博雅也是正常的現象。

    雖然源博雅也是醍醐源氏出身,而且是源高明的養子,但是從血緣來說,他和源高明乃至先帝村上天皇之間,都是叔侄的關係。再加上尚了公主之後這兩年與源高明並不在一處府邸過,藤原兼家的兵馬去源高明府上搜殺亂黨的時候,源博雅也就逃過了一劫。

    七月初二一清早,源博雅在自己府中剛剛聽聞到風聲不對,就帶著自己的妻子資子內親王、輔子內親王連細軟都來不及收拾就跑路了其實藤原兼家來搜殺他的人馬也就比去源高明那裏的晚了半刻鍾而已。隻是古人沒有鍾表,時間掐不準,源高明最重要,所以優先拿下。便是這麽一點點的時間差,讓源博雅得到了暫且亡命天涯的機會。

    平安京仿大唐舊製,宮城和貴戚居所自然都在城北。源博雅頭腦還算清醒,知道不管最重要去哪裏,第一步是立刻逃出京城再說,因此駕著馬車快馬加鞭就趁著外城封城之前的時間差,從玄武門逃出了平安京,沿著賀茂川一路往北狂奔。直到平安京的城牆消失在地平線上,他才敢略略放緩一點速度和神經,思忖著下一步究竟該往哪裏逃。

    這輛馬車,包括前頭的兩匹渤海國挽馬,還是當年吳越王當時還是中吳軍節度使、廣陵郡王錢惟昱來日本的時候送給他的。這個時代日本其他貴族,包括富貴如藤原北家那些大佬,出門也都是坐牛車的,馬車絕對是稀罕東西。(這一點看《源氏物語》就可以證明,光源氏一輩子都是坐牛車泡妞的,從來沒有馬車。)源博雅性子恬淡,平素府上有馬也不拿去駕車遛著顯擺,所以別人也才沒有介意到這個細節。

    “夫君,如今卻是去何處是好?這馬車著實比牛車顛簸得緊,妾身與姐姐實在是當不得了。”

    源博雅正在煩悶思忖之間,聽著背後一個少女的身影從簾幕後麵滾出來,卻是輔子在那裏伏在車轅上嘔吐不止。很顯然,從來都是坐牛車的人突然在馬車上狂奔逃命,暈車到嘔吐不止是很正常的。

    而且資子和輔子被拉著一起逃命的時候,可是連具體發生了什麽都不清楚呢至少這個時間點,包括源博雅在內的三人,乃至隨行僅有帶著的兩個宮女,沒有一個人知道冷泉天皇的死訊,其他兩位親王的生死也無人知曉。他們僅僅是知道了宮中肯定出了不少兩派殊死搏殺的大事,而且醍醐源氏一派肯定是猝不及防落敗了。

    “那裏有一輛馬車!快追上去!一定是源博雅那廝!”玄武門外數裏,一夥隻有軍官騎著小馬的朱甲衛軍發現了源博雅的蹤跡,逃亡隻好繼續上演。(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