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字數:4542   加入書籤

A+A-




    大清第一皇商

    胤禟這幾天心情一直都很愉悅,總算能夠光明正大的經商了。他對著黃白之物一直都有著非同一般的執著之感,不知道為何,他渾身都充滿了幹勁。

    康熙看到胤礽呈上的奏章,他什麽都沒有說,隻是靜靜地在思考胤礽所說的話是否真的可行。看著雄心勃勃的胤禟,還有呈上奏章之後胤礽的閑適,他找個別的有些懷疑這份奏章是不是胤禟所說,胤礽代筆。

    關榕祺稍微不解胤礽為何一回來就跟康熙提經商的改革之事,自古到清朝,士農工商的地位一直都不曾改變過。胤礽這一份奏章無疑是在挑釁皇權勢力,若是士農工商的地位慢慢地改變,那麽這變化可謂是翻天覆地。

    就在關榕祺以為,胤礽見康熙無動於衷便對此事不管,隻是他想錯了。胤礽隔了幾日便再次呈上了奏章,這一次仍舊是大力度的講述著經商會為大清帶來意想不到的改變。

    身在養蜂夾道的胤褆知道了胤礽的奏章,隻是哈哈大笑,康熙是不會同意胤礽的改革。他的心中充滿了信心,不知道為什麽,他的心中隱隱有些幸災樂禍。他已經留在養蜂夾道了,要是胤礽也來到這裏與他作伴,相信肯定是一件喜事。

    胤禟來來回回的在自己的寢室走動著,他十分支持並且讚同胤礽的奏章,隻是經商要真的壯大起來,談何容易呢?胤禟花費了很多人力物力,暗中在京城開了一家專門賣字畫的店鋪,他心裏很清楚經商所帶來的利潤,他心裏滿滿都是一股滿足感。

    “還不知道二哥這次想做什麽呢?”胤祉喃喃自語的說道。他一直都以為胤礽不會再這些緊要關頭之際,上奏如此震驚朝堂的奏章。

    康熙一直都沒有說支持,也沒有說反對,他反而開始觀察起朝中大臣的反應,還有他那幾個一直不吭聲的阿哥。說起來,胤礽一點都沒有驚訝康熙什麽都不說,什麽都不說那代表答應的機會很高。

    說起來,康熙一直都是如此,先什麽都不表態,讓底下的大臣猜度他的心思,更想看看他們這一群阿哥到底打算怎麽樣做。胤礽隻覺得,康熙考慮的時間越長,對他則越有利。打造大清第一皇商,這個任務絕對會交由胤禟處理,胤禟一直對黃白之物有著強烈的執著感。

    而且現在整頓八旗,胤礽猜測到康熙是想讓胤祥代為管管。胤祥雖然還未曾加封,但是康熙對他確實很不一樣。胤祥生性豪爽,而且為人很正直,況且他是康熙最小的兒子,康熙對他的要求幾乎是沒有多大的要求。

    胤祥最愛的事情就是上騎射,他十分享受快馬奔馳的那種感覺。他年紀小沒有上過戰場,但是偶爾聽到胤礽說著前幾次出征的事,他的心裏滿滿都是向往。他朝有一日,他總會跟著那些將士一起上戰場保家衛國。

    胤祥對胤礽的提議,其實他是十分支持的,反正胤禟十分鍾愛經商。這次能夠讓胤禟得償所願也並非一件壞事,他不知道康熙會不會答應胤礽的提議,隻是不管如何他都不會再這個時候踩上一腳。

    而在整治黃河沿岸這些貪官汙吏的胤禛和胤禩知道胤礽向康熙呈了一封奏章,已經是一個月之後了,在此他們一丁點風聲都聽不到。不過,想想康熙這麽久都沒有想好是否應承胤礽的提議,他們就知道這肯定有下文。

    尤其是胤禩聽到胤礽的這個奏章,這簡直是為胤禟量身打造。如果不知道胤禟跟胤礽兩人並沒有什麽太多的接觸,他都會以為胤禟是在扮豬吃老虎,一邊不屑胤礽,一邊卻極力討好胤礽。

    滿朝文武眾說紛紜,在胤礽看來都不重要,最重要是康熙最後是同意與否。他依稀可以感受到康熙是支持他的提議,隻是康熙比他考慮的事情還要多,所以一時之間沒有答複也是正常。

    胤礽在這個時候提出打造大清第一皇商,還是想要緩解大清國庫空虛的問題。大清國庫空虛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年年國庫空虛,卻沒有辦法再加大賦稅。畢竟天災*不斷,朝廷是在沒有辦法總是向百姓征收賦稅。

    若是根據他所說的那樣,打造第一皇商,不但大力的減輕了空庫的壓力,還可以將收入投入到各個方麵的建設之中。而且他所說的皇商,是將鹽納入整個朝廷管製的範圍。還可以管理進出貿易,將絲綢錦緞還有名家畫作拿到國外去交易。

    乍聽這個提議,真的有幾分怒火,隻是康熙又細細的回味一番,卻發現胤礽的話不無道理。一來可以緩解燃眉之急,二來長遠來看,怎麽都是對大清有利。所以,他沒有同意胤礽的奏章,但是也沒有反對。他就想要看看胤礽會如何,果不其然第二份奏章更加詳細的說明了皇商的運作以及管理,還有利處。同時胤礽舉薦胤禟全權負責這個皇商,這是康熙沒有預料得到。

    一直以來胤禟喜愛黃白之物並不少的知道,隻是胤礽如此大膽的舉薦他,康熙實在有些不懂他的葫蘆裏麵賣的是什麽藥。胤禟跟胤礽一直以來關係平平,而他也以為這一次胤礽會舉薦他自己人,結果卻並不是如此。

    其實,胤礽一早就有了他的考量,若是將他的人抽進來無疑是大力度推動皇商的運作,隻是他不希望如此。他提出打造大清第一皇商,但是他並不打算插手。他每年與洋人打交道,他很清楚一家是吃不得到大餅,多些人齊齊賺盡洋人的錢財這才是件樂事。

    將近十日之後,康熙終於同意了胤礽的提議,打造大清第一皇商。

    頓時,整個朝堂都開始議論紛紛,不少的人都在看這個大清第一皇商的是什麽,固然是經商,但是經營的是什麽?

    而胤礽、胤褆以及胤三人被康熙傳召了。胤礽大概是知道康熙想要胤禟以及胤兩人同時負責。說起來,胤禟一人其實已經足夠,隻是胤總喜歡跟在胤禟身旁,所以康熙如此安排也是無可厚非。

    胤禟和胤見到胤礽比起往常還要更加的尊敬,胤礽知道胤禟跟胤兩人的小心思,他也沒有點破,平日裏他們如何相處現在就如何相處,他也沒有跟他們拉關係的想法。畢竟他的提議隻是想要讓大清的國庫有盈餘,別一直處於空虛的狀況。

    “太子的提議,朕是通過了。”康熙一開始就打算直接進入主題,他不需要再想那麽多了,直接交給胤禟和胤。

    “老九,老十,你們兩個就負責這件事吧。”康熙想了想問道:“若是你們兩人有什麽問題,直接找太子吧。”

    “是。”胤禟跟胤兩人都十分雀躍,笑容十分燦爛,尤其是胤禟,終於一償所願。他對為官之道真的是不怎麽感興趣,反而是對著那些白花花的黃金,讓他左摸摸又摸摸最好。雖然第一皇商的錢財都要歸入國庫,胤禟跟胤兩人都隻是想想兩人都覺得高興。

    “至於,八旗的事,老九老十你們跟十三交接一下吧。八旗之事,後續就交由十三全權負責吧。”康熙當然不會忘記了整頓八旗的事,好不容易如此大力度的整頓有了成效,他不可能不繼續整頓。整頓八旗的風氣如此難得的變化,他還會繼續加大力度的打壓那些歪風邪氣。

    “是。”胤禟跟胤都是躍躍欲試的態勢,他們兩人都會那為官之道,彎彎曲折的套路沒有什麽想法,隻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本來讓他們整頓八旗之風,他們兩人都有些不太樂意,現在卻不同了。

    胤礽留了下來,他知道康熙依然有話想跟他說。而胤禟跟胤一副自求多福的模樣看著他,想來平日裏康熙肯定是經常教訓他們兩人,把單獨留下來都當做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他也不是從來都未曾被康熙訓斥過,隻是次數卻不多,他知道康熙對他是手下留情了。

    胤礽笑了笑說道:“皇阿瑪,保成就知道你會同意讓老九管這事。也唯有他了!”

    “保成,你也要盯著老九老十一點,讓他們做事不要太魯莽了,多聽聽其他大臣的意見,別獨立特行。”康熙歎了一聲氣,他何嚐不知道唯有胤禟在他們這些阿哥裏麵最適合管理皇商。除了是胤禟對黃白之物的喜好,還有是他身後郭絡羅氏的勢力和胤身後的鈕祜祿氏。

    胤礽笑了笑說:“放心吧,皇阿瑪。老九跟老十兩人已經不是孩童了,他們知道他們在做什麽。反而是皇阿瑪倒是要好好跟十三說說,八旗錯綜複雜,別讓十三陷進去了。”

    康熙笑了笑沒說話,他是打定主意借著這次的機會好好鍛煉鍛煉胤祥,別總是一副放蕩不羈的模樣,該有皇子模樣的時候還是應該有。八旗就是因為錯綜複雜的關係才拖到今時今日才整頓得有些成效。

    大清第一皇商的籌備很快的就開始展開了,胤禟和胤兩人都打算大展拳腳。隻有胤礽知道,這是不是那麽簡單的。要想完全壟斷整個大清鹽的生意,要理清那些官商勾搭的鹽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胤礽也讓納蘭恒泰隨時留意著事態,他不希望出現什麽意外狀況。他將心思放在了英吉利以及法蘭西這兩個國家身上,現在雖然看起來沒有什麽異動,隻是這隻是看起來罷了。從福壽膏的事情上,他就知道英吉利跟法蘭西都很有野心,想要吞下大清,隻是他倒是要看看究竟是誰吞並誰?

    作者有話要說:(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