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公主:不親近的顧家

字數:3816   加入書籤

A+A-




    雒妃第二日一早醒來,她坐起來瞅著床榻外麵一點的位置,老是覺得好像有點不對勁,可到底是哪裏又說不上來。

    首陽擰了帕子與她淨麵,她這才一下想起來,昨晚秦壽在她這,至於是何時離開的,她卻是不曉得。

    隱隱約約的,她覺得自己好似忘了一些重要的話,秦壽定然說過,但她不記得的了。

    想一陣無果,她遂作罷,隻吩咐首陽與她拾掇了,早早就往宮裏去。

    今日皇帝下朝的晚,雒妃在南書房一直等到將近午時,中途她吃了幾塊點心墊肚子,閑的發慌,就摸了龍案上的奏請來看。

    那些奏請一壘一壘的,有朱砂筆批過的,自然便是皇帝哥哥已經看完的。而沒有的,多半就是沒看的。

    雒妃隨意翻了翻,發現這些奏請上奏的盡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真正憂國憂民的大事,倒是一件都不曾講。

    蓋因在容州的經曆。雒妃再是明白不過,這大殷根本就不是所謂的海清河晏,齷蹉事多著呢。

    可這些朝臣欺上瞞下,報喜不報憂,一個個的分明就是在糊弄皇帝哥哥。她心頭邪火直冒,想也不想,拿了案頭的禦筆,蘸了朱砂,刷刷的就批閱起來。

    在旁候著的太監,瞧的冷汗直冒,可又不敢開口相勸這位祖宗,心頭急的不行,麵上還不能帶出來。

    雒妃毫無顧忌,見著滿口胡編亂造的奏請,直接打了大叉扔回去,有那麽點幹貨的,她圈出來,旁的內容便批,“廢話連篇,狗屁不通!”

    更有甚至,有一朝臣在奏請中大肆吹捧天下太平,百姓和樂,雒妃冷笑不已,她直接讓這位朝臣退下官服,直接去往南蜀那邊去走上一圈,若還有命活著回來,就提拔官位也都是可以的。

    待息潮生下朝,背剪雙手的進南書房,就見龍案上。那一壘壘的奏請,竟都要被雒妃給批完了。

    此刻她嘴裏還念念有詞,小臉上神色不忿,朱砂禦筆龍飛鳳舞,頗有一派女帝的架勢。

    他擺手沒讓身邊的太監吭聲,輕手輕腳地走到雒妃背後,瞧她究竟是如何批閱奏請的。

    哪知,他才走近,就聽雒妃在嘀咕,“這人定然是個貪官。一肚子壞主意,哪裏還肯會百姓做事,真該砍了腦袋!”

    她說著,筆下卻寫著,“著家產的一半,義捐與國庫,充做軍營糧餉!”

    息潮生忍不住就笑出聲來,也不知是為雒妃的孩子氣還是她的大膽。

    自來哪個皇帝還肖想過下麵朝臣家產的,可她就還偏要這樣做。

    雒妃筆一頓,回頭就見皇帝哥哥嘴角含笑地看著她。她眸子一亮,高興地喊了聲,“哥哥,蜜蜜等你好久了。”

    息潮生伸手從她手裏抽了朱砂筆,又將那奏請扔在一邊,見她滿手都是嫣紅朱砂,遂讓太監去打水來。

    他給她淨了水,又細細地擦幹了,才問道,“今個怎的進宮來了?”

    雒妃桃花眼彎了彎,挽著他手道,“哥哥陪蜜蜜去逛逛禦花園吧,蜜蜜掛念哥哥了。”

    息潮生了然,曉得她這是有話想說,可這南書房也是不穩當的。

    兩兄妹便讓太監宮娥遠遠跟著。攜手往禦花園深處去。

    到了四下空曠無人的地兒,雒妃才正色,將昨晚秦壽說的話與息潮生細細地回稟了遍。

    息潮生一手擱腰腹,一手背後,沉吟片刻才道。“確實如駙馬所說,朱雀營是關鍵。”

    “那哥哥,可有法子掣肘?”雒妃急急問道。

    她不曉得上一世她沒回京城,京城之中又是如何的光景,母後與兄長又是如何的艱難?可這輩子,她既然回來,諸多的事也改變了,她便不得不擔心。

    息潮生皺眉,他來回走了幾步,顯然一時半會也是想不出來的法子來。

    雒妃咬了咬唇。提議道,“不若就將虎符還與駙馬,有沒有虎符,秦家軍也隻是聽從駙馬一人的調令,故而那虎符其實形同虛設。”

    息潮生卻是搖頭。“不妥,即便虎符與秦家的製約不大,可也不能經意還給駙馬,他若拿回了虎符,轉身還將想法子在朱雀營裏插上一手,那便是沒誰能遏製他了。”

    聽聞這話,雒妃心頭一驚,她還根本沒想到這點,如今聽皇帝哥哥說來,她越發覺得秦壽昨晚與他說那些。真正的目的定然是這個!

    “朱雀營,需得收回到哥哥手裏,不能讓駙馬插手!”她斬釘截鐵的道。

    息潮生點頭,“自然是的。”

    兩兄長商議不出所以然來,雒妃不忍兄長著急。便道,“哥哥莫擔心,蜜蜜身邊也是有幕僚的,待蜜蜜回去商議一番,一定有上策。”

    皇帝了然,瞧著如今到他胸口,都已經能為他分憂解難的妹妹,恍惚之間,還覺得分明昨天都還將小小的妹妹抱在手裏,他還教她走路說話。可今個,她就已經成長到如斯的地步。

    他有心疼,不太去想雒妃到底曆經過什麽,才這樣懂事了,他隻想將全天下最好的寶物都擺到她麵前,任她挑選。

    是故,他也道,“朕曉得,這些事,朕也能找信得過的朝臣商議的,你好生養著身子就是。”

    雒妃乖巧地應是,兩兄妹相視一笑,血脈溫情,十分暖人。

    雒妃下午時候出的宮,她卻是沒有直接回公主府,而是去了京城頗為有名望的涿鹿書院。

    她找不到人可以商議,故而便想起解涼毓來。 △≧△≧

    她也不管是否能有個所以然,倒有些病急亂投醫的模樣。

    雒妃見著解涼毓之時,彼時皇宮裏,息潮生思量半天,將如今顧家的當年人,他的表親,當朝戶部侍郎顧沿之召進了宮。

    顧家分為三房,當朝太後出自已沒落的庶出第三房,而顧沿之,卻是長房嫡出,他還得稱太後一聲姑母,至於禁軍顧統領恰是顧沿之的大兒子。

    但雒妃身邊的顧侍衛,則與太後同出自第三房,如今的顧家第三房,卻是再無旁人。

    顧家的第二房,同樣是嫡出,與大房乃一母同胞,關係很是親近。

    息潮生與顧沿之,打小其實並不親密,該說太後與顧家嫡出的兩房皆不如何親密,但一筆寫不出兩個顧字,這些年,太後雖沒特意照拂,可也不曾太過冷落。

    故而顧沿之見了息潮生,雖嘴裏喊著聖人,可骨子裏透出的疏離,比之旁的朝臣都不如。(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