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李令月的苦惱

字數:4528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唐朝大皇帝 !

    五月,唐朝迎來了一個客人,從遠方而來的客人——仲琮。

    說起這個仲琮,不得不說起他的另一翻故事了,這位仲琮啊,少時為人質,曾入朝詣太學讀書,頗曉文字。在某一次高宗夜宴的時候,高宗問他話:“吐蕃讚普孰與其祖為賢,”

    意思就是說吐蕃的讚普和他的祖先相比,誰更加有賢能?聽到此話,百官都微笑看著這位年少的仲琮,意味深長,這位仲琮也不是一般人,孰能不明白這位陛下的話中意思呢?

    說比先祖有賢能,那他豈不是不用回去了,一輩子都待在這裏,當個混吃混喝的寄人籬下的人質,回到吐蕃之日遙遙無期啊;說比不上先祖有賢能吧?這話要是傳到他父親的耳邊,豈不是自斷前途,即使回去吐蕃,等待他也不是迎接,可能是無情的責罰了。

    可想而知,這位大唐的陛下心思陰毒啊,幸虧他仲琮也不傻,張口就說:“今之讚普,雄勇果斷,不及其祖,然勤於聽理,下不敢欺,亦是令主。吐蕃土風寒苦,物產貧薄,邏娑川唯有楊柳,更無草木。烏海之南,盛夏猶積雪。讚府春夏逐水草而居,秋冬始入城隍,但施廬帳,又無屋宇,文物器用,不及中夏萬分之一。但其國法嚴整,上下齊力,議事自下而起,凡事利於民乃行,所以國祚能持久。高宗責問吐蕃吞滅吐穀渾、敗唐軍於大非川、寇逼涼州之事,仲琮答己僅奉命朝貢,不曉軍旅之事。”

    這話是什麽意思呢?說現在的讚普啊, 比不上先祖,但是雄勇果斷,勤於聽理,是一個能主,兩邊都不得罪,既讚揚了如今的讚普,又沒有刻意回避李治的問題,除了這些,他還列舉了吐蕃環境惡劣,物產貧薄,沒有花草樹木,沒有好的房子居住,國中所有的物品,不及中原的萬分之一啊。

    但是,他有但是了,讚揚了一遍自己的國家,國法嚴整,上下齊力,以民為主,所以國家才能持久,這一切的一切,和泱泱大朝唐朝,是不能夠比擬的。

    陛下你又何必明知故問呢?

    你這麽說我肯定開心了,可是你都沒有說到重點,於是高宗又問了後麵那句話,你們吐蕃吞滅吐穀渾,敗唐軍與大非川,威逼涼州的這些事情,以上種種都冒犯了我大唐的天威,該如何處置?

    仲琮的回答更加讓唐高宗滿意,說自己一定會好好準備禮物,以大唐天朝為主國,我吐蕃為附屬國,每年朝貢,以示誠意,至於軍中之事,他一個小小的人質,還不得已知道,所以無法回答陛下了。

    對此,唐高宗李治開心啊,想我堂堂天朝,又豈是你們這些野蠻國家能夠比擬的,知道害怕了吧?那以後可要乖乖做人,我朝是禮儀之邦,也不會找你們的晦氣的。

    大手一揮,大氣一灑,你回去吧,就這樣,仲琮被放了回去了,回去後不久,他又來了,這一次可不是當做人質,而是迎親的。

    對象是誰呢?誰都想不到,不是已經成人的義陽公主,也不是宣城公主,安定思公主,而是一個誰都無法猜測的人,隻有七歲的太平公主,一個小屁孩,都還沒有長大,就要被迎親了。

    朝中大臣聽到這個請求,紛紛上書拒絕,這不是在白要我朝的公主殿下嗎?公主殿下才多少歲,就要嫁去環境惡劣,風沙漫天的吐蕃,唐高宗李治沒有立刻反對,而是讓這位仲琮回去等候消息,他們需要商議一番。

    商議的結果很明顯,除了少數的幾個人願意之外,其他的大臣一口拒絕了,反應最劇烈的是武則天的那些手下,順著武則天的意思,他們激烈反駁李治的話,對此,李治感到無奈,他也不想讓自己的女兒嫁到那個鬼地方去,生不如死啊。

    自己的女兒今年才七歲啊,怎能麵對這樣的結果呢?

    於是,事情就拖了下來,一拖再拖,依舊沒有結果。

    而我們的小公主李令月聽聞了這個事情,大哭大鬧不停,甚至直接進去皇宮找李治,武則天哭訴,死都不要嫁去吐蕃,唐高宗李治不停安慰她:“月兒啊,父皇也不想要你嫁得那麽遠,可是人家吐蕃王子已經上門下聘禮了,沒有答複不顯得我泱泱大朝沒有禮儀嗎?有損我朝的顏麵。”

    “我不管,我不管,我不要嫁給那個人,父皇,母後,你們怎麽那麽狠心,要把自己的女兒嫁到那麽遠的地方,女兒可是聽周圍的奴婢們說,吐蕃裏麵可是會人吃人的,孩兒要是過去了,很可能會被他們吃掉了,到時候父皇和母後就見不到女兒了。”李令月說什麽都不願意,哭泣撒嬌,想起那些宮女,奴婢們竊竊私語,她就渾身發抖,不敢想象。

    “額?”李治愣住了,武則天也傻了,這個是什麽理由啊?吃人?聽誰說的?吐蕃那邊條件雖然不好,也不會發生這種事情,你這小妮子不想要嫁過去,不需要找個這樣的理由吧?

    “月兒啊,這些都是奴婢們亂說的,當不得真,你可不要相信他們的鬼話,吐蕃雖然不怎麽好,可也不差,你去到那邊之後,會……。”

    “我不聽,我不聽,我不要嫁過去,父皇,你不用說了,我就是不嫁過去,我不要。”李令月不停哭泣,搖頭晃腦,小腦袋不停搖晃搖晃,眼睛都哭得紅腫起來,武則天滿是擔憂,不得已開口道:“好好,我們月兒不嫁,不嫁,月兒說什麽就是什麽。”

    唐高宗李治沒有辦法,乖乖哄著她:“月兒,我們不嫁過去,父皇這就和大臣們說,你先回去吧。”

    李令月眨動眼睛,吧嗒吧嗒,不情不願退下去了,等到李令月離開之後,李治苦笑對武則天言:“媚娘啊,你看這事情怎麽辦呢?月兒她死活不肯嫁過去,要不我們拒絕仲琮的要求吧?”

    “拒絕是好,可是我看仲琮那邊不會輕易放棄,沒有一個合適的理由,我想吐蕃那邊是不願意接受的,陛下可否想到什麽辦法?”武則天皺著眉頭道。

    她心中也不想自己的女兒去那個地方,一千一萬個不願意,可有時候現實過於殘酷,不答應吐蕃的條件,戰爭隨時都會爆發,那時候,死去的人更加多,流連失所,哀鴻遍野無數啊。

    戰爭,苦的可是百姓,是人民,打贏了沒什麽,輸了可就……。

    “我等要不再勸勸月兒,畢竟那邊……。”

    李治遲疑了,猶豫了,沒有那個信心,武則天暗淡了目光,點點頭道:“我們再想想辦法啊,實在不行,那就戰吧。”

    “媚娘所言甚是,要戰便戰吧。”

    …………

    出了皇宮之後,李令月沒有第一時間回家,而是選擇去李弘的太子府, 下人們都知道這位公主,來過幾次,直接放她進去,李令月匆忙衝進去太子府,找到了正在喝茶的李弘,身邊坐著太子妃,竊竊私語。

    抬頭看到了李令月的身影,李弘放下手中的茶杯,心裏不用想都知道是怎麽一回事,剛剛他和太子妃說的就是她的事情,想想能不能找到一些辦法,結果,很悲催。

    心中沒有辦法,李弘沒有直接表現的出來,微笑迎接道:“令月來了,可是想皇兄了?來來,坐在皇兄身邊,給皇兄好好說說你看到的趣事。”

    李令月乖乖坐到李弘的身邊,紅腫的眼睛,臉上還殘留著點點痕跡,李弘看到了,沒有明言,細細詢問:“令月剛剛從皇宮那邊出來?”

    “恩,皇兄。”李令月神色更加黯淡了,碩碩盯著李弘,黯淡的眼中帶著一絲期盼,一絲掙紮,她不要嫁到那個鬼地方去,更不要離開長安。

    “那有什麽辦法不?”李弘發現自己問錯了話了,她要是有辦法的話,就不會找自己了,上麵都沒有辦法,自己這個太子又有什麽用呢?

    李令月的神色更加黯淡了,似乎知道了結果了,微微抽泣,眼中的淚水啪啪啪落下,頓時充滿了臉頰,恍如珍珠般的淚水滴落,蕩漾在李弘心頭,泛起了點點波瀾。

    愧疚,後悔,懊惱,李弘伸手想要勸解,可是不知道說些什麽話勸解了,無法自由婚姻,更加無法選擇,看著生活美好,要什麽有什麽,實則比普通百姓好不了多少。

    一切不能自已,隻能任由上麵的人掌控,比起她,自己可就好上了很多,不但不需要擔心這些問題,自己的婚事,自己的一切事情,仿佛比她,他們要幸運很多。

    “皇兄,令月不打擾你了,令月先走了。”哭泣完之後,李令月告退一步,她不用明問,心中有了答案,失望離去,李弘憂傷看著她瘦小的身影,不停歎息啊。

    歎息中有著淡淡的憂傷,自己的力量竟然如此小,連拯救妹妹出火牢的能力都沒有,隻能眼睜睜看著她失望離去。

    這一刻,李弘發現自己真的很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