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節 改國稱帝
字數:5009 加入書籤
接下來,隨著百裏叔北入鹹陽,大庸便開始了與北庭進行和談!
和談的時間很長,百裏叔表現的很是勇敢,一直堅持維護大庸的利益,和北庭的官吏們不停的周旋。
百裏叔一日不回歸,我這身上一根神經緊繃,渾身上下都不舒坦!
很快我就收到了李成祖的回信,他倒是無所謂,凡事都遵從我的安排!李成祖是個好同誌啊,有本事有能力,而且對族人的事業很忠心!
與北庭人談了近兩個月後,在一個初夏的商務,百裏叔總算是回到了庸州!
百裏叔很是滿意的在朝堂上回奏道:“此次下臣可謂是費盡了心思,總算是保住了我大庸的所有國土,並且還保留了南陽郡和南郡兩地!”
我驚訝的問道:“什麽?高帝同意我大庸繼續擁有南陽郡和南郡?”
百裏叔笑嗬嗬的說道:“正是如此,下官竭盡所能,終於說服了呼若蘭單於,以山川郡、河內郡和潁川郡為厚禮,得到了高帝的原諒!”
我去,這百裏叔當真不辱使命,虧得我對他如此的信任,毫不猶豫的選了他為談判使者,我果然是沒有看錯人!
得到南陽郡和南郡是一個特大的好消息,本來對那五郡我都沒有抱任何的希望!
十幾天後,大夏特使很快就帶著聖旨來庸州宣召,我親領群臣前去殿外迎接,卻不料來的竟然是烏力罕王子!
我臉色當場就變了,知道此人是來者不善善者不來!
進入大殿後,這烏力罕王子還是一如既往的跋扈,他先是不停的打量著坐在我身旁的呂昭君,然後冷冷的宣召道:“大夏高帝陛下宣召:大庸國原本為大匈奴帝國附屬國,於陰密屢次冒犯我大夏!我大夏本該滅大庸以泄憤,朕憐惜大庸子民,不忍大庸萬民備受戰亂之苦,今****大庸昔日之罪過,收大庸國為大夏之附屬國!昔日我大夏占大庸隴西河西之地,又念大庸誠心降服,獻三川郡、河內郡與潁川郡三地,故而將南陽郡南郡兩地賞賜與大庸,以表大夏及朕之聖恩!然大庸王子乃贏氏之後,引中原舊秦後人蠢蠢欲動,為我大夏日後之大患!大庸國此前亦曾有開疆拓土之威,大庸軍勝多敗少尚具軍威!若大庸乃真心臣服,當去大庸國號,大庸皇室亦當去贏氏之姓!”
“什麽?”,皇叔聽完第一個忍不住開口憤怒的問道:“我大庸國國號乃為我下邦內務之事,豈容隨意更改!我贏氏之姓乃傳之先祖,如何能去掉?簡直就是荒謬!”
烏力罕王子猛的合上聖旨,對著皇叔怒吼道:“爾等手下敗將,有何資格與本王子討價還價!大庸國若不照此做,必是賊心不死,並非真臣服我大夏!不日我們兵戎相見便是,如此一來大庸也不必為難!哼!”
說完烏力罕王子轉身便要走,百裏叔立刻出列追問道:“王子殿下,昔日下官和談時大夏並未提出改國號與皇室姓氏之要求,如今為何突然多了此一說?”
烏力罕王子聽完立刻轉身,看著我冷冷的說道:“此乃本王子之意,亦是我父皇高帝陛下準奏!爾等同意,我大夏與大庸將互不相犯,亦不會讓大庸出兵助我大夏平叛!若爾等不同意,我們便戰場上再見!此事已定,不必多言!大庸王子,請你立刻答複本王子,本王子可沒多少耐心等!”
我聽完眉頭緊鎖,心裏很是窩火!這時王柘出列說道:“王子殿下,這大庸國號原本乃是侮辱我秦人之意,改之亦可!隻是這贏氏之姓關乎到我皇室太廟宗堂,這……”
烏力罕王子聽完有些憤怒,他又扯開聖旨宣讀道:“大庸國若是誠信臣服我大夏,當改國號為漢,皇室之姓改為劉!國號為漢之意,乃大庸王子自身為漢中王,故取其封地之名,此乃國號為漢之溯源!劉氏之姓,劉為留守之意,此乃宣誓今後隻守國,無開疆拓土之意!”
說完烏力罕王子和尚聖旨,繼而諷刺著眾人說:“當然了,劉之意,亦為舊秦流民之意,乃我大夏賜舊秦流民安身之所,往爾等好自珍重!”
……,如此侮辱大庸,惹得王柘也氣得伸手指著他說道:“你……,欺人太甚!”
群臣皆怒,怒不可言!隻是我卻茫然的呆坐在那裏,因為我似乎發現這有些太過於詭異!雖然這裏的世界未曾出現過漢朝,可我來到後似乎已經改變了這裏的曆史,如今這漢朝莫非要在我手裏誕生?難道我自己便是劉邦不成?
這時烏力罕王子冷笑道:“若大庸王子想更好的表達對我大夏的忠誠,可更名為劉邦,留守下邦也,此乃更好也!如若能此,我大夏定然相信下邦之忠誠,絕不再質疑,哈哈哈哈!”
……,這……。
蕭晴聽完立刻出列指責著他說:“兩國邦交乃國之大事,大夏王子殿下如何這般兒戲,就如同孩童嬉鬧一般,恐有失上邦之禮!”
誰知這烏力罕王子甩手說道:“本王子就是如此,能奈我何?”
說完他衝著我怒問道:“上麵的大庸王子,你可服?”
我默默的起身,環顧著群臣!群臣皆悲,怒而不敢言,如此辱國之行為,眾臣無人願意接受!
然而我卻開口說道:“為了我大庸萬千子民,為了給舊秦後人留一方安身之所,本王,本王做便是!”
說完我假裝痛苦的抬頭閉上了眼睛,露出一副痛不欲生的樣子!
群臣皆跪,痛哭疾首的呼喊道:“殿下,王子殿下,萬萬不可呀!”
那烏力罕王子聽完,很是得意的大笑道:“劉邦,你就老老實實的呆在漢國,守住你這一畝三分地!日後倘若再不老實,這一畝三分地也沒你的份,哼!”
說完烏力罕王子隨手扔下詔書,憤然離去。
郎總管急忙走下台階,從地上拾起詔書後,很是小心的收藏到官印房裏去了。
我有氣無力的對群臣揮了揮手,示意立刻退朝,隨後便領著呂昭君回了後宮!
在房間裏,呂昭君一直不停的安慰著我:“王子殿下切莫太難過,如今之辱必是他日之副,忍得一時方可成就大業!待我大庸……”
呂昭君說到這裏便沒往下說了,因為她被我吻住了嘴,再也沒法往下說了!
…………
盡管蒙皇後和皇叔一萬個不願意,百官卻開始紛紛同意,因為也許隻有這樣才能徹底換來北庭對我大庸的信任!
最後蒙皇後見群臣皆讚同,她也隻得流淚讚同,為了保國保民,可憐的蒙皇後終於選擇了妥協!所有人幾乎都接受了這樣的侮辱,唯獨隻有皇叔堅決反對!
皇叔的固執超出了我的想象,為了保存贏氏一姓,他竟然提出自己出動離開皇室,繼續姓贏,單獨建祖宗祠堂,從此不再以皇叔自稱!
大勢所趨我也沒辦法,既然那高帝做的這麽絕,自然是不肯再讓步了。然而蒙皇後因未能保住贏氏之姓而自責,不願再以皇後陛下朝政,隻想留於後宮安度晚年!
雖然我百般勸阻,但蒙皇後似乎對此頗有失望,依舊未肯聽勸!
於是我自得自己即位,開始我真正皇帝的生涯!
大庸興元十三年,大庸國改國號為大漢,皇室更姓為劉氏,改贏氏太廟為劉氏太祖廟,改大庸開國先祖贏滿為劉邦,尊為劉高祖,年號改為建元,
我也去贏姓,改名為劉鈺,於建元八月登基為帝,成為大漢國的第一位皇帝!
隨著眾臣朝拜時,稱呼呂昭君為呂後,我猛然間覺醒,似乎曆史正慢慢的回歸到我的那個世界!雖然可能不盡相同,但我身邊也有跟蕭何一樣的蕭晴、與韓信相似的韓誠、又有與樊噲一樣憨厚勇猛的樊勇,特別是我身旁的這個不一樣的呂後。西漢開國時的幾大名人幾乎都到齊了,姓都同,隻是名不同罷了。
我越來越覺得那個昆侖仙人的話有些道理了,因為有一天百裏叔在朝堂上公開宣布,說感念我為萬千民眾所做出的犧牲,願意陪同我一起改行改名,改姓張,名涵。
……張涵,這不就是等同西漢的開國謀臣張良麽,這?
難道真的像昆侖仙人說的那樣,我若能撥亂返正,讓曆史回歸我現實的軌道,讓華夏人變為漢人,我就可以從這個虛境裏得以解脫了?
可是如果我是漢朝的開國皇帝,又有這麽多的西漢舊臣相同的姓氏之人陪伴,那楚霸王在何處?
我一直對此表示很疑惑,覺得那高帝在拿下中原後會不會自稱楚霸王!
可我這一次想錯了,在秋天的時候,隨著南海郡和閩中郡的投降,大夏徹底的征服了所有中原地區,成為九州的新帝王!
隨後從鹹陽傳來讓我驚訝的消息,大夏高帝封其子烏力罕王子為楚王,封地為函穀關以東的所有中原郡縣。烏力罕王子更加的顯擺,自稱為大夏國的西楚霸王,成為大夏國裏一個不可一世的狂妄之徒。
好了,西楚霸王也出現了,接下來的曆史豈不是該變成楚漢之爭了?
可我大庸國剛剛被迫更改國號,我們現在的大漢拿什麽跟大夏去爭呢?(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