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節 大漢新治

字數:5545   加入書籤

A+A-


    北庭比南庭更加的凶狠,其容量更差,很多邦國雖然都臣服於大夏,但表現稍有不慎便舉國被殲!在如此艱難的情形下討生,大漢也隻能是夾起尾巴來處事。

    新的楚王烏力罕王子可真是個不安分的主,見我大漢治理得當較為富裕,便三番幾次的找借口來欺壓大漢,慫恿高帝呼若蘭單於重啟下邦歲賦的製度,一開口就要歲賦五十萬石!五十萬石是什麽概念,這相當於我大漢全國大軍半年的口糧,如此無理要求怎能答應。經過百裏叔的一番周旋,最終高帝還是繼續履行之前的承諾,沒有追加我大漢的歲貢。

    然而新的楚王卻是個很貪婪的人,在生活上非常的奢靡,動不動就大辦宴席乘機撈錢,每次大宴都要求諸邦為其大送賀禮,搞的地位比高帝還要更珍貴一樣,免不了諸邦一頓折騰,弄得大夏朝野是怨聲四起。

    我大漢有十多年的稅改曆史,國庫中積蓄較為豐厚,對於這種賀禮道不足一提,但大漢國之弱依舊明顯,想要崛起還得重新做新的國政調整。

    自從登上這大漢皇帝的寶座後,我就不停的去大華宮陪伴皇後,希望可以用我的真誠感動她對皇室改姓一事的理解。

    蒙皇後是個慈祥的母親,見我如此的孝順便很是心疼,慢慢的開始理解我。

    這天我又帶著呂昭君一起來到了大華宮,陪伴著蒙皇後一起吃著水果聊著天。

    蒙皇後聊著聊著就說到了皇叔贏天賜,她悲歎著說:“你皇叔較為孝順,不忍贏氏就此斷後,寧願脫離皇室也要保全其姓,此事皇兒莫責怪皇叔,母後願為其說個情!”

    還不等我回答,呂昭君就開口說道:“這個皇叔很是霸道,明明陛下早已言明宗師族人皆從劉姓,他不僅不改姓,反而自立宗廟拉攏我皇室族人,還給族人在西南夷和象郡兩地大封土地!眼下我庸州的皇室國親中,幾乎有三分之一的族人南下去依附皇叔,皇叔這般做法,似乎要自立一派,大有重建秦國之勢!”

    蒙皇後聽完大驚,猶豫了一下後問著我說:“皇兒,真有此事?”

    我點頭回答道:“正是如此,母後,皇叔這般做法完全不顧民眾死活,乃公然與我和大漢為敵也!”

    蒙皇後盛怒,拍著桌子怒斥道:“荒謬,他皇叔封地不過隻有蜀郡一處,有何資格在西南夷和象郡分封族人土地,簡直就是目無王法!”

    我笑了笑說道:“皇叔獨斷專橫一向如此,那天水城軍敗一事皇兒念其乃皇叔,亦未曾予以降罪,那知皇叔當成是應該的,完全不領皇恩,反而變本加厲的公然與朝廷作對!”

    蒙皇後氣憤的說道:“好你個皇叔,幸虧我皇室已得大權,否則還真拿你沒辦法了!明日早朝母後亦上朝聽政,待母後好生質問他一番,看他究竟意欲何為!”

    我和呂昭君對視了一下,然後我咳嗽了一聲說道:“皇叔稱病回封地蜀郡休養,已不在朝堂兩月有餘!”

    蒙皇後聽完大驚,愣愣的說道:“這,這,這皇叔莫非要起兵造反?”

    蒙皇後的思維很是敏銳,第一時間便看出了皇叔的真實目的,我當然也知道皇叔心裏的盤算。

    隨後我起身感慨道:“這贏氏之姓亦不是天生就有,我贏氏先祖乃為五帝時輔佐舜帝之伯益,贏姓乃為舜帝所賜,後才傳至至今,贏姓亦非我族之本姓也!我族視贏姓為祖宗之榮譽,尊而不忍舍,皆乃因伯益輔佐舜帝之功也!一姓得不得尊,乃看此姓是否有造就萬世之功,待我大漢重新一統中原時,我族人便亦會以劉氏為榮,受萬民敬仰,亦能流芳萬世!”

    蒙皇後點了點頭,歎息著說:“皇兒所言有些道理,前有庸人自擾之嘲諷,今日我族人若堅持不願去贏姓,惹得贏氏滅族滅國,又將得庸人愚蠢自滅之說,為後世萬人所唾罵!母後這些日來亦想得明白,皇兒此舉乃為江山社稷所慮,忍辱負重保全國民,母後當全力支持皇兒,不再有任何疑慮!隻是皇兒已成年,如今也登基為帝,母後不可再稱陛下替皇兒輔政,還望皇兒能明白!”

    我笑了笑說道:“皇太後亦可再稱陛下,坐鎮朝堂參政,亦為可行!皇兒身為帝王,但日後免不了要親征於敵,呂後不日便當為母親,且要照顧小王子,恐難以上朝主持大局,一切還得依仗母後!”

    蒙皇後聽完後很是開心,微笑著說道:“皇兒說的是,我族今日為劉氏,自當要開枝散葉!”

    說完蒙皇後問著呂昭君說:“呂後我媳,肚子裏可曾有動靜?”

    呂昭君聽完臉刷的一下就紅了,很是含蓄的回答道:“母後……,我與陛下成婚不足一年,陛下整日操勞國事,身體自當好生休養,怎能如此著急!”

    蒙皇後聽完點頭說道:“嗯,國事不可耽擱,但夫妻亦要恩愛,且一國之主有後為妥,此事皇兒與呂後還得多上心才是!”

    ……,雖然很尷尬,但我也隻得和呂昭君一起行禮回答道:“是,母後!”

    蒙皇後很是開心,揮手對我們說道:“去吧去吧,早些休息,呂後記得好生伺候陛下!母後如今無所求,唯獨盼著有小王子可抱咯!”

    ……,離開大華宮後,我原本想去禦書房再去查看一下奏折,卻被呂昭君緊緊的拽著拉到了寢宮。

    呂昭君一邊吩咐人打水,一邊和我嘮嘮叨叨的說道:“陛下,母後吩咐得讓你多休息,今日就不要再去翻閱那些奏折了,讓臣妾好生伺候陛下休息!”

    …………

    呂昭君一向很是靦腆,今天變了個樣,感覺有點像是脅迫我一樣,逼著我早早的就和她躺在了床上。雖然我心裏還惦記著皇叔的那些小動作,但終究敵不過呂昭君甜蜜的櫻桃小嘴唇,徹底的被迷倒在溫柔鄉!那夜翻雲覆雨三四次,不是新婚卻尤似新婚。

    生孩子這事是急不來的,哪有幾天之內想要就有的!

    此事我自然暫且不管,很快就繼續投入到國事之中,大漢得要進一步的改革,必須要有所突破,否則將永遠被這些匈奴人壓迫的抬不起頭。

    大漢取新名,皇室用新姓,雖然在朝堂和皇室裏引起了巨大的轟動,萬民和將士們對此卻顯得很坦然!對他們來說國還是一樣的國,有安居樂業的生活,有開明的國主,一切都隻是照舊。

    稅改十年後,民眾生活富裕,各郡縣市集繁盛,我的執政生涯也趨向穩定,這為我接下來對大漢大刀闊斧的改革提供了有利的基礎。

    首先第一步,我策定了新的行政製度,在原來的郡縣製上再加了個州地,成立了新的州郡縣製度,削弱了郡守的地盤範圍,新增了權利和地盤更加龐大的州守一職!

    對大漢轄地重新進行了行政區域的劃分,將西南夷和夜郎之地合並取名為益州,並在益州境內細分益州、夜郎、犍為、牂柯、越巂等郡,並親自任命州守以及各新郡縣的官員,對州地進行精管細治!

    黔中郡取名為黔州;南郡取名為荊州;南陽郡取名為豫州;巴郡取名為巴州;白馬與蜀郡合並取名為川州;漢中郡並入庸州沿用庸州之名;又將象郡的北部並入桂林郡,取名為桂州;象郡餘下地區加上沿n側新並入大漢的土地合稱為越州。各州以下亦細分郡縣,大小官員一並親自擬定,將大漢所有國土全都牢牢掌控在皇權手中,讓皇叔和王柘皆難以在各地壯大自己的勢力。

    經過行政改革之後,我大漢便是擁有九州之地的新型王朝,似有坐擁九州之意,鼓勵國民奮發向上,最終實現一統九州的夢想。

    第二步,我又對各州官吏進行文武分領的部署,州郡守與縣令皆為文官,隻管治理相關的事!在州中新增刺史一職,負責州中郡縣的屯兵和駐防,是領軍一方的武職!每個州皆是如此,讓州守與刺史之間相互製約,消除了一人獨掌一州大權的局麵,也避免了有人因一己私欲而舉州叛亂的禍患!

    第三步,強化禦史、奉常和廷尉三職的權利,由三位任職大臣在庸州開府設立部署,再於各州設立分署!禦史除管理大漢百書編撰造史入冊外,亦負責監督朝中文武大臣,以及各州官吏,於各州中置辦學堂、考察民情民意、收集萬民舉諫與訴狀等事務。奉常為立法機構,亦於各州設立衙門,負責各種官司,各種犯法人員的審訊懲辦,州郡縣府從此不再有辦案的權利!廷尉則負責全國的治安,在各地設立緝拿處,廣招捕快負責辦案查兄,為大漢律法的執法部署!如此一來,大漢各地的政體便變成了軍權、行政治理權、官吏民情監察權、立法斷案權和執法權的五權分離,五大部署皆受左右丞相監管,且由皇帝親自過問約束,從而實現了大漢皇權集中左右丞相共同輔佐的目的。

    第四步,進一步的將稅改貫徹落實到底,嚴禁各州郡縣在國稅的基礎上私加賦稅,各郡縣州官員的俸祿皆來自國稅的部分扣除留各府自行運用,以刺激個州郡縣官吏治理管轄土地的動力,誰治理的好得到的賦稅多,那他的府邸留用的費用也就隨之增多,多勞多得,一次來刺激各地官吏積極治理土地的動力!

    第五步,大增內史一職的權利,於各州郡縣設立賦稅府,專門負責賦稅嚴管,杜絕一切逃稅現象。同時再分設商道府,於各地整治商道與市集,拓馬路建分市集,力保興商之策繼續貫徹實行到底!

    第六步,又大漢國庫支出,於各州郡縣仿效漢中,建立各種國墾農場,飼養禽類與牛羊馬,開礦山采鹽!並將馬匹、鐵銅金銀等礦與鹽牢牢掌控在國家手中,由大漢國官方在各市集設點售賣,以此大力增收大漢國庫的收入!

    大漢新政的六大策略出台後,大漢上至朝堂下至各州郡縣,全都忙成一團,群臣眾官紛紛為新政四處奔波忙碌,一場全新的政體時代即將來臨!

    諸如此番的政改,在當代世界裏還屬首例,各國雖然也有無數的賢能人士,但均為達到如此高的治國境界!他們甚至看不懂,覺得大漢國純粹是在折騰,完全看不出這麽做會有什麽好處!

    在治國上做過一番改動後,我又對大軍進行了調整,除了繼續沿用舊秦的軍功勳位獎勵製度外,另外新增兵士領取薪賞的製度,雖然所發不多,但也算是開創了當兵能領工資的先河,積極的帶動了民眾參軍的熱情!

    大軍在駐守地依舊執行屯田養兵的策略,即便是在故道、褒斜道和子午道駐防的將士,亦在山中肯有多處耕地。

    在大漢大刀闊斧的政改了一番後,看著滿朝忙碌的大臣,我總算是可以輕鬆一下了!

    不過我心裏緊緊的繃著一根線,不知道這麽做在古代到底會不會起到效果,萬一這根線崩得太緊,引來民眾和官吏們共同的反對,隻怕我在大漢執政的路就走到盡頭了,皇叔則會用大秦的旗號重新崛起。

    又是一個危機四伏的年月,如今的大漢要麽功成千古,要麽就輸得一敗塗地,至於結局如何,我將與眾人拭目以待!(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