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盟主之位
字數:3845 加入書籤
盟主袁紹,袁術掌管錢糧,大軍被華雄阻於汜水關外。
“區區一個華雄,也讓你們如此懼怕,不如留給我如何。”
丁浩帶著宋缺,石之軒,李元霸,高寵,宇文成都和薑鬆浩浩蕩蕩的走了進來。
齊王丁浩。
十八路諸侯,齊齊的朝著丁浩望了過去。
如果說在場的能夠讓眾人忌憚萬分的一個是董卓,一個是丁浩,甚至某一方麵,這個丁浩做的比董卓更加過分。
丁浩出現,眾人齊刷刷的站了起來。
袁術,更是過分,瞪著丁浩,說道:“丁浩,我們這是十八路諸侯一起對付董卓,你倒行逆施,大軍圍攻洛陽,跟那董卓有什麽區別,你有什麽資格參加十八路諸侯會盟。”
“你就是袁術。”
丁浩笑了,“一揮手,殺了他。”
高寵得到丁浩的命令手中的長槍在眾人錯愕間,一槍刺了出去,將自認為四世三公的袁術當場釘死在當場。
“死了,袁術死了。”
袁術,字公路,汝南汝陽人,袁紹之弟。初為虎賁中郎將。董卓進京後以袁術為後將軍,袁術因畏禍而出奔南陽。
袁術,袁紹、曹操等同時起兵,共討董卓。後與袁紹對立,被袁紹、曹操擊敗,率餘眾奔九江,割據揚州。建安二年稱帝,建號仲氏,但未受人承認。此後袁術奢侈荒淫,橫征暴斂,使江淮地區殘破不堪,民多饑死,部眾離心,先後為呂布、曹操所破,元氣大傷,後於建安四年嘔血而死。
在三國時期留下濃重一筆的袁術竟然就這樣死了,死的冤枉。
關羽和張飛兩人齊齊倒吸一口涼氣,一臉戰役盎然的盯著高寵,流露出一絲忌憚。
宋缺,石之軒,高寵,宇文成都,薑鬆無不適達到100的戰力,李元霸這個非人的存在,戰力更是高達102.
“二弟,三弟你們對上此人如何。”劉備心中不由做起了比較。
關羽和張飛齊齊搖頭說道:“戰場廝殺,我等他非之敵。”
“大哥,你看到那個骨瘦如柴的少年了嗎?如果真要生死敵對,我和二哥恐怕非他一招之敵。”張飛心有餘悸的說道。
這話倒不是他空口說白話,剛才那一瞬間,李元霸走入大帳之中,隨意一眼望去,頓時讓他有一種心驚肉跳的感覺,這種感覺就好像他是一個小孩,而對方是一個成年人一樣,那是不屑,是死亡。
關羽一聲驕傲,但是在剛才李元霸的一眼,也讓他心中一跳,心中更是升起了已經讓他漸漸遺忘的感覺。
“你,你....。”
袁紹氣急了,袁術是他的弟弟,哪怕兩人不合,也是他的弟弟,而且更是在這種場合,他如何不氣急敗壞。
“丁浩,你太放肆了,你居然當著一眾諸侯的麵,殺了袁術,你果真不愧是黃巾出身,跟董卓之輩又有何區別。”
“區別,區別在於我誌在天下,而且有這個實力,而他董卓沒有,挾天子以令諸侯,我丁浩不屑為之。”丁浩冷哼一聲說道:“還有你袁紹,如果沒有能力做這個盟主給我滾下來,當然你也可以跟我作對,四世三公。”
“霸氣。”
眾人都想是不認識丁浩一樣,不知道他那裏來的如此底氣,難道他以為就憑借這裏幾個人不成。
“報,報告盟主,外麵突然出現了十萬大軍,打著齊王丁浩的旗號。”
十萬大軍聽起來不多,但是那也要看是誰的軍隊,丁浩是誰,憑借數十萬大軍,打的東漢朝廷毫無還手之力,戰力之強,諸軍之冠。
“我認為現在我做這個盟主,應該沒有人反對吧!”丁浩毫無忌憚的朝著主位上走了過去。
袁紹前所未有的憋屈,本來身為一方霸主,四世三公,從來沒有收到過如此屈辱,大廳眾將齊齊抽出武器,一副劍拔弩張的架勢。
“切莫動手,切莫動手。”
曹操這個時候站了出來,打起了圓場,說道:“齊王是在場爵位最高,實力最強之人,理當身為盟主,再說了我們都是為了拯救大漢於微末,誅殺董卓此賊,自當同心協力才對。”
“本初。”
袁紹,字本初,汝南汝陽人。司空袁逢之子,漢末著名軍閥。出身名門望族,自曾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稱。袁紹初為司隸校尉,因此被推舉為反董卓聯合軍的盟主。
正當他意氣風發之時,丁浩出現了,還要將他從盟主的位置上給落下來。
是可忍孰不可忍。
曹操和袁紹算起來從小就是朋友,一起做過偷雞摸狗,偷看過媳婦洗澡的事情。
有一句話說的好,人生有三鐵,一起扛過槍,一切同過窗,一起嫖過娼,而曹操和袁紹就是三鐵中的一鐵。
袁紹被曹操一勸,狠狠的盯了丁浩一眼,說道:“既然孟德相勸,我就當作給齊王一個麵子,讓齊王當這個盟主好了。”
丁浩看了曹操,笑著說道:“曹孟德,我很是欣賞你,不如你做我的丞相如何,我到時候也封你一個位麵為王如何。”
丁浩心中對著曹操默念一句,曹操的屬性立馬出現在了他的麵前。
曹操,武力90,智力95,統帥97,政治98
靠牛人啊!
無論是嶽飛,徐達,李靖,絲毫都不遜色,甚至更加全能,比宋缺也毫不遜色。
李靖,武力92,智力96,統帥100,政治89
宋缺,武力100,智力96,統帥98,政治97
丁浩甚至敢可定,曹操一定是整個三國時期能力最強之人。
天下大亂,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並實行一係列政策恢複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曹操在世時,擔任東漢丞相,後為魏王,去世後諡號為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曹操精兵法,善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並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