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戰局(全)

字數:5220   加入書籤

A+A-


    蘇逸之步如疾風,他一路上都在想,明明已經做了周密的部署,即便是皇城之外的齊皇也有林星宿的護城軍和東陵國的護國軍再保護,按道理說都是有所防備的。

    更何況此前蘇逸之已經命人將雲若飛的血混在酒水之中,按道理雀蠱不會如此輕易地襲擊這些人。再加上林星宿和齊皇都是深知雀蠱陰詭之人,應該不會傷及性命才是。

    一路上他都在想,究竟是哪裏出了問題,卻怎麽也想不明白。

    一出天牢,就看到慕容秋水站在原來的位置,看到蘇逸之顯然有些意外,疑惑的問:“如今這個時候,你居然在這?”

    然而方才的內侍官和護城軍官看到他卻激動非常,那內侍官扯著嗓子就哭訴著說:“哎呦,我的蘇王爺,可算見到了你,趕緊隨我們去找林大元帥吧!出大事了!”

    蘇逸之雖領會其意,但還是抬手示意他們二人再稍等片刻。他轉身看著一旁的慕容秋水,示意她借一步說話。

    這突如其來的舉動讓所有人都有些意外,甚至就連慕容秋水也有些難以適應。她遲疑片刻,心想他剛從天牢出來,興許是蕭允明又有傳話,便跟著他走到了角落。

    這是時隔6年來,蘇逸之第一次主動找慕容秋水,她顯然有些無所適從,即便如今的她對他早已沒有了以前的那份執著。

    她說:“是王爺有話交代嗎?”

    “今日大殿之上,四國和談之事,你可有耳聞?”蘇逸之不答反問。

    慕容秋水看了一眼蘇逸之,點了點頭,算是回答了這個問題。

    如今她住在宮中,又與太子妃童楚楚形影不離,對朝堂的事也有所關心,畢竟她要保護的是太子妃肚子裏的小皇子。

    看了看他身後的天牢,她問:“難道與王爺有關?”

    “三國本想聯手討伐南國,但卻被允明的一本名冊所救!”蘇逸之將名冊的始末告知了慕容秋水。

    蘇逸之口中的真相,竟讓她有些無地自容。他說的不過是名冊由來,可她卻明白了蕭允明的隱忍與苦心,她本就聰明,一點點的真相亦可順藤摸瓜抓住根本。

    她發怔的看著天牢,一想起那個曾經如天人一般的蕭允明,如今卻拖著病體殘軀被困天牢之中。她心痛自責,無力的扶著石牆,硬是驕傲得不願低下頭。因為她不願意在蘇逸之的麵前流下後悔的眼淚,即便如今她自責懊惱到想仰天大叫。

    畢竟當初為了他,她曾不問緣由一劍刺傷了蕭允明,傷了眾人的心,也辜負了他的栽培。她嘴角輕笑,她這個人人口中聰明非凡的女狀元竟然如此不辨是非、心智不堅。

    原來從很久以前開始,她這個明王府裏養出的人,卻從未看清過這個明王府的主人、她的恩人。無心的指責猶在腦中,她多想以一句“並不知情”當做借口,卻偏偏無力也無心辯駁。

    蘇逸之見她這般逞強也就明白,她與他一樣的毫不知情,也與他一樣都誤會了蕭允明的好心壞使。

    那頭內侍官又小心翼翼的催促,蘇逸之轉身準備離開,輕聲說:“鬼修一直想殺了我!奪取我爹存放在玲瓏閣的遺物。”

    慕容秋水瞬間紅了眼眶,她已經徹底明白自己錯得有多離譜。單單蘇逸之這簡答的一句話就讓她想拿刀刺向自己,還他那一劍。

    可如今的她,再不會幼稚的有失偏駁,更不會輕易的流露出感情,給鬼修任何機會。她轉身與蘇逸之背對背,說:“我知道了!”

    感覺到背後的人漸漸離開,蘇逸之想起當日蕭允明唯一的要求,他用一種唯有慕容秋水能夠聽到的聲音說:“他唯一的要求,便是讓我保你周全,讓你全身而退!”

    淚水不可遏製,她慕容秋水也再不能自欺欺人,他真的愛她,即便他在她看來依舊宛如天神。

    無憐跑了過去,輕聲且小心翼翼的喚了一句:“小姐!”

    蘇逸之對無憐說:“讓無心也進宮護在你家小姐左右。”

    一行人馬不停蹄的趕去皇城之外,如今的京城戒嚴、百姓閉門不出,諾大的皇城竟然靜得隻有他座下的馬蹄之聲。

    終於趕到城門口,卻發現南國軍官看似毫無戰意,竟都手持頭盔、盤坐在地,甚至將兵器放在一旁。

    而相比之下,跨過這片素黑盔甲再看皇城之外,那頭戴白綾的上萬東陵國近衛軍,如今正手持利刃,悲憤交加。

    蘇逸之遠遠地下了馬,走過南國士兵和百官的身邊,感覺到他們的緊張與蓄勢待發,也就明白了林清桂的刻意免戰之舉。

    放下武器、不戰之姿,以德服人、攻心之舉,雖然冒險卻是最好的作戰辦法。畢竟前有四國天下,後又有齊皇、林皇後之死,無論是東陵國還是南國,此時都不適合開戰,更何況這根本就是鬼修的圈套。

    在如今的對峙之中,蘇逸之的到來引人注意,更何況他們更像是恭候已久。

    蕭允言站在兩軍之間,擋在南國在京所有士兵的跟前,一襲素白喪服以敬東陵國主,一人手無寸鐵攔下萬人大軍。

    林清桂卸下頭盔,單膝跪在左邊,曾經令四國聞之色變的禦賜金刀戟入土不戰,察覺到一旁那溫如如玉之人,也依舊不動聲色。

    東陵國護國軍為首的是穆王爺,也是東陵國主的親弟弟,為人算是忠厚、不爭不搶,與東陵國主齊尚感情深厚。

    他們見到蘇逸之後,一當日在四國大殿之上的護衛附耳對穆王爺說了幾句,他便指著蘇逸之說:“你就是南國外姓王爺蘇逸之?”

    蘇逸之恭敬行禮,倒也不多說一句,隻是看著穆王爺,謹慎小心、以防雙方有更加激化的衝突。

    穆王爺打量著他,又說:“我聽聞當日四國將緝拿罪國餘孽之事交由你全權處理,此事可否屬實?”

    “確有其事!”

    “好,那我東陵國皇帝死於罪國妖孽之手,你可有罪責?”穆王爺嚴厲的質問著蘇逸之。

    此問語義雙關,蕭允言不安的看了一眼身後的蘇逸之,他憔悴的臉上依舊有散不去的憂慮,畢竟上前一步是南國命脈皇城安危,退後一步又是蘇逸之的安危與南國顏麵,任憑他絞盡腦汁也難求的雙安之法。

    蘇逸之卻依舊雲淡風輕,他忽然對蕭允言說:“殿下,臣有負聖恩,辜負東陵國主信任,還請將罪!”

    未等蕭允言接話,穆王爺惱怒的說:“什麽意思?南國請罪之禮難道是這樣嗎?還是我東陵國皇帝的性命,還不值得一個王爺的雙膝?”

    此話一出,身後的將士紛紛附和,眾憤難平。

    林清桂站了起來,畢竟是威名赫赫的大元帥,一時竟讓那些東陵國的士兵安靜了下來,他剛勁有力的說:“蘇王爺持有我南國禦龍令,隻跪天地、先祖、雙親,這是南國國法。”

    穆王爺嗤之以鼻,指著蕭允言怒言道:“這簡直是輕視我東陵國,南國莫不是自予四國之首,竟將我東陵國數百萬的百姓視為無物!吾國君之仇,哪怕東陵國戰死直至最後一名婦孺,也定會與南國為敵!”

    東陵國的護國軍在穆王爺此言的鼓動之下,士氣高漲,雙眼弑殺,仿佛要生吞眼前蘇逸之等一群人的骨血,已報國仇。

    林大元帥依舊不動聲色,他雖擔心身後將士反抗卻也明白何謂主,一切定奪皆在太子蕭允言手中。

    蕭允言抬手示意南國眾將,極具魄力的說:“我南國大元帥林清桂聽令,東陵國乃我南國友國,不得還手,以免中了奸人的離間之計!”

    那穆王爺不是個笨蛋,蕭允言話外之音他也清楚不過,然而帝王死於別國,事關國家顏麵如何能夠如此輕易的饒恕南國。他說:“我東陵國今日一定要有個說法,即便我如今一萬將士死於南國皇城,也定當忠於皇上英靈,護住東陵國皇族之尊!”

    此時,雙方僵持都不願提前動手,畢竟對手毫無抵抗,東陵國也遲遲不敢輕易動手。

    就在此時,穆王爺身後忽然有人放出冷箭,刺向蕭允言。速度之快,竟讓林清桂和蘇逸之這等武功高手都未曾發覺。

    林清桂馬上扶穩因為巨大衝力而順勢向後倒去的蕭允言,隻見他右肩被長弩刺穿,表情克製痛苦,鮮血直流。

    朝臣接二連三的反應過來發生什麽事,紛紛關切、著急的圍著蕭允言。

    林清桂不曾想過對方竟會放出暗器,公然刺傷南國皇儲,憤然怒視著穆王爺,眼中的鄙夷與仇恨並齊,令人望而生畏。而他身後的上萬南國將士,眼看太子被人暗箭所傷,護主愛國之心再難克製,紛紛準備拾起兵器,戰事一觸即發。

    就在此時,蕭允言抓住林清桂的手臂,忍著劇痛下令說:“南朝將士不得戰,齊皇、林皇後屍骨未寒,全都住手!”

    百官被蕭允言此行所感,一國皇儲此情此景竟依舊以大局為重,令人折服。一改之前的戰戰兢兢、小心翼翼,紛紛圍著蕭允言等人盤坐在地,雖不戰卻氣勢驚人。

    蘇逸之轉身看著身後躍躍欲試的將士,一向素有威望的他說:“護城軍保皇城護皇族,當日殿下以血祭奠我南國大軍,早與南國將士血肉相連。殿下之傷,亦是我南國將士之傷;殿下所想,亦是我南國將士所想。如今殿下舍命保皇城、保天下太平,眾位可否與殿下共同進退?!”

    將士眾誌成城,異口同聲的回答說:“我等願與殿下共同進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