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論用兵天子訪老帥
字數:4838 加入書籤
nbsp; 三人都不落座,皇帝尚且站著,臣子自然無坐。
皇帝問兩位:“林允貞的折子,你們都看了吧?”
“看過了。”
“看過了。”
兩人一前一後答話,皇帝踱步到了座椅旁,繞著座椅轉圈走,口中問道:“什麽想法,講講看。”
兩人默然。
皇帝見狀,點了王師傅的名。
王相隻能作答,但也盡是敷衍:“臣不通兵事,恐誤聖聰。”
皇帝悵然,歎息道:“剛才拜師禮上,朕想了很多。”然後他看著王悟承,繼續講道“大概二十年前,也是在這裏,先帝讓朕拜王師傅為師”而後轉頭問王悟承“王師傅,還記得嗎?”
王悟承看著昔日弟子,當今天子,有些動容,兩眼紅潤,聲音抽噎答道:“記得,陛下天資……”
“好了”皇帝打斷了王悟承的奉承話,講道:“朕記得當時先帝對王師傅講,此子如若頑劣,不堪材用,則任由師傅教訓賞罰,但請師傅不辭勞苦,匡正厥失。對嗎?”
王悟承感懷許多,說道:“先帝字字聖諭,臣不敢忘。”
“那如今呢?”皇帝反問。
王悟承一驚,口不能言,眼中垂淚。
皇帝見王悟承不答話,隻是一個勁兒地拭淚,便也不好再說,自顧自地歎了口氣,轉而對著吳崇說道:“吳崇啊……你也要為皇子盡心盡力啊。”
吳崇惶恐,跪地答道:“臣願竭心力,不負聖上厚恩。”
“從今往後,朕就和皇子一樣,叫你吳師傅了。”皇帝輕描淡寫地說。
吳崇驚訝,先是抬頭看了皇上,又用餘光看了一旁垂淚的王悟承,然後謝恩。
皇帝點了點頭,要往門外走,回身又對二人說道:“好像再過三個月,葛帥就該整七十了吧?”
王悟承沒回身,仍在啜泣,吳崇答是。
皇帝看了一眼王悟承,然後對著吳崇說:“用兵的事,本不該與你們商議,隻是借著拜師禮上正好有二位師傅在,朕討個主意罷了,二位都是文黨出身,不通兵事也在情理中,不必自責了。”說罷又看了看王悟承,見他心緒漸平,皇帝接著說:“這樣吧,過幾天王師傅安排一下,叫上李嵩,朕和你們一起去葛帥府上,向他老人家討教討教。”
而後君臣作別,皇帝去了後宮,吳崇攙扶著王悟承出了宮門,路上借著情緒,王悟承向吳崇訴了苦:“陛下這是怨我了……”
吳崇不解:“陛下說那幾句話什麽意思?最近……最近外間對相公您,議論頗多啊……”
王悟承無奈地搖頭:“怎麽能不議論呢?自從我反對羅應龍入閣之後,禦史台就站到了我的對立麵上,身為宰輔,失去了監察與言路支持,真可謂舉步維艱,動輒得咎。”
吳崇吃驚地問:“不會吧?他羅應龍能知道儀閣的事?這可是絕密。”
王悟承反問道:“他要是不知道是我力阻他入閣,那還會為難我?恐怕是會為難你吧!”
吳崇點頭:“那倒是,那倒是……吳某平日裏就和他不對付,就看不得他那一副上下鑽營的樣子!”
王悟承笑笑:“老夫是替你吳大人擋了暗箭咯……”
吳崇不說話。
王悟承倒是有意接著說:“吳大人怎麽不問問是誰說出去的?”
吳崇笑道:“王相不必說了,吳某知道了。不過……陛下為何也?”
王悟承一聲歎息:“老夫受種種詰難,倍感掣肘,可陛下明知此中內情,卻不下詔遏止禦史台無端挑釁,反倒容忍羅應龍等人暗中羅織罪名,攻擊我所舉薦或是教導過的門生故吏,真叫人……天心難測啊。”王悟承欲言又止。
吳崇也無奈搖頭。
王悟承卻話鋒一轉:“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若老夫能得吳大人一臂之力,大局或有轉機。”
吳崇沉默了一會兒,沉吟道:“王相的事,是公論,吳某定當力挺,要是其他的嘛……吳某恐怕就不能同行了。”說著二人也正好走到宮門外,將要分別。
王悟承笑笑,沒說話。吳崇與王相相互行禮拜別。
幾日後,皇帝便裝出宮,帶少量親隨,後麵再跟著兩位儀閣重臣,因吳崇染疾告假,故未前來,隻有李嵩和王悟承伴駕。一行人快馬輕裝,趁著暮色昏沉,尚有餘亮,直奔葛昀府邸。
到了府門前,李嵩上前告知門房“有貴客到”,門房老仆依舊答話“帥爺早已致仕,概不見客”,王悟承剛想上前表明身份,卻見皇帝搶先一步,在那老仆麵前露了個臉,但不曾說話。老仆眼睛瞥見那衣著貴氣的年輕人,猛地發愣,又與李嵩交談幾句,口氣明顯鬆動,答應回府中稟報葛帥。
老仆回報葛昀,裏屋開始準備接待,君臣一行人魚貫而入,當皇帝走過老仆身邊時,老仆行禮的手擺的更低些,想要深鞠一躬,卻見皇帝急智,側過一旁,還了個禮,倒像是年輕後生向長者行禮,王悟承將這一切看在眼中,心裏五味雜陳,寒意陣陣。
來到屋內,皇帝讓侍從在門外候著,隻帶著王師傅和李嵩進屋。
老帥蹣跚著步子,不緊不慢從屋內的座椅上站起來,小聲說道:“罪臣葛昀,參見陛下。”
皇帝看葛昀原本也沒有跪拜的意思,便順水人情說了句:“老帥年邁,不必行禮了,坐吧”回頭又對著李嵩和王悟承講:“你們也坐。”
皇帝坐在了上位,葛昀緩緩移著步子,挪到了旁邊一個位子,慢慢坐了下去。另外兩位大臣見前麵二人就坐,也各自安坐。
皇帝眉色和睦地看著葛昀問道:“這幾年,老帥身體還好嗎?”
“勞陛下掛念,臣托天之福,身體尚可。”葛昀緩緩道。
皇帝從袖子裏掏了份折子出來,垂著手說道:“這是林允貞上的折子,老帥看看。”
葛昀推辭道:“老臣年過七旬,致仕三年,近來眼神越發不濟,還請兩位代勞了。”說著看向了李嵩和王悟承。
王悟承剛想起身,李嵩快上一步,接了皇帝的折子:“軍帳事務,本就是臣的職分。”
皇帝點點頭,示意李嵩念折子。
不多久,折子念完了,眾人都無語,王悟承是不懂,李嵩是不敢,葛昀是不願。
皇帝耐不住了,問葛昀道:“李嵩念得清楚嗎?”
葛昀回神說道:“回皇上,李帥念得清楚,臣也聽得清楚。”
“那老帥怎麽看?”皇帝有些急迫。
葛昀咽了口唾沫,清了清嗓子:“臣蒙天恩,致仕退養,許久不在中樞,對兵事已無知見,願從陛下所願。”
皇帝被揶揄,不好發作,隻能沉默不語。
李嵩忙打圓場:“皇上的思慮,我們這班朝臣都參詳不透,故此,隻能找老帥探討一二,我等來聽聽教誨。”
“哈……”葛昀冷聲大笑:“天心,罪臣又豈可猜度。要說見解,老夫是沒有的,隻剩一些感歎。”
王悟承:“老帥感歎什麽?”
葛昀卯足了中氣說道:“還記得三年前,老夫領兵,鐵甲七萬,遠出邊塞,臨行前,老夫信誓旦旦,隻換得倉皇北顧。想來林允貞早已今非昔比,現在麾下威武之師,早已不是當年與老夫一同奔命的喪家之犬,短短三年,怎不令人感歎。”
皇帝被葛昀說得半晌無語,冷冷遞了一句:“老帥的意思是,這仗打不得!”
葛昀笑笑:“罪臣說過了,願從陛下所願。”
皇帝灰心了,王悟承跟李嵩也不知該當如何,一場談話算是僵局收場。
皇上起身,再三叮囑葛昀珍重,然後君臣拜別,王、李二人也隨之一同拜別老帥。幾人正出廳堂,恰逢老仆從門外往裏給葛昀續茶水,與皇帝眼神交替,寒光四射。
(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