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踐舊約杜峻嶺入宮

字數:1939   加入書籤

A+A-


    nbsp;   京城宮中,這幾日又是一番忙碌景象,一者是皇上的第五子出生,宮內喜慶祥和;二者是,三年前出生的皇三子,也是在世皇子中的長子,這幾日就要拜師開蒙了。皇帝特地為皇三子請了師傅,正是那個“吳呆子”。另外,當年金殿上許諾杜桐之子入宮伴讀一事,也要成為現實了。烈士遺孤,將門虎子,又有陛下親自賜名,已經提早讀過兩年書的杜峻嶺,雖不知前路為何,但為了進宮,也著實累得不輕。杜府和宮裏都專門派人來教這個剛滿六歲的孩子宮廷禮儀,目的無非就是讓他能更好地適應宮廷生活。皇三子乃是陛下的嫡長子,又兼陛下悉心教導,如不出意外,日後太子人選應是不遑多讓,而太子伴讀意味著何等名爵更是不言而喻了。

    入宮這日,母親為杜峻嶺整理好冠帶,穿上新衣,備好了平日裏愛吃的小點心,愛擺弄的小物件,抹了一把又一把眼淚。杜峻嶺倒還好,雖有哀婉,但不傷情,雖然小小年紀,但是家中父親去世得早,自己又讀書開蒙得早,所以知書明理,殊於常人,臨行時,他悄聲對母親講:“孩兒此去是上上的好事,母親再勿悲傷,反落人口實。”其母驚異,遂而止泣。杜峻嶺行至府門前,驀然轉身,對著空無一人的府門,行跪拜禮,而後乃隨宮中侍從內監而去。

    到了宮門前,頭一件事,就是被內監帶入偏室進行搜身,幾個年輕太監裏裏外外地擺弄著這六歲孩童,其中幾個還拿他那話兒打趣,幾番輕佻言笑,杜峻嶺都默然不語,概不作聲。待到杜峻嶺被搜檢完畢,出得門來,卻正見幾個內監把母親為他準備的糕點物件,連同帶進宮來的換洗衣物,一股腦兒全部扔了出去,杜峻嶺剛要發問,旁邊一個好心的太監,年紀稍輕,對他小聲說道:“宮裏的規矩。”杜峻嶺回頭望了一眼,然後低頭不語,可畢竟隻有六歲,對舊人舊物怎無依戀,兩隻眼睛霎時間通紅,眼淚隻在眶裏打轉。身旁幾個內監見了,有些著急,擔心拜師禮後,皇上會陪著皇三子召見杜峻嶺這個伴讀,萬一讓他哭喪著臉麵君,這些內監難免要受責罰,於是趕緊扯了自己的絹帕,爭著要為杜峻嶺拭淚。

    杜峻嶺見此情狀,倒不明就裏,隻因剛才那好心為他解釋的太監較為麵善,於是接了他的帕子,把眼淚鼻涕一抹,胡亂在臉上揉搓,顯得幾分可愛,旁邊那幾個內監笑了,又拿起自己的帕子小心揩拭杜峻嶺的淚痕,再整理衣冠,準備沐浴熏香麵聖。

    皇帝今日早早去接了皇三子,還把這個兒子放在自己膝上,坐著步輦一同到了禦書房,自從登基為帝,皇上還從未駕臨禦書房,步輦落地,他一時感慨萬千,急忙吩咐內監召來自己的“王師傅”。

    吳崇這日也早早準備妥當,比拜師大禮提前幾個時辰進入宮中,天才剛見亮,吳崇就已候在禦書房階前。

    皇帝在步輦上抱著兒子,不下來,一麵靜靜等著自己的師傅王悟承趕到,一麵冷冷看著吳崇在禦書房前小心整理冠帶,生怕被風吹得散亂的樣子,暗暗發笑。

    皇帝把一旁等候的吳崇叫過來,答對了一番近日的政務,然後抱著皇三子起身,從步輦上下來,遠遠望見王悟承小步急趨,皇帝趕忙將懷中皇子放下,順手交給旁邊的吳崇,自己快步去迎自己的師傅,剩下吳崇小心佝僂著身子,牽著三皇子的小手,好不尷尬。

    三個大人,連同一個孩子,以及一班司禮的內監,還有主管禮部的左侍郎趙韜與一些禮部官員,一同進得禦書房,操持拜師禮,本來繁複的禮節因為皇帝的駕臨反倒變得精簡起來,免得耽誤皇帝的政務。當然,少不了皇子磕頭,師傅還禮,倒有一件新鮮事,乃是皇帝替兒子為師傅敬茶,因事發突然,吳崇受寵若驚,慌張不已,皇帝倒顯篤定,左手遞茶盞,右手正好拽住吳崇推辭間的衣袖,隨皇子叫了一聲“吳師傅”,吳崇立時定住,叨天之恩,怎敢不謝。

    禮畢,皇帝吩咐趙韜帶著一班禮部的官員退出去,又讓內監小心護送皇子回宮,在那裏還有剛入宮的“伴讀”正候著皇子,此外,皇帝還特意囑咐要用天子步輦護送皇三子。最後,禦書房大門一閉,內間又隻有皇帝、王悟承、吳崇君臣三人,就地議事。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