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前路茫茫

字數:4239   加入書籤

A+A-


    nbsp;   餘茂見狀,一把拉住劉子彥,另一隻手從懷裏掏出幾張樹葉,遞給劉子彥,說道:“這果子以前害死了我許多兄弟,剛才見到才記了起來”說著看著那幾張樹葉,說道:“吃這個,這個沒事,隊伍還要靠他來帶。”

    劉子彥一驚,一手拿過那些葉子,再讓人把肖南宇扶起來,一點點把葉子往肖南宇嘴裏送,那樹葉也不知為何物,汁水甘甜,葉肉豐厚,解渴充饑,吃了幾片下去,肖南宇稍稍緩過來些,直直地坐在地上,劉子彥再抬頭看去,發現餘茂早已走開,獨自一個人又找了棵大樹背靠著休息。

    劉子彥對肖南宇講:“你剛才跟他聊了什麽?”說著以目示意餘茂的方向。

    肖南宇也朝那邊看一眼,然後回過頭來說:“什麽也沒聊,就說了幾句話,根本搭不上。”

    劉子彥有些不解,還是低聲說道:“他剛才救你一命。”

    肖南宇聽了心下一驚,麵上倒也沒多少反應,隻說道:“那我去給他道個謝。”說著就想起身,隻是氣血一上湧便又頭昏眼花,竟站不起來。

    劉子彥見狀,趕緊再去扶他:“算了,也不在這一時。”

    肖南宇吃了兩口葉子,發覺氣力恢複了些,問道:“餘將軍看上去年紀也不輕了,怎麽?”

    劉子彥無奈地笑了笑:“他也是個命苦的人……本來他在南軍很有地位,也很有前途,就在前幾年,曾帥和林帥還都想重用他,但是幾次讓他獨立領兵,擔任遊擊巡弋,帶幾千兵馬深入啟州、明州之間的險地做偵查,結果每次都被益軍設伏截擊,最後一次幾乎全軍覆沒,等他自己翻山越嶺跑回來的時候,曾帥氣得一句話也說不出,後來就再也沒提過讓他提拔他的事了。他自己經過那幾年打擊之後,知道升遷無望,於是經常在軍中發些奇談怪論,把林帥和鄭將軍也弄得尷尬,本來好好的人才偏偏碰上這麽不濟的時運,推他上去也不是,扒他下來又不忍。”

    肖南宇低頭不語。

    劉子彥拍拍他的肩膀:“別想那麽多了,他也不是個壞人。”

    肖南宇抬頭:“我知道,這三年裏,我招來不少嫉妒,擋了人家的道嘛。”

    劉子彥:“別這麽說,各憑本事而已。”

    其實肖南宇早就知道,就這個站在自己麵前的劉子彥,就是被他擋住道的人物之一,他在新軍營中早就聽說:劉子彥早年間很受器重,從普通軍士做到正四品的鎮將,一共就花了五年時間,幾乎一年一個台階,就連陳帥當時也曾親自過問他的情況,可以說風頭一時無兩。可是後來不知出於什麽原因,從鎮將到主將的這關鍵一步始終邁不上去,因為南軍高層裏沒人舉薦他進朝廷軍帳的書辦處,而按華朝軍製,沒有進過書辦處,是不可能做主將的,成不了氣候。

    幾乎就在同時,有幾路益軍都發現了華軍戰馬的蹤跡,但是因為過於分散,消息報到益軍總帳,竟也令一幹將領拿不出個章法。還是隻能送到前線督戰的大都督翟明處,請他做個決斷。翟明無愧是益國近年少見的將才,當機立斷,命各部無論在何處發現戰馬蹤跡,都立即回溯,直到各部會和時,可知華軍蹤跡。

    結果還真的找到了川穀口,隻是已經耽誤了幾天,肖南宇已然帶兵進入川穀山脈了。不過即便是翟明,真正到了川穀口時,也難以相信幾千華軍之所以“消失”,是因為進入了川穀山脈,畢竟窮山惡水,實難想象。益軍帳中也無人願意領兵進入山脈追擊華軍,思來想去,翟明決定放棄入山,改為圍困,一麵調集主力陳兵於川穀山脈幾大出口設置埋伏,另一麵親赴洛江南岸,指揮水師與步騎聯手阻擊南下的華軍接應兵馬,希圖徹底隔斷華軍兩部聯係,進而困死潛藏在川穀山脈中的鄭瑜殘部。

    白奇正率水師與洛江江麵上遊弋的益軍激戰,因為出發倉促,眾人準備不足,所以白奇部傷亡很大,不過他並不戀戰,耍了幾個虛招,終於從益軍封鎖的空隙中突圍出來,領了十幾條船,一千左右的兵馬,抵近益國口岸。

    川穀山脈裏的肖南宇,此時在劉子彥的幫襯下,逐步帶領手下兵馬走出深山,按肖南宇的設想,是打算出深山後直奔益軍的重要軍港,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隨即搶用益軍戰船,或脅迫益軍水師官兵行船渡江,但事有湊巧,肖南宇所部出山之後,雖然確實臨近重要軍港,但卻遭遇翟明事先部署的堵截伏擊,加上自身軍士虛弱,接戰之後傷亡不小,眾人拚死力戰,才有一千多人僥幸逃出生天。

    更巧的是,北麵來的白奇此時也選在此處軍港登岸。肖南宇本以為被翟明團團圍死,卻發現華軍白奇旗幟,當真喜極而泣,全軍在肖、劉等人的帶領下猛地衝向港口,正值千鈞一發之際,翟明親自率兵趕到,兩國兵馬,三方勢力,絞殺在一起,戰況十分慘烈。

    躺在布網上的鄭瑜此時已經恢複意識,雖然虛弱,卻有言語,左右不敢怠慢,趕緊叫來一旁督戰的肖南宇,還沒等肖聽清鄭瑜說的什麽,一個抬網的兵丁被流失射中,眼看就要倒地,肖南宇顧不得其他,一把攥住布網,隻往自己肩上一扛,又叫來身邊幾個士卒,把鄭瑜接了過去,事情急亂,實在是抽不開身,肖南宇也隻能先顧眼前突圍。

    華軍兩部都反複衝殺,希望會和,但翟明派了一部兵馬死死釘在華朝兩軍之間,有幾次肖南宇衝在前麵都看清了對麵也在血戰的白奇的盔甲,但就是衝不開這幾百米的益軍陣仗,直叫他心急如焚。

    正在此時,突然有人在亂軍中大喊,“大都督死了!”,“大都督死了!”頓時益軍紛紛朝大都督的大纛看去,確實見不到翟明的衣甲,這下益軍的阻擊軍隊徹底慌亂,三軍無主,必敗無疑。

    是餘茂趁幾方兵馬亂戰之機,帶一小隊,從翟明所在的土坡後壁攀緣而上,雖隻幾十號人,但是出其不意,連殺帶砍,很快衝散了翟明的親兵護衛,恰在此時,翟明座騎受驚,把他甩在地上,餘茂見狀,趕緊帶著手下兵士大喊“大都督死了”,借此擾亂益軍的軍心。

    等到翟明定下心神,在親兵的護衛下退往他處,重新組織兵馬布防的時候,肖南宇、餘茂、白奇等三部華軍已經會和,全部退向益軍軍港,準備撤離。

    翟明一邊趕緊給水師下令,令其準備江麵截擊,一邊命主力步兵全線壓上,務求前後夾擊,全部殲滅華軍。翟明大喊著:“捉拿白奇、鄭瑜,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白奇見了肖南宇,來不及說話,一把攥住肖南宇的袖子,把他往船上拉。肖南宇剛走兩步,猛地想起什麽,趕緊甩開白奇,往後退幾步,拽過扛著鄭瑜的幾個人,大叫著讓他們跟著白奇走,白奇見狀趕緊讓出條路,嘴裏繼續喊著:“肖南宇,快走!”

    劉子彥、餘茂此時已經帶著部下上船,翟明眼看著華軍登船離岸,心急如焚,命令在港的水師用鐵鉤纜索拋出,死死釘住華軍戰船。此時肖南宇終於重新衝殺出來,奔著白奇掛帆的主艦猛跑,先是砍斷了鉤索,再急衝兩步,翻身上船。

    正在此時,白奇的主艦卻動不了,原是灘頭有塊巨石頂住了白奇的主艦,光靠船夫搖櫓劃槳是走不出去了,必須有人下船推著走,船上的幾個將領就屬肖南宇年資最淺,他心裏也明白,情勢十萬火急,容不得他再有片刻猶豫,便馬上站起身,準備離船登岸,正發力時忽有一雙大手在他背後一把將他揪了回來,肖南宇倒在船上才看見,餘茂帶著幾個兵丁已然跳下了船。

    隻見餘茂雙腿蹬地,兩臂運力,胸中憋著氣推動木船,可幾次使勁都未成功。正在此時,他蹬地的右腿中了一箭,忽然就沒了力氣,隻感覺涼颼颼的鮮血直在向外冒,餘茂來不及處理傷口,趕緊接著使勁推動木船,可接著又是兩支利箭射來,貫穿餘茂後胸,他頓時腦袋一片空白,隻看到眼前的木船終於翻過了巨石,離岸遠走了……

    倒在地上的餘茂,忽然看見了自己許多年前失散的兄弟,那些人還那樣年輕,都在嘲笑他怎麽這般狼狽,還變得這麽老,餘茂想說話,但是開不了口,索性跟著他們一起笑,他看著那些人身後的營帳,發現那是自己最熟悉的地方,有金戈鐵馬,有美酒玉樽,他逐漸聽不清自己那些兄弟們在說什麽了,隻記得大家一直在笑,還有遠處歌聲傳來,“少年郎,赴戰場,執幹戈,保國疆”……

    翟明親自騎馬趕來,麵對倒在地上微笑著的餘茂屍體,他騎在馬上一劍砍了餘茂的首級,命人把餘茂的屍身丟入洛江,把頭顱送回益國朝廷,使之身首異處,不得安葬。布置完了這些,翟明也迅速登上戰船,追擊白奇。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