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三教諸事
字數:5558 加入書籤
nbsp; “孫老先生,小子鬥膽問一句,不知您屬於道家何派?”吳君一此時像一個好學的書童,遇到不懂的想了解的,張嘴便問。
孫思邈望向遠處,輕捋胡須道:“老朽本屬樓觀派,隻不過隱居多年,不問世事,又悟通了道家寶典中的少許,現在就算普通道家中人。”
“普通道家中人?如今天下,除了道家三派之外還有其他修道者?”吳君一從孫思邈的話中聽出了差別,急忙問道。
孫思邈點頭道:“吳小友的悟性極高,你說的沒錯,凡是修習道家寶典的均可算做道家中人,除了道家三派,天下還有大量無派的修道者,不過你可不要小瞧無派道士,這其中可有不少佼佼者,就連天師也有好幾位呢。”
天師的道行到底有多高,吳君一心中並沒有什麽概念,不過從孫思邈的話中和劉神威羨慕的表情中可以得知,天師境在修道者心中一定是一個極高的存在!
孫思邈喝完杯中的清茶,劉神威急忙提壺填滿,孫思邈伸手示意吳君一也嚐嚐這茶的味道。
吳君一平時喝茶甚少,對於茶的好壞也不太了解,可是端起石桌上的茶杯,一股沁人心脾的茶香便撲入鼻中,吳君一驚訝至極,茶杯放於桌上,沒有任何味道,端起卻有如此濃鬱清香,真是奇妙!
孫思邈笑道:“此茶是老朽自己種植的,名為‘道茶’,其香氣濃而不膩,鬱而清香,聚攏杯前,久不散去,不僅能調理人之體脈,還能引導先天罡氣的運轉,可謂茶之精品,吳小友不妨多喝幾杯,對你的身體大有益處。”
吳君一拜謝一聲,將茶送入口中,果不其然,入口濃鬱,入腹清爽,一杯下肚,通體暖洋洋的,甚至吳君一能感覺到自己丹田之處,有一團氣正躍躍欲試,想衝破束縛,遊蕩全身。
“神威,你也別站著了,來坐下喝杯茶。”孫思邈笑著對劉神威說道。
劉神威搖頭道:“多謝師傅,我還是站著吧,能聆聽師傅講道已是天恩,徒兒敢過多奢求。”
孫思邈看著吳君一笑道:“我這兒徒弟,什麽都好,就是太過教條,比我這老頭子還古板。”
說罷,孫思邈也沒有再要求劉神威入座,而是與吳君一對座慢慢品茗。吳君一心中一動,孫思邈的道便是如此,自己逍遙,亦不強求別人,萬法隨緣,此番道理看似簡單,實則難如登天。
喝了幾盞茶,孫思邈放下茶杯,問吳君一道:“吳小友,通過給你診脈,我發現你體內的先天罡氣與常人大不相同,老朽還是第一次遇到,但是從你種種表現來看,又好似沒有接觸過道法,難不成吳小友從小生長在道家的環境中,卻未聞道法?”
吳君一摸摸頭,不好意思道:“孫老先生,其實我從小就沒有接觸過任何道家相關事物,就連天下之事也聞之甚少,若不是您今日為我答疑解惑,恐怕小子我跟白癡沒什麽兩樣。”
吳君一的回答好像全在孫思邈的掌握之中,隻見他笑道:“未聞道法卻呈先天八卦,吳小友道緣匪淺,注定是我道門中人,原本老朽早已不問世事,但今日定要替諸位祖師引你入門。”
吳君一沒反應過來,劉神威麵帶喜色說道:“師弟,還不趕快拜見恩師?”
吳君一頓時驚喜過望,能拜入藥王孫思邈的門下,何其幸哉!吳君一撲通一聲跪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倒在地,磕頭拜道:“吳君一拜謝尊師!”
孫思邈亦是心情大好,遙遙抬手道:“入我門下,不必在乎這些繁文縟節,莫要學你師兄才好。”
吳君一站起身來笑道:“謝師傅,師兄尊師重道,本是我效仿之榜樣,然師傅教誨更為重要,弟子就領命了。”
“師弟你……”劉神威沒想到自己這個剛剛入門的便宜師弟居然如此伶牙俐齒,不禁苦笑無語。
“坐下坐下。”孫思邈笑道,“神威,這次君一不再是客,你可以入座了吧。”
劉神威拱手施禮,不再推辭,坐在了吳君一的上手邊。
孫思邈拿起茶壺,給劉神威和吳君一各自倒了一杯茶,輕言道:“我修道一生,算上君一隻收過三名弟子,然而你們三人皆有道緣,也算了了我師傅的遺願。”
劉神威和吳君一相視一眼沒有說話,孫思邈接下來要說的事肯定很是重要,這個節骨眼自然不敢打斷。
“我師傅臨終之前隻留下兩個字,三劫。”孫思邈緩緩道,“何為三劫?在我看來,道家之劫也是道家之緣,你們三人便是我的道緣,或許你們師公臨終前所說的三劫,也將在你們身上應驗。”
說到這裏,孫思邈盯著劉神威和吳君一,問道:“怕嗎?”
“不怕!”二人異口同聲道。
孫思邈笑道:“不怕,也該怕。我師傅道法修為高深,雖然沒有羽化登仙卻也隻是一步之遙。既然他臨終留下三劫之言,定然這三劫非是小事。想來這三劫與這天下大勢有關,也與道釋儒三教之爭有關。三分歸元,九九歸真,我年事已高恐怕無力破劫,你們就替為師接下這重擔吧。”
“謹遵恩師教誨。”劉神威和吳君一再次異口同聲道。
“君一,你說你對天下之事知之甚少,你對道釋儒三教可有所了解?”孫思邈問吳君一道。
吳君一自然知道道家、佛門和儒家在曆史的長河中一直都有爭端,尤其是在隋唐時代,道佛並重,儒家勢弱,道佛二教的爭端最為激烈,剛才恩師講解了吳君一聞所未聞的道家之事,想來佛儒二家也有許多曆史上沒有記載的東西。
吳君一搖頭道:“不太清楚。”
孫思邈點點頭,為吳君一講解道:“道釋儒三教之爭久亦,在千年的爭鬥中,三家均有壓製其餘兩家的時候,但是卻從未使之消失,這不僅僅是因為三家各有擁者千萬,最重要的是三家的底蘊均深厚異常。”
孫思邈喝了口茶,繼續道:“儒家自不用說,孔孟聖人之偉業世人皆知,就連我道教根本《周易》相傳也是由孔聖撰寫,說起來,道儒兩家淵源頗深,追溯千年前,甚至可以稱之為一家。儒家傳承年代最久,驚豔絕倫之輩也最多,荀聖、董聖更是飛升上仙,若論根基,道佛二教也隻能乖乖退後。”
吳君一沒想到,儒家居然也能飛升成仙?怎麽飛升?讀書寫字?
想到這裏,吳君一不禁問道:“儒家之人如何飛升?”
“天地萬物皆有靈氣,飛禽走獸亦可得道成仙,更何況人也。妖有妖氣,鬼有鬼氣,道家有先天罡氣,儒家有浩然正氣,佛門有禪靈寶氣,隻要修行到一定境界,便可踏破虛空,白日飛升。”孫思邈道。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好家夥!還有妖鬼之流!這個世界真夠精彩的!吳君一聽到居然妖鬼也可修煉,不禁打了個冷戰。
“原本佛儒兩家沒有境界的劃分,但是自從我道家開了這個先河,他們也就隨我們來了,隻不過隻有前三境界一樣,到了第四境,我道家稱為天師,儒家稱為居士,佛門則稱之為禪師。至於第五境界,道家為金仙,儒家為天仙,佛門則是羅漢。”
吳君一點點頭,孫思邈的解答非常詳盡,幾乎解除了吳君一大部分的疑問,看來史書記載的東西並不一定可靠,隻有親眼見到,親耳聽到才能體會中華曆史的璀璨,不過這種事情恐怕也隻有吳君一有幸遇到了。
“師傅,您不是說有三個弟子嗎?除了劉師兄外,另外一個師兄呢?”吳君一問道。
孫思邈笑道:“他下山曆練去了,什麽時候回來還要看他在山下有沒有收獲。說來也有趣,我的三個弟子,與三教皆有舍不掉的緣分,大弟子儒家出身後投入我門下,二弟子劉神威本是一個小沙彌,後來患重病來到我這裏,才轉而入了道門,君一你天生與道法緣重,說是一個天生的道士也不為過。”
“或許這正應了師公所說的三劫,是吧師傅。”吳君一笑道。
劉神威點點頭,說道:“君一師弟天性豁達,與大師兄性格相仿,等你二人相見,定會一見如故。”
孫思邈站起身來,笑道:“你大師兄雖然生性頗為豁達,但是對煉丹癡迷成性,什麽時候他能舍棄了這份執念,說不定將來成就在為師之上。神威、君一。”
“弟子在!”劉神威和吳君一急忙站起來。
“今日你們去采些稀缺草藥,明日為師要去欽州問診,切記多采一些赤芍、黃芩、甘草,那邊最近妖鬼作祟,死了不少人,為師擔心流傳瘟疫。”孫思邈說道。
“師傅放心,我們這就去。”劉神威說完,拉起吳君一就走。
吳君一其實更想跟隨孫思邈去看看妖鬼長什麽樣子,但是劉神威看出了他的小心思,低聲道:“你剛剛入道,連基本的護身法決都不會,跟著師傅去不是累贅嗎?想看妖怪,杏林中有大黃,你可以看個夠。”
“師兄,師傅什麽時候能教我道法啊。”劉神威手上的力氣真大,吳君一感覺自己都快被他提起來了,難道這古代人個個都這麽身強體壯嗎?
還沒等劉神威回答,孫思邈的聲音在兩人耳邊響起,“神威,為師不在的這些時日,你先教君一基本藥理和九字真言。”
“神威領命。”劉神威遙遙拜禮。
“師兄,你先放開我,我跟你走就是,在這樣我都被你掐死了!”吳君一雙手扯著衣領,對劉神威說道。
劉神威這才發現自己一直提著吳君一,急忙鬆口手,“師弟你沒事吧。”
“沒事沒事,師兄好力氣!”吳君一趕緊深吸幾口氣,“采藥的地方遠嗎?我見咱們窯洞前有藥圃啊。”
劉神威邊走邊說道:“那藥圃中隻種植一些煉丹的藥材,太白崖上有的是治病之藥,你跟我來就是。”
“遠嗎?”
“不遠,五十裏而已。”
“……”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