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天下英雄誰可當(二)

字數:5624   加入書籤

A+A-


    明晨一早,沈念卿推門而出,便即瞧見蘇盈已乘坐馬上,她換裝梳洗過後,雖武功暫失,氣色卻已恢複了當初的神采奕奕。

    沈念卿走上前去,這時有兩名明教弟子走過來。沈念卿當即向二人感激作別,上了另一匹坐騎,與蘇盈一同絕塵而去。這天午後,二人已下了光明頂大山。途中蘇盈神色淡然,沈念卿有心同她說幾句話,但見她皆轉頭避過,不由得心下黯然:“我究竟做錯了什麽,竟惹得她如此相待。”

    蘇盈勒止了坐騎,眼望四方,說道:“沈公子,咱們就此作別罷。”沈念卿一愣,說道:“蘇姑娘,你不要去尋你的義父了麽?”蘇盈冷笑道:“你真當我愚昧無知麽?你若見著了我義父,豈非便要打起來?”沈念卿聽得一呆,其實這數日來他極少想到此事,或者說不願去想,這時聽她提及,不免覺得極是。

    他呆住片刻功夫,蘇盈已喝令了坐騎,緩緩往前路走去。沈念卿忍不住叫道:“蘇姑娘且慢。”蘇盈停住道:“沈公子還有何事?”沈念卿道:“蘇姑娘,這一路前去艱辛,你武功又施展不了,很是危險……”說著想到上一回梅花主殺她,又說道:“梅花主若知曉你沒死,為防你去通風報信,定然會派高手追殺你……”

    蘇盈搶著道:“你是想說與我一同,籍此保護我,是麽?”沈念卿說個是字。蘇盈緘默片時,道:“那也未嚐不可,隻是倘若你遇見我義父,你待如何?”沈念卿早料她有所一問,不經思索脫口道:“若是我送你的過程中遇見他,這一次我便不跟他計較。大仇來日再報也不遲。”

    蘇盈盈盈一笑,說道:“好罷。”先使喚坐騎在前麵走了。沈念卿見她終於肯笑,麵上不禁露出喜意,跟了上去。

    二人一路北行。途中沈念卿雖是與她並排而行,然而如何擇道卻都是蘇盈而為。他不禁想起明教弟子叫他一路北行。心想:“蘇姑娘也往北而行,說明這是早有預謀的事。”這下反而有些擔憂起明教的形式來。

    這天半夜,二人走上一條密林山道,微風送來,便即聞見一股腐臭之味。蘇盈忍不住輕輕皺眉,沈念卿已翻身下馬,翻躍進了密林,透著皎皎月色,隻見不遠處一道大坑,草草掩埋了許多屍體。他屏住呼吸,走上前一瞧,服飾斑雜,隱隱可辨有明教弟子服飾,也有蒙古人騎兵裝飾,看屍體均已死去了多日了。

    他轉身出了密林,蘇盈問道:“發現了屍體麽?”沈念卿點了點頭,翻身上馬。盯著她道:“蘇姑娘,你義父是否知曉光明頂久難攻下,所以便佯裝敗退,惹得明教眾人下山追趕?還請實話告知。”蘇盈漸緩前行,避開他銳利的眼神,說道:“我義父神機妙算,我怎會知道?”沈念卿忍不住道:“你不知道?那你怎知一路北行?”蘇盈昂首道:“是啊,我們可是蒙古人,由北而來,自然往北而回。”

    她言辭之中多有牽強之意,沈念卿見她實在不願說,一時真沒辦法。再走了一程,蘇盈翻身下馬歇宿。

    沈念卿隻好一同停下,見蘇盈抱膝而坐,在想著一些心事。他便去四周拾了些枯枝來生了一堆火。他心中正想:“自那晚之後,蘇姑娘便換了一人似的,時常一個人發呆。可是有時候我見她又如贏公子一般,落落大方,實在是患得患失,讓人琢磨不透。”

    他走到一處空地坐下,眼瞧月朗星稀,不禁想起了霍思來,暗自期盼道:“思妹,你與張教主等人一同而行,我隻盼你平安無事。”

    兩人各懷心思,誰都不願先講話。等過了一會兒,蘇盈忽得斜靠在大石旁昏昏睡去。沈念卿無心睡眠,胡思亂想了一夜。第二天清晨,兩人續行趕路。

    不過兩日時間,又發現了幾處交戰之地,屍體均是草草掩埋,瞧不出是哪一方所為。

    這天上午,兩人走到一個山坳,突然聽見左側麵傳來呼喝之聲。兩人各自一驚,縱馬轉過山坳,便即瞧見四五十來眾廝殺。沈念卿一瞥之下,瞧清一方是明教弟子,另一方十來人韃子騎兵打扮,另有一夥韃子手持弓弩,在一側遙相呼應,每趁空隙,便趁機偷射一箭。韃子箭法不弱,每每便有一名明教弟子痛呼倒地。

    沈念卿縱馬而起,身形如風般兜轉過去,搶在韃子射手前運功一搗,登時將十來名射手打的人仰馬翻。這時激戰韃子眼見有強敵出現,呼嗬後撤。

    沈念卿一招得手,便即不再上攻,大聲道:“明教兄弟,還請住手。”正在這時,蘇盈用蒙古語說了一句,韃子兵便即扶起傷者後退。

    明教眾人見他出手相助,很是感激,這時有一人站出來,向他拱手道:“不知少俠是哪一派人物?”沈念卿搖頭道:“我並非哪一派,在下喚作沈念卿,與貴教交好。”

    蘇盈道:“沈公子,後會有期。”便即撥轉馬頭,領著韃子兵一同退去了。當即有明教弟子要去追趕,沈念卿道:“諸位兄弟,張教主等人呢?”那弟子歡喜道:“原來是沈少俠。教主等人正在前方十來裏處。我等是見著奔逃韃子,這才領命來追。”沈念卿心中大喜,說道:“事不宜遲,咱們快去跟張教主等人匯合罷。我有些事要跟張教主說。”

    其時明教弟子都知這位沈少俠,乃是因為張無姬的緣故,當時他下山去尋蘇盈。顏東便即將此事稟告張無姬,其後數日韃子來攻,直到張無姬下令追擊韃子,便將沈念卿樣貌告知了眾弟子。

    沈念卿一提建議,明教眾弟子眼見韃子去的遠了,便即點頭稱是,領著他一路北行。

    約莫趕了一個時辰左右,走到了一條峽穀,那弟子道:“我等追擊之時,張教主及諸位法王已領著教眾往這峽穀深處去了。”沈念卿奇道:“為甚麽要走這峽穀?”那弟子搖頭說不知。一行人竭力往峽穀趕路,不多時,漸漸看見前方浩浩蕩蕩大批人馬。

    沈念卿飛奔上前,便即有人轉頭過來。沈念卿認得其中一人,叫道:“吳旗使。”那人微微驚訝,仔細看時,喜道:“原來是沈少俠。”說著領他往前方走去。不多時,已穿過眾人來到了隊伍前麵。沈念卿便即瞧見數道熟悉身影。

    張無姬轉過頭來,一眼望見來人,笑道:“原來是沈少俠。”沈念卿叫道:“張教主,外叔公。”又與關謙、喬千軍打過招呼。張天邪等人微笑點頭。沈念卿道:“怎的不見顏法王與胡法王?”張無姬道:“他二人與其他門派匯合去了。”沈念卿分外不解。一旁關謙解釋道:“沈少俠,此次出征不止我明教,另有武林其他七派。”沈念卿一喜,想起各派拜謁昆侖派之事,心念一動:“莫非是明教與各派聯係上了?”

    這時吳旗使走上前來,說道:“啟稟教主,此穀地勢平緩,四周難攀,確有敵軍埋伏之嫌。”張無姬等人似早有預料,微微點頭,沈念卿聞言卻是一驚,奇道:“張教主,你們為何要進這峽穀之中?”一旁關謙道:“沈少俠有所不知,張教主這是兵行險招,用意深沉著呢。”

    沈念卿不懂行軍打仗,仍是不可意會,昂首瞧了兩麵高達二十餘丈的崖壁,心想:“若這上麵埋伏了敵軍,豈非便成了甕中捉鱉?”張天邪哈哈一笑,道:“念卿孩兒,何必問個清楚明白,待會瞧好了就行。”

    這時張無姬想起一事來,問道:“沈少俠,那位蘇姑娘救回了麽?”沈念卿道:“我已救回了她。不過,我倒是發覺另一件事。”說著輕蹙眉頭。張無姬微一沉吟,說道:“少俠請講。”沈念卿道:“原本此事隻幹係蒙古人與貴教,可是又突然出來一位梅花主。據我所知,這神秘的梅花主本與噶爾笑笑有所勾結,但似乎梅花主另有用意。”

    張無姬點頭,看著他雙目說道:“沈少俠,那噶爾笑笑你若碰見會怎樣做?”沈念卿不明他為何如此問,凝重的說道:“噶爾笑笑與我有深仇大恨,我不能放過他。”張無姬微微一笑,說了一個好字。

    一行人續往北行,再走了一程,這時已至峽穀中央地段。張無姬揮手止行,仰望兩麵崖壁,說道:“關法王,依你來看,這位置如何?”關謙道:“兵家險地,不可不防。”張無姬道:“傳令下去,弟子每五十人一隊,分隊而立,預防弓箭滾石。”當下有三位旗使各自傳令。還未走出幾步,忽聞得潮聲大作,從兩年崖壁上各現出一排弓箭手,隻見有人立在崖上,揮動手中一麵紅旗,登時弓箭手彎弓搭箭,對準了明教眾人。

    張無姬眼見來不及傳令,立時大喝道:“列隊預防。”語聲中參雜了渾厚內勁,在峽穀中激蕩回繞,數千明教弟子紛紛預防,這時第一輪箭雨自兩麵崖上射下來。沈念卿心頭一驚,隻見漫天箭矢落下,形成了一陣箭雨,任是武功極高,也決難躲避,忙將袖袍鼓動,卷過了第一輪箭雨。其時他心頭猶自不解,為何張教主明知此地易險,還要往這峽穀中前行。

    念頭轉過,耳畔傳來撕裂的哀嚎聲。原來明教弟子尚有些來不及預防,不幸被第一輪箭雨射中。韃子所用弓箭均為特質,射程遠且威力巨大。張無姬喝道:“遁。”明教弟子分隊而立,立時有十來人取出盾牌頂在頭上。這時三名掌旗使已各自歸位,各自傳令。立時有五百明教弟子取過弓箭,透過盾牌空隙還擊。

    關謙手掌一轉,已由後麵一名弟子手中取過一張鐵弓,隻見得他左右開弓,咻咻兩箭,竟將韃子指揮射中身亡。這時猛聽得崖麵上吵雜聲音。沈念卿正是不解,便聽得張無姬道:“風、雷、電三位掌旗使動手了?”關謙仍是舉著鐵弓,說道:“看樣子不錯。”

    沈念卿眼見崖麵上韃子有些驚慌,這才反應過來,原來明教另有他手,派人從韃子後麵突襲。這時峽穀中明教弟子仍是射箭反擊,不大一會,竟漸漸穩住了局麵。

    正在這時,突然從前方傳來轟隆隆之聲。張無姬道:“傳令下去,韃子騎兵來啦。”他一聲大喝,三位掌旗使立時領命,當下明教眾人從中間分開,有約莫五百人衝上前去,隻見各人從身後取過一截木棍,一把彎刀,而後將彎刀與木棍對接。吳旗使站在前方,揮動一麵小旗,喝道:“準備。”五百人分散開開,形成一排,將彎刀離得地麵一尺左右。

    這時另有一名掌旗使喝道:“預備。”將手中黑色小旗一揮,便有五百弓箭手彎弓搭箭,對準來方。不一會,沈念卿隻見前方數十丈處滔天煙塵,耳中聽得轟隆隆的響動聲。他心中一緊:“這是韃子騎兵衝過來了麽?”雖見得明教眾弟子井然有序,分毫不亂,也不由得擔憂至極。

    轟隆隆之聲不絕於耳。便見前方大片黑壓壓騎兵壓了過來,呼聲衝破雲霄,望之令人心驚膽戰。自來騎兵作戰,不僅行動敏捷,而且衝擊極大,往往輕而勝之。

    劉旗使一揮黑旗,喝道:“放箭。”當下五百弓箭齊發而去,登時命中了十丈開在的騎兵,眾人隻見前麵數隻坐騎嘶吼一聲,騎兵栽倒在地。隻是後麵的仍是前衝上來,速度未有半分減緩,立馬已奔到了眼前,吳旗使一揮黑旗,喝道:“預備。”

    沈念卿便瞥見五百拿彎刀的弟子往前翻滾,將手中彎刀對準馬蹄揮砍,隻聽得慘叫聲呼天動地。前麵一排騎兵均栽倒在地,這時劉旗使喝道:“上四十五,放箭。”便見明教弓箭手跪地,將弓箭微微舉高,紛紛射出箭矢。如此一來,弓箭便射往了中間人群。

    這時騎兵中間大亂,許多騎兵勒馬不行,此番一來,騎兵速度更是減緩許多。另一名掌旗使當即揮動黑旗,叫道:“風。”隻見五百明教弟子淩空一翻,已與騎兵糾纏在一處廝殺。

    張無姬眼光閃動,叫道:“此番決戰,諸位弟兄齊心協力,消滅韃子便在眼前。”說完縱身一躍,飛進了騎兵當中,一腳踢翻了一名韃子。

    (本章完)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