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好一座臥龍山
字數:3574 加入書籤
nbsp; 早春二月,天氣微涼,臥龍山被霧氣籠罩,如同神女披紗。
上山隻有一條羊腸小道,山道崎嶇,極易失足,便是那倚山而活的獵戶樵夫也少有在這樣的時分上山,不過秦琅還是早早的上了山,早采了鮮桃才能在中午前趕回巫溪鎮,少年不懼路艱隻懼貧。
霧氣深深,隻能看見身前一丈之地的事物,不過秦琅從十歲開始就一個人上山,這段山路便是閉著眼睛也能暢通無礙。
踏荒草,過奇石,一路行至山腰,此時差不多已經到了辰時,山間濕氣形成的霧霾已經退散了少許,眼前出現了一片密林,秦琅停下腳步,略微喘了口氣,接著就從腰間掏出一管竹笛嗚嗚呼呼的吹奏起來。
牧童騎青牛田間吹奏,可添幾許稻香,仕女在溪邊挽腕放音,能引紅鯉上水,可惜秦琅不通音律,這笛子吹的實在難聽,沒有黃鶯對唱,反而驚起一隻老鴰,那老鴰叫了一聲,扇著翅膀飛走了,掠過少年的時候屁 股一扭一泡新鮮的鳥屎從天而降,秦琅趕忙往旁邊一跳險險避過。
幸好沒有弄髒衣服,不然到時去了薛家,薛家那勢利眼的門房可是不會讓自己進門。
秦琅暗道一聲僥幸,目送老鴰遠去,才繼續吹奏笛聲,又過了沒多久,樹林中響起一陣沙沙聲,少年如釋重負的把笛子收起來,目光望處一隻隻獼猴蕩秋千似的扯著樹枝向這麵過來,到了密林邊紛紛縱躍而下圍著秦琅,一個個拉著他的褲管衣袖在他身 上攀爬,看起來竟是親 熱異常。
家貧,常思謀生之道,秦琅吹笛的功夫是跟以前路過巫溪鎮的一個流浪藝人學的,初習時在家中練習,惹的神憎鬼厭,馬大娘脾氣好沒有說什麽,不過在看了陳秀蓮她娘的幾次黑臉後,少年就識趣的隻在無人處吹奏。
第一次上山其實就是為了練笛,沒想到海內存知己,欣賞自己笛聲的竟然是山上的這群獼猴,說起來這些臥龍山土生的獼猴可是當地一霸,上山的鎮民少有不被它們捉弄的,不是把樵夫的斧頭藏起來,就是破壞獵戶好不容易弄好的陷阱,令其徒勞無獲,還有那在山上偷 歡的野 鴛鴦,一番露水情深之後,衣衫往往不知所蹤,隻能光著 身 子從山上跑下來,這些都是猴子們幹的好事。
不知為了何故,這些為禍山林的獼猴對秦琅卻是異常親切,不僅不嫌棄他的笛音,每次還都拿出各種鮮果相待,吃完還能帶走,秦琅就挑些品相好的拿下山去販賣,靠這個養活自己。
臥龍山上其實不少奇珍異果,其他人不是沒有想過做這個活計,可惜都沒有少年的運道,敢進林子猴子們直接扔石頭伺候,巫溪在歸化治下,歸化的知縣據說曾想教訓這群猴子,可惜手下的捕快都不堪用,幾次上山都是铩羽而歸,總不能為了幾隻猴子去請朝廷大軍,最後隻能不了了之。
相處的久了,僅憑手勢就可以把彼此的意思表現的七 七 八 八, 秦琅和猴子們耳鬢 廝 磨了一會,就讓它們去林中采摘鮮桃。
趁猴子們離開的時候,秦琅在林邊尋到一枝細竹,用小刀裁開,這編籃子的技藝也是和鎮上的手藝人學的,不過比不上那個心靈手巧的盲翁,到現在秦琅也隻能編一些簡單的東西。
吱吱,猴子們回來的很快,秦琅剛剛將籃子編好,那些獼猴已經一隻隻手捧鮮果從林中竄了出來,那領頭的猴子和少年最為親近,手裏拿著一個碩大的鮮桃邀功一樣一下撲到了秦琅的懷中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反而是秦琅經不住它的力氣,摔倒在地。
大將軍你又重了不少,少年嘴上抱怨著,手已經從獼猴手裏接過了鮮桃,又從邊上其他猴子手中取大的湊滿一籃。
好了今天有事情,我改天再來和你們玩,秦琅說完,提起籃子欲下山去,吱吱,叫大將軍的這隻猴子不僅個頭比同類大了一號,頭上更有一撮白毛,顯得很有靈性,聞言立刻不滿的抗議起來,更耍賴一樣的抱住秦琅的腿,不許他離去。
吱吱,大將軍是這些猴子的頭領,它一叫,其他的獼猴也跟著叫了起來,大將軍勿鬧,少年連忙安撫,今天薛掌櫃母親做壽,我把鮮桃獻上,得了喜錢,也好買些酒來,給大家喝,秦琅怕自己說不明白,一邊說一邊比劃,手虛握成杯狀,做了個喝酒的動作。
吱吱,猴子好酒,而且不分優劣,老是它們做東道,秦琅也不好意思,有的時候就在鎮上買些東西回請,沒什麽好東西,醃花生,糖葫蘆,上次別人喜宴上喝剩下的酒給了秦琅半壇,帶到山上這些獼猴竟是大喜,雖然每隻猴子隻能分到幾滴,仍是喝的抓耳撓腮一個個喜不自禁,此時正是食髓知味,聽到秦琅要帶酒來,紛紛吱吱大叫,這次卻是催他下山,大將軍也不抱他褲腿了,反一個勁的把他往外推。
你們這些猴子也這麽勢利,秦琅笑罵著提起籃子轉身離開,身後一群猴子引頸目送,一陣風吹過,如同筆墨渲染,那些散開的霧氣重新團聚,遮住少年離去的身形,猴子們這才又吱吱叫了一陣,重新竄回林中去了。
歸化有八鎮,巫溪最美,亦最偏僻,兩者皆因臥龍山。
臥龍山不算高峻,但風景自有其獨到之處,山上那些奇花異石不提,就說這山上之霧便不一般,不僅把整個臥龍山遮住,而且從山腰往上看,這些霧氣團而不散,竟然隱隱成一傘形,旭日照在傘狀雲霧上把其鍍成七彩。
這就是大漢十景之一的寶天華蓋,到了夏秋之時雲霧散去,臥龍山方顯其真正麵目,這時才是眾人尋芳觀景之時,山上岩洞無數,更奇在洞洞相連,洞中有小溪流淌,遊客踏水而行一路上去就能行到臥龍最高的龍脊峰,據說這些溪水的源泉就是山頂那口不老泉,一泉湧而百洞生精,這又成另一奇觀,以一潤百。
大漢十景,歸化獨得其二,而這兩者都在巫溪,按說當地百姓應該慶甚有臥龍山,但其實不然。
臥龍山地勢奇特,整個臥龍山就是個環形,巫溪在其懷抱當中,隻有一條古道通向外邊,古道狹窄,僅容兩車並行,沿古道行十餘裏才可到歸化另外一鎮桐穀,和外界往來不便,當地的良田和生意又被幾個大戶把持,那些有誌功名富貴的年輕後生,一有機會就往外跑,神算子曾經和秦琅說笑道,沒有媳婦莫著慌,再過十年巫溪鎮的青年男人怕不都要跑光了,到時候大姑娘小媳婦都要便宜咱倆兩個光棍。
神算子市井中人,言辭向來詼諧,秦琅不如其臉皮厚每次都被他說的羞臊而去,不過巫溪向外的這條古道倒真是出去的多,來的人少。
像楊家薛家這些大戶在其他地方都各有店鋪,每到月初月末才會有他們的車隊上路,把本地的特產運出,再采買些貨物回來,現在是二月中,而來這裏觀景的外地遊客則要到五月才會陸續來巫溪,看那以一潤百,至於寶天華蓋等閑看不得,這個時候上山除了秦琅在內的寥寥幾人,其餘恐怕都要迷路,因為這些緣故,所以當少年下的山來,看見一輛向巫溪而來的馬車,心中多少還是有些詫異。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