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書法之道

字數:5246   加入書籤

A+A-




    向王羲之學習書法之道不是魯妙子臨時起意。

    大唐雙龍中的魯妙子hao稱全能宗師,百家百工無不擅長。

    魯妙子重活一世,作為一名穿越者的驕傲,要做就一定要比原版的更完美。

    而且作為穿越者,沒有金手指在穿越者中都抬不起頭來。

    《接引入夢心經》就是魯妙子帶來的金手指,也是上輩子魯妙子能夠突破人類極限的根本。

    《接引入夢心經》據說乃接引聖人夢中證道之法,可以在潛意識中構建一個完整的世界,將使用者的神識投入其中經曆書中的人生。

    書中一切可以映照現實。不過這門gong fa的前提是裏麵的一切需要使用者有著清楚的認知。

    連什麽是道都不清楚,就更不可能白日夢就夢到個洪荒世界然後開天辟地成就大道了。

    上一世,魯妙子憑借這門心法,具現出龍蛇的世界最終將自己的肉身突破到人類的極限。

    簡而言之,《接引入夢心經》類似於一台超級計算機,可以根據基本的素材推演出最高級的法門,這也是魯妙子相信自己能夠超越一切的底氣。

    腦洞是程序算法,《接引入夢心經》是硬件,隻要學習的知識跟得上,戰神圖錄也能yy出來。

    學習書法是第一步,將書法之道學習掌握就是魯妙子為了構建自己的第一門武功而做的準備。

    永和十年,初雪,會稽王府

    一個五歲左右的孩童站在池塘邊的桌子旁正在努力的書寫著。雖然天上飄著雪花,孩童僅僅穿著單薄的衣衫。

    但是孩童額頭上卻有著淡淡的汗漬。揮毫潑墨,縱筆如飛。毛筆在孩童的手上好像變成一把長劍,正在工工整整的演練著一套絕世劍法一般。

    不知道過了多久,孩童借著筆鋒用力一甩,墨汁順著筆尖射入池塘,好像石塊投入池塘一般激起一大片水花。收筆吐氣,口中呼出的氣體好像利劍一樣激射而出,撞在石桌讓石桌輕微震蕩。

    魯妙子從廳堂中走了出來,對著孩童開心的笑著

    “小軒,你還是太嚴肅了。草書要狂要散,形散而神不散。恣意橫行方得草書真諦。行氣運筆那麽用力還是什麽草書。不要太過於壓抑自己,這不是真的你。記住了,這世間的一切隻有兩個字,狗屁”

    石之軒聞言憨笑說“表哥是之軒愚笨,師尊這套行草我一直不能領悟精髓”

    王羲之在身後給了魯妙子一記腦瓜崩,笑著對石之軒說

    “之軒,不要聽你表哥的。你要記住,個人自有緣法。你之本心自有傲氣。其實你表哥的金石漆書更適合你的性子。不過,謹記人不可有傲氣但是不可無傲骨。”

    石之軒點頭應允,魯妙子一旁不服氣的說

    “傲而不狂怎麽行,不狂的小軒軒還是什麽小軒軒。來,小軒軒看表哥教你怎麽寫草書”

    說完,不等王羲之說話。魯妙子從腰間取下一個葫蘆大口飲下,喝完不懷好意的看著石之軒,不等石之軒反應,一把攬住他將剩餘的酒灌進石之軒嗓子裏。

    ‘咳咳’石之軒忍不住咳嗽幾聲,魯妙子握住石之軒右手,一把抓住手中筆杆,握筆如刀。

    “聽著小軒軒。酒入愁腸,七分變作了月光”

    說著,牽引著石之軒手中毛筆,將筆頭伸進池塘中。王府的池塘是王羲之的洗硯池,池水已經漆黑如墨。

    初雪時分,墨池上結著一層薄薄的冰霜,毛筆刺破冰霜,冰霜隨著蕩漾而起的陣陣波泛著白光真仿佛月光照在水上。

    “嗝..餘下三分化作了劍氣”

    魯妙子一口酒氣噴在石之軒臉上,似醉非醉的說。說完運筆如劍刺在宣紙上,力透紙背一劍奪命。

    “繡口一吐,就是半個九州”

    魯妙子大笑著說。手中動作不停,手中毛筆肆意揮舞好像醉漢揮舞手中的寶劍,又像沙場戰將身陷重圍舉世皆敵。

    手中的毛筆就是魯妙子手中的寶劍,揮砍刺削撩,無意又像故意。

    冥冥中,石之軒好像聽見四處戰馬嘶鳴,鼻尖的墨香也變成帶有血腥的硝煙味。石之軒被魯妙子帶進一場沙場之中。

    “夫世間之人,多以良氣行書,以書養氣。”

    魯妙子的聲音飄飄渺渺在石之軒周圍響起

    “但是,良氣是氣,劣氣也是氣。為什麽劣氣不能為人所用?殺氣,殺該殺之人。心有不平,出劍;心有不甘,出劍;心有不忿,出劍。”

    隨著魯妙子的三聲出劍,石之軒感覺心中好像有什麽破碎了。

    破天荒的,石之軒主動刺筆而出。不是以往那種形正神嚴的書寫。石之軒臉上帶著微醺的粉紅,身形被魯妙子帶著東倒西歪,手中毛筆也隨意鬆垮的握著。

    手中筆,心中劍。心中有劍,草木皆可為劍,何況毛筆耶。十麵埋伏,怎麽辦?殺光埋伏的人,不就好了。漸漸的,石之軒不再是被動的隨著魯妙子的手而行動,反而是主動的開始揮舞起來。

    魯妙子見狀放開石之軒退到王羲之身旁,看著石之軒zi you發揮“你不該打開之軒的桎梏,他心中帶有戾氣。本來之軒性格綿軟,尚且有約束。現在你打開了枷鎖,不怕毀了他麽”

    魯妙子傲然說“不可能,他不會被心中的戾氣打敗的。他是我魯妙子的兄弟怎麽可能被小小的心魔打敗。至於其他人,我看誰敢動我魯妙子的兄弟”

    王羲之複雜的看著魯妙子,眼前的這個人是他生平第一次難以看透的人。魯妙子有著少年人難以企及的成熟和穩重就像而立之年的人一般,但是同時他也是純粹的,魯妙子有著自己的世界觀,從來不會被任何世俗的觀點所幹擾。

    兩人說話間,石之軒終於完成了書法。王羲之上千觀望

    第一句是魯妙子執筆的詩文,上麵的筆法帶有狂草的不羈,但是在狂草中又有著魯妙子獨有的金石漆書的鋒銳和濃濃的血腥味。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伴隨著魯妙子冷酷的筆鋒,屈原《國殤》的開篇描寫的慘烈的戰爭場麵撲麵而來。

    王羲之眼前好像看到了那座魏昌城。將士們身披犀甲,手持吳戈,人人奮勇爭先,與敵人展開了短兵相接的戰鬥。戰旗遮蓋住太陽,戰鼓震天動地。

    流矢在陣地上紛紛墜落。斷臂殘肢,血水仿佛暴雨般清洗著整座城池。斷刀殘劍,還有折斷的弓箭。哀嚎聲變得低沉婉轉好像地府伸出傳來的挽歌。

    緊接著下一句意境驟然轉變,由於是魯妙子帶著石之軒在書寫,筆法中不自覺的帶了一絲嚴肅沉悶,正好符合了第二句詩句‘淩餘陣兮躐餘行,左驂殪兮右刃傷。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中的意境:

    隻見戰場中,雙方戰車交替,車輪深深地陷入泥土中,四匹馬掙紮著,還是拉不起來。由於敵軍眾多,我軍傷亡慘重,左側的邊馬倒下了,右側的邊馬也被兵刃殺傷。石之軒的肅穆筆鋒讓殘酷的戰爭中帶有了一絲緊張和哀傷。

    第三句時,石之軒受到魯妙子的啟發,漸漸打開了心中的桎梏。

    ‘天時墜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形容的場景是天地仿佛神靈因為殘酷的殺戮和屍體遍布城池的慘狀的震怒而變得昏暗。

    昏暗的天氣使得前路茫茫看不到歸家的道路,出征的將士大多也一去無回,本來是悲傷哀婉的詩句在石之軒心中漸漸綻放的狂傲中,展現除了一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心態,為詩文增添了一份亮色

    而最後,徹悟了的石之軒寫出的‘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淩。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描寫出了英雄們意誌的剛強、武力的強大,身雖死而誌不可奪!他們死而有知,英靈不泯,在鬼中也是出類拔萃的英雄!

    這句詩中的英雄在王羲之眼中變成了石之軒和魯妙子,兩人在遍布屍骸的戰場上,最在白骨堆壘成的王座上相視而笑。狂傲之氣鋪麵而來,讓王羲之也忍不住震驚。

    沉默許久,王羲之對兩人說“軒兒,你的書法出師了。你的草書自成一體,狂傲不羈。希望你記住傲氣不要緊但過分的驕傲就是愚蠢了”

    說完,看著魯妙子。王羲之麵色複雜的說“你早就已經不是我能教的了。你的書法銳氣十足卻又知道內斂,好像藏在鞘中的寶劍。很好,很好啊”

    ‘但是劍鞘的縫隙中都在滴落著鮮血和碎肉骨沫,這把劍還是不要出鞘為好’

    看著因為不擅飲酒而醉酒的石之軒被一旁的魯妙子各種欺負的樣子,王羲之心知此二人心境已成未來練功必然事半功倍。

    ‘未來的江湖有趣了啊。罷了,風大點也好,吹幹淨那些醃臢的雜碎’王羲之望著北方心中想起一張銘記腦海的笑顏。

    從那天起,王羲之身旁少了兩個徒弟,多了一副足以名傳千古字。

    《周易》的爻辭--初九,潛龍勿用,象曰:潛龍勿用,陽在下也。(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