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比試(完)

字數:6368   加入書籤

A+A-




    魯妙子研究過九州的武學劃分,之前也跟石之軒他們講解過武功境界的劃分。不過武學之道博大精深,不是簡簡單單的比較內功境界高低就能分勝負的。武學,說到底還是廝殺的藝術。

    武功招式就是專門為了廝殺求勝而創造出來的,不過目前九州之中對於招式並沒有明確的認知,往往和內功心法聯係在一起。魯妙子經過研究發現越精妙的武功招式越接近完美的法例標準,不過因為人的細微差距,同一種發力姿勢每個人的利用效率大不相同。對於這種情況有兩種解決方法:

    第一種就是當一個人武學境界達到一定高度,或者天賦異稟有著本能的直覺時,他們會根據自己的身體實際情況,主動或者被動的改變細微的發力角度,讓這種發力最適合自己的身體。

    另一種方法就是靠內功心法,好的內功心fa hui在潛移默化中調整一個人的心境,肌肉,還有經絡等等條件,讓一個人在不自覺中變化成最適合gong fa招式的體製,這樣刻板的按照招式發力也能達到最接近完美的效果。

    不過,以上兩種方法,第一種太依賴資質,第二種帶有太強的局限性,大部分人一輩子都不能超過創造gong fa人的桎梏,而也是因為這種情況,導致選擇武功時人們才本能的選擇武功gao qiang的人創造的gong fa。畢竟都存在上限的情況下,還是上限越高越好。這也就是武功心法招式的等級劃分方法,根據創造者的境界劃分。

    之所以強調這些是因為,但凡學武之人,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基礎。要求對於一招一式有著強大的控製力,每一招都要按照武功招式一絲一毫都不能差的發力使出,否則必然出現da a煩。

    在最開始的交手中,魯妙子用銀針通過石之軒的折扇給石之軒體內渡進去一股長春真氣。由於長春真氣是強大的恢複屬性真氣,人體真氣的本能中會將長春真氣認為是友方,從而不會抵抗這股真氣。而石之軒也感應到這股真氣不存在任何有害人體的功能,因此也沒有耗費時間驅逐。

    但是石之軒並不知道,這個世界上有種殺人的方法叫做‘我也是為了你好’。這股渡入石之軒體內的長春真氣,剛一進入石之軒身體,本能就要發揮學**做好事的天性,隨著經絡在石之軒體內遊走,尋找發揮作用的機會。

    正巧,石之軒打算再次發動攻擊,體內真氣匯聚到足下經絡。長春真氣也跟著進入了足下經絡,長春真氣感應到經絡中匯聚了大量的真氣,經脈鼓脹有了輕微的損傷,馬上發揮了自己學**的天性,匯聚到了真氣匯聚最嚴重的點-足三裏。強勢的將足三裏的經脈包裹進行恢複。

    石之軒體內的真氣,剛剛匯聚到一起要發揮作用,就被長春真氣擠開,而體內真氣感應到長春真氣是在幫助身體恢複,也沒有理由排斥這個真氣。結果就變成了足三裏的穴道內存在了一股異種真氣,也就是傳說中的點穴效果差不多。

    說起來很漫長,但是整個過程也就在電光火石之間。石之軒腳下的內氣被影響,導致招式功夫變形,而之前也說過了,輕微的走形都會產生巨大的偏差何況足三裏被內氣包裹。

    石之軒感應著身體內的情況,突然想起之前魯妙子給他講的一個故事:一隻麻雀在冬天要被凍死的時候,一頭牛在麻雀頭上排泄了一坨寶貝,熱乎乎的將麻雀包裹,一隻狼看到了好心的將麻雀從寶貝中拽了出來,並擦洗幹淨,然後將麻雀吃了。魯妙子當時曾經說過‘記住,不是所有在你頭上拉屎的都是壞人,也不是所有將你拽出糞堆的都是好人’

    當時石之軒還並不是十分明白,現在終於清楚了。感應到身體內真氣有著輕微的紊亂,石之軒無奈收回步伐,轉攻為守,一邊警惕的防備著魯妙子,一邊努力的調整紊亂的內氣。

    “好了,小軒軒不要擔心。我今天就是想讓你們見識見識一些稀奇古怪的招式,讓你們長點見識。剛才那招呢叫做回春針,取妙手回春之意,本是用來治病救人的,但是用好了也可以傷人。我以前跟你說過,做人不能太死腦筋。你看,還是意識僵化了吧。記住了,行走江湖,腦洞最重要。”魯妙子並沒有乘勝追擊,而是笑著調侃起石之軒

    石之軒很快平複好真氣,對魯妙子行禮說“感謝大兄賜教,不過之軒還想厚顏求教幾招,還望大兄莫怪”

    魯妙子對於石之軒的執著十分的了解,無可奈何的示意石之軒繼續進攻。

    石之軒這一次打起精神,更加的警惕起來。放棄了和心法並不匹配的補天閣招數,使用起最熟練的花間遊來。

    花間派為魔門中的異類,一脈單傳,講求以藝術入武道,曆代傳人皆為風度翩翩的書生公子,花間派主要是震洲前朝魏晉之際,篡位權臣四起,道德淪喪,一幫出身高門大閥的公子出於對黑暗時局的憂仇憤慨,選擇了與主流社會相對抗的人生態度,花間道的成立,亦當在此時。

    與魔門其他流派相比,花間道份屬主流社會的邊緣團體,這一屬性決定了它在魔門兩派六道中的尷尬地位,而花間傳人傳承自世家大族的自命風雅,同樣也使得他們與其他魔門中人格格不入。是以花間一脈幾乎注定得不到《天魔策》最核心部分的傳承。然而花間傳人的出身以及他們對於主流社會的相對融入程度,卻又使得他們對於魔門同伴,相對而言保持著一分天然的優越感。

    石之軒作為花間派的傳人,天生帶著幾分憂鬱,和一身的驕傲,不過這一世由於魯妙子的壓製和diao jiao,並沒有讓石之軒過早的解除補天閣的心法。因此現在的是石之軒也有了幾分善畫嗜酒的風流才子的味道。

    不過在這種風流才子的掩蓋下,不變的是那一份流淌在骨子的桀驁不馴,那一份永遠不甘居於任何人之下,哪怕一個人麵對整個天地,他也不會挑一下眉的桀驁不馴。

    這種發在的氣質更加符合了花間派孤傲有放浪的心境,因此現在的石之軒的花間遊輕功比花間派曆代傳人更加的可怕。

    石之軒運起花間遊的心法,整個人變得懶撒傲慢,臉上帶著迷離的笑容,笑容中眼神清冷,嘴角帶著高傲。魯妙子相信,如果石之軒可以一直保持這種氣質的話,除了自小長大,太熟悉的他的祝玉妍,慈航靜齋的那兩個傑出女公關,石之軒有希望全收。

    就在魯妙子走神的時候,石之軒搖搖晃晃的走出一步。這一步並不像補天閣那麽嚴謹到分毫不差的刻板,反而顯得特別的隨行。花間遊的心境本身就是縱意花叢,似醉非醉。醉死花叢又何妨,隻要心不動片葉不沾身。這種心境下,每一步並沒有嚴格的要求,隨心所欲更加的完美。這樣一來,魯妙子的回春針法的擾亂作用就無法發揮。

    石之軒運用起花間遊,踏著酒仙步靠近魯妙子,手中折扇好像胡亂的揮舞著攻擊向魯妙子。破蓮八招,石之軒自創的武功,專門針對安隆的「天心蓮環」,能以巧勁破其「蓮步」和「蓮環」。融合了從王羲之處學習的狂草精要,借助毛筆用力法門,創造出借力打力的方法,可卸、移對方的內勁,能夠四量撥千斤,配合花間遊的步法。出招時,筆走龍蛇,恣肆放縱,又有著幾分神態瀟灑孤傲的氣質。

    魯妙子見此欣慰的笑了笑說“我曾經聽聞一位天下第一神醫,一身醫術震鑠古今。最令人驚奇的不是醫術,而是他可以名列天下黑道高手排行榜,黑榜第六。人稱毒醫,烈震北”魯妙子說著話,手下動作不停。

    依舊是神行百變gong fa,身子好像變成了泥鰍。左晃右鑽的躲避石之軒胡亂揮舞的折扇。一時間場麵就像一個醉漢捉一條泥鰍一樣,非常滑稽。讓祝玉妍‘噗嗤’一聲樂了出來。

    石之軒的破蓮八招名為八招,其實是八種用力法門。招式千變萬化,無窮無盡。場麵上,石之軒招式迭出,而魯妙子隻能不斷閃躲防禦。一時間石之軒竟然占了上風。

    魯妙子長時間處於閃躲防禦的狀態,心知不好。畢竟久守必失。交手這麽久了,魯妙子對於石之軒的破蓮八招也已經看個明白。瞅準一個空隙,運起輕功猛然躍出,和石之軒拉開了距離。

    魯妙子望著石之軒輕輕說道“小心了,這一招是當年那位前輩借鑒一位友人創出的招式。也是他名震江湖的絕技—華佗針”說完,手中銀針猛然翹起,針尖對準石之軒,無盡的殺氣帶著濃濃的血腥味和亡靈的哀嚎席卷著石之軒,恍惚中,石之軒好像看到一名手中丈二紅槍,騎在馬上的美男子向著他奔襲而來。

    “二十針”隨著魯妙子的輕喝。石之軒猛然間發現一道銀河從魯妙子手中流淌而出。點點星光,仿佛流行一般直奔自己而來。石之軒心知不好,但是心神在剛才被魯妙子的氣勢震懾,反映慢了些許,根本來不及閃躲。無奈之下,隻能提起護體,雙手擋住要害準備硬抗。

    一陣清風拂過,石之軒感覺身上好像被幾絲春雨點過一般,剛要鬆一口氣,猛然間,點在身上的春雨化作了一根根銀針紮進了身體裏。長春真氣隨著銀針灌注到石之軒身體上的各個經絡,石之軒失去了反抗能力,動彈不得。

    華佗針是黑榜高手「毒醫」烈震北結合醫道所創出的武技,針上蘊含一股無可禦的尖銳氣勁,專破敵人內家功夫,一旦鑽入手內即隨脈而行,十分怪異難防。

    雖然魯妙子的內氣沒有攻擊性,但是魯妙子可以通過華佗針的手法,讓內氣進入人體阻隔經脈之間的連接,做到點穴截脈的效果。

    魯妙子走到石之軒身旁,解開對石之軒的控製,伸出手對石之軒說“表弟,你輸了。不過,你,不賴”。

    魯妙子嚴肅認真的語氣和言語中誠懇的讚賞,還有臉上大大的笑容驅散了石之軒因為失敗而帶來的沮喪。石之軒笑著握住魯妙子的手說“大哥,你果然還是咱們裏最強的,不過你要小心了下次我一定贏你。”

    說完,猛然想起剛才那招殺氣四溢的招式問道“大哥,那招二十針是?”

    魯妙子想起剛才那招燦若星河的招式,而這招卻並不是那個人的最強招式。對於那個人的強大心中更是莫名的神往,不知道在這個混亂的時代,能不能有機會遇見。

    魯妙子想起烈震北曾經說過的一句話‘若海兄!你若死而有知,當會明白我以你的丈二紅槍克敵製勝時心中存在的敬意。’轉過頭對石之軒說“他是一名武者,一代槍雄,他叫厲若海。邪靈,厲若海”

    “好一個邪靈厲若海。恨不能與君相逢啊。”瀟灑的聲音從場外傳了過來,魯妙子回過神來,發現場地外站了四男一女,五個人。當年的魔門五人再一次相聚了。

    石改之還是那麽的風流倜儻,高句麗的苦寒也沒有讓他有那麽一縷的滄桑。石改之笑著對石之軒招了招手說“之軒,快過來。讓二師父好好看看。不錯啊小子,花間遊用的快趕上你二師父我了。心法沒學補天閣的?聰明人,融合之道不急於一時啊”

    石之軒也是激動不已的飛奔過去“徒兒見過師傅。二位師傅,徒兒擅自決斷,沒有修行補天閣心法,還請師傅責罰”

    “還可以..之軒…不賴..弟弟說.的對。”石過之依舊少言寡語,但是語氣中的溫和還是不經意間流露出來。

    石之軒和兩位師傅交流的同同時。許久未見的另外兩對師徒也在各自敘述著思念之情。尤其是另外兩對,祝英台和祝玉妍名為師徒實為母子,而安隆和安慶之本身就是父子。他們之間更是有著許多話要說。

    魯妙子見狀和魯大師相視一笑,默默離開廣場,將空間留給他們。

    一夜無話,第二天一大早吃過早飯,魔門五人就相繼告辭。昨天上午他們已經來到稷下學宮,情報也交給魯大師了。一方麵由於此次發現的情報過於重要,不是僅僅他們五個人能決定的,需要等門內長老,長輩都前來一起商討。另一方麵魔門中還有許多事務繁雜等著他們,因此五人匆匆忙忙的帶著小家夥回去曆練。

    魯妙子依依不舍的送別了幾個小家夥。偌大的稷下學宮再一次剩下魯妙子和魯大師兩個人了。

    下午,魯妙子看完了所有的情報,對於胡禍之事有了個大概。見魯大師不在學宮,正打算趁著天亮下山一趟,去看看山下的幾個朋友。

    魯妙子這幾年,不僅僅待在深山之中。沒事也經常帶著三個小家夥下山,到附近村莊玩耍,幾個小家夥因此也認識了一些年齡相仿的小夥伴,魯妙子也把那些小家夥當做弟弟一樣看待。

    魯妙子知道,隨著幾個小家夥的離開,他也馬上就要去曆練了。走之前,想見見那幾個弟弟妹妹的。畢竟下次相見就不知道是在何時了。

    正想著,就看見魯大師匆匆從外麵走了進來,神色嚴肅的對魯妙子說“你速速下山,剛才我從村裏人哪聽說,你山下的弟弟妹妹好像出事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