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衣錦還鄉”
字數:3772 加入書籤
這個世界沒有對與錯,也分不清黑和白。成年人的世界裏,沒有什麽好人和壞人。立場不同,終歸分不出黑白。比之仇寇,我之英雄。恩恩怨怨,誰又能說清楚對與錯?所以,這個世界上最單純的關係隻有兩種,一種是**和金錢的交易關係,另一種就是童年的夥伴關係
幼年時的玩伴也許是人生中最純潔的朋友。沒有複雜的利益糾葛,隻有簡單的喜歡與不喜歡。而這種純粹的感情大多也僅僅停留在最單純的學生時代,這大概也是很多步入社會的人總是懷念學校,組織同學聚會的關係。哪怕學生時代關係不好的兩個人,相逢時也大抵一笑泯恩仇。魯妙子和王小虎就是這種朋友。
王小虎是魯妙子附近村子裏的小家夥,小家夥認識魯妙子的時候還不叫王小虎。在那個混亂的年代,名字是身份的象征,文化的標誌不是山村的人有資格擁有的。農村講究賤名好養,小虎原名狗娃,王狗娃。這是他父親,王大壯花費了好幾個時辰想出來的名字。
魯妙子第一次見到王小虎的時候,他和一群村裏的小朋友在河邊捉泥鰍。小胖子安隆留著口水看著一條條泥鰍,想起魯妙子曾經提到的各種泥鰍小吃走不動道了。王小虎是那群小家夥裏的領頭人,村子裏的孩子王。看著小胖子垂涎欲滴的樣子,王小虎大氣的把自己的泥鰍分給他們一起吃。
很多時候,小孩子的友情就是這麽簡單,分享是友情的開始。安隆開心的吃了一頓美味的小吃,不過他不知道的是他吃掉的泥鰍是王小虎的晚飯。晚上王小虎餓著肚子在床上數星星的時候,嘴角還是帶著開心的笑容。因為王小虎感覺自己像那些大俠一樣,做了一件義薄雲天的大事。沒錯在王小虎他們這些食不果腹的孩子眼中,把食物分給別人已經是很義氣的大事了。
王小虎向往江湖,向往江湖俠士的生活。因此,他很喜歡魯妙子給他起的名字,因為有了名字才代表了有身份,也就離他闖蕩江湖的夢想更進了一步。沒錯,闖蕩江湖。王小虎小的時候聽過一次流浪到村莊的說書人講的書,從此書中大俠行俠仗義的故事就成了王小虎的夢想。
王小虎經常做夢,夢到自己成為了一名大俠。每次行俠仗義之後,被救助的人總會送給他一堆好吃的帶餡的饅頭。然後熱情的問自己‘敢問閣下高姓大名’,每到這時候‘我就是大俠王狗剩’,然後夢醒了。直到魯妙子幫他起了個大名。因為這個,王小虎特別親近魯妙子,魯妙子也把這個和安隆他們差不多大的孩子當成親弟弟一樣。
由於王小虎的資質卻是不算太好,而且自古有窮文富武的說法。王小虎的家境也沒有條件讓他修行高深的武學,畢竟練武需要大量的食物補充精氣的。因此,魯妙子特意幫王小虎編輯了一套在運動中養氣健身的法門,和一門江湖俠客標配的五虎斷門刀。雖然不一定能成為什麽高手,但是在附近鄉裏鋤強扶弱還是足夠的。
王小虎是個簡單的人,他並沒有因為不能學習高深的武功而感到傷心。在王小虎的心裏,不管武功高低,隻要是會那些威風堂堂的招數,當路見不平的時候,可以拔刀相助就足夠了。王小虎和魯妙子相識了五年,五虎斷門刀也練了五年。
王小虎資質確實不好,但是他執著。也許是命運,王小虎對於這個和自己名字特別匹配的刀法,真的是如癡如狂。而這也是他唯一能夠接觸到的武功,因此五虎斷門刀已經讓他練成了本能。行走坐臥都是出刀,伸手是刀,瞪眼也是刀。魯妙子都對王小虎能夠將五虎斷門刀練到這種境界感到惋惜。‘小虎,你是刀法的奇才。如果不是內功太差也許你就是另一個天刀。’
王小虎並不可惜,自己家庭的窮困他是了解的。雖然魯妙子可以接濟他,幫助他。但是王小虎不想這樣。他的父親王大壯曾經告訴過他:朋友之間可以相互幫助,但是不能依賴。依賴久了,就不再是朋友了。身份不等,最終也就變成下人了。所以,王小虎和魯妙子還是朋友。
時間總是在不經意間走過。這一天,已經十二歲的王小虎正走在回村的小路上,他十分的高興,因為他高才把隔壁村的二賴子兄弟揍了。二賴子兄弟倆是隔壁村出了名的閑漢,平日裏偷雞摸狗,遊手好閑。昨天竟然敢調戲他們村的王寡婦。王寡婦是看著王小虎他們從小長大的。
聽了這個消息,小俠客王小虎怎麽能善罷甘休。今天一大早,他就揣著跟燒火棍跑到隔壁村口堵那倆混蛋。王小俠先是使出一招猛虎下山,當頭就是給了二賴子一悶棍。正砸在嘴巴上,打得他滿嘴血,牙齒都掉了好幾顆。接著王小俠又是一招猛虎擺尾,橫掃千軍打在二賴子他哥的小腿肚子上,直接把那個家夥打趴下了。接下來,什麽餓虎撲食,猛虎硬爬山,逐虎過澗等等招數盡數使出,總之是打得那倆家夥哭爹喊娘,好不熱鬧。
王小虎一邊手舞足蹈的回憶著今天的行俠仗義,一邊想著等什麽時候看到安小胖和魯大哥,到時候跟他們說說,顯擺顯擺。
就在王小虎幻想著的時候,他發現遠方自己家的方向隱約有著火光。‘不好’王小虎心中一緊,急忙加速奔向家去。
王小虎所在的王家村是南朝陳國的一處郡縣下屬村莊。在這個交通極端不便利的時代,這種偏遠的村莊一輩子可能見過的最大的大老爺就是縣長了。今天,王家村可是來了一位大老爺,據說是從陳國皇宮裏來的人呢。
一路上,白沙鋪地,灑水淨街。八個粗壯的漢子抬著一頂錦繡團龍轎,前後是八八六十四名儀仗,州縣衙役鳴鑼開道,鞍前馬後的就奔著王家村來了。
轎子剛到村口,村長帶著全村男女老少就在村口列隊迎接。“誒呀,雜家怎麽好意思讓諸位父老鄉親的出門迎接呢。真實慚愧慚愧啊”轎子裏麵的人陰陽怪氣的說著客套的話,人卻端著架子沒有從轎子裏出來。
村長閱曆豐富,並沒有將客套話當真,帶著男女老少來到轎子前麵,卑微的跪伏在地口中高呼“恭迎老爺”。
轎子裏的人這才不緊不慢的掀開轎簾走了出來。一腳踩在頭前村長的頭上,一步踩著一個人的走到村口。轎子裏出來的是一個宦官,隻見他頭上戴著束發嵌寶紫金冠,齊眉勒著二龍搶珠金抹額,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紅箭袖,束著五彩絲攢花結長穗宮絛,外罩石青起花八團倭鍛排穗褂,登著青緞粉底小朝靴。麵白無須,丹鳳眼,眼眉狹長。兩腮輕輕點綴了些粉黛。右手蘭花指捏著一條鴛鴦戲水的錦帕掩在鼻下,頭向上輕輕揚起,眼角的餘光看著眾人,嘴角掛著一絲意味複雜的嘲笑。
村中眾人沒有得到命令不敢抬頭,低著頭額頭緊貼在黃土地上不敢有一絲晃動。宦官站在村口,背對著眾人看著村莊內的一景一物,目光中有懷念,有不舍還有憤怒,痛恨和殺意。站了片刻,有隨從拿來傘蓋遮陽,又有兩人抬著滑竿跪在旁邊請宦官入座,另外還有遞茶水的,遞新錦帕的,以及水果的等等不一而足。
宦官不緊不慢做到滑竿中,吃了兩粒葡萄。緩緩抬手說“起來吧,去祠堂”說完,滑竿緩緩升起,向著祠堂走去。待宦官走遠,村中眾人才敢起身,緩緩的走向祠堂。村長和王大虎看著遠去宦官略顯熟悉的背影,心中有著一絲不好的預感。
來到祠堂,宦官懷著複雜的心情走了下來。看著寫滿宗族先祖的祭祀用的石碑,宦官一個名字一個名字的看過去,心中懷著一絲他也不知道的期盼。最後,宦官摸著一個被劃掉的姓名笑了起來“哈哈,哈,果然如此。和我想的一模一樣。真的是太…好..了”說著話,右手輕輕撫摸著石碑,掌心內力一吐。陰寒的內力帶著強烈的腐蝕性,頃刻間就將石碑軟化成一堆流沙。最後變成流沙的,就是那個劃掉的名字,隱約間好像叫王承恩。
後趕到的村民見到宗廟被毀,也顧不得上下尊卑激動的要衝過來。左右侍衛急忙上前,一陣拳打腳踢,鎮壓了村民。
宦官轉過頭看著憤怒的村民笑著說“村長,還有諸位。沒想到吧,我王承恩回來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