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群魔大會(一)

字數:4614   加入書籤

A+A-




    魯妙子將慕容博像待宰的雞鴨一樣提走了,鳩摩智幾次開口,但是終於還是忍下來了。

    就像魯妙子所想的那樣,雖然,慕容博和鳩摩智,兩人相談甚歡。多少有些知己之交。

    但是,那隻是十多年前的慕容博。時間將很多東西都衝淡了。

    更何況哪怕就是知己,鳩摩智沒也必要賭上一生的抱負,換取慕容博的苟且偷生。

    從那以後,鳩摩智就再也沒有見過慕容博。

    不過,鳩摩智知道慕容博還沒有死,沒有什麽證據,但是他就是知道。

    因為鳩摩智知道,慕容博活著,比死了,對魯妙子的作用更大。

    第二天,鳩摩智信守承諾,將,易筋經的抄錄,送到了魯妙子手中。

    鳩摩智沒有在易筋經的抄錄本中做手腳,也沒有必要去做手腳。

    鳩摩智,已經被魯妙子的手段震懾住了。鳩摩智是聰明人,他不會做出愚蠢的選擇。

    鳩摩智的行為也在釋放著一個信hao,表明著他結盟的誠意和態度。

    魯妙子和鳩摩智兩個人,在房間中談了很久。

    沒有人知道他們在談論什麽,不過鳩摩智從房間裏出來的時候,臉上帶著釋然的神情。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魯妙子將易筋經分發給眾人去參悟。

    魯妙子並不強求眾人要,修行易筋經。

    易筋經的xiu lian難度非常的大,最基本的無意而為之就難倒了很多人。

    不過從易筋經所包含的武學道理中印證自身所學,也會有很大的收獲。

    時間就在眾人,參悟武功的過程中消耗掉。轉眼就到了群魔大會召開的時間。

    所謂的群魔大會,其實也就是,江湖上邪派高手,匯聚一堂的聚會。

    不知道,是魯迅先生說的,還是後人假托魯迅先生說的,中國人是最喜歡給自己劃分圈子的。

    確實,圈子這種概念,在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已經有之。

    黑道白道,其實就是某種圈子。

    而在黑道白道這兩個大圈子之下,還有著無數細小的圈子。

    行鏢走馬的有鏢師圈,打家劫舍的有綠林圈,秦樓楚館也有青樓的圈子。

    甚至連皇宮大內的太監和侍女,也有著他們自己的圈子。

    不過古代叫做‘行’,所謂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其實就是,不同的職業,給自己劃定不同的圈子。

    任何消息在圈子內部都會廣為流傳,但是到了圈子外,卻又變得諱莫如深,外人難以知曉。

    外緊內鬆且極端排外,是圈子的普遍特點。

    就像最近轟動整個娛樂圈的,大小合同一樣。很多所謂的圈內人都說這種大小合同,在娛樂圈是一種普遍現象。

    但是在老百姓看來,卻是聞所未聞,從未見到過的。

    在魯妙子看來,其實所謂的黑道也好,白道也罷,都是俗語說的,驢屎蛋子表麵光,外表光鮮,內裏肮髒不堪的。

    就像成龍曾經說過,要在此之後,將娛樂圈的黑幕寫成一本書。娛樂圈的黑幕,比任何人想象的還要黑。

    那些所謂的名門正派,其實就像是娛樂圈中的明星一樣,大多數,都隻是沽名釣譽。

    人們總是喜歡把自己最美好的假象寄托在別人身上。就像是望子成龍的家長,自己就絕對不會是龍。

    人總是有一種軟弱和依賴的惰性,將自己所無法達到的奢望到別人身上。

    這就形成了所謂的名門正派,江湖大佬。

    與那些江湖正派相比,魯妙子更加欣賞的卻是這些所謂的黑道,邪魔。

    在外人看來,黑道邪魔必定是罄竹難書,惡貫滿盈,人人得而誅之。

    但是實際上,這些人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可怕。

    人總是有底線的動物,在沒有威脅到自身利益的情況下,很多人無論是出於同情憐憫,還是炫耀張狂,但是終歸不利於將自身的有限的善意,施加到弱者身上。

    就像會場正當中,坐著的惡貫滿盈的江湖老大。他們在各自地方上,卻有著不錯的聲譽。

    比如說,坐在金輪法王右邊的是南宋七省漕運的幫主,江湖人稱。豬婆龍的曹錕。

    豬婆龍就是古代對於鱷魚的稱呼,能夠被人用鱷魚這種凶厲的猛獸作為,稱hao的人,自然不是一個良善之輩。

    曹錕掌管著,南宋所有的南七省水路曹運。

    能夠帶領著一幫苦哈哈的碼頭裝卸工,在江湖上闖出漕運大名。

    靠的可不是,善良和仁義。

    曹錕的成名之戰,是南北水運之爭。

    當年曹錕帶著漕幫的八十二名兄弟,趁夜突襲了長江三峽十二連環塢水道大盟主朱大天王,位於鎮江的碼頭。

    八十二人,最終活下來的隻有十二個。

    曹錕親手殺死了朱大天王負責南宋水路堂口的堂主。

    徹底將朱大天王的勢力趕出了南宋,南七省。獨霸了南七省水路,這才有了今天漕幫的威勢。

    據說,鎮江碼頭當天夜裏血流成河。河裏的浮屍,將整個河道都堵塞了。

    接連一個月,鎮江水路,河水永遠都是紅色的。

    那是,鮮血和腐屍染下的顏色。

    可以說死在曹錕手中的人命數量,比很多人一生所見過的人還多。

    但是就是這麽一位江湖上臭名昭著殺人盈野的大魔王。

    在南七省水路,卻有著萬家生佛的好名聲。

    在南宋水陸地界討生活的窮苦人家,沒有一家不曾受過曹錕的恩惠。

    曹錕這個人很有意思,他盤剝,剝削的,永遠隻是為富不仁的惡商。

    曹錕別看是個粗人,但是他有著農民淳樸而狡黠的智慧。

    他知道如果亂殺無辜的話,最終隻會自取滅亡。

    而如果所有商人都進行盤剝,那麽商人必定會將自己所遭受的盤剝轉嫁到老百姓身上。

    當有一天,老百姓無法承擔這種盤剝的時候,南宋水運也就徹底的沒落了。

    所以曹錕,在南宋水路上隻是收取正當的,營運費用。

    但是正所謂,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僅靠水運的應用費用,無法支撐漕幫越來越大的勢力。

    所以曹坤就將下手的目標盯在了那些為富不仁,百姓口碑極差的,奸商身上。

    這樣做,既獲得了財富,又可以贏得底層百姓的支持。

    不過此時這位殺人盈野的大魔王,正一臉笑盈盈地對身旁的金輪法王說些什麽。

    “大師,俺是個粗人,這一次你可以一定要幫俺。隻要你幫俺了,以後你有什麽吩咐,俺一定照辦。”

    金輪法王對於曹錕所求之事也有所耳聞,因此皺著眉頭說。

    “曹幫主,你說的事情,不好辦呢!”(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