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演員就位

字數:9808   加入書籤

A+A-




    趙禎沒有想到的是,今天白天所見的人,竟然和八賢王等朝中重臣有所瓜葛。

    也幸好趙禎不知道,不然自己的臣子與皇室中人暗中勾連,趙禎這個皇帝隻怕是睡不好覺了。

    其實想來也是正常,如果沒有朝中人的幫助,即便是虛竹,想要進出大內如無人之地,也需要花費不小的功夫。

    這一點,想來無論是宋仁宗趙禎還是大內總管太監趙忠,都心知肚明的。

    隻不過,有些東西是雙方心知肚明的潛規則,看破不說破。

    隨著八賢王開口發問,武將出身,脾氣最是急躁的天波楊府楊老令公率先說道

    “我說八王千歲,這都到了什麽時候了,還猶豫什麽。

    無論陛下答應還是不答應,這件事必須參與。

    這不是為了某個人的利益,而是為了太祖陛下的遺願,誰也不允許阻止。”

    聽到楊老令公提到太祖趙匡胤,八賢王趙德芳的眼神中精光一閃,一種冷冽的氣勢從這位素來以溫和敦厚文明的賢王上傳出來。

    八賢王趙德芳永遠無法忘記,他的父親趙匡胤在病榻上對他說的話。

    “小四{趙德芳為趙匡胤四子}啊,父皇是不行了。

    你告訴朕,你有沒有過怨恨,怨恨朕沒有將皇位傳給你。

    畢竟,你才是最合適的人選。而朕卻將皇位傳給了德昌。”

    趙匡胤雖然此時就像是風中殘燭氣息奄奄,眼見得時日無多。

    但是在當時的太子,秦王趙德芳感知中,卻好像病弱的雄獅,將死的猛龍。

    虎死餘威在,哪怕在病弱也是雄獅,是猛龍。

    而且,這條龍已經因為時日無多而無所顧忌了,此時的趙匡胤才是最可怕,最危險的。

    一滴冷汗順著鬢角滑落,趙德芳沒來的及擦拭頭上的冷汗,急忙抬起頭,麵色嚴肅的看著趙匡胤大聲說

    “父皇,孩兒心中確有不滿,但並無怨恨。”

    趙德芳在賭,他知道以他的水平,在趙匡胤麵前虛偽掩飾,絕對會被拆穿。與其被趙匡胤拆穿,不如直實話實話,興許還有幾分活路。

    “哦?為什麽不怨恨?

    論身份,你是太子,是秦王殿下。

    論文采武功,諸位皇子中,也唯有你最有希望達到為父曾經的境界。

    論名聲,太子賢德的美名,連黃口小兒都曾聽聞。

    你這樣的優秀,我沒有選你,反而選了喜好詩文碌碌無為的老三。

    你為什麽不去怨恨?”

    趙德芳聽到趙匡胤的稱呼從朕變成了為父,心中一鬆,知道第一個考驗已經度過。穩定了一下心神,趙德芳組織好語言,直視著趙匡胤的眼睛回答道

    “父皇,在兒臣看來,兒臣確實比三哥以及其餘諸位兄弟更適合皇位。但是,兒臣是臣亦是子。

    哪有臣子違抗君王命令,子女違背父母意願的呢?

    所以,如果這是父王的願望,那麽我即便不甘心,卻不會心懷怨恨。

    更何況,兒臣雖然自傲,但自知才情不如父王,父王所作所為必然有兒臣沒想到的理由,兒臣相信父皇。”

    趙德芳的話大部分都是真情實感,隻是在細節上有所調整而已,這一點趙匡胤也明白。

    趙匡胤什麽話也沒說,隻是靜靜的注視著趙德芳的眼睛。

    趙德芳則毫不畏懼的仰起頭,同樣注視著趙匡胤。

    不知道過了多久,趙匡胤忽然朗盛大笑起來

    “哈哈..咳咳…哈哈哈,果然不愧是朕的好兒子,朕所有兒子中,隻有你最像朕。

    你應該慶幸,如果當年宮中那一戰,朕要是輸了的話。你那三叔絕對不會讓你活下去的。”

    說到趙光義,趙匡胤的臉上帶著悠悠的神色,語氣也變得有些陰冷。

    緊接著話鋒一轉,語氣溫和的說

    “算了,不說他了。

    你是不是很奇怪為什麽為父不將皇位傳給你。

    我告訴你吧,因為為父是在救你。

    為父不忍心讓你落得和為父一般的下場。”

    趙匡胤的話落在趙德芳耳中,好像一枚巨大的zha dan,在趙德芳心中bao zha。

    巨大的信息量,讓趙德芳有些神情恍惚不知所措。

    趙匡胤笑著伸手按在趙德芳的頭頂,揉著他的頭發柔聲說

    “你難道就不好奇,為什麽以為父的武功境界,卻會這樣虛弱麽?

    不要說什麽大戰後留下的暗傷,你三叔的武功比為父差遠了。

    你三叔是為父從小揍到大的,在揍你三叔這件事上,為父就從來沒輸過。

    咳咳…”

    趙匡胤此時的樣子和藹慈祥,與趙德芳之間也有了一些父子般的情感。

    這種家一樣的氛圍讓趙德芳懸著的心輕輕落下。

    “剛才跑題了,我們繼續說之前的話題。

    我之前雖然在獨孤求敗那裏受了傷,不過獨孤求敗的武功實在是可怕,他對於招式的控製力達到神乎其技的地步。

    我的傷勢並沒有想象中那麽嚴重,隻是我一直知道你三叔心懷異心。

    為了釣出你三叔,我才刻意裝成重傷的。

    之後的事情你也知道了,你三叔想炸刺,被你父皇我削的鼻青臉腫,屁滾尿流的跑到南方去了。”

    趙匡胤說道打敗趙光義的時候,臉上得意洋洋的神色,讓秦王趙德芳也跟著哈哈大笑起來。

    兩人嬉笑了一陣,趙德芳期待的問

    “既然如此,是不是說父皇您的病也是…”

    趙匡胤看出趙德芳眼中的期待,笑著搖了搖頭說

    “不是的,為父確實要死了。”

    趙德芳臉上的神色一變,滿臉悲傷的問

    “為什麽?父皇你既然沒有受傷。

    以父皇你的武功,怎麽可能這麽早就….不可能!”

    趙匡胤無奈的歎了口氣,看著窗外的天空

    “天命難違,想要為父死的是這片天地,這也是為父曾經所造的因結出的果。”

    說完,不等趙德芳繼續發問,趙匡胤神色嚴肅的對趙德芳說

    “小四,為父接下來的話你要牢牢記住。

    為父雖然不知道為什麽這片天地那麽急切的要致我於死地。

    不過,憑借為父大宗師的天人感應,為父還是察覺到了一些線索。

    這片天地的龍脈受傷了。

    世間萬物皆可修行,龍脈也在修行。

    修行的方式就是促進整個洲的統一,匯聚全洲的氣運。

    本來宋洲眼見得即將統一,卻出了為父與你三叔的事情。

    斷人修行之路,如同殺人父母。龍脈與為父的仇恨結大了。

    隻要為父還留在宋洲,那麽為父必死無疑。

    另外,為父也感應到了,從今往後,所有登基為王的人,壽元都被xian zhi了。

    不過,凡是都有一線生機,隻要有人能夠一統宋洲,詛咒自然會解除,並且這些年造成的損失,會被龍脈加倍補償到統一宋洲的人身上。

    到那時,這個王朝雖然說不上人人如龍,但是一代群星璀璨不成問題。

    所以,小四你不能當皇帝。

    你是咱們家中天資最高的,你最有希望修成為父的境界。到那時,你的壽元會大大的增長。

    為父希望你在一旁看著,等待著時機。

    時機一到,一定要統一整個宋洲,打破這該死的詛咒。

    幫助為父償還這欠下的孽債。”

    趙德芳聽了趙匡胤說的消息,傻傻的有些不知所措。

    “父皇,既然離開宋洲就能活命,為什麽?”

    “閉嘴,小四。你要記住,為父是宋皇,是這天下的王。

    沒有什麽能讓為父逃避的,哪怕是這片天地,是生死難題也不行。

    我既生在這宋洲,死我也要死在宋洲。

    咳咳….記住了小四,一定要找到機會,統一宋洲。”

    “老天爺,你聽到了麽?朕欠你的,朕一定會還你的。朕是天子,朕無所畏懼。”

    說完這段話,趙匡胤好像用盡了殘存的生命力,氣息迅速的轉弱。

    哪怕一旁的趙德芳緊急喚來禦醫也沒有用。

    趙匡胤的生命之火,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的熄滅。

    在趙匡胤彌留之際,趙德芳聽到他低聲呢喃著

    “小三,德昌{宋真宗趙恒原名趙德昌,為太祖趙匡胤三子。}對不起,父親對不起你。

    不要怪父親,不..要..”

    當天夜裏,宋太祖趙匡胤駕崩,時年四十九歲。尊太祖遺詔,立三子趙恒為帝。

    封四子趙德芳為賢王,賜打王金鐧,上打昏君,下打讒臣,如不法之屬得專誅戮。

    從那天起,少了秦王太子趙德芳,多了忠貞善良的八賢王。

    八賢王回過神來,也越加堅定了自己的決議。

    “楊老將軍說得對,這件事情是太祖的決定,也是太祖當年一生的遺憾。

    所以無論是誰,都不能阻止我大宋一統神州的決心。

    南朝,也是時候該回歸了。”

    趙德芳神情堅定的對眾人說道。

    在場的朝中重臣,大多都是當年隨太祖一同打天下的人。

    當年太祖趙匡胤在感知到大限將至的時候,就秘密的招集這些臣子。

    暗中將自己的遺囑托付給重臣。

    趙德芳接受趙匡胤的遺命之後,也按照趙匡胤的遺詔,楊繼業,潘仁梅等人聯絡上。

    隻不過當時時機未到,眾人也就偃旗息鼓,靜待時機。

    魯妙子派虛竹前來通風報信的時候,就特意囑咐虛竹,聯絡八賢王等人。

    雖然魯妙子不知道八賢王等人接受的遺命,不過這並不妨礙他猜測,八賢王等人對於龍脈的事情有所了解。

    在魯妙子看來趙匡胤再怎麽說也是一代人傑,更是曾經接受過龍脈氣運加持的人王帝主。

    對於龍脈詛咒之事,必定會有所預計。暗中一定會布置一些手段。

    而根據魯妙子推測,後手的布置人選,最佳的就是八賢王趙德芳,以及金刀楊老令公潘仁美幾人。

    而事情的發展果然如同魯妙子的預測一樣。

    虛竹來到之後,將來龍去脈和盤托出,與八賢王一拍既合。

    也就是在八賢王的幫助下,虛竹才能,如此順利的潛入皇宮。

    “潘國丈,你的任務完成得如何?”

    八賢王為了完成太祖趙匡胤的遺命,拿出了,曾經身為秦王太子殿下時的威嚴和氣度。

    有條不紊地詢問起,各自分工負責的計劃的進行進度。

    “秦王殿下盡管放心,老陳已與大遼蕭氏一族搭上關係。

    並且之前的一段時間裏,在楊將軍的配合下,楊家與我兒潘龍,潘虎和潘豹三人發生了多次衝突。

    現在在外界看來,我潘家與楊家已經勢同水火。

    大遼國的探子這兩天不斷的聯絡拉攏老臣,暗中又在不斷挑撥,楊家與我潘家的關係。

    他們這點鬼蜮伎倆,自然,逃不出老臣的法眼。

    老臣索性將計就計,暗中吩咐我兒潘豹與楊六郎打了幾場。

    現在太子已經差不多相信老臣的話了。”

    潘仁美得意洋洋的像趙德芳,講述了他的計劃進程。

    “哼,要不是我家老六配合的好,同時又顧念舊情,知道手下留情。

    說不定現在你家潘豹,早就重傷,躺在床榻之上。”

    楊繼業與潘仁美共事一輩子,兩人就像是歡喜冤家一般。

    沒事兒就喜歡吵吵鬧鬧的,看不得對方驕傲得意。

    八賢王對於潘仁美與楊繼業吵鬧並不在意,轉頭看上,新加入的開封府府尹包拯包大人。

    包大人本身並不是,宋太祖趙匡胤的托孤之臣,也並沒有資格了解到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

    隻不過包大人參與到了狸貓換太子一案中。

    而狸貓換太子案,涉及到接下來計劃進行的一個重要環節。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由魯妙子前頭,借著之前狸貓換太子案的交集,由八賢王出麵說服包大人參與到整個計劃之中。

    “八王千歲,此次行動,固然是為了完成太祖遺願。

    但是,我還是希望您,恪守自己的本分。

    我並不希望您產生什麽不該產生的想法,到時候有可能會重蹈當年的覆轍。”

    包大人耿直的將醜話說在前頭,他的意思很明確,參與這個計劃是為了完成太祖遺願,他並不反對。

    但是,他並不希望八賢王在計劃執行過程中產生不必要的野心。

    趙光義和趙匡胤的事情,既是宋洲所有亂局的起因,又是,整個宋朝最大的禁忌。

    包大人的話就是提醒八王爺,不希望他在詛咒解除之後,產生篡奪皇位的野心。

    “這個包大人,盡管放心。當然,我也知道,口說無憑,所以我更希望包大人盡心盡力的完成這個計劃。

    隻有你參與到其中,才能時時刻刻監督本王的行動,你說是不是?”

    八賢王果然不愧賢王之稱,他並沒有發現什麽是緣,而是借著包大人的擔心,將他的擔心化作參與的理由。

    “八王千歲聖明。”

    包大人點頭應是退在了一旁。

    眾人接著又就計劃著下一步行動,詳細的討論起來。當眾人離去的時候,天色已經朦朦亮。

    三天之後,北宋宋仁宗趙禎突然發下詔命。

    打著‘維護江湖秩序,保障百姓安全’的口hao,以天波楊府楊繼業為主帥,帶領楊家軍南下前往鐵掌峰,維持江湖秩序。

    同時宋洲的其他各個國家也以不同的名義,將精銳軍隊派往鐵掌峰。

    現在,鐵掌峰這場遊夏桀遺址引發的武林動蕩,終於升級為牽扯整個宋洲的巨變。

    至此,魯妙子導演的這場大戲,所有演員終於就位。(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