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三槍四錘鬥八虎(二)
字數:6109 加入書籤
楊六郎駕馬衝向高寵,放開韁繩雙手持槍。靠著高深的情書,僅憑一雙腿,駕馭著戰馬,控製的方向。
高寵見楊六郎認真起來,臉上之前帶有的輕鬆和效力也漸漸收斂了起來。
楊六郎的武功雖然無法與,楊家八虎中的最強者楊七郎相比,甚至與楊五郎相比也稍遜一籌。
但是楊六郎卻是高寵非常欣賞的一個人。
其實楊六郎有些妄自菲薄了,那些所謂嘲笑他的人,大多隻是出於嫉妒,或者是因為討厭還是討厭。
真正懂行的人,並不會在意他所使用的是什麽武器。
就像高寵在楊家將中認了一個小妹妹。
她本是一名楊家的燒火丫頭,一切的武功和招式,半是自學,半是楊八妹所教。
手中的武器,更是尋常人所不屑一顧的燒火棍。
但是就是這麽一根燒火棍,卻成就了大名鼎鼎的火帥楊排風。
武功固然重要,但是心性比武功更重要。
楊六郎所欠缺的,在高寵看來並不是什麽認同,而是他自心的強大。
嶽飛嶽鵬舉曾經點評過楊家的七郎八虎,在嶽飛看來,楊家八虎中潛力最大的就是楊六郎。
楊七郎雖然武功最高,天賦也是最好的。
不過楊七郎沒人過於孤傲,性格過剛易折。
這種性格,在武學修為的前期,確實會披荊斬棘,迎難直上,事半功倍。
可是,當武學走到一定境界之後,需要的就是返璞歸真,收放自如。
而楊七郎的性格,使他易放難收。楊七郎想要成就,一代宗師的難度比任何人都要大。
相反,嶽飛看來最容易成就一代宗師的是楊五郎。
楊五郎性格溫吞,耿直敦厚,同時天賦與悟性,並不弱於楊七郎多少。
隻是楊五郎的性格內斂,不喜歡,張揚罷了。
所以楊五郎的武學修行必然會,緩步上升,成就宗師的難度比楊七郎小多了。
不過楊五郎的缺點就是他的思維不夠開闊,哪怕是總結歸納,自成一家也隻是在前人的基礎上歸納總結,而不能另辟蹊徑,自成一體。
所以,在楊家七郎八虎中,嶽飛最看重的就是楊六郎。
楊六郎的性格,既有著楊七郎的剛強驕傲,又有著楊五郎的堅韌踏實,還帶有她自己所獨有的圓滑世故。
最令嶽飛刮目相看的,就是楊六郎知道不能夠照搬前人的經驗,知道結合自身的實際,舍棄大槍,轉用花槍。
這種決心和毅力一如當年金,刀楊老令公,舍槍從刀一樣。
如果當年楊繼業沒有棄槍學刀,那麽絕對不會有後來的金刀楊無敵。
楊六郎欠缺的,既不是天資,也不是勤奮,而是一種自信。
所以當高寵看到楊六郎舍棄一切拚死一搏的決心之後,嘴角忍不住露出一絲微笑。
“來的好,小六子,就讓這天下人都看清楚吧。
你楊六郎不是虎倀,而是塚虎。”
由於楊六郎所使用的花槍技法油滑詭異,與槍作為百兵之王的身份不符。
加之楊六郎與楊七郎年齡相仿,從小一同長大。
很多人不自覺的,將楊六郎與楊七郎相比。
那些嫉妒,厭惡楊家將的人,不敢將惡言惡語,加諸到一代天驕的楊七郎身上,隻能轉嫁在看著更好欺負的楊六郎。
楊門七郎八虎中楊七郎hao稱插翅虎,取如虎添翼之意。
與之相對應的,楊六郎由於從小與楊七郎形影不離,所以一些與楊家敵對的人,背地裏稱楊六郎為虎倀,取的是為虎作倀之一。
意思就是楊六郎隻是楊七郎的一個小跟班,粘著楊七郎的光,狐假虎威罷了。
當然,虎倀這個名hao隻是一些敵對人背地裏抹黑楊六郎的稱呼。
北伐軍中的很多將領,習慣用嶽元帥點評楊六郎的稱hao:塚虎。
塚虎的意思是盤伏在石塚中的猛虎,用以比喻待時而起的絕世之才。塚的意思是墳墓。
高寵打算正好借著這個機會替楊六郎正名。
雖然說這很複雜,但是整個過程在高寵腦海中一閃而過到功夫,楊六郎已經拍馬殺到。
高盛將長槍高高舉起,一式力劈華山正砸向楊六郎。
楊六郎側身讓過高寵劈來的長槍,身子還在側轉的功夫,手中花槍一抖,槍尖在空中畫了一個弧線。
讓過了高寵橫亙在中路的長槍,劃向高寵的側臉。
高寵見狀將手中長槍,當做長棍砸在楊六郎槍杆的中間,彈開臉頰近在咫尺的花槍槍尖。
楊六郎一招占了先機,得勢不讓人,手中的槍杆,上下翻飛。
借助槍杆自身的彈性,楊六郎借力打力。手中花槍越舞越快,越舞越快。
轉眼間,兩旁觀戰的人,就看到高寵周圍出現了,一層灰蒙蒙的虛影,就仿佛一個蛋殼套在高寵身上。
眾人心知,這是由於楊六郎的槍舞得太快,高寵身周圍的虛影,就是楊六郎長槍留下的殘影。
“好!”
一旁緊緊注視著占礦的楊七郎忍不住高聲喝彩。
外行人隻是覺得,楊六郎的槍舞的快。
但是隻有真正的槍法大家才明白,舞的快並不是什麽難事,難的是,將這種速度保持下來。
這就像短跑與長跑的區別一樣。
短跑講究的是爆發力,在最短的時間內爆發出最強大的力量。
但是,長跑需要的是持久的耐性。
讓短跑健將與短跑的速度跑長跑。用不了一千米,就會精疲力竭。
一般人用槍有個錯誤的認知,就是槍法越快越好。
但是孰不知,快準狠穩,是一個平衡四方麵缺一不可,光快沒有任何作用,隻能空耗力氣。
不光要快,還要又準又狠,最重要的是要穩,要持久。
楊六郎此時的槍法雖然很快,但是真要較真起來,七郎八虎中有不少人的出槍,都能比他快。
難得就難得在,楊六郎可以將如此快的速度長久的保持下來。
這就像之前說過的,楊六郎此時,就像是用短跑衝刺的速度跑了一個五公裏。
這才是楊七郎忍不住高聲稱讚的原因。
楊七郎看得很清楚,楊六郎之所以能保持如此高的速度揮槍,根本的秘訣在於花槍的特性。
花槍的槍杆彈性高韌性強,在每一次與高寵長槍碰撞的過程中,都可以將高寵長槍上所帶的動能轉化吸收。
楊六郎精確的,計算好每一次與高寵長槍碰撞的位置。
借助一些卸力的技巧,將高層長槍上所帶的動能,利用花槍的柔韌性,轉化為自身出槍的力量。
也正是因為如此,楊六郎的出槍速度才可以一直保持如此的快,因為他的出槍速度中,有一大半的功勞來自於高寵。
此時高寵就像陷入了蜘蛛網中的蝴蝶,越掙紮就會陷得越深。
不過高寵,對於這種情況並不驚奇,他和楊六郎是好友,自然熟悉楊六郎打法中的難纏之處。
麵對楊六郎綿綿細雨般的攻擊,高寵就像一塊堅硬的磐石,以不變應萬變。
堅韌的,抵擋住楊六郎一次又一次的攻擊。
高寵明白楊六郎的浪潮般的攻擊雖然因為借力打力的緣故,省下了不少力氣。
不過力量與耐力,到底還是楊六郎的弱點。
所以高寵需要做的,就是讓楊六郎盡情發揮所學。
將他的武功技巧,展示出來,為他自己正名。
之後隻需要等著楊六郎精疲力竭,就可以不戰而勝。
高寵的策略,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發揮的作用。
楊六郎揮槍的速度漸漸的開始變慢,呼吸也變得越來越粗重。
眼見楊六郎將要落敗,一旁的楊七郎看不下去了。
之前就說過,六郎七郎,形影不離。
雖然楊七郎知道高寵是為了幫助楊六郎。
不過在楊七郎的心中,還是不希望楊六郎落敗。
這可關乎楊家將在嶽家軍裏的麵子問題。
而楊七郎生平最注重的就是顏麵。
“六哥莫慌,七弟來了。”
楊七郎高喝一聲,打馬衝將出去。
嶽家軍陣營中見楊七郎不顧單挑規則衝了出來,自然是不允許。
“呸,七叔你可真不要臉。吃我一錘。”
說著,一名長著娃娃臉的小將,騎著一批高頭大馬,手提兩把大錘衝出陣營,直奔楊七郎而來。
楊家將其他幾人見楊七郎衝了出去,擔心楊七郎吃虧也跟著衝了出來。
嶽家軍見楊家七郎八虎都衝了出來,自然不肯吃虧。又是幾員將領從嶽家軍中迎了上去。
一時間場麵變得混亂起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