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亂鬥起,曹寧現

字數:9379   加入書籤

A+A-




    三槍四錘鬥八虎{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自古以來,江湖有著一個古怪的習慣,習慣,就是給各種的江湖中人起外hao。

    好像沒有一個響當當的名hao,就算不得江湖好漢。

    光一個人有名hao,有時候並不管用,畢竟混跡江湖的大多都是些大老粗。

    腦子裏零星的墨汁,根本想不出什麽獨特的名字。

    所以,此時跑到鐵掌峰附近的小酒館,從地上撿一塊石頭,順著窗口往裏扔。

    如果僥幸砸到三五個人的話,聽完他們自報家門的名hao,你絕對會以為是跑進動物園了。

    不是xx虎,就是xx蛟,要不就是一些餓狼,獅子,熊羆之類的山林猛獸的名頭,神獸卻是很少,至於真龍更是幾乎沒有。

    這就像是後世紋身,真正懂行的人是不會隨意紋佛陀或者關公的。

    天生命格不夠的人背負不起,還可能被紋身反噬傷害自身。

    太過於囂張的名hao,實力不夠的人也背負不起,甚至很有可能因為名hao之爭,魂歸嫋嫋。

    就像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蝦米,跑到南帝麵前,自稱大理太上皇,猜猜看後果會怎樣?

    然而,行走江湖名hao很重要。名hao就是一個人在江湖上地位的體現。

    南海白雲城主葉孤城,聽著就有種劍聖的孤傲感覺,南海那嘎達的村長葉孤城…

    所以,行走江湖如何使得名hao更響亮,又不能得罪人就是一門大學問。

    最好的方法,就是人多勢眾或者說法不責眾。

    過江龍的名hao承擔不起,湊九個兄弟組一個九頭蛟,一個人隻占一個頭,既有麵子,有不會太誇張。

    所以,很多江湖中人喜歡抱團,組成男團出道。什麽太行五虎,秦州八駿,冷血十三鷹等等。

    不過與那些自稱的名hao不同,有些人的名hao是從敵人的鮮血中磨礪出來的,是對他們能力的認可。

    楊家將中就有著大遼國元帥親口命名的七郎八虎。

    與之相對應的嶽家軍自然也不會含糊。

    嶽家軍的最精銳被稱為:四猛錘六杆槍。

    其中四猛錘又叫四猛八大錘,指的是使用‘金銀銅鐵’四種錘子作戰的四名絕世猛將。分別是:

    第一是:

    金錘{八棱紫金錘}將嚴成方。嚴成方的父親是楊幺部將西聖侯嚴奇。出場時年僅十四歲。他擅長使一對八棱紫金錘,勇猛非常。

    嚴成方手持八棱紫金錘,大戰嶽雲,會戰陸文龍,大鬧朱仙鎮,擊殺粘得力,掃北後封總兵之職。

    第二是:

    銀錘{八棱梅花亮銀錘}將嶽雲。嶽雲為嶽飛長子,宋洲曆史上少有的少年將軍。12歲即從張憲軍,隨父親征戰四方,身先士卒,屢建奇功。四猛錘中武力第一人,也是嶽家軍中可以抗衡高寵的強者。

    第三是:

    銅錘{青銅倭瓜錘}將狄雷。原本是個叫花子,後來在金門鎮總兵傅光帳下投軍。狄雷和關鈴、樊成一同趕往朱仙鎮助戰,三人合力殺敗金兀術,大破金龍陣。

    狄雷因此和嶽雲、嚴成方、何元慶並稱為“八大錘大鬧朱仙鎮”,名揚天下。

    第四是:

    鐵錘{八卦镔鐵錘}將何元慶。何元慶原本是汝南賊寇曹成麾下的元帥,是曹成部下唯一能征慣戰的大將。

    何元慶被嶽飛倆次生擒倆次放生,何元慶被嶽飛的大仁大義感動,回去歸降嶽飛,嶽飛大喜,和他結為兄弟。

    這四個人合稱嶽家軍四猛八大錘也叫四猛錘。

    但凡武將,使用的兵器都和武將本身的性格想合。用錘的人,性格耿直憨厚,粗暴有力,同時也有著特有的驕傲。畢竟錘是重兵器,又是短兵。

    敢於使用重兵器的必然是對自己的力量有所自信的人,而且一寸長一寸強,敢於在馬戰中使用短兵去戰鬥的,必定也是對自己的武力有著自傲的人。

    所以,四猛錘見高寵和楊六郎之前打的風生水起就已經是手癢難耐了。

    待見到楊七郎打馬衝陣,想要援助楊六郎的時候,四人各是喜形於色,總算找到機會插手了。

    之前聯合北伐中楊七郎憑借著gao qiang的武功,過人的膽魄,大出風頭

    楊七郎本名楊希,字延嗣,使虎頭烏金槍,在銅台關箭射遼將救駕,官封敏烈侯、殿前司東西招箭班指揮使,娶妻呼延氏赤金,幽州一戰橫勇無敵。

    八賢王親口稱讚‘大遼最怕楊家將,楊家將中最怕楊七郎。’

    由是,楊七郎的名hao響徹整個宋洲,也讓何元慶心中不服。

    “呔,楊延嗣你來得好,吃我何元慶一錘。”

    何元慶一邊高喊著,一邊騎著戰馬直奔楊延嗣而來。

    其餘三人間何元慶的動作,心中暗罵一聲‘狡猾’,不甘示弱的駕馬衝了上去。

    一時間場麵亂成一團,走馬燈一般互相交換著打到一起。

    最先衝上來的是楊七郎楊延嗣,楊延嗣騎在馬上,人馬合一,雙腿和戰馬仿佛融為一體。

    戰馬奔跑是帶來的力量,被楊七郎通過雙腿借到腰間,經由腰部發力傳輸到虎頭烏金槍,迅捷的一記中平槍,穩穩的直刺高寵心口。

    楊延嗣的整個發力過程,看起來分外的和諧自然。

    一般的武將馬戰時不會用力,隻會使用雙臂的力量戰鬥,整個人就像浮在空中溺水者分外可笑。

    而一些高明的武將,則會借助雙腿的力量,用腰部發力,這樣的力量才更加凝實有力。

    隻有少數的人,才能向楊延嗣一樣,做到真正的人馬合一。

    力量不是從楊延嗣的手臂或者腰部發出,而是從戰馬奔跑是蹬地的馬蹄上發出,經由層層傳遞,整合到楊七郎手中的長槍上。

    這種增加可不是簡單的一加一等於二,而是一種更加全麵的提升華。

    楊延嗣的這招中平槍來勢洶洶,快而不慌,穩而不亂。

    高寵麵對楊延嗣的中平槍不敢大意,急忙回槍抵擋。

    ‘鐺duang!’

    一聲刺耳的金屬碰撞的巨響,高寵一時不察,隻感覺一股巨力從交擊處傳來,忍不住被擊退了兩步。

    “楊延嗣”

    “高寵”

    兩個人看著對方,隻感覺一陣命運的奇妙。

    出身同門,武功gao qiang,少年英雄,甚至於連武器都是虎頭烏金槍。

    兩個人就仿佛看著鏡子一般,一種複雜難明的情緒在心中醞釀

    “今天,終於可以分個高下了。”

    高寵感歎道

    “別多廢話,看槍”

    楊延嗣沒有多說什麽,一槍直奔高寵麵門。

    楊延嗣槍法中的快與六郎楊延昭槍法的快並不一樣。

    楊延昭都快槍,是一種借力使力下的產物,有點像揮舞的雙截棍時所產生的快,仔細看,會有一種借助慣性投機取巧的感覺。

    但是楊延嗣的快槍,是一種動若流星般的迅猛。

    高寵隻覺得眼前烏光一閃,緊接著,胸口即刻感覺到有一種隱隱的刺痛感。

    高寵知道,這是楊延嗣槍尖畢竟心口時,身體被楊延嗣槍法中的殺氣,ci ji所產生的一種本能反應。

    高寵自然不是坐以待斃的人,長槍橫躺,雙手分持長槍兩側,一個舉火燒山式,架向楊延嗣的槍杆。

    如果麵對的是楊延昭,高寵絕對不會橫槍攔截。

    因為楊延昭花槍的柔韌性,使得高寵即便架住了槍杆,也有可能被槍尖掃傷。

    這種不確定性,難以招架性,就是高寵麵對楊延昭時,感覺最棘手的地方。

    楊延嗣和高寵所使用的都是大槍。

    高寵自然可以放心的,施展出渾身解數。

    就在高寵架起的槍杆,努力的將楊延嗣的槍身往上抬的時候。

    突然感覺,耳旁一陣惡風呼嘯。一隻八卦镔鐵錘從高寵的肩頭飛馳而過,正砸在高寵與楊延嗣槍身相接的交點上。

    發出一記雷鳴般的巨響,真正的高寵和楊延嗣兩人耳朵嗡嗡直響。

    高寵和楊延嗣兩人,感覺手中長槍如同遭到雷擊一般,身體忍不住跟著一抖,各自退了兩步。

    這時候,一名白袍小將才從後方趕到,順手接住高高彈起的八卦镔鐵錘,打馬站在,高寵和楊延嗣兩人之間。

    “何元慶,你這混蛋。想幹什麽?

    要打,那邊那麽多人,不要打擾你家高爺我。”

    高寵認識眼前的小將,知道是鐵錘將何元慶,沒有好氣的嗬斥道。

    “我呸,姓高的,小爺我憑什麽聽你的。

    再說了,我可一直想和這楊家七虎鬥上一鬥,我倒想看看,憑什麽遼國最怕的人是你楊七郎。”

    楊七郎,楊延嗣看著何元慶,無奈的笑了笑。

    何元慶的性格與他六哥楊延昭有些相似,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主。

    最主要的是這個家夥打起仗來,人來瘋,從來不知道手下留情。

    所以楊七郎也不敢放何元慶與其他幾位兄長,唯恐發生什麽差池。

    “嘿。我說是誰呢?原來是你這小鐵匠啊。

    就你這小身板,還想跟我七弟抻練抻練?

    還是先見識見識你家六哥的厲害吧。”

    楊六郎在一旁休息了片刻,緩過了一口氣。這時候正好趕到楊七郎身邊。

    楊六郎和何元慶也是舊相識了,兩人之間,經常互為敵手。

    論對何元慶的熟悉,整個北宋軍中,隻有楊六郎最了解。

    楊六郎知道,楊七郎的槍法,走的是大開大合堂皇正氣的大槍術。

    論力量,其實比高寵和何元慶還是稍遜了一分。

    不過楊七郎的槍更快,槍法更為精妙。

    技巧和速度都比高寵強了許多。

    所以楊七郎和高寵相鬥,可以鬥個幾十回合,難分勝負。

    不過何元慶這種用錘的武將是洋妻郎最頭疼遇見的。

    因為用錘的武將是最不講理的一種。

    無論你的招式多麽精妙,速度多麽快,我就是一錘子砸上去,隻要你力量不如我,你就得硬扛。

    一錘不夠就兩錘,兩錘不夠,接著就是第三錘。

    最終就變成了一場打鐵比賽,拚的是力氣和耐力。

    所以楊七郎麵對何元慶,絕對是難以討得便宜。

    但是相對的,楊六郎雖然在與高寵的對抗中占不到便宜。

    不過對付何元慶,楊六郎絕對是十拿九穩。

    何元慶在楊六郎看來就是一個空有蠻力的蠻牛,一記四兩撥千斤,就可以輕易的破開它的防禦。

    而且花腔的柔韌性以及靈巧性,使得它可以輕易的繞過何元慶的鐵錘,從不同的角度攻擊何元慶。

    也正是因為如此,楊六郎和何元慶的關係非常的複雜。

    “該死的,我才不想和你這不要臉的家夥打呢。

    楊延嗣,吃我一錘。”

    何元慶惱羞成怒的瞪了一眼楊六郎,一錘砸向一旁的楊七郎。

    楊六郎楊延昭看著何元慶的反應,嘿嘿一樂。

    手中的花槍如靈蛇取物一般,瞬間搭在何元慶的鐵錘側邊。

    楊六郎手腕一轉,花腔,如一根麻繩一樣,繞著何元慶鐵錘的錘麵纏了上去。

    幾圈下來槍尖就已經一進到何元慶虎口的位置。

    眼見花槍的槍尖,就要紮到何元慶的虎口上。

    何元慶另一隻手的鐵錘急忙跟了上來。

    雙錘一並,夾住了楊延嗣的花腔。

    而與此同時,高寵長槍舉過頭頂,自已上而下,按照對角線的方式橫掃而出,看樣子是打算一擊將楊六郎和楊七郎同時掃落馬下。

    楊七郎見狀,急忙順著高層相反的方向也是一記橫掃。

    高寵和楊七郎的長槍,又一次重重地撞在了一起。

    高寵身體晃了三晃,手中長槍微微向後彈了半尺。

    而楊七郎胯下的戰馬,則忍不住後退了兩步,手中的長槍卻向後彈了一尺。

    就在幾人交手戰作一團的時候,楊家其餘幾戶與嶽家軍的四猛錘交上了手。

    楊四郎手持長槍攔住了,金錘將嚴成方。

    楊五郎,則擋在了銀錘嶽雲的麵前。

    楊家大郎也阻攔住了銅錘將,狄雷的去路。

    其餘幾個楊家兄弟,與後來跟上來的幾名嶽家軍將領相互對峙。

    此時的局麵上,楊家將稍稍落於下風。

    因為,嶽飛名下,比四猛錘,更強大的六杆槍還沒有出手。

    六杆槍指的是五個人,分別是:高寵,曹寧,楊再興,陸文龍,以及張憲。

    其中,曹寧與楊再興離開了嶽家軍。

    然而,張憲更多的將心思放在兵法指揮上,所以並沒出陣。

    此時與嶽家軍對峙的,使雙槍將陸文龍。

    陸文龍,隻是靜靜地站在那裏,看著戰作一團兩家人,神情靜靜的,不知道他在沉思些什麽?

    亦或者可能是在等待些什麽?

    “這裏好熱鬧啊,我道,是誰呢?竟然連嶽家軍的四猛錘都上場了。

    甚至六杆槍,也來了三把槍。

    就是,不知道加我一個如何啊?”

    一個粗獷豪邁的笑聲,從遠處傳了過來。

    陸文龍的眼神中喜色一閃,看著遠方緩緩走過來的身影,神色莫名的吐出一個名字。

    “曹寧”(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