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第一百卅三章
字數:2808 加入書籤
蔡嬤嬤是皇後的親信之一, 負責與徐木蘭通信。她與徐木蘭裏應外合,就是為了監視和控製蕭廣逸和清沅夫婦, 而這一切都是出自顧皇後的授意。
上輩子兩儀宮這一撥人對玉苓玩這一手玩得很順利,把玉苓誆得很慘。
這輩子清沅本來想著收服了徐木蘭,顧皇後正好也倒了,這條線算是廢了。沒想到蔡嬤嬤居然又來信。
蔡嬤嬤在信中說, 她如今被分到了安平公主身邊,還和以往一樣和徐木蘭通信來往,公主並不反對。
這一封信來得蹊蹺。清沅略一思索就明白這信是指使蔡嬤嬤寫的了。
皇帝控製了顧皇後之後,一定會清理兩儀宮的人。蔡嬤嬤一定也在其中。如果蔡嬤嬤沒有被皇帝發現異常,被分去了懿光園, 那蔡嬤嬤沒有人指使,怎麽敢寫這封信給徐木蘭。她想知道燕王的事情做什麽?她這時候隻會恨不得把這件事情撇清,隻當從來沒做過。
唯一的可能就是皇帝把蔡嬤嬤揪了出來,知道她與徐木蘭通信,是顧皇後的授意。
那麽, 如今顧皇後已經倒了,隻授意蔡嬤嬤繼續這麽幹的,隻有皇帝。
清沅將信放在桌上, 輕輕推到蕭廣逸麵前:“你看看。”
蕭廣逸已經喝了茶, 他一言不發拿起信, 仔細看了兩遍,才道:“你說的不錯……這隻能是父皇來的。”
他神色平淡,並沒有失望或者震驚。
清沅心中隻能一聲喟歎。蕭廣逸時常說皇帝不在乎他這個兒子。可事實放在眼前——皇帝在乎不在乎他另說, 竟然也不是那麽放心他。
清沅伸出手,覆在他的手上,她神色太明顯,蕭廣逸回過神來就笑道:“別為我難過。至少不用因為這件事情。這事情裏要誰更可悲,我想還是父皇更可悲。”
他說得這樣冷靜,更難讓清沅放下不去介懷。她一個旁觀者都難以釋懷,她想不出蕭廣逸要經曆多少才能對父子如此相處看淡。
蕭廣逸握了握她的手:“我想這樣反而好。至少我們知道蔡嬤嬤那一頭是父皇,不是稀裏糊塗去應對。”
清沅就問:“你想怎麽回複這信?”
蕭廣逸沉思片刻道:“皇帝隻是想要放心。我們就讓他放心。”
清沅明白了他的意思。
皇帝若想知道蕭廣逸在寧州的動向和消息,實在有太多途徑。皇帝可以問寧州太守,可以派人打探。至少蕭廣逸在寧州的大致行動都能知道。若是想知道這些,何至於需要蔡嬤嬤來打探這麽曲折。
所以皇帝之所以留著蔡嬤嬤,要蔡嬤嬤繼續寫信,是為了探究燕王,許婕妤與顧皇後之間有沒有串聯。另就是燕王妃與顧皇後之間是否有聯係,又是充當了什麽角色。
皇帝在對皇後失去信任之後,就格外疑神疑鬼。他已經不相信顧清沅嫁給蕭廣逸是單純的少年心動,這些人和事如此湊巧,皇帝總覺得顧皇後一定在其中有什麽安排和布局。
他一定要探個究竟才甘心。
蕭廣逸將回信的事情交給清沅。他們都知道這是個辯白的好機會——他們知道信那頭是皇帝,可皇帝並不知道他們知道。
次日,清沅親自指導徐木蘭寫回信。她口述,徐木蘭執筆。她淡定自若,徐木蘭如履薄冰。
徐木蘭不是全沒腦子的那種人,否則當初她也不會被顧皇後選中了。她聽說了最近太子妃更迭,顧皇後半隱的消息,聽議論也知道大事不妙。
徐木蘭就在心中祈禱過,蔡嬤嬤和她通信的事情千萬不能讓皇帝知道。但眼前她的祈禱似乎落空了。蔡嬤嬤的信那頭是誰?總不該還是顧皇後。
徐木蘭不敢細想,一想就好像一腳踏上不歸路。但她反抗燕王妃更不可能。
信那頭的龐然大物暫時還殺不死她。近在眼前的燕王妃可是把住了她的命門。隻要一句話就能毀了她,還能不留痕跡,還不惹人懷疑。
燕王妃一看向她,徐木蘭就隻能拿起筆。
回信是用徐木蘭的口吻寫的。信寫的不長,先報了平安,並問蔡嬤嬤兩儀宮的情形,到底發生了什麽大事。之後又向蔡嬤嬤匯報了燕王夫婦的一些瑣事。說燕王依然十分寵愛王妃,王府都交給王妃打理。
最後徐木蘭問蔡嬤嬤,宮中有什麽打算,尤其是顧皇後,還需不需要給顧皇後搜集王妃和燕王的瑣事。
這封信皇帝一收到,終於對燕王夫婦放心許多——這一來一回的通信和內容,就證明了這些宮女是顧皇後安插了監視燕王夫婦的。燕王夫婦逃過一劫,顧皇後的罪狀又添加一筆。
作者有話要說: 這兩天都很忙,沒有時間碼字
明天周末啦,會努力粗長一章(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