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來尋尋他的墓碑

字數:3587   加入書籤

A+A-


    第四百三十五章來尋尋他的墓碑

    祝英台道:“什麽東西?”

    梁山伯彎腰拾起,原來是雪白的玉蝴蝶。是平常作扇墜子用的。上麵還有紅線線穿著,大概有五寸長。因道:“這是玉扇墜,不可失落。”

    祝英台道:“梁兄拾起來就是,扶小弟過河吧。”

    梁山伯先走到橋上,伸過一隻手來,抓住英台的右手,祝英台身子俯就他的手膀,那頭巾戰巍巍的,幾乎人要觸及他的胸口。還道:“梁兄,你緩一點啦。”那板橋不會塌下,可是一擠兩個人,走一步,順一步,倒真的搖搖欲墜。

    梁山伯道:“你不要怕,我正牽著你呢。”

    祝英台故意閉住一口氣,不望兩旁無欄杆的所在,就隻低頭看了身子前麵,挨了梁山伯身子移動。到了最後,橋快走完了,她讓梁山伯抓緊了手,望岸上一跳。笑道:“我居然走過了。自然這總要梁兄保護我的。”

    梁山伯跟著上了岸,笑道:“我隻能送你一程而已。以後賢弟要膽壯些才好呀。”

    祝英台道:“以後我要梁兄做保護人。”

    梁山伯笑道:“以後賢弟要做弟媳婦的保護人了,豈能要我做你的保護人。哦!我拾著的這個白蝴蝶,賢弟拿了回去。”說著,把左手捏著的玉蝴蝶送了過去。

    祝英台隻管望著,並不來拿,因道:“這隻玉蝴蝶,送給梁兄吧。這蝴蝶不久能變成雙的,你好好收著吧。”

    梁山伯忽然見祝英台半路之上送隻玉蝴蝶,不解什麽用意,但他既然說了,也就隻好收下。而且他又說了好好的收藏,益發解開衣服,將白蝴蝶紅絲線係在腰帶上。

    四九銀心歇在路邊樹蔭下。四九道:“祝二相公對這樣一道橋,也不敢過。你看我,在河裏石頭路上一跳就跳過來了。這樣說,真是我們相公要做幾年保護人才行。”

    梁山伯道:“你懂得什麽,走吧。”

    於是四人起身,順了大道行走。隻見前麵一帶鬆樹林,看那鬆樹有七八丈高。而且由大路那邊起,直到這邊山邊下止。一直往前,綠密的樹林,就把大路吞沒了。樹又長得非常密,一棵擠著一棵,看不到樹底下有人行走。

    祝英台道:“這是哪家樹林,真是密得很。”

    梁山伯道:“這是哪家陵墓吧。”

    祝英台:“大概不錯,我們來尋尋他的墓碑。”

    於是順了一條古路,東望西望,後來在東角上居然找到了,那塊碑上,刻得有字,乃是xx考妣之墓。

    祝英台徘徊在古碑左右,點頭道:“哦!這是埋葬的夫妻之墓。他們的後人不錯,你看,這叢林擁護這陵墓,長得多好。小弟之意,你我百年之後,由後人將雙棺埋在一處,共立一家,將來有人經過,看到滿陵林木,也讓誇說一遍。”

    梁山伯搖頭道:“你我是異姓兄弟,這個不行。”

    祝英台將腳踢著地麵長草道:“我說可以行,就可以行。”

    梁山伯見祝英台有發急的樣子,便道:“現在我送弟回家,隻宜說吉祥的話,這是百年以後的事,不提也罷。”

    於是兩人拂開攔路鬆枝,走上大道。隻見四九銀心已走過一大截路,兩人趕了一程,方才趕上。約莫走了一二裏路,忽見前麵古木蔥蘢,樹枝低椏,那下麵有一條青石麵的人行路。

    祝英台道:“梁兄,這裏人行路打掃得非常幹淨,這裏麵一定有清潔人家。”

    梁山伯前前後後一看,點頭道:“果然清潔,就在這裏稍歇片刻吧!”

    四九銀心聽見,就在道旁一株冬青樹蔭裏坐下。

    梁山伯道:“行路的時候,頗想水喝,我們尋尋,哪裏有水。”

    祝英台聽說,也就四下觀望。隻見一個農夫正挑著兩隻木桶,由樹蔭下,人行道上出來。

    祝英台點頭道:“大哥,我們走路口渴,想討碗水喝。”

    那人挑著水桶,答道:“要水喝,有的是。順著這條路向前走,那裏有口泉井,就在路邊。那裏有水勺,四位盡管喝。”

    祝英台向那農夫道謝,四人就依著他的話。由人行道望著前麵行走。果然,右邊古木分開,閃出一個桌麵大小的積水潭。其上是暗溝,埋在水潭底下冒水,隻是由水鼓起水泡泡,把積水潭裏的水,拚命的往上加。其下是明溝,在積水潭邊下。積水潭裏的水,盛得太滿時,便由缺口流入明溝。這明溝有二尺多寬,水在溝裏潺潺作響。全潭像鏡子一般圓,人在潭上,照見須眉畢現。四周長的草淺淺深深,有個幹葫蘆撕成兩邊,正好像兩把勺,放在水草裏。正是為行人預備的。

    梁山伯用手指道:“好,正好喝個痛快,四九銀心,除了我們喝一把勺,還有一把你們也喝。”

    祝英台站在一旁,心想,這回對他說明些,也許他會明白。便行前兩步,因問道:“水味很好嗎?”

    梁山伯拾起地上一把瓢,正蹲在潭邊舀水喝,連忙將瓢一舉道:“很好,這是泉水,還帶甜味呢。”說著,舀了一瓢過來,說道:“賢弟,你喝口嚐嚐。”

    祝英台接著喝了。看四九銀心喝了好幾瓢水,已經走開,便道:“梁兄,這水很清,我們回到水邊照照,出門以來,究竟形狀如何?”

    梁山伯說聲很好。於是祝英台將葫蘆瓢放在草地上。然後扶著梁山伯一隻手,並排站在水邊。這時,兩個人影,齊齊顯出。一個眉目開展,精神疏爽得很。一個眉目含春,精神仿佛若有所屬的樣子。祝英台笑嘻嘻地把頭靠在梁山伯耳髻邊。梁山伯藍衫飄然,一點灰塵不沾,幹幹淨淨的。水邊上正有一棵柳樹,在人影子上拂來拂去。

    祝英台道:“這水為我們留影,頗為俊俏。”

    梁山伯道:“俊俏二字,用的不妥。”

    祝英台道:“這水裏雙影,一個英姿瘋爽,一個容貌俊麗,兩人要合作起來,這水也為之生色不少呀。”

    梁山伯道:“話雖是好話,但措詞不妥。”

    祝英台道:“梁兄,這水比人更清楚明白,措詞明白不明白,他可知道呀。”

    梁山伯輕輕推了一把。便道:“我弟說話,有些錯亂,大概是離別之情所刺激的,走吧。我還可以送你一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