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孫兵
字數:5465 加入書籤
nbsp; 在不周城的七十二小鎮裏,有一小鎮,自天上向下望去,一條亮銀銀的小河,環繞著錯落有致的高矮不一的一座座庭院,像一隻鑲著銀邊兒的馬蹄,這便是馬蹄小鎮了,也叫銀馬蹄。
銀馬蹄有一巷,喚甲巷,鐵甲的“甲”。這甲巷本就談不上有多寬闊,偏又長著一株柏樹,有兩人圍圓,占據了小半個巷子寬。近前看去,高大的柏樹樹皮斑駁,軀幹龍鍾,但生機旺盛,虯枝挺拔,斜橫出一根粗壯的龐然大枝,像一個巨人斜伸出的手掌,落進一處庭院裏。
一隻青鸞展翅而來,盤旋著落在蒼勁的柏樹橫出的“手臂”上,羽色華麗,低頭張口,一張帛書落於樹幹上,一聲輕鳴,自正堂出來一眉發虛白的老人,臉額上溝溝壑壑,像極了廳門外那株柏樹斑駁粗糙的書皮。
青鸞銜起帛書,振翅而出,鬆開口,帛書翩翩落下,老人伸手接過,展書一觀,蒼老的臉頰上不易辨悲喜,片刻負手而立,怔怔出神。良久,歎一聲,目光有了神采,順著庭院上空橫陳的“手臂”望出去。
老人走出庭院,幹癟的手掌,手背經絡雜陳,比這樹皮更為的斑駁。輕輕的撫在這株樹身上,努力的仰頭看著,道一聲:“小將軍,這便是命數嗎?”
老人拍拍樹身,向是在跟一個老朋友道別一般,而後轉身,邁步前行,口裏念念有詞。走著走著老人的背愈發的挺了,身形似也高大了一些。若是從正麵看去,便見老人的須發自發根漸漸轉黑,褶皺的臉頰像是褶皺的衣服一般,慢慢舒展緊繃,慢慢的展現出一張豐神玉朗的麵頰,隻是一雙眼眸深邃的緊。
起風了,那一株蒼勁的柏樹緩緩的搖動著,樹葉和枝杈簌簌的響,一隻“手臂”也竭力的想要攀起,這便是來自老朋友的作別吧。
聖草堂,辛漢臣站在院子裏一張石桌前,雙手捧著一卷書冊,平舉在前,努力伸直了胳膊。
“此乃《九經》第一篇,這天下渴求一觀的人不知凡幾,扔出去必能掀起一番腥風血雨,實乃無價之寶。你那老爹要是泉下有知,怕也是會笑的合不攏嘴,當然,雖然現在在你手上,可能不能一探究竟,這還要看我的意思。你的聰明才智我多少知道一些,可有些事情偏偏越是聰明越是糟糕,聰明人最下不得苦功夫,總以為有個聰明的腦袋就能勝過一切。可武道長生一途,聰明人這是必須的,可光聰明還不行,還要傻一點兒的聰明人才行。”朱元晦絮絮叨叨不緊不慢的說著。
一隻小蟲兜兜轉轉,最終還是沒能如了辛漢臣的意,飄飄忽忽落到了辛漢臣的鼻尖上,辛漢臣甚至可以敏銳的感覺到這隻小蟲的幾條腿。
“嗬,看不出來,你還挺招這些小花小蟲待見的,癢嗎?癢就撓一撓。”朱元晦狡黠的輕笑。
這隻小蟲慢慢悠悠的爬上了辛漢臣的額頭,像是在踢腳一樣,辛漢臣牽著一根心弦。
“其實也沒必要強求,你看道教有一支就講究一個順其自然率性而為,一樣的厲害,沒必要這麽堅持,沒了《九經》,還有其它的嘛,以你的聰明才智,也必不會落於人後。”朱元晦繼續苦口婆心的勸解。
辛漢臣隻做不聞,聚精會神的與額間的小蟲作鬥爭,最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終,這隻小蟲飛起,落到了辛漢臣捧著的書冊上。
“你看,這小蟲也知道這《九經》的不凡,可惜啊,這小蟲不識字,否則,說不定百年以後這世間橫空出世一法力滔天的小蟲。”
朱元晦隱晦的衝天空輕點手指,不多時,小蟲竟是多了起來,陸陸續續落到《九經》之上。
“看來有不少小蟲都是識貨的,你也沒這麽討喜,你看著小蟲是不是棄了你選了《九經》。”
這些小蟲似是有意反駁朱元晦一般,一隻隻順著辛漢臣的胳膊爬上去,行走在辛漢臣的臉頰、額頭、脖頸。
“哎,看來是我錯了,你確實比這《九經》討喜,你說是這小蟲不識貨還是我不識貨?”朱元晦笑著搖搖頭。
辛漢臣感受著身上傳來的酥癢,恨恨的咬牙,索性閉了雙眼,努力鎮定心神。
“呦,可以啊,不止有小花小蟲,大的也招引來了。果然是魅力不凡,自歎不如啊。”
一隻隻不知名的鳥兒不知從何處飛來,鳴叫著伸出尖喙啄食辛漢臣臉頰的小蟲,叮叮作響,竟是啄破辛漢臣臉頰,初時止癢還覺舒服,再後這尖喙竟似叮在骨頭上,鑽心的疼。
“原來是誤會了,我就說嘛,你怎麽會有我的魅力大,我可是獨一無二的小聖啊。”
辛漢臣的麵頰已是血肉模糊。
“嘖嘖,真慘,要不然就算了,又不是非得要《九經》,若是人人都強求,這天底下不是到處都是法力無邊的高手了。”
辛漢臣凝神努力想其它的事情,不奏效就努力什麽都不想,疼的麻木的時候,好像真的可以什麽都不想,什麽都感覺不到。
自甲巷離開的老人,準確的說是已經變年輕的老人,最終來到了九彎巷,站定向裏看看,沉吟一下,終是邁步進來,拐過第二個彎,抬頭看看雋永的門楣,抬手敲敲門,然後進來。
朱元晦看著進來的人,不等問話,來人已經自報家門。
“在下銀馬蹄甲巷孫家孫兵。”
朱元晦站起,身後偏室元妙真君出來,打量一下孫兵,又看看麵目全非的辛漢臣,上前來坐下。
“你是為孫靈來的?”元妙真君問。
“不是。我想從軍。”孫兵答道。
“孫家如今還守著那株庭前柏的就你一人了吧?”
“正是。”
“不周城的規矩你懂,出去了就難回來。”
“晚輩明白。”
“昭關一役,亡二十餘萬將士,打散七十萬軍馬,孫靈也唯有如此了,沙場無情。”
“晚輩明白。”
“既如此,你想要什麽身份?”
“身份不重要,我想去昭關。”
“昭關?”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 />
孫兵點點頭。
元妙真君細細打量一下孫兵,問了一個無關緊要的問題:“你可知那株庭前柏有多少年了?”
“千年以上,具體多少年晚輩不知。”
“去吧,你若能回來,我告訴你‘小將軍’有多大了。”
孫兵平靜似水的臉上在聽到“小將軍”的時候終於不再平靜。
“去吧。”顯然,元妙真君不打算解釋什麽。
“晚輩告退。”孫兵行禮退出。
“此人是?”朱元晦在孫兵退出後問。
“孫靈的胞弟。”
“比之孫靈如何?”
“不可相提並論,此子有孫祖風範。”
“孫祖?”
“那株庭前柏歲一千八百六十三了,乃是孫祖榮歸甲巷而植,後世孫家子孫俱是受此餘蔭。”
“榮歸?顯聖?”朱元晦驚疑。
“算是吧!”元妙真君歎一聲,頗為感懷。
朱元晦心頭一震,不敢多問。
“這孩子倒是不錯。”元妙真君讚一句。
“是啊,算是意外之喜吧。”
“準備對付陰陽家的?”
“看看再說吧。”
“不止是我們,陰陽家也被繞進去了,佛門這些死腦筋當真不能以常理度之。”元妙真君似有些不忿。
“現在就定子?佛門當真放棄了大世?”朱元晦頗為費解。
“佛門這些死腦筋可不是吃虧的,敢下這麽大的本錢,肯定是物超所值,看來這一世,佛門要三教拔頭籌了。”
“我們呢?”
“我得和七鬥齋星君見一麵了。”元妙真君沉吟一下。
“和道教聯手?”
“也是時候燃火種了。”元妙真君道。
“要開武庫?”朱元晦一驚。
“五甲子了,早幾年晚幾年的事情,不如趁機給佛門作作姿態。”元妙真君輕笑。
二人正自相談,撲通一聲,辛漢臣栽倒在地,雙手猶自平舉,滑落書冊在地。
“哈哈,我當年對你可沒有這麽狠吧!你可比我心狠。”元妙真君笑言。
朱元晦暗道:當年我又何嚐少受了一絲罪,這不都是一脈相承的。當然,朱元晦是不會明言的,朱元晦可不想現在再受一遭。
朱元晦抱了辛漢臣回到偏室,放在榻上,伸手在其臉頰輕撫,一張麵目模糊的臉光滑如初。辛漢臣猶自惡狠狠的咬牙,朱元晦笑笑轉出。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