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13 誰家母親好口才

字數:3717   加入書籤

A+A-


    陳氏瞧著自個的小幺兒,原是一本正經地抬頭想說話,卻一下突然雙眼茫然的樣子,就憋不住地捂嘴大笑起來。

    以前小兒子,墨哥兒總是一副小大人那沉默又傷感的樣子,後來長大一點就又變成了書呆子的那內向文秀的性格。

    現在,她才發現自個幺兒也是可以這麽可愛?而且還會護著自己的母親啊。

    陳氏自小就是護著他人,這還是她第一次被人護著,尤其那人還是自己最小的兒子,這心中百般滋味,豈是一句感動,欣慰能道清的?

    張墨卿也看出陳氏是在逗自己了,不禁老臉有些紅,為何突然感覺最近家人都有些不對的樣子?

    想了會依舊沒有想通的張墨卿,於是訕訕一笑,想著還是解釋一番:“母親,我其實……”

    “不用解釋。”陳氏忍住笑意,頗為高興地道:“我原想著就我這性子怎麽會有你和海哥兒兩個悶葫蘆兒子,今個兒一瞧,嘿,果不其然,你就是我生的兒子啊。沒準啊,你大哥比你和老二還能說呢。”

    張墨卿眼皮子一抽,他平日是真憋著,然後就憋習慣了。可大哥卻是真懶啊!母親,你醒醒,別做夢了。

    陳氏說完這話後,眼睛更亮了,她突然一拍腿,仿佛要做一件大事般:“哈哈,等回了家,為娘再去試試你大哥,這樣咱們一家四口出門,才像一家人呐。”

    張墨卿眨了眨眼睛,誒?他這是又把大哥給坑了嗎?他不是故意的呀。

    而陳氏則是越想越興奮,一口氣說了十來個逼大哥說話的法子。

    聽得張墨卿一陣膽寒,他抖了抖身子,心中默默給大哥燃了一炷香。

    鎮上的路是用燒製黃土的磚鋪成的,還算平整。

    驢車平平穩穩地行至到了鬧區,人聲也逐漸鼎沸起來。吆喝聲不斷,也似有食物的香氣撲鼻而來。

    張墨卿聳了聳鼻子,兀地感覺有些餓了,陳氏細心地察覺後,彎了彎嘴角笑道:“可是餓了?娘和你說過,不吃葷腥肚子沒油,就易餓得慌,你還偏不信!你看出門一久,若無備食,豈不要餓昏頭?好在咱們還未出鎮子……”

    這哪和哪呢?怎地就又扯上葷腥了?

    他這也有差不多七、八年沒吃過了,也沒見之前他餓昏了頭啊?

    哪怕是縣試和府試時,他都隻是用的清菜小粥就撐了過去,他現在餓了,應該是屬於情緒發泄過後的饑|餓吧?

    陳氏看著小兒子麵上的不以為然,冷哼一聲道:“有話又憋著不肯說?莫不是在心裏嫌棄為娘學識沒你高,完全不相信吧?”

    “母親啊……”張墨卿實在怕了自家母親的這張嘴了。

    “叫娘,什麽母親不母親,這麽生疏!”陳氏狀似生氣地瞪眼道。

    張墨卿一愣,誒,還真是!這麽多年來他和大哥兩人,都沒有怎麽叫過“娘”,而是一直稱呼的“母親”,看來陳氏怨氣很大呀。

    又瞧著母親臉上一臉興然,好似完全沒有剛和自己親弟弟決裂傷心的樣子,張墨卿心就疼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了一下,他以前是否顧及了太多?而錯過了很多東西?

    “娘啊,也沒見那些個和尚整天吃素,就餓昏了頭?兒子隻不過是平日不怎麽出門,今個聞著香氣饞了嘴罷了。”

    不提他發泄的事,也是想順著母親忽視這傷心情緒的意願。

    “你和他們怎麽能比?”陳氏沒好氣地翻了個白眼,“你這是要長身體呢,不吃葷腥如何健壯?你還要不要長高了?”

    張墨卿是差點就被說服了,然而他突然想起了自己母親的拿手活,突然問道:“娘啊,您不是把我當作了買豬肉的客人了吧?”

    就陳氏這性子,在他前世是妥妥的金牌推銷員啊。

    陳氏一愣,才笑罵道:“你這個兔崽子,有你這麽消遣娘的?真是要麽死不開口,要麽開口死人。”

    “娘可別亂說。”

    張墨卿連忙擺手,他可是立誌要做桃李滿天下的山長的,到時候這話傳出去了,誰還會聽他的教育?

    “哼。”陳氏撇了撇嘴,“在車上等著,娘去給你買零嘴!連武,前麵停下。”

    “多謝娘親。”

    張墨卿討好似地拱了拱手。

    車簾子掀起,陳氏豪放地跳下馬車。

    張墨卿也開了車廂的窗,看著外頭人來人往的景象。雖比不上縣城與府城的繁華,卻又帶著獨有的熱鬧派頭。

    榮家縣盡管貧困,在容易旱災的情況下,收成並不是很好,可其他的藥材、核桃、棉植等卻容易活。

    也可能是因為氣候或是在未有這縣城前,這裏人煙稀少,留下了許多貴重的木材被京師、直隸、江南等一些繁華地區所需求。

    可惜,這些早就被一些鄉紳把控,極難插手進去,而那些人對木料的需求年份高,至少十年起跳,大多人都消耗不起。

    再一個,古代是以農業為稅的社會,皇室和官府怎麽會放任農民全部去種非農作物?本來整個國家的產量就不高,這一來,不就更容易□□造反了?

    所以土地的種植都是有規定的,亂來可是要收監坐牢的。

    又再上其他各種不可抗力的因素,糧食量產不高,極難富庶起來。而不是像現代在糧食畝產富裕下,以經濟商業為主體。

    就是他們張家沒有租給鄉親們的地,其中四分之三都是在種水稻和小麥,而剩餘的一份才是他那喜愛藥材的二伯,親自打理、種植的藥材。

    所謂貧農,貧農,在古代貧困也就是靠天吃飯,靠地養活的農民。

    當然,這也有其他的因素,可也一言難盡。

    鎮上的物價也是挺便宜的,隻要不是外來的鋪子,一般本地人就隻是賺個辛苦錢。

    陳氏上車的時候,看見自個小兒子又開始雙眼呆滯地想著事情,頓時好笑地將包著兩個肉包子、兩個芝麻團子和一個油餅的桑皮紙,仍在了張墨卿的身上。

    張墨卿一驚:嚇?天下掉餡餅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