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第二十四章拜師(中)
字數:4923 加入書籤
張小北心裏早就打算好了,趁著這段時間攢一筆錢,然後給李修文家送一份拿得出手的禮物,再央他教自己讀書。
張小北就問胡氏:“娘,咱家現在有多少錢?”
胡氏也沒隱瞞著兒子,就實話實說了:“這兩個月來,咱們家攢了七百文。”涼風也好,豆芽也好,都是小本經營,除掉本錢賺得也不多。
張小北算了算,七百文的購買力應該還可以,買拜師的禮物至少夠了。
但是,給李修文準備什麽禮物好呢?張小北跟胡氏的商量,胡氏的意思是他們既然要在中秋前後去李家,那就按照節禮來準備,點心呀糖呀雞鴨魚肉之類的都要備上。
說到點心,張小北突然靈機一動,他想到自己要搗鼓什麽了,綠豆糕和月餅。做這兩樣東西,成本可不便宜,要糖,要糯米還有豬油,哪一樣都是稀罕物。不過,現下家裏有少許本錢,再加是拜師要用,爹娘應該不會反對。
當日晚飯時,張小北就試探著向爹娘提出能不能自己做點心和月餅送禮。
張小草驚訝地反問道:“點心和月餅也能自個做嗎?我怎麽沒見村裏人做過。”
胡氏也是一臉懷疑:“這可是精細的玩意兒,我可不會弄。”
張小北正想說,不會沒關係我教你呀,他還沒來得及說,就聽胡氏又用疑惑的口吻道:“真是奇了怪了,別說咱們家,咱村都沒人做過,小北你想到這個,你在哪兒看過的?”
胡氏隻是隨隨便便一問,張小北卻嚇出了冷汗,是呀,他該怎麽向她娘解釋這個問題。自己真是太不謹慎了。自己還是趕緊去讀書吧,這樣以後想做什麽事就可以甩鍋給萬能的書本了。
他稍稍一想,便說道:“鎮上點心鋪子不是有這個東西嗎?他們能做出來,娘肯定也能做吧。”
胡氏倒也沒有多想,笑道:“你這孩子把娘當成啥能人了?這種精細活娘可做不來。”
胡氏以為張小北惦記著吃點心,第二天賣完東西回來,就給他買了一塊綠豆糕。張小北沒舍得吃,而是把兩個姐姐和娘拉過來一起研究人家是怎麽做的。
張小北先把點心掰開看看聞聞,說道:“這裏麵有綠豆,有糯米。”然後咬了一小口,咂咂嘴:“真甜,裏麵好多糖呢。”接著他又分別讓三人嚐上一口,三個人都咬了小小一口,最後輪到看熱鬧的張小花,她咬了一大口。
張小北一步步啟發姐姐和母親,“這個看上去並不難嘛。”有了張小北的啟發,大家的積極性也給調動起來了,你一句我一句地討論著。
張小草說道:“我也覺得不難,是不是跟整饅頭有些像?”
張小枝說道:“就是這上麵的花紋怎麽弄的?”
胡氏歎道:“這玩意真貴,一塊糕點能買幾個饅頭,要是真能自個做,能省不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少錢呢。”
張小北打蛇隨棍上,當下便纏著胡氏:“娘,那你就買點東西試試唄。”
胡氏還是下不了決心,“小北,娘真做了這種精細的活計。”
張小枝張了張嘴,鼓起勇氣說道:“娘,要不你先少賣些東西,我來試試。”
胡氏瞟了一眼這個素來沉默寡言的二女兒,張小枝繼續說道:“娘,你看,咱們要給李家送禮,就要買點心,這得花不少錢呢,還不如咱們先試著做,做砸了就砸了就留著小北吃,要是做成了,省一筆不說,多少還能顯出咱們的心意。”
“行,我明兒個就去買糖和糯米。”胡氏最終下定了決心。
張小北一見他娘終於同意了,歡喜之後,又拉著張耀祖嚷道:“爹,你給我做一個小玩意,我也要幫二姐幹活。”
張耀祖被纏得沒法子,隻得無奈同意了張小北的要求。他去老張頭那裏借來做木匠活的工具,按照張小北說的打造了幾個略顯粗糙的帶花紋的模具。
次日,胡氏買回了糯米粉、粘米粉、白糖、蜂蜜,還買了三斤肥肉煉豬油。綠豆他們家自己家,去村口磨成粉留著用。
翌日一早,張小枝和張小草還有胡氏三人早早起來,開始試做綠豆糕。
先在鍋內倒油,待油熱倒進綠豆粉,白糖,加點蜂蜜,再一點一點地往裏加水,然後小心地翻炒,等到鍋裏的幾樣東西全部融合在一起就可行了。
接著,再把糯米、白糖等加水拌勻,然後上鍋蒸將近兩刻鍾,取出來放涼,隨後開始用擀麵杖擀麵皮,擀好後,把把炒熟的綠豆粉撒在麵皮上,像卷席子似的卷起來,切成均等的小塊就成了。
當然,第一鍋純屬嚐試,做得有許多不盡如意處,但好歹做出來了。
東西一出來,胡氏就給了張小北拿了兩塊,給張小花也拿了一塊。其他人都是嚐上一兩口知道味道就行了。
張小北拿到糕點沒有立即吃,對胡氏說道:“娘,上次黑妮給我們魚吃,這回給好送些綠豆糕吧。”
胡氏爽快地答應道:“行,小草,你一會兒得了空給她送幾塊去。”張小草答應了。
張小枝她們三人不但做了這種卷子似的綠豆糕,還做了一種帶花紋的糕點,做法跟前一種差不多。無法是最後一道程序不一樣,就是用模具壓了一下,還挺好看的,勉強能看出點花紋來。
母女三人忙了大半天,試做了兩鍋,費了不少料東西,終於勉強做出兩鍋還能入眼的糕點。
平氏真不舍得吃,可是這東西又不能久放,送給李家也不太好看,胡氏思索再三,還是沒舍得都吃,包了一下,再加些別的東西,給西院和其他幾家親戚提早送了節禮。這些糕點送李修文拿不出手,但送給鄉下的親戚們算是可以了。
胡氏沒細說,羅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氏和老張頭就以為是買的,還念叨著說這東西費錢,但念叨歸念叨,還是高高興興地收下了。因為拜師這事胡氏心裏沒譜,所以也沒有跟羅氏他們詳細說。她在西院坐了一會兒,嘮了會家常就回家來了。
胡氏去送節禮,張小草和張小北也去送禮了,兩人去找黑妮,可惜黑妮下地幹活去了,沒找到。中秋前後,差不多是秋收時節,地裏的莊稼陸陸續續地都熟了,有的人家已經開始收割了。像黑妮家就屬於秋收早的那一批。
張小北到底還是沒看到黑妮,但後來張小草看到她了。
胡氏問她這事,張小草唉聲歎氣了一會兒,沒頭沒腦地感慨道:“窮也好,富也好,還是自個的爹娘好。”
張小北問她怎麽了,張小草用憤慨的語氣說道:“我見到黑妮了,她說家裏現在不但要收割莊稼、割草喂豬做飯,晚上回來還要編掃帚和籃子,她等好幾天沒睡個好覺了,眼睛都熬紅了。才多大點的孩子呀。”
胡氏也是憤慨,說道:“怪不得黑妮他爹能發家,這老東西可會賺錢了,螞蚱腿也能讓他炸出油來。”
張小北沒說話,他除了憤怒,最多的就是無奈和無力,他什麽也做不了。
糕點有了,胡氏又到鎮上了買了一條魚,把家裏的兩隻母雞也逮了栓上,再賣了五斤肉,另外還炸了一包香酥蠶豆。
第一次上門,禮物就先準備這麽多,等到正式行拜師禮,禮品肯定得比這次更豐厚些。
禮品備好,關於誰去又成了問題。按理是該張耀祖帶著張小北去比較符合禮數,但張小北不想讓他爹去了,這次主要是他跟李修文談話,他爹去了隻能幹杵著,倒不如讓他娘去得好,因為李修文有一個寡母,娘去了剛好能陪李夫人說說話,雙管齊下豈不是更好?
張小北的話也不無道理,但胡氏和張耀祖商量了一陣也同意了。
八月初六這天,張小北和胡氏早早地起床梳洗打扮,母子兩個這個時節最好的衣裳拿出來穿上,臉洗得幹幹淨淨,頭發梳得既順溜又妥帖。收拾妥當,胡氏挎著東西,張小北傍在她身旁,兩人帶著忐忑又略些興奮的心情踏上了去花蓮村的路。
離花蓮村越近,胡氏越是忐忑,她說道:“小北,你說娘跟那個李修文說啥好呢?”
張小北笑道:“娘,咱在家不是說好了嗎?你去陪李夫人聊天就是,我來給李先生談話,隻要我倆說得對味了,這事差不多就成了。”
胡氏擔憂地道:“小北,娘知道你是比別的孩子聰明,可是那個李修文的脾氣可是跟旁的人不一樣呢,娘就怕他見你是個小孩子不理會你咋辦?”
張小北輕輕一笑:“放心吧,娘,他跟旁人不一樣,我也跟別的孩子不一樣,沒準,我就對了他的胃口呢。”
兩人邊走邊說話,胡氏偶一抬頭,望了望前麵,喊了一句:“花蓮村這就到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