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章
字數:5695 加入書籤
柴未樊回過頭,有些發愣,“額……是啊,你好。”
那位姑娘抿唇一笑,麵容有些稚嫩和羞澀,“你好,我是建安郡王府的,叫我螢螢就好。”
建安郡王……柴未樊稍一思考就想起這位姑娘是誰了,身在勳貴世家,記住各家上了麵的族譜是基本要求,看這位姑娘的年齡應該是建安郡王府的大姑娘酈滿螢。
建安郡王府也傳了好幾代,與現在皇上的血緣關係已經遠了,早就不受看重了,家裏除了個郡王的庇蔭傳承沒一處能看,單看這姑娘身上的料子和樣式還沒她身上好看就知道建安郡王府現如今是多麽落魄。
柴未樊沒有任何看不起的想法,不管建安郡王府多麽落魄,好歹是個皇親國戚,而她比起建安郡王府的大姑娘又強到哪裏呢,柴府沒落,父母早逝,家族不重視,唯一可以稱道的不過是養在太嬪膝下,但姑姑在這宮裏也隻是個不受看重的太嬪。
所以她溫聲溫語跟酈滿螢攀談起來,酈滿螢也不是荀傲的性子,兩人交流竟意外和諧。
過了會,皇上,大長公主和太後扶著太皇太後過來了,眾人馬上起身,跪拜行禮,皇上叫起後和太皇太後,太後,大長公主坐到了最前麵的位子。
柴未樊輕輕用手絹擦了擦手,然後安靜等待好戲開場,她抬起眼,恰好看到長公主和寶陽郡主兩人一起起身,直直朝太皇太後的位子走去。
過了會,兩人回來了,走在前年的長公主麵色陰沉,心情貌似不大好,緊跟在後麵的寶陽郡主則精神奕奕,麵有得色,時不時漫不經心挽起衣袖,露出白玉般的手腕以及手腕上的一串檀木香珠。
柴未樊用手絹掩住唇,生怕讓人看見自己嘴角泄露的笑意,盛盞悄無息給她剝了瓣橘子,遞過來,她輕咳一聲,接過來,小心放進了嘴裏。
——嗯,很甜!
好戲終於開場,柴未樊便收住心思,專心看戲,平時她除了繡花下棋就是和宮女侍婢們聊天,日子簡單又乏味,如今好不容易遇到個稀罕事,可不就看入了神,不知不覺間,就看到了結束。
走在回宮殿的路上,還有些興奮,歡喜地和太嬪談論這場戲,嘰嘰喳喳說個不停,太嬪很少看她這麽開心,十分欣慰,說:“你要是喜歡,以後再有這種活動,姑姑就帶你過去熱鬧熱鬧。”
柴未樊卻立刻搖頭,說:“還是算了,偶爾看戲是一時消遣,到那裏還得跟人應酬,樊兒還是喜歡在保春殿待著。”
太嬪搖搖頭,笑:“你啊!”
柴未樊調皮地笑笑,挽住了姑姑的手臂,腳步輕快,身旁董嬤嬤一臉寵溺地看著她們,身後宮女腳步輕盈整齊,提著宮燈,燈影朦朧,宮牆悠長,一眾人的影子倒立在宮牆上,合著宮牆外的樹影,一陣晚風拂過,宮衫飄逸,樹影婆娑,映在宮牆上,形成一幅美麗悠閑的畫卷。
宮裏的日子,就是這樣幽靜而安寧!
雖然宮闈詭秘,偶有委屈,但日常大部分就是這樣純然而靜謐!
接下來的日子,平淡又無波。
轉眼到了中秋的日子,中秋前兩天柴府就打發人來詢問柴未樊今年是否回柴府過節,但實在算不上重視,隻托人捎了個口信,可見有多表麵功夫,柴未樊也毫不含糊地拒絕了,自父母去世,柴府對她來說已毫無留戀,他們各自心知肚明,並在維持表麵親昵的同時又實在地疏遠。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她已入宮三載,同時,也在宮裏度過了三個中秋。
倒是跟她一起入宮的盛盞,卷碧二人心疼她,小心翼翼地跟了她一天,生怕她觸景傷情,還找了幾個宮女太監陪她玩過家家的遊戲,柴未樊搖頭好笑,她今已十二了,再不是當初那個失去父母,天都塌了的柴家四小姐了。
中秋那天,宮裏也有活動,尤其晚上,有個宮廷宴會,但太嬪一向對這些活動敬而遠之,等閑除了必須去的場合,其他一向稱病推辭,柴未樊自然也不會去,她們姑侄二人守在保春堂,辦了席精致的酒菜,又招聚一眾宮婢們賞賞月,聊聊天,做些小玩意倒也自得其樂。
中秋第二天,慶林園的中秋禮到了,四皇子一向孝順,這麽些年雖待在慶林園,但逢年過節總不忘備份禮物送往保春殿,就是路上可能會偶有延遲,過了節日才會送到太嬪手中。
太嬪也不介意這個,每收到慶林園的禮物,都能讓她開懷好幾天。
過了中秋還有件大事——柴府老太太的大壽,親祖母的大壽,她自然是要回去祝壽的,不僅要回去祝壽,還要提前準備好一份壽禮。
柴未樊沒有太過重視,但也不能讓人挑出毛病來,她想了想,從自己的私庫裏找出一座品相還算不錯的觀音像,又自己親手縫了對鞋襪,就算作此次的壽禮了。
到了過壽那天,一大早,她帶著盛盞和卷碧二人出了宮,坐著馬車,“吱吱呀呀”來到柴府。
這時候天兒還早,祝壽的人還沒來,不過正門已經收拾起來了,紅燈結彩,壽字當中,格外地喜慶,不過她並不是自正門進入,而是繞了半圈,自側門而入。
昨個大太太已經吩咐下來,今個四姑娘會回來,讓他們機靈著點,別把四姑娘攔外頭了,所以柴未樊還未下馬車,側門已經開了,看門的小廝搓著手過來給她請安。
當然是沒有人特意迎她的,今個忙,沒人來招呼她,況且這是她自己家,也不必人來招呼,她進了柴府,直接朝老太太的寧順堂走去,路上丫鬟婆子看見她,甭管認識不認識的,見別人稱呼四姑娘,也忙請安稱呼四姑娘。
寧順堂裏此時格外地熱鬧,一家子幾乎齊全了,她甫進入寧順堂,立刻就有一個丫頭進去稟報老太太,剩下的人皆彎腰行禮,柴未樊招手讓他們起身,丫鬟掀了簾子,她便走了進去。
她進去後被盛盞和卷碧伺候著脫去鬥篷,然後在中間準備好的蒲團前跪下,結結實實叩了個頭。
“孫女回來了,祝祖母福壽安康,萬事如意。”
老太太攬著柴家大姑娘和五姑娘坐在上頭,正被家裏的人逗著開心,她過來請安,大家都安靜下來,大姑娘和五姑娘起身,錯開這個跪禮,等老太太叫起才重新坐下來。
今個是老太太大壽,她心情十分敞亮,見到許久未見的四姑娘,即使一向不甚放在心上,此刻聽見這些吉祥話也開懷大笑,甚至罕見地關懷了兩句:“四丫頭好些日子不見,瞧著清瘦了些,在宮裏還好嗎?”
柴未樊被盛盞和卷碧扶起來,聽了此話,乖巧答道:“謝祖母惦記,樊兒在宮裏都好。”
老太太便點點頭,不再說話了,等柴未樊一一見過大家之後,便繼續攬著她最寵愛的兩位姑娘閑嘮嗑。
柴未樊坐到為自己準備的位子上,二姐笑笑跟她打招呼,其他姐妹們也漫不經心點了下頭,便專心致誌陪老太太說話。
嘴最巧的四太太說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起前段時間武安侯府金家二太太跟小妾爭風吃醋的事,咯咯直笑:“聽聞那日頭,金二太太徑直吩咐身邊的丫鬟婆子要把那妾侍的屋子砸了,誰想那妾侍不是個服軟的性子,當下就跟頭發瘋的牛似的直直朝二太太撞去,硬生生把二太太撞了個四腳朝天,屁股撅在地上,滿身狼藉,好不滑稽!”
她說起來頭頭是道,跟親個見到似的,形容那個畫麵生動又活潑,把大家逗得直樂,老太太半趴在大姑娘身上,笑得直呼“肚子痛”。
隻大太太淡淡扯了下嘴角,隨即就繃起臉,麵無表情。
柴未樊也垂下眼眸,用帕子掩住了嘴,過了會,波瀾不驚放下了。
又過了會,幾位孫子也過來了,當下,幾位小輩便站起身,一一為老太太獻上自己的壽禮,首先是幾位孫子,獻上的除了珍貴的玉石珍珠,絲綢寶瓶之類,還有自己做的學問文章,老太太見到孫子們個個文采風流,開心得眼睛直眯成了一條縫。
接下來是幾位孫女,率先上場的是大姑娘,她今兒上著碧霞雲紋繡牡丹蜀錦外罩,內攬縷金百蝶穿花雲緞裙,飛仙髻上兩支鑲玉鏤金翩翩蝴蝶對釵,斜插支翡翠並蒂蓮的修翅玉鸞步搖,脖頸昂揚,身子高挑,步子不緩不慢,通身端正高雅,明豔方麗不可視人,她獻上的是百壽如意青玉瓶,外加自己的秀麗文字一幅。
然後是二姑娘,她是庶出二房的嫡長女,在府裏遠不如長房的大姑娘和四房的五姑娘受寵,穿著相對比大姑娘也要整整下降一個層次,獻上的壽禮也是中規中矩的一塊玉石和一條抹額。
…………
等所有人獻禮完畢,時候也差不多,賓客快到了。
各府老太太自然被請到寧順堂和老太太聊天,各府太太奶奶們交給三個太太招呼,各府小姐們就由柴未嫻帶頭照顧。
所以這裏就形成了涇渭分明的兩頭,小姐們都圍繞著自家大姐和五妹聊天,她和二姐便閑坐在一邊。
有幾個要找她聊天的,也隻是為了過問宮裏的情形,為了怕麻煩,她幹脆躲到了別院。
躲到別院後,也沒人注意她是不是在廳中,直至下午未時,賓客都散的差不多,她也順便告了辭。
這個地方對她來說,和那些賓客也沒什麽區別了。
回到宮裏,姑姑問起府裏的事,柴未樊撿著有趣的說了,太嬪笑過也不再提。
柴未樊又待在保春殿,不出門了,尤其這幾日寒雨暖陽來回交替,氣候變幻不定,宮裏陸續有宮女太監和主子病倒了,主子還好說,有專門的太醫診治,宮女太監們卻沒這個好命,有錢受寵的尚能拜托幾個醫徒來瞧瞧,那些沒錢又沒寵的隻能硬生生挨著,挨不住了不過一卷席子的事。
太嬪也怕宮裏出事,專門使了錢讓保春堂的首領太監範公公去太醫院買了些川穹,柴胡之類解熱禦寒的藥,讓宮女們每日熬煮後分給宮裏頭人喝,太嬪和柴未樊兩人也是每日晚飯後各一大碗,接連不停歇,這樣下來,保春堂除了一個小太監,其他人竟都沒生病,那個小太監沒辦法,隻能挪出去了,太嬪心善,格外多賞了些錢,希望這個小太監能得到善待。
這股病風漸漸停歇,大家要放下心來時,紫宸殿傳來消息——皇上病了!
作者有話要說: 安利基友耽美文:《廢柴種田記》by嚶嘻嘻
基友耽美文《論白月光如何洗白〔快穿〕》by海京魚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