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決定科舉

字數:3422   加入書籤

A+A-


    蘇青穿越了。

    她穿到了一個架空的古代,一個女人可以和男人一樣,光明正大參加科舉、為官作宰的時代。

    不必被三從四德束縛著,不必困在後院,每天為一斤豬肉兩根蒜苗斤斤計較,或者跟老公的合法小三為一枝簪子兩尺布、或者老公今晚該睡誰而掐架爭寵。

    老實說,她很慶幸。

    在這個世界,她是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父親過世,母親獨自撫養她長大。

    她的這位母親,包括已經過世的父親都曾是科舉上的失意人。

    這對父母跟現代那些年少時學業不得意,成年後也依舊耿耿於懷的父母一樣,指望孩子給自己爭口氣,基因突變,考上清華北大,實現少時未竟的理想,就好像那些遺憾真的可以就此圓滿。

    原主是個很努力,但天分有限的孩子。

    在父親過世後,母親一天打三份工,都要堅持把原主送到財力所能承受的最好的書院讀書。原主是白天學,晚上學,別人在吃飯,她在學,別人在打鬧,她還在學。可就算這樣,在月度小考中,她依舊隻能在成績榜上占一個不上不下的位置,拿一個不好不壞的成績。

    她所就讀的書院,在整個縣城裏,甚至都排不到前五。

    而一次縣試錄取的人數,隻有三十人。

    一年一度的縣試又要來了,原主的母親王氏是個嚴厲而又寡言的母親,原主卻發現,母親會在她看不到的地方,用一種殷切而擔憂的眼神,長久地注視著她。

    在又一次小考,拿到一個中等偏下的成績後,原主小姑娘渾渾噩噩回到家。她如常而又麻木地跟母親打過招呼,吃過晚飯,寫完大字。她躺在漆黑的屋子裏,腦子才艱難地轉動起來。她望著書桌上書籍紙張堆疊的輪廓,從能持筆寫字時起,她在那張桌子前度過了她所有的童年和少年時光。

    一個念頭從來沒有如此清晰地出現在她的腦海中,她永遠都不會考過縣試的!

    一種幾乎滅頂的絕望和恐慌將她淹沒,她縮在被子裏,哆哆嗦嗦哭起來。一時委屈地想,她已經盡她的全力了,還要她怎麽樣?一時絕望地想,是啊,她已經盡她的全力了,她還能怎麽樣?

    在痛哭了一夜之後,原主高燒加感冒,本就孱弱的身體不堪重荷,就此香消玉殞。

    隨後,蘇青來了。

    蘇青很同情這個小姑娘,不管在古代還是現代,讀書都不是唯一的出路。當然,比起種地,麵朝黃土背朝天,或做小買賣,看人臉色,迎來送往,讀書無疑是最輕鬆、也最榮光的一條路。

    所以蘇青也不能免俗,要往讀書科舉這條路上擠一擠。

    蘇青在養病期間,大致翻了翻原主記憶,對本朝的科舉製度有了大致的了解。

    縣試是童子試的第一道關卡,相較於後麵的府試院試,乃至於更靠後的鄉試會試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殿試,已經是再簡單不過了。但就算是最簡單的縣試,對於許多人來說,已經是一道就此止步的分水嶺。

    縣試的考試內容是兩篇八股文,一首試帖詩,再默寫一段《聖諭廣訓》。

    《聖諭廣訓》是本朝玄宗寫的十八篇短文,訓諭世人向善守法。隻管背就是,無須贅述。試帖詩和八股文就比較難了。前者要五言六韻,要用典,還要歌功頌德。後者雖然有統一的製式,但考試內容在四書中,光這四部經典就有五萬字,再加上增廣集注、再注……

    而在這之外,還有最最重要的一項,就是毛筆字。

    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現代,老師都千叮嚀萬囑咐,卷麵分非常重要,一首漂亮的字,是打動閱卷人的第一要素。在現代是楷體,在古代也有專用的應試筆體,就是館閣體。

    她的鋼筆字在高中斷斷續續練了三年,龐中華、司馬彥的字帖各寫了兩三本,一手楷體談不上個人風骨,但也算中規中矩,應付高考是綽綽有餘。可惜一朝穿越,硬筆變軟筆,隻能重頭再來。

    原主的毛筆字堪堪算工整,不過就算這樣,也比蘇青的狗爬字強多了。

    幸好原主一向懂事,母親王氏也放心,不是那種天天要檢查孩子作業的嚴厲家長,所以蘇青有了一絲暫緩之機。也因此,蘇青身體剛好些,就天天趴在書桌上臨字帖。

    寫字這上麵,有點一理通百理融的意思。

    就好像在現代,楷書寫得好了,再學行書就事半功倍。或者中文寫好了,去寫英文,再不濟也是工工整整,看起來順眼。所以,當蘇青習慣了毛筆的握筆姿勢,摸索到一些基本的運腕技巧後,狗爬字漸漸消失,寫出來的字也一日比一日像樣兒起來。

    這一日王氏做工回來,雷厲風行道:“你病也好了,明天就去書院吧。”

    蘇青心想醜媳婦早晚要見公婆,也就點頭,“我聽娘的。”

    王氏係上圍裙,奪過菜刀,把蘇青趕到一邊,皺眉道:“你這病了兩個月,落下多少功課?”

    蘇青默默縮回手。

    何止是落下新功課,就是以往原主會的,也都忘差不多了。

    原主的記憶,蘇青繼承的是半半截截,亂七八糟。很多無關緊要的,像是前年中秋吃的玫瑰餡兒月餅怪怪的,不如蓮蓉餡兒的好吃,像是賞月時被毒蚊子咬了兩個大紅疙瘩,十多天才消……都記得清清楚楚,但是正經該記住的四書五經,先生上課時重點強調的內容,基本忘得一幹二淨。

    王氏一看蘇青這樣子,深吸一口氣,“還不去學!”

    蘇青乖乖回屋,繼續深造。

    這兩個月,蘇青沒有隻練字,四書通讀過,筆記裏的知識點熟讀過。最關鍵的,是把請假前講到的《孟子見梁惠王》,背了個滾瓜爛熟。如無意外,這是銷假後夫子會重點考查的知識點。

    作者有話要說:  開新文啦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