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打仗與書法
字數:4087 加入書籤
“殺——”
那隻從側麵殺上來的生力軍,呐喊著,排成整齊的隊列,象一片洶湧的海浪,向前滾滾殺到。
正是激烈戰鬥的臥牛山戰場,頓時掀起一陣波濤。
兩方正殺得難分難解,其中一方忽然有生力軍增援,這種效果是能夠扭轉戰局的。它帶來的,不光是兵力與力量的對比變化,更重要的是參戰士兵心理上的變化。
淮西兵,本來就被羅家軍衝得焦頭爛額,苦不堪言,仗著兵多將廣,才能互有攻守,形成“頂牛”態勢,現在,側麵這一增援,立刻瓦解了士兵的鬥誌。
“羅家軍增援啦,羅家軍增援啦——”
驚慌失措的亂喊叫聲中,一片片的淮西兵,拖槍拽棒,開始潰散。
原來的陣形混亂了。
一處亂,處處亂,士兵們亂跑亂逃,臥牛山下方圓十餘裏的戰場,都被震動了……
……
這隻增援上來的隊伍,是柳公綽率領的。
柳公綽手下,隻有五千兵馬,按照事先的戰鬥部署,他和郭樂等人商定,先由羅家軍出戰,在戰鬥膠著的時候,他再從旁邊給予突然一擊。
這個策略很好,但得有一個前提,那就是羅家軍必須把敵人死死纏住,雙方鬥個精疲力竭,才最管用。
也就是說,你得以寡敵眾,還不能讓敵人打垮了。
這個要求……有點意思。
但是,郭樂等羅家軍官兵,卻全都表示“不在話下”,每個人,都沒有絲毫的擔心和疑慮。寇喜還說:“放心吧,柳公,要說把董重質全收拾了,似乎有點吹牛,但是,若說把他們纏住,隻求個不敗,那還有什麽說的?再說有難度,就不象話了,羅家軍的名頭,是白叫的麽?”
果然,等柳公綽帶著五千兵馬,從側麵突然殺出來的時候,看見的是這樣一副場麵:雙方往來廝殺,難分難解,十幾裏地麵上,人歡馬叫,刀槍見血……
……
若說柳公綽,真值得好好書上一筆。
這人書法上的造詣,不用說了,千古有定論,顏筋柳骨影響了千年以來數代人的書寫風格,這裏所要說的,是他治軍竟然也得好好誇讚誇讚。
柳公綽治軍嚴格,尤其是“紀律嚴明,賞罰分明”這兩條,尤其到位,他說:“整軍經武,就和寫字一樣,必須以規範為先,運勁其內,平直渾厚,才能勁在字外。軍紀不整,號令不行,賞罰不明,士氣不振。”
他自己那匹大黑馬,踢死了人,立刻處以“斬首”,便是一例。
因此,他手下這五千兵馬,陣容嚴整,士氣高昂,號令一下,人人奮勇。當柳公綽舉著自己的寶劍(別的兵器他也拿不動啊),帶著兵馬衝過去的時候,立刻攪得正在激烈戰鬥的戰場,一片稀爛,淮西兵狼奔豕突,即刻潰逃。
一擊成功。
扭轉戰局。
淮西兵立刻吃不住勁了,他們在和羅軍軍鏖戰的時候,已經是筋疲力盡,吃盡了苦頭,靠著人多勢眾,才勉強支撐,現在柳公綽的加入,登時象被打了當頭一棒,蒙了。
那就逃跑吧。
於是,你也逃,我也逃,丟灰卸甲,望風披靡,整個戰場上,整體潰退。
……
正在和郭樂單挑的董重質,一下子就急了。
自己的大軍出現了潰逃,這可讓他急得當時就出了一腦袋的白毛汗,自己輸給郭樂,其實無所謂,輸了就輸了,頂多名聲上不太好聽,可是五萬大軍一潰,那可是致命的。
他趕緊拍馬後撤。
一邊馳馬飛奔,董重質一邊下達命令:“後撤五裏,弓弩隊押陣,結成方隊,亂逃者斬。”
應該說,董重質作為經驗豐富的大將,治軍有一套,在這樣慌亂潰退的局麵下,命令都很難傳達下去,但他自有一套控製軍隊的係統和手段,一幫親兵,把命令傳給中軍“掌令官”,再一層層傳遞給軍官和士兵,很快,便起到了作用。
尤其是“掌令官”在董重質的嚴令下,毫不猶豫地斬了幾個昏了頭,沒頭沒腦隻顧逃命的士兵,逐漸控製住了局麵。
撤退,變得有組織了。
一隊隊的弓弩手,逐漸在撤退的同時集結起來,朝著後麵的羅家軍,射出一束束羽箭。
“嗖嗖嗖——”
箭如飛蝗,射出去,很快阻止了羅家軍的窮追猛打。
一隊隊長槍手,長刀手,在各級指揮官的命令下,結成一個個方陣,雖然不太整齊,卻也變得開始有秩序,有組織地步步後撤。
五萬大軍,重新恢複秩序,有了秩序,就重新有了戰鬥力。
……
羅家軍和柳公綽的隊伍,齊頭並進,在後麵緊緊追趕。
“殺啊——”
臥牛山下,一片呐喊,和戰鼓聲混在一起,響徹十餘裏的天空。
馬蹄踏在地上,分不出個數。
郭樂挺著畫戟,率領一萬多大軍,向前掩殺,但是,他頭腦始終清醒,明白董重質並不是一塊白薯,淮西兵也絕非豆腐渣,稍不小心,便會被動,因此,始終掌握著自己的隊伍,保持隊伍完整,保持隊列整齊。
一排排長矛,一排排長刀,象波浪似地向前湧動。
果然,郭樂猜對了,淮西兵的隊伍,很快便被董重質給壓住了陣腳,大隊人馬從“潰亂”變成了“撤退”。
……
郭樂趕緊下命:“排成陣線,向前慢慢推進,冒進者斬。”
敵變我變,這是指揮員的起碼素質,頭腦清醒,剛是一切勝利的保證。
羅家軍的弓弩隊,也調到了前麵,和淮西兵的弓弩手對射。
“嗖嗖嗖——”
一陣陣羽箭,向前射去,很多都和對方射來和箭隻撞在一起,同時掉落在地上。兩隻隊伍中間,形成了一片“箭雨帶”,羽箭往來穿梭,密密麻麻……
郭樂率兵向前追擊了三裏有餘,傳下令來:“停止追擊。”
這時候,淮西兵已經在董重質的嚴令下,有效集結起來,按梯次後撤,幾萬大軍重新變得井然有序。
郭樂讚歎道:“董重質真是一員驍將,知兵善策,能在敗退中做到這些,不簡單。”
敵人即將滿血複活。
不能再追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