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章(修)
字數:6593 加入書籤
次日霍君侯沒有讓白葳去堂屋,而是讓霍家長媳荀氏來看她。
白葳睡的舒坦,精神也很好,相比昨日麵色紅潤,隻是身體依舊纖弱,她坐在席上垂著首,任憑打量。
荀氏麵貌素麗,嘴角噙著柔和的笑意,讓人對著她時心生平和,她問道:“女郎昨夜休息的可好?”
白葳張口就想答“很好”,但一想到霍家人可能因為她的憑空出現而徹夜難眠,她卻高枕無憂,便及時打住,回道:“尚好。”
荀氏頷首:“今日君舅已經派人去尋白公,不日白公便會趕回京城,女郎莫急。”
“奴一別近兩年,令嚴君傷心不已,在此感謝君侯貼心安排。”白葳誠心誠意的感謝。
如果白家人都在京城,她就不用尋上霍家了,當然也擔心白父白母到京後,說辭與她不一,當年她遇劫匪一事,肯定是有隱情的,不過隻要不是對不起霍家的就好。
她隱隱擔憂,但又沒法子,她快餓死了,京城中唯一所知的隻有夫家霍家,隻能先找上了。
荀氏見她垂著首,身姿挺直,細長的頸折出優雅的線條,忽又顰眉深思,眼角的那點痣仿如淚珠,泫然欲滴。
我見猶憐。荀氏心道。
“不知女郎在想什麽?”她問。
白葳回神,看到荀氏眼中的試探,回道:“奴思念嚴君,想到還在臨淄的時日,所以走神了,望女君莫怪。”
荀氏點頭,又望白葳麵上繞了一圈,冷不丁的問:“這麽久了,女郎怎麽不問四弟為何不來見你?”
白葳心裏一緊:“奴……”她微微苦笑,“不瞞女君,奴不知該如何麵對四公子,因此不敢提及。”
確實是不敢提霍青棠,不知為何,聽到他的名字,她就下意識的回避,心裏滋味難辨。
荀氏見她麵上困擾,又接著問:“那你想不想見四弟?”
這要她怎麽回答?她敲開霍家大門時做好了見霍青棠的準備,誰知霍青棠不在,現在問她想不想見……
白葳是有些好奇的,實在不明白,霍青棠為什麽要執意娶她。
“我不知道。”她如實回答。
荀氏微愕,看白葳的神情不像是作假,稍想倒也能理解,他們自小就有婚約,結果因為霍青棠領兵打仗,婚期便一拖再拖,然後此女遇難的消息傳來,霍青棠執意與白葳的衣冠拜堂,現在嘛……
荀氏向霍夫人說了和白葳的談話,霍夫人愁眉苦臉的,霍君侯已經跟她說了,白葳眼角的那顆淚痣,與他記憶中的一樣,這樣明顯的特征,做不得假。
荀氏暗自打量霍夫人,看來她的君姑對白葳的到來並不高興。
她記得自己嫁入霍家第一年,正好霍青棠去了一趟齊國。
那時霍青棠才十五歲,去齊國不為別的,少年心性,意氣風發,隻想去看一看自己未來的妻是什麽樣的,從長安到臨淄,千裏迢迢,鮮衣怒馬。
彼時白葳也才十四歲,他二人在齊國是如何相處的,無可得知。
唯一知道的就是,霍青棠對這個自己打小就有的未婚妻是滿意的。
荀氏沒有問白葳這件事,就是現在問了,霍青棠不在,也不能做鑒別之用,且,霍青棠的性子,也不喜別人打聽他的私事,哪怕是為了他好。
荀氏又看了眼霍夫人,知她擔心什麽,霍青棠對白葳的態度有目共睹,君姑是擔心四公子與白葳重歸於好吧!
**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霍家的事情已經在長安城傳開了,霍嫖姚的妻“死而複生”找上了霍家,及至下午,內容傳的更神乎其神了。
白葳的失憶症變成了死後遇見天外仙人,她被仙人用一顆仙丹所救,在山中跟著仙人修行,但白葳太過思念霍嫖姚,不願獨自飛升,便回到了長安,欲與霍嫖姚做一對神仙眷侶。
霍君侯聽到這些話簡直不知道該作何反應,隻能苦笑了之。
白葳不知道流言,現在她對麵坐著一位大美人,裙長拽地三尺,氣場十足,一雙鳳目不加掩飾的審視著她。
杜英跟她說,這是堂邑侯的嫡長女,霍青棠的親姐姐霍靈清,夫家是江邑侯趙家嫡長子趙昌。
許久,在白葳頂不下去時,霍靈清開口了:“白茅純束,有女如玉。沒想到,我四弟的妻竟是這麽個標誌可人兒。”
白葳靦腆一笑:“女公說笑了。”
霍靈清淡道:“我已經聽高內傅講了,女郎命途坎坷,好在逢凶化吉,能一路從齊地找到長安,也是令人佩服。”
白葳繼續笑:“奴本是尋父母,誰知父母均不在京中,所以才打擾了。”
她一直假笑,霍靈清看著忽的笑了,這一笑使得原來的咄咄逼人之氣盡消,她鳳眸溫和道:“我是個急性子,一聽此事就迫不及待的想看看你,你原是平安,我們都很欣慰,哪有打擾。”
“讓女公操心了。”
霍靈清微微一笑:“這兩年你在外可有受苦?可有受欺負?”
白葳剛想回答沒有,卻猛然止住,這話問的,她心思迅速轉著,突然福至心靈,霍靈清想問的是——她是不是還是完璧之身。
糟了!她還……真不知道,腦中關於這點沒有任何記憶。
她努力掩飾著內心的狂湧,麵上淡定道:“隻在進京時因為盤纏不足,略微清苦,高內傅是見了奴的狼狽之樣,其他並無不妥。”
又道:“救了我的方士一心向仙道,整日隻知修行、煉丹,看了不少醫書,也因這樣,我的失憶之症才被治愈,可惜先生不知所蹤,不然我一定鄭重感謝他。”
白葳看著霍靈清,眸中、麵上具是真誠,卻不知這樣急於表明,反而讓霍靈清心中更疑。
一個女子消失兩年忽又出現……很難令人不往壞處想。
霍靈清向霍夫人道:“這才剛見,我也不好多問,我在家中多住幾日,好問明白。”
霍夫人眉間急色明顯:“別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讓她打消與咱們家重新交好的念頭,一定要趕在棠兒回來之前解決此事。”
霍靈清點頭:“鄭大夫已經派人去找白公了,據說白公就在丹水縣,再過五日也就會到京城,眼下一定要瞞著此事,不能讓阿弟知道。”
“一早就交代下去了,不可通知棠兒此事。”霍夫人還是不放心,若她的兒子不肯與白葳和離,若白葳還要做霍家婦,該如何是和?
她不能主動和白家斷離,隻能讓白家自己開口。
**
“今日天氣明朗,女郎要不要去外麵看書?”杜英建議道。
白葳瞅了眼蔚藍的天,道:“好。”
杜英和杜梨在樹下置了樟木案,地上鋪了席子和軟墊,又拿來茶具,兩人分別居於白葳兩側,一個煮茶,一個打扇。
忽然不遠處有人在說話,嬉笑不斷,細聽過去,是幾個婢女在議論霍青棠。
“傾慕咱家公子的女子多的是,以前公子出門有多少人圍觀?哪一個不想嫁進咱們霍家?”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有人接道:“咱們四公子是誰?年紀輕輕就軍功在身,”聲音又有絲羞澀,“而且,公子的相貌在長安城裏也是數一的。”
“聽聞四公子才與蔡家女公子相看過,四公子親口說心悅蔡女公子呢!”一人道。
“真的?”那些人驚訝。
“當然是真的。”
“那、咱們府裏現在的那位怎麽辦?”
杜梨微皺眉,起身快步走去,斥散了那些婢女。
而杜英從開始就在觀察白葳,發現她聽到了那些話,但顯得……無動於衷,這怎麽回事?
白葳猜到這些婢女所說,是霍家故意安排給她聽的,她能有什麽反應?霍青棠愛誰跟她何幹?
她沒想過要繼續做霍青棠的妻,縱然她厚顏敲門討吃的,但想的也是等見到父母後,就與霍青棠和離。
這幾日在霍家,白葳看了史書,再加上腦中如同觸碰開關一樣時不時跳出來的記憶,以及時下人的衣著習俗,發現這個朝代與劉氏漢朝的製度一樣,且朝廷尊崇的學術和西漢早期一樣,都是黃老之道,而非儒術。
所謂黃老便是黃帝與老莊思想,推行的是“清靜無為”,即順其自然,不幹擾、不打擾民生,所以此朝代和西漢一樣,民風比較開放開明。
也因此,白葳才編出一套被方士所救的話,民間才會迅速發展成了神仙所救一說。
霍靈清和荀氏在不遠處看著白葳,都感到奇怪。
尋常女子都會很關心自己的夫君是何樣的,但白葳從來不問霍青棠的事情,也沒問過霍青棠為何不在京城,整日看看書發發呆,毫不擔心的樣子。
“這幾日我讓杜英二人暗示了一些,聽杜英說,她似乎對四弟並不上心。”荀氏訝道。
霍靈清也察覺到了,隻是不知她是否是假意?畢竟她那弟弟對白葳的態度,大胤皆知,有可能白葳就是仗著這個,才無所擔憂的。
“你先回去吧!”她對荀氏說。
荀氏先行回去,霍靈清向白葳走去,白葳見她過來,連忙要站起。
“不必起身,”她在白葳對麵坐下,案上煮著茶,書翻了一半,“女郎看到哪裏了?”
“周史才看一半。”白葳拿過竹片所製的書簽放在書裏,合上書,然後拿過杯子給她斟茶。
不過幾日修養,白葳不止精神好很多,連皮膚也一天一個樣,越來越細滑白嫩,素淨的手托著木胎黑漆紅紋杯,顯得那雙手格外好看。
霍靈清心裏微怫,此女越是柔弱動人,越是讓她感到難辦。
“明日白公與白夫人就會到長安,女郎可與父母團聚安著,暗暗觀察白葳。
白葳麵露欣喜,那太好了,這幾天被霍家人頻頻試探,感到心好累,能盡早離開最好。
“奴在此向君侯、夫人致謝,這些時日打擾了。”她真心的笑著。
霍靈清也笑:“此乃人倫,也是霍家應該的,女郎通情達理,隻盼女郎回去後,能與霍府彼此和睦相處。”她最後六個字咬字有些重。
白葳琢磨一下,重點放在了“彼此”二字上,彼此便是你我,而非我們,這是在暗示她,要她主動與父母說,跟霍家的姻親關係就此結束,不要鬧得難看?
作者有話要說: 女公就是對丈夫姐姐的稱呼
嚴君:父母合稱
白茅純束,有女如玉。——出自《詩經-野有死麕》
(www.101noveL.com)
